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三口井(陕参1井、陕42井和陕17井)20个碳酸盐岩烃源岩样品沥青“A”和沥青“C”抽提物饱和烃馏分中均检测出了双金刚烷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在3100~3800m 埋深范围内,绝大多数沥青“A”和沥青“C”样品的双金刚烷指标变化范围分别为55%~65%和40%~55%;在 R。值为1.9%~3.9%的变化范围内,80%左右的沥青“A”和沥青“C”样品的双金刚烷指标变化范围也分别为55%~65%和40%~55%。由于处于过成熟阶段(R。>2.0%)的马家沟组五段中的双金刚烷指标已达平衡值(65%),双金刚烷指标数值变化范围窄,故双金刚烷指标与岩石样品 R。值及埋深不具线性变化关系。然而,采用与马家沟组五段样品同样的分离方法、同样的色一质条件,在四川威远气田威99井震旦系灯影组震三段和震四段8个碳酸盐岩样品(埋深2895~2953m;R。为2.64%~3.07%)的沥青“A”饱和烃馏分中却未能检出双金刚烷类化合物。马家沟组五段与灯影组双金刚烷资料共同表明,双金刚烷指标能否作为过成熟阶段(R。>2.0%)碳酸盐岩烃源岩成熟度参数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酸分解试样,点滴麦勒膜制片,Ni元素作内标,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金银标准样品中Au、Ag、Cu和Zn,分析范围为0.2%~100%。对于Au、Ag、Cu和Zn含量为83%、8.O%、6.2%、3.0%的试样,其R8D(n=6)分别为0.1%、1.1%、0.9%和1.1%。  相似文献   

3.
陈永群  詹秀春 《岩矿测试》1994,13(3):211-213
酸分解试样,点滴麦勒膜制片,Ni元素作内标,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金银标准样品中Au,Ag,Cu和Zn,分析范围为0.2%-100%。对于Au,Ag,Cu和Zn含量为83%,8.0%,6.2%,3.0%的试样,其RSD(n=6)分别为0.1%、1.1%、0.9%和1.1%。  相似文献   

4.
赣南陂头A型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59,自引:10,他引:49  
范春方  陈培荣 《地球化学》2000,29(4):358-366
赣南陂头岩体主要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为准铝质(ANKC=0.94~1.07,平均0.98),富硅(SiO2:71.06%~76.28%),富碱(Na2O+K2O:8.1%~9.8%),FeO^T/MgO(%)较高(9.60~22.00),CaO和MgO含量低(分别为0.58%~1.16%和0.07%~0.25%),富含稀土元素(∑REE=271.36~717.75μg/g)和高场强元素(Y、Zr、  相似文献   

5.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带奥陶系油藏的油源与成藏期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和1997年黄骅坳陷孔西潜山带孔古3井、7井先后从中奥陶统峰组获得工业性油流,标志华北地区古生界海相碳盐岩油气勘探的突破性进展。据该区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分析,中奥陶统峰峰组下段、上马家沟组二段为主要油源层段;烃源岩生烃高身大致出现在相当于镜质组反射率R0值1.0%~1.6%范围内,表现出碳酸盐岩生 的迟滞效应。孔西潜山带处于主要油源层段的相对高丰度地带和有效生烃高峰的范围内,利于油气的  相似文献   

6.
安徽巢湖地区二叠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中国东部巢湖地区二叠系的三套富含有机质“黑层”中的代表性样品,进行了生物标志物及有机岩石学等项分析,下二叠系下部栖霞组(样品代号Pt)含生物碎屑泥灰岩的TOC为1.24%-2.27%,Tmax457-495℃可溶有机质含量150-470×10^-6,R^00.91%-1.30%,∑C^-22/∑C^+23〉3,有机组分主要是海相腐泥基质及沥青,下二叠系上部银屏组(样品代号Y)黑色泥岩的TOC为1  相似文献   

7.
王钢  王宗花 《地质实验室》1995,11(4):214-216
研究了混合增效试剂CTMAB和Brij-35对Cd(Ⅱ)-H2Qs体系的影响,在Cd(Ⅱ)-H2Qs体系中加入CTMAB+Brij-35后,比单独使用CTMAB或Brij-35效果更好。大大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在0-4.0μg/25mLCd范围内,Cd深度与△F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为9.12ng/mL,RSD为1.93%,可用于地质样品中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镍与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乳化剂OP存在下,于pH9.7~10.0的Na_2B_4O_7-NaOH缓冲介质中,Ni ̄(2+)与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CDAA)形成组成比为1:2的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吸收峰波长在540nm,对比度△λ=12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9×10 ̄5L·mol ̄(-1)·cm ̄(-1),室温下20min内显色反应完全,有色配合物至少稳定12h。方法线性范围是0~0.20μg/mlNi,检测限为0.0004μg/ml。在掩蔽剂存在下,方法用于矿样和低合金钢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其RSD(n=6)分别为1.8%和3.1%,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0%~101.2%。  相似文献   

9.
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氢化物发生装置———可移动还原床氢化物发生器(MRBHG)。应用该技术可将经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之后的各种砷的化合物转换为相应的氢化物,然后再被引入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进行检测。对不同形态砷的不同化合物的CZE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缓冲溶液的pH值及浓度、进样量等。CZE-MRBHG-ICP-AES应用于4种砷化合物的定量测定,峰面积的RSD(n=5)在1.9%~11.7%。4种砷的浓度检出限分别为:As(Ⅲ)、甲胂酸和As(Ⅴ)0.32mg/L,二甲胂酸钠0.35mg/L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显色剂2(2咪唑偶氮)苯甲酸(简称IABA),分子式C10H8N4O2,分子量216.20,熔点213℃,各级酸离解常数pKa1为3.2,pKa2为9.8,研究了它的性质及其与钴显色反应的条件。在pH7的NH4Ac介质中,试剂与钴形成紫红色络合物,λmax为546nm,试剂的λmax为462nm,Δλ为84nm,Co2+与试剂络合比为1∶2,摩尔吸光系数1.61×104L·mol-1·cm-1,Co2+在0~0.8mg/L遵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直接测定了工业废水及VB12中痕量钴,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符,加标回收率为101.3%~102.2%,RSD(n=6)在2.0%~2.7%。  相似文献   

11.
许保良  阎国翰 《岩石学报》1999,15(2):208-216
燕山期花岗质岩石广泛出露在冀北地区,从中可以识别出碱钙性、过铝质和碱质三个岩石系列。本文系统报道了它们的产状、岩类学、主要元素、痕量元素、稀土元素、年代学和ISr资料;重点讨论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问题。碱钙性岩石系列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元素、二长花岗岩元素、正长花岗岩构成;SiO2含量变化范围是62%~75%;K2O+Na2O在7.63%~8.88%之间;A/CNK<1.05,CA指数55。过铝质系列由流纹斑岩为代表,具有高硅(SiO2>73%)、富钾低钠(K2O/Na2O为1.44~9.13)、过铝质(A/CNK是1.17~1.43)的特点。碱性系列的岩石组合是碱长正长岩(碱长粗面岩)-碱性石英正长岩(碱流岩)-碱性花岗岩(碱性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它们的SiO2含量变化于57%~77%之间,K2O+Na2O、K2O、Na2O分别大于9%、4%、5%,NK/A为0.9~1.12。以过铝质、碱钙性和碱性为序,三个岩石系列的Nb、Ta、Zr、Hf、REE含量依序增高,显示出明显的区别。上述特征表明,三个岩石系列的性质和特征明显不同,分别属于三种岩石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用吡咯烷二硫化氨基甲酸铵(APDC)有机螯合沉淀剂沉淀富集后,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化学样品中26个痕量元素的方法,研究了APDC定量沉淀待测金属离子的条件,分别在PH2和PH7时使26个元素富集,回收率在94%~105%。样品测定了下限为0.01~0.4μg/g;方法的RSD(n=10)为3%~13%。经几种地球化学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13.
周丽沂  张勤 《岩矿测试》1995,14(1):45-48
在0.2mol/L HCl-1.0mol/LNaCl-0.15mol/L抗坏血酸介质中,用电流氧化微分溶出计时电位法直接测定地质物料中微量Cu。富集电位-0.55V,时间20~40s;电极转速2500r/min;溶出电流0.2~1μA;记录电位范围-0.2~-1.20V;清洗电位-0.10V,时间10s。方法检出限0.2μg/g,线性范围2~400ng/ml,精密度(RSD,n=11,4.1μg/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有机螯合沉淀剂沉淀富集后,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26个痕量元素的方法。研究了APDC定量沉淀待测金属离子的条件,分别在pH2和pH7时使26个元素富集,回收率在94%~105%;样品测定下限为0.01~0.4μg/g;方法的RSD(n=10)为3%~13%。经几种地球化学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15.
微波消化在磷矿石样品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曹槐  尹建国 《岩矿测试》1996,15(1):58-60
以微波HNO_3消化分解磷矿石试样,用ICP-AES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该方法经磷矿石标准样品验证后,用于云南省九个地区磷矿中Ca、P、Fe、Al、Mg和K六种元素的分析,结果与经典酸分解方法制备样品的分析结果相符;同一样品平行测定9次,其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8%~4.41%。  相似文献   

16.
郭小伟  苏致兴 《岩矿测试》1993,12(4):241-245
应用流动注射在线罗丹宁纤维预集火焰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金。选用微型细柱,内装有新型螯合罗丹宁纤维,在20%王水质中,样品流速为7.9ml/min,上柱40s;用0.025%硫脲就可洗脱,洗脱液流速为2.6ml/min,分析速度为60N/h,浓集倍数为25(浓集效率为25EF/mim)。对于0.20μg/ml Au测定21次,RSO为1.9%。方法检出限(3σ)为0.001μg/ml A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用铋试剂Ⅱ于pH4.0沉淀分离富集,混合掩蔽剂消除部分基体干扰元素,Ar-O2气氛控制消除氰带,垂直电极交流电弧粉末发射光谱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六种贵金属的研究成果。该法精确度RSD为3.1%~9.0%。Au、Pt、Pd、Rh、Ir、Ru的目视灵敏度分别为0.025、0.025、0.005、0.005、0.03、0.02μg,实际地质样品加标准回收率在90%~108%之间。  相似文献   

18.
样品经HNO_3-HF-HClO_4分解,在5.4mol/L的HCl介质中,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用甲基异丁基甲酮同时萃取样品中的Se、Te。以Pd和Ni作混合基体改进剂,使用自制的涂锆石墨平台直接测定有机相中的Se、Te。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1×10 ̄(-9)gSe,0.13×10 ̄(-9)gTe;测定0.06gSe、0.03gTe的RSD(n=11)分别为7.0%和8.9%。  相似文献   

19.
曾荣树  庄新国 《岩石学报》1998,14(4):549-558
本文中研究概括了六盘水地区水城矿区晚二叠世煤的煤岩学、煤化学和煤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探讨了煤质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城矿区煤具有适合于炼焦用煤的煤岩煤质特征(中挥发分烟煤和高挥发分烟煤A,适中的显微组分比例,49.9%~81.8%镜质组,11.9%~31.9%惰性组,0.4%~16.9%壳质组,中-低的硫含量,0.34%~1.5%)。水城煤的煤级主要受深成变质作用的影响。水城煤的岩石学特征主要受晚二叠世水城三角洲的控制。将水城矿区煤的微量元素含量与世界平均的微量元素进行比较,水城煤具有Se、Zr、Cr、Co、U和Th稍高富集,Cs、As和Ba低富集的特点。煤中Br和Cl具有亲有机性  相似文献   

20.
甘树才  曹淑琴 《世界地质》1996,15(3):101-104
系统研究了Ge-ARS-H2C2O4-V体系报道极谱催化波的影响因素,测定了Ge-ARS-H2C2O4三元配合物的配合比为1:2:1。实验初步证明了该体系催化波为具有吸附性质的平行催化波。本法检出限为0.14mg.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89%,标准回收率为93.70%-109.0%,0-50mg.mL^-1的锗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