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乌药有效成分的含量,为乌药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乌药中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异乌药内酯及去甲异波尔定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乌药中乌药内酯的含量在0.3516~1.4403 mg/g之间;乌药醚内酯的含量在0.8724~3.1380 mg/g之间;异乌药内酯的含量在0.5792~1.8281 mg/g之间,去甲异波尔定的含量在2.9488~11.9372 mg/g之间。结论:不同产地的乌药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邓泽宜 《中医临床研究》2010,2(9):112-113,115
目的:建立用HPLC法测定乌药中异乌药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u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35:25:40,v/v);检测波长:235nm;柱温:40℃;流速:1mL/min。结果:异乌药内酯的进样量在0.15μg~1.52μg(r=-0.9997,n=6)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为1.52%。结论:该法简单、可靠,可作为控制乌药药材质量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醋制乌药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选择。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醋的具体用量、闷润时间、烘烤的具体温度和时间四个因素为变化因素,分别从三个梯度水平变化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HPLC但对醋制乌药的异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乌药内酯的含量进行具体的测定。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醋制乌药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在每100g乌药中加入20g醋,在进行90min闷润处理后,在60℃条件下烘烤2h。在这一实验条件下,烘烤时间和烘烤温度以及闷润时间对成分含量的影响非常大,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试验的研究结果,可以最为工艺上生产醋制乌药的一个重要性参考资料,工业上采用该方法制备醋制乌药可以保证含量最高,且经济效益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余翠琴  陈方亮 《中草药》2009,40(6):983-984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台乌药中乌药醚内酯.方法 色谱柱为Symmetry C18 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7:43);体积流量1 mL /min;检测波长235 nm.结果 该方法 下乌药醚内酯线性范围为0.051~2.55 μg,平均回收率为99.96%.结论 本法简便、经济,结果 准确,可用于天台乌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乌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乌药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乌药醚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及解析温度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解析压力8 mPa,解析温度55℃;萃取时间4 h;CO2流量为20 L/h。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用于乌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陈方亮  余翠琴  徐仙娥 《中草药》2009,40(7):1079-1081
目的 研究乌药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干浸膏得率和乌药醚内酯提取率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对干浸膏得率和乌药醚内酯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确定最佳方案为加生药材10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90 min.结论 优选得到的乌药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7.
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优化当乌分散片中乌药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当乌分散片中的药材乌药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乌药醚内酯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选择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提取次数,用单因素考察方法确定因素水平;再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乌药醚内酯质量分数为指标,同时考虑收膏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其最佳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超声提取,90%乙醇,50℃的提取温度,提取2次,每次20 min,每次6倍量的提取溶剂。结论:采用超声提取法具有提取快速,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等优点,此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乌药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确定乌药乌药醚内酯的最佳产地,为合理利用该药材提供依据。方法:以乌药醚内酯为标准品,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药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乌药中的乌药醚内酯含量差异较大,以浙江台州、江西,所产含量较高,其中浙江台州最高,为3.72mg/g。结论:浙江台州可以定为乌药乌药醚内酯的最佳产地。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药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建立乌药的质量标准 ,为乌药质量标准化提供研究的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C18柱 ,流动相为乙腈 水 (56∶44 ) ,检测波长 235nm。结果 :乌药醚内酯线性范围为 0.0642~0.577 4μg ,r=0.9999,平均回收率 98.4%,RSD 1.7%(n=9)。结论 :以乌药醚内酯为定量指标 ,市售商品中乌药醚内酯含量为0.028%~0.123%,自采样品中乌药醚内酯含量为 0.056%~0.22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樟科药用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茎中分离鞣质类化合物.方法: 采用60%丙酮冷浸提取,通过反复Sephadex LH-20和MCI-gel CHP 20P柱层析从乌药茎中分离缩合鞣质类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6个缩合鞣质类化合物并确定其结构:儿茶素(+)-catechin(1);表 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2);epicatechin-(4β-8,2-O-7)-epicatechin(3);epicatechin-(4β-8,2-O-7)-catechin(4);表儿茶素(-)-epicatechin(5)和epicatechin-(4β-8)-catechin(6).结论: 化合物3,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乌药应用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药应用经验李智(山西省岚县中医院035200)关键词乌药,临床应用乌药早见《本草拾遗》,味辛,性温,入肺脾肾膀胱经。本品辛温香窜,上走脾肺,下达肾与膀胱,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之功。近10几年来笔者将乌药用之临床具有良好的治疗遗尿、较强的治疝之功,以...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来源)乌药饮片的质量研究,以期找到影响乌药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乌药饮片的质量检测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方法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乌药饮片进行质量研究。结果10批不同产地(来源)乌药鉴别结果未出现显著差异,且都不含乌药醚内酯。结论产地不同对乌药饮片质量影响不明显,不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乌药的传说     
乌药,又名天台乌、白叶柴、矮樟,是樟科常绿灌木植物。关于它的药用,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似文献   

14.
乌药伪品荆三棱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增科 《中草药》1994,25(3):151-151
乌药Linderaaggregata(Sims)Kosterm为常用中药,有温肾散寒,顺气,止痛的功效。今发现有以莎草科植物刑三棱ScirpusyogaraOhwi根茎的切片充作乌药使用的情况。现将其对比鉴别如下。1性状鉴别乌药:呈圆形或类囫形薄片,厚0.1~0.2mm,直径1~3cm。切面黄白色或谈黄棕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浙江省天台山产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块根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乌药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成分,并运用波谱分析方法(MS,1D、2D-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乌药块根中分离得到2个苄基异喹啉类生物...  相似文献   

16.
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乌药珠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颖  徐必达  周诚 《中药材》2006,29(5):447-448
目的:建立乌药珠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相色谱法。C18柱,以乙腈-水(56:44)的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5 nm。结果:乌药醚内酯在0.0816μg-0.48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可用于乌药珠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乌药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乌药叶的抗炎、抗菌的有效成分。方法 :柱色谱等进行分离 ,化学及波谱学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和 1个互变异构体的混合物 ,6-acetyl lindenanolide B-1和B-2 (Ⅰ) ,去氢香樟内酯(Ⅱ) ,羟基香樟内酯 (Ⅲ) ,乌药内酯 (Ⅳ) ,山柰酚 (Ⅴ )和 β-谷甾醇 (Ⅵ)。 结论 :均首次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疲劳属中医学虚劳等病范畴,包括体劳、心劳和房劳。疲劳是机体各种复杂内在变化的外在表现,存在多组织、多器官、多系统、多层次的复杂变化并伴之以心理变化。中药乌药为理气散寒止痛之圣药,临床应用广泛,今就其抗疲劳机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乌药块根与茎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继斌  范明 《中草药》1993,24(9):491-492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药配方颗粒中乌药醚内酯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药配方颗粒中乌药醚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515高效液相色谱仪,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6:44),检测波长为235nm,流速为1 mL/mn.结果:乌药醚内酯在0μg-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回归方程:Y=756263.38 54368.24X(r=0.9999),平均回收率100.032%,RSD为O.668%(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乌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