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玉保  董果雄  郭琳琳  张社华  姚如永  冯培青 《重庆医学》2011,40(25):2503-2505,2601
目的通过观察全反式维A酸(ATRA)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内膜增生、核因子κB(NF-κB)及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选择新西兰雄性大白兔5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A、B、C组,n=6)、对照组(A、B、C组,n=6,)、治疗组(A、B、C组,n=6)。假手术组给予普通饮食并分离暴露颈动脉但不损伤内膜;对照组给予高脂饮食,行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损伤颈动脉内膜;治疗组给予ATRA灌胃,其余操作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14、28 d处死A、B、C组动物,取病变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及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结果 (1)假手术组未见内膜增生,NF-κB及P-选择素仅有微量表达;(2)对照组术后7 d内膜开始增生,14、28 d时内膜增生明显,管腔狭窄,管壁有粥样斑块形成,NF-κB及P-选择素有多量表达;(3)治疗组内膜增生较轻,142、8 d时内膜面积及斑块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F-κB及P-选择素阳性表达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TRA能明显减轻动脉内膜损伤后病灶区域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和表达,下调NF-κB的靶基因P-选择素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内膜增殖和NF-κB、P-选择素及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9组(n=6):假手术组(A、B、C)、对照组(A、B、C)、治疗组(A、B、C)。假手术组给予普通饮食并分离暴露颈动脉但不损伤内膜;对照组给予高脂饮食,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损伤颈动脉内膜;治疗组给予ATRA灌胃,其余操作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7、14、28天处死A、B、C组动物,取病变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及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P-选择素及VCAM-1表达水平。结果 ①假手术组未见内膜增生,NF-κB及P-选择素仅有微量表达,未见VCAM-1表达;②对照组术后7天内膜开始增生,14、28天时内膜增生明显,管腔狭窄,管壁有粥样斑块形成,NF-κB、P-选择素及VCAM-1有多量表达;③治疗组内膜增生较轻,14和28天时内膜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NF-κB、P-选择素及VCAM-1阳性表达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ATRA能明显抑制粥样硬化病灶中内膜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和表达,下调NF-κB的靶基因P-选择素及V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颈动脉内膜损伤后内膜增生以及蛋白激酶B(AKT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A、B组,手术A、B组,手术并予atRA治疗A、B组(治疗A、B组),每组各6只。各组均给予高脂饮食14d后,手术组作颈动脉内膜损伤模型。治疗组于术前3d开始每天给予atRA灌胃,其余操作同手术组。假手术组手术但不损伤内膜。于术后7d处死A组动物,28d处死B组动物。采取颈动脉标本,对血管粥样硬化病变进行大体形态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粥样硬化病灶中AKT1、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手术组术后7d内膜开始增生,28d时增生明显,粥样斑块形成,管腔狭窄,AKT1、PCNA阳性表达明显。治疗组内膜增生较轻,28d时,内膜面积及斑块厚度低于手术组(t=3.797、3.704,P<0.01),AKT1、PCNA阳性表达指数亦低于手术组(t=4.741、2.890,P<0.05)。结论atRA能抑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AKT1、PCNA的表达,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抑制内膜增生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  相似文献   

4.
全反式维甲酸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内膜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①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内膜增殖的影响。②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ATRA治疗组;假手术组给予高脂饮食但手术不损伤颈动脉内膜,余操作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高脂饮食加空气干燥损伤颈动脉内膜;ATRA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加空气干燥损伤颈动脉内膜的同时给予ATRA治疗,内膜损伤后1周和4周观察平滑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素E(cyclin E)的表达及兔颈动脉内膜增殖的情况。③结果ATRA治疗组平滑肌细胞中的PCNA和cyclin E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F=7.65~8.89,q=4.27~10.33,P〈0.05、0.01);颈总动脉病变也较对照组轻微(t=4.330~5.042,P〈0.01)。④结论ATRA能抑制兔颈动脉内膜损伤后内膜增殖,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cyclin E的表达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内膜增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6组:治疗A、B组,对照A、B组,假手术A、B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高脂饮食并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假手术组手术暴露颈动脉而不损伤内膜,治疗组给予atRA连续灌胃.分别于术后7、28 d处死A、B组动物,取病变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变血管VEGF、VCAM-1表达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动脉内膜光滑,无粥样硬化病变及VCAM-1表达.对照组术后7 d动脉内膜层出现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VEGF、VCAM-1表达明显增加,28 d时血管内膜明显增厚,有粥样斑块形成.治疗组动脉内膜增生较轻,28 d时内膜面积低于对照组(t=4.770,P<0.001),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轻于对照组(H=4.89,P<0.05),VEGF、VCAM-1表达低于对照组(t=3.280~4.288,P<0.01、0.05).结论 atRA可抑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下调VEGF、VCAM-1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转型、迁移和增殖信号传导机制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手术组(n=12)及ARTA治疗组(n=12).三组均高脂饮食2周后,手术组用空气干燥法制作颈动脉内膜损伤模型.ARTA治疗组于术前3天开始给予全反式维甲酸灌胃,直至处死,其余操作同手术组.术后分别于14、28天随机处死.采取颈动脉标本,对血管粥样硬化病变进行大体形态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粥样硬化病灶中PKCα、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正常动脉壁PKCα、MAPK呈阴性表达.②手术组在术后第一周时内膜开始增生;第四周增生明显.增生内膜中PKCα、MAPK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③治疗组PKCα、MAPK的表达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VSMCs的迁移、增殖、内膜增生和管腔狭窄显著减轻(P<0.05).结论 ARTA能抑制兔颈动脉内膜损伤后新生内膜过度增殖,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KCα)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血管内膜的增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原癌基因C-myc表达规律的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饮食组、手术组、ATRA治疗组,每组12只。手术组和治疗组均给予高脂饮食.2周后用空气干燥法制作颈动脉内膜损伤模型,治疗组于术前3d开始给予ATRA灌胃。于术后1、4周处死动物,取病变血管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法进行形态学、PCNA和C-myc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①正常动脉壁未见PCNA及C—myc表达;②手术组在术后第1周时内膜开始增生,第4周增生明显,且出现泡沫细胞、脂质核心形成、管腔狭窄;增生内膜中C-myc表达水平增高;③治疗组C-myc的表达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VSMCs的迁移、增殖、内膜增生和管腔狭窄显著减轻(P〈0.05)。④PCNA表达与C—myc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ATRA可通过抑制C-myc表达,抑制VSMCs的迁移和增殖,从而抑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新生内膜过度增生和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血管内膜损伤后局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影响,明确atRA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atRA治疗组、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手术组、对照组。atRA治疗组在高脂饲料喂养14d后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于术前第3天开始每天给予atRA灌胃,直至术后7d和28d分别随机处死6只样本;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手术组除不给予atRA外余处理同atRA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高脂饮食,和前两组同期分别处死。将血管标本固定包埋后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后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各组标本TGF-β1和AT1R的表达强度。结果1)对照组无明显内膜增生,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手术组内膜明显增生,atRA治疗组的内膜增生程度轻于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手术组[SUR(0.58±0.06)mm2vsTRE(0.37±0.05)mm2,P<0.05]。2)对照组TGF-β1和AT1R大都为阴性表达。3)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手术组在增生的内膜层内皮、内皮下以及中膜靠近内弹力板处有较深的TGF-β1和AT1R阳性着色。4)atRA治疗组在内膜层和中膜也有TGF-β1和AT1R的表达,但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低于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手术组(TGF-β1:SUR0.108±0.012vsTRE0.060±0.008,P<0.05;AT1R:SUR0.110±0.011vsTRE0.058±0.013,P<0.05)。结论atRA可能通过下调AT1R和抑制TGF-β1的表达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浓度影响。方法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各12只。空白对照组(A组)给予基础饮食,暴露颈动脉;手术处理组(B组)给予高脂饮食并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手术;手术处理并ATRA治疗组(C组)给予ATRA灌胃治疗,其余操作同B组。各组分别于手术后第7、14、28天处死4只兔,对病变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内膜增生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s-CRP和TNF-α浓度。结果 A组各时间点血管壁外观光滑,未见动脉壁损伤与修复病灶,无内膜增生;血清TNF-α、hs-CRP浓度在正常范围内。B组术后第7天开始出现内膜增生,第14、28天增生显著,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血清hs-CRP和TNF-α浓度显著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23.08~193.94,P<0.05)。C组内膜增生较轻,第7天内膜厚度和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14、28天,内膜面积均显著低于B组(F=12.70~51.42,P<0.05),血清hs-CRP和TNF-α浓度也显著低于B组(F=4.72~193.94,P<0.05)。结论 ATRA对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的内膜增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降低内皮损伤后血清hs-CRP、TNF-α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ll transretinoicacid ,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内膜增生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DGF BB)表达的影响。方法 球囊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 ,并随机将大鼠分为手术组、ATRA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组大鼠均于术前 4d灌胃 ,分别在术后 2、7、14和 18d处死大鼠并摘除胸主动脉。通过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内膜增生情况、PDGF BB的表达及ATRA[30mg/ (kg·d) ]灌胃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1)对照组及内皮损伤后 2d均无血管内膜增厚 ,7d内膜开始增生 ,2 8d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的增殖减弱 ,但细胞外基质增加 ,内膜继续增生 ;(2 )PDGF BB的表达于术后 2d开始升高 ,至 14d达高峰 ;(3)使用ATRA后内膜增生程度及PDGF BB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ATRA可有效地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DGF BB表达 ,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使用化妆品对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头发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娩的 1 81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孕期及孕前期使用化妆品的有 1 2 5名 ,未使用化妆品的有 5 6名。然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 1 81名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头发中铅、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使用化妆品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发铅、发镉都高于不使化妆品组 (P <0 .0 5 ) ;使用化妆品组新生儿发铅发镉含量与其母亲的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P <0 .0 0 1 )。结论 :孕期使用化妆品可能引起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头发中铅、镉含量增加 ,从而影响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泸州地区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头发中总汞含量调查与分析。方法 :用冷原子吸收法对泸州地区 12 3对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头发中总汞含量进行调查和检测。结果 :新生儿头发中汞含量显著高于孕产妇 (F =16 .935 ,P <0 .0 0 1) ,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头发中汞含量呈正相关 (r=0 .348,P <0 .0 0 1)。结论 :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头发中总汞含量都低于国家规定的发汞标准且新生儿发汞含量显著高于母亲 (P <0 .0 0 1)  相似文献   

14.
脐血T3,T4的RIA测定与新生儿甲状腺机能低下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人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分别检测84例EMS病人的异位内膜和44例EMS病人的在位内膜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以32例子宫肌瘤病人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EMS异位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及ER/PR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和EMS在位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92~11.43,q=3.01~3.52,P〈0.05);而EMS在位内膜组织ER、PR表达及ER/PR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差异亦均有显著性(q=2.98~3.14,P〈0.05)。结论ER、PR在EMS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EMS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261名河南省大学新生血清和头发中铜、锌含量的测定结果。其中,血清铜含量和铜/锌比值女性高于男性(P<0.05),血清锌及头发中铜和锌含量均无显著性别差异。根据测定结果作者还提出了本地区青年组人群血清和头发中铜、锌水平与铜/锌比值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17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和22例对照患儿脑脊液(CSF)中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化脑患儿CSF中Glu,GABA含量及Glu/GABA值均增高,且化脑重组Glu/GABA值高于化脑轻型组。提示化脑时CSF中Clu和Glu/GABA值的增高程度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阻塞性黄疸病人,术前进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能达到胆道减压,减轻全身黄疸的目的,为该类病人术前准备提供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报告12例,其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5%,结合实践提出了进行PTCD的适应证选择和预防并发症的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采用抽样调查,对四川泸州(汉族)、茂汶(羌族)两地人群中Hb病的发生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异常Hb发现率为0.292%,男0.247%,女0.337%,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类型有E、G、J等,且以HbE发病为高。B地中海贫血发现率为9.96%。在汉族中α—地中海贫血为0.083%,G—6—PD缺乏为1.02%。并对有关问题作了简略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从1979年起,在贵州省麻江县河坝公社用1/5万加碘盐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进行了八年防治。结果:防治一年时,成人尿碘几何平均值从14.5μg/gcr 上升到117.5μg/gcr;甲状腺24h 吸~(131)I 率从74.3%降至40.6%。防治二年时,甲状腺肿患病率从31.5%降至5.2%。防治三年时,居民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功能恢复正常,克汀病患病率从3.1%降为0。防治五年时,引产胎儿甲状腺形态和功能正常,大脑发育与非病区同龄胎儿相比已无差异。防治八年时,甲状腺患病率降至1.9%,达到根除本病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