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 要:[目的] 分析2017年广东省女性乳腺癌的流行状况及2013—2017年期间广东省女性乳腺癌的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广东省2013—2017年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根据城乡和年龄组分层计算女性乳腺癌粗发病(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35~64岁截缩率、0~74岁累积率等指标,并采用Joinpoint模型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7年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为51.32/10万,中标发病率为39.82/10万,世标发病率为37.14/10万,35~64岁截缩发病率为94.38/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3.98%。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女性乳腺癌中标发病率分别为43.18/10万和31.45/10万。同期,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为10.27/10万,中标死亡率为7.37/10万,世标死亡率为7.17/10万,35~64岁截缩死亡率为16.00/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81%。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女性乳腺癌中标死亡率分别为7.52/10万和6.98/10万。2017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在60~64岁组达到顶峰,死亡在85岁及以上组达最高峰。2013—2017年期间,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病率:APC=0.70%,P=0.38;死亡率:APC=1.71%,P=0.44)。[结论] 2017年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防控形势仍然很严峻,城市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应重点关注城市地区、中老年女性群体的乳腺癌三级预防,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刘茵  陈琼  郭兰伟 《中国肿瘤》2022,31(2):112-118
摘 要:[目的] 分析2017年河南省肺癌发病、死亡特征及2010—2017年发病、死亡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河南省肿瘤登记处上报的、质控合格的肺癌发病与死亡资料,结合全省户籍人口数据,估算2017年分城乡、性别、年龄组别的肺癌发病率、死亡率、构成比、中标率、世标率和累积率(0~74岁),分析2010—2017年河南省肺癌中标发病(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2017年河南省肺癌新发病例数为58 749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的20.27%,发病率为54.27/10万,中标率为39.20/10万,世标率为39.30/10万,累积率(0~74岁)为4.75%。肺癌死亡病例数为45 921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数的24.92%,死亡率为42.42/10万,中标率为29.58/10万,世标率为29.76/10万,累积率(0~74岁)为3.38%。农村地区中标发病率是城市地区的1.10倍、死亡率是城市地区的1.05倍。男性中标发病率是女性的2.28倍、死亡率是女性的2.51倍。肺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85+岁组达到峰值。2010—2017年河南省肺癌中标发病(死亡)率整体均呈平稳趋势,农村男性中标死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APC=2.0%,95%CI:1.2%~2.7%)。[结论] 河南省肺癌疾病负担居全部恶性肿瘤首位,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未出现下降趋势,应继续加强肺癌防控,推进筛查与早诊早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王艳平  武萌  刘蓉  邱琳 《中国肿瘤》2022,31(11):878-884
摘 要:[目的] 分析陕西省2013—2017年肿瘤登记地区肺癌的发病、死亡情况以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陕西省26个肿瘤登记地区2013—2017年的肺癌发病、死亡信息,并用Excel 2007和 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8.01分析计算城乡、性别、年龄别肺癌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中标率与世标率)、0~74岁累积发病(死亡)率、35~64岁截缩率以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3—2017年陕西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率为48.16/10万,中标率为31.65/10万,0~74岁累积率为3.82%,35~64岁截缩率为44.53/10万。男性肺癌发病率大于女性,城市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年龄别发病率在40岁以下处于低发阶段,40岁之后快速上升。2013—2017年肺癌死亡率为38.09/10万,中标率为24.94/10万,0~74岁累积率为2.97%,35~64岁截缩率为33.79/10万。男性肺癌死亡率大于女性,城市地区肺癌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肺癌年龄别死亡率在45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45岁之后逐渐上升。2013—2017年农村地区肺癌中标死亡率从2013—2017年呈显著上升趋势(APC=5.4%,95%CI:0.4%~10.5%,P<0.05)。[结论] 应将陕西省40岁以上城市地区男性作为重点人群进行肺癌防治知识的科普与宣传,加强农村地区肺癌早诊早治工作,遏制农村地区肺癌死亡率上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徐慧芳  陈琼  刘茵 《中国肿瘤》2021,30(11):848-854
摘 要:[目的] 分析2017年河南省食管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及2010—2017年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符合质量评估标准的数据,结合2017年河南省人口数据,按照城乡和年龄分层,估计2017年河南省食管癌的发病及死亡情况。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标化,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采用Segi’s标准人口年龄构成标化。计算2010—2017年期间食管癌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据估计,2017年河南省新发食管癌33 860例,死亡25 581例。河南省2017年食管癌发病率为31.28/10万,中标发病率为22.45/10万,世标发病率为22.70/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89%,男女发病率比为1.73∶1。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食管癌中标发病率分别为17.72/10万和24.55/10万。河南省2017年食管癌死亡率为23.63/10万,中标死亡率为16.23/10万,世标死亡率为16.36/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91%,男女死亡率比为1.88∶1。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食管癌中标死亡率分别为11.80/10万和18.18/10万。2010—2017年期间,河南省的食管癌发病率(APC=-4.0%,P<0.001)及死亡率(APC=-3.1%,P<0.001)呈稳定下降趋势。[结论] 河南省食管癌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针对河南省的食管癌流行特点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减轻其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5.
刘茵  陈琼  张璐瑶 《中国肿瘤》2022,31(5):335-340
摘 要:[目的] 分析河南省肝癌2017年发病、死亡现状及2010—2017年发病、死亡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河南省肿瘤登记处上报的、质控合格的肝癌发病与死亡资料,结合全省户籍人口数据,估算2017年分城乡、性别、年龄组别发病与死亡率、构成比、中标率、世标率和累积率(0~74岁),分析2010—2017年河南省肝癌中标发病(死亡)率的年均变化百分比(AAPC)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2017年河南省肝癌新发病例数估计为31 508例,死亡病例数估计为26 732例。2017年河南省肝癌发病率为29.10/10万,中标率为21.62/10万,世标率为21.45/10万,累积率(0~74岁)为2.45%。2017年河南省肝癌死亡率为24.69/10万,中标率为17.77/10万,世标率为17.88/10万,累积率(0~74岁)为2.00%。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农村高于城市地区、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肝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85+岁达到峰值。2010—2017年,河南省肝癌中标发病(死亡)率整体均呈平稳趋势,城市地区中标发病率呈显著下降趋势(AAPC=-2.3%,95%CI:-4.3%~-0.1%)。[结论] 河南省肝癌疾病负担严重,整体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应继续加强肝癌防控,对重点人群实施干预,推进筛查与早诊早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李灿  王静  廖先珍 《中国肿瘤》2021,30(11):841-847
摘 要:[目的] 分析2013—2017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和死亡的流行变化趋势。[方法] 整理湖南省30个肿瘤登记点报告的肿瘤登记数据,统计分析肺癌的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0~74岁累积发病(死亡)率、35~64岁截缩发病(死亡)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等指标。[结果] 2013—2017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率为55.60/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79.84/10万,女性发病率为29.86/10万;同期肺癌死亡率为46.50/10万,男性死亡率为68.06/10万,女性死亡率为23.60/10万,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2013—2017年肺癌中标发病率较为稳定,但农村地区肺癌中标发病率由2013年的31.26/10万上升至2017年的33.21/10万,APC为1.6%(t=6.34,P=0.008)。肺癌中标发病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地区。湖南省肺癌中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由2013年的26.27/10万上升至2017年的30.26/10万,APC为3.2%(t=3.94,P=0.029)。农村地区肺癌中标死亡率由2013年的23.66/10万上升至2017年的28.07/10万,APC为4.7% (t=7.07,P=0.006)。男性肺癌中标死亡率由2013年的39.59/10万上升至2017年的46.06/10万,APC为3.6%(t=6.57,P=0.007)。肺癌中标死亡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地区。肺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在0~39岁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75~79岁年龄组达高峰。40~44岁年龄组后,男性各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3—2017年肺癌0~74岁累积发病率和35~64岁截缩发病率总体较为稳定,肺癌0~74岁累积死亡率从2013年的3.28%上升至2017年的3.83%,APC为3.6% (t=5.60,P=0.011),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和死亡均居恶性肿瘤首位,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肺癌的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分析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卵巢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2010—2018年卵巢癌趋势变化。[方法] 按照国家癌症中心制定的数据质量审核评价标准,对甘肃省符合质量控制标准要求的15个肿瘤登记点上报的卵巢癌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按城乡和年龄组分层计算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0~74岁累积率等统计指标。中标率及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利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计算2010—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卵巢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卵巢癌粗发病率为8.09/10万,中标率为6.21/10万,世标率为6.41/10万,累积率(0~74岁)为0.69%,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3.57%,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10位。卵巢癌粗死亡率为1.95/10万,中标率为1.36/10万,世标率为1.48/10万,累积率(0~74岁)为0.19%,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84%,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3位。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在45岁和40岁开始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高峰均在70~74岁年龄组。2010—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卵巢癌中标发病率及中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0.95%,95%CI:-7.10%~5.60%;APC=-1.93%,95%CI:-14.60%~12.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地区分布中天祝藏族自治县卵巢癌中标发病率最高,会宁县中标死亡率最高;古浪县中标发病率与死亡率最低。[结论] 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卵巢癌发病率仍处我国较高水平,应根据年龄和地区分布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制订卵巢癌防治策略,降低卵巢癌对女性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汇总广东省2013—2017年老年人恶性肿瘤登记资料,按照地区和性别分层,计算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老年人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粗率、中标率、世标率、年龄别率。采用Joinpoint软件计算2013—2017年发病/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结果] 2013—2017年,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老年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1 033.07/10万,中标发病率1 016.18/10万,世标发病率986.98/10万;粗死亡率674.32/10万,中标死亡率641.42/10万,世标死亡率617.43/10万。老年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老年女性。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峰值在80~84岁组,死亡率峰值在≥85岁组。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依次为气管、支气管和肺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共占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数的58.73%;死亡前5位依次为气管、支气管和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胃癌、前列腺...  相似文献   

9.
郭肖利  陈琼  徐慧芳  刘茵 《中国肿瘤》2024,33(5):358-365
摘 要:[目的] 分析2019年河南省肺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2010—2019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各肿瘤登记处上报且质控合格的肺癌发病与死亡资料,结合全省户籍人口数据,估算2019年河南省肺癌分城乡、性别、年龄组别肺癌发病/死亡例数、粗率、中标率、世标率、构成比、0~74岁累积率。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8软件,计算2010—2019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19年河南省肺癌估计新发病例56 892例,粗发病率为51.95/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37.85/10万和38.06/10万,占全省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9.73%。河南省估计肺癌死亡病例43 625例,粗死亡率为39.83/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27.93/10万、28.11/10万,占全省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6.35%。河南省2019年男性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男性:中标发病率为52.95/10万,中标死亡率为41.73/10万;女性:中标发病率为23.50/10万,中标死亡率为15.09/10万)。肺癌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在85岁及以上组达到高峰。2010—2019年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的肺癌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波动均呈平稳趋势,但城市地区男性在2014—2019年间肺癌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分别下降4.6%和4.7%,农村地区男性中标死亡率每年下降4.7%。2010—2019年间,40~49岁年龄组男性、女性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河南省肺癌发病与死亡水平依旧较高,疾病负担较重,后续应继续加强肺癌防控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2000-2012年上消化道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数据来自浙江省8个肿瘤登记处上报于浙江省癌症的肿瘤肿瘤登记资料,提取ICD-10编码C15-C16病例计算上消化道癌发病(死亡)例数、粗发病率(死亡率)、构成比、中标率、世标率、累积率、截缩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发病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95%可信区间等指标。结果: 2000-2012年浙江省8个肿瘤登记地区共计报告上消化道癌新发病例41618例,占癌症新发病例的15.40%。上消化道癌粗发病率为44.81/10万,中标发病率为28.79/10万。2000-2012年共计报告上消化道癌死亡病例31665人,占癌症死亡病例的20.34%。上消化道癌粗死亡率为34.09/10万,中标率为20.66/10万。上消化道癌年龄别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0-39岁处于较低水平,在80-84岁组到达高峰(257.16/10万)。年龄别死亡率在0-44岁期间处于较低水平,45岁以后开始上升,在85+岁组达到高峰(315.93/10万)。中标发病率呈小幅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33.35/10万上升到2009年的53.07/10万,随后回落至2012年的46.00/10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1.31%(95%可信区间为-0.20%~2.84%),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中标死亡率变化趋势呈平稳趋势,APC为1.18%(95%可信区间为-0.61%~3.00%),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上消化道癌发病和死亡水平相对较低,呈现小幅上升和平稳趋势,男性中老年人群是上消化道癌防治的重点人群。上消化道癌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12.
摘 要:[目的] 分析2017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收集2020年甘肃省23个肿瘤登记点上报的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人口资料登记数据,其中10个登记点数据符合质量控制标准。按性别、城乡和年龄组分层计算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0~74岁累积率等统计指标。中标率及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结果] 2017年10个肿瘤登记点(4个城市和6个农村地区)覆盖人口3 314 576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95.63/10万(男性337.57/10万,女性251.84/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208.71/10万和210.21/10万,累积率(0~74岁)为25.58%,恶性肿瘤发病在40岁以后开始快速上升,75~岁组达到高峰。城市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04.37/10万,农村地区为277.83/10万。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62.28%。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4.62/10万(男性194.06/10万,女性113.43/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106.75/10万和107.98/10万,恶性肿瘤死亡在45岁以后开始快速上升,80~岁组达到高峰。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60.80/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142.03/10万。死亡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1.29%。各地区中临潭县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白银市白银区与兰州市西固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最低。[结论] 消化道癌、肺癌和女性乳腺癌在甘肃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甘肃省恶性肿瘤防控的主要癌种。应根据恶性肿瘤流行特点,多维度合力推进癌症高危人群预防工作,以降低甘肃省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3.
Cancer statistics, 20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Each year,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estimates the numbers of new cancer cases and deaths that will occur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current year and compiles the most recent data on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survival. Incidenc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Program; the National Program of Cancer Registries; and the North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ntral Cancer Registries. Mortality data were collected by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In 2017, 1,688,780 new cancer cases and 600,920 cancer deaths are projected to occur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all sites combined, the cancer incidence rate is 20% higher in men than in women, while the cancer death rate is 40% higher. However, sex disparities vary by cancer type. For example, thyroid cancer incidence rates are 3‐fold higher in women than in men (21 vs 7 per 100,000 population), despite equivalent death rates (0.5 per 100,000 population), largely reflecting sex differences in the “epidemic of diagnosis.” Over the past decade of available data, the overall cancer incidence rate (2004‐2013) was stable in women and declined by approximately 2% annually in men, while the cancer death rate (2005‐2014) declined by about 1.5% annually in both men and women. From 1991 to 2014, the overall cancer death rate dropped 25%, translating to approximately 2,143,200 fewer cancer deaths than would have been expected if death rates had remained at their peak. Although the cancer death rate was 15% higher in blacks than in whites in 2014, increasing access to care as a result of the 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 may expedite the narrowing racial gap; from 2010 to 2015, the proportion of blacks who were uninsured halved, from 21% to 11%, as it did for Hispanics (31% to 16%). Gains in coverage for traditionally underserved Americans will facilitate the broader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cancer control knowledge across every segment of the population. CA Cancer J Clin 2017;67:7–30. © 2017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2017年胰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以及2011—2017年的年度变化趋势。[方法]整理2011—2017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胰腺癌的数据,并计算胰腺癌的发病(死亡)粗率、标化发病(死亡)率、0~74岁累积发病(死亡)率。用Joinpoint统计软件分析2011—2017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胰腺癌的发病与死亡趋势,并计算胰腺癌中标发病(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2017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胰腺癌发病率为8.52/10万,中标率为5.74/10万,世标率为5.82/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0.69%,在所有恶性肿瘤发病中居第10位,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3.12%。胰腺癌死亡率为6.95/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4.73/10万、4.80/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57%,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4.53%,在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中居第7位。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城市均高于农村,男性均高于女性。2011—2017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0.09%和1.09%,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0~44岁年龄段均处于较低水平,44岁之后随年龄增长迅速升高,60~74岁年龄段达到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7年内蒙古肿瘤登记地区胰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且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需针对男性、中老年人群开展防控措施,降低胰腺癌的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5.
16.
林永添  周衍  马晶昱 《中国肿瘤》2021,30(7):487-494
摘 要:[目的] 分析2015—2017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流行现状。[方法]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数据审核和评价方法,对福建省12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5—2017年数据进行评价,将符合要求的10个登记处数据合并分析。按城乡、性别和年龄组分层分别计算发病和死亡的粗率、标化率及累积率(0~74岁),分析主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顺位和构成。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根据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依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结果] 2015—2017年福建省10个登记处共覆盖登记人口19 447 588人,其中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各占43.36%、56.64%。2015—2017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粗率为271.05/10万(男性303.43/10万,女性237.54/10万),中标率为197.94/10万,世标率为192.57/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2.22%。恶性肿瘤发病45岁以后加快上升,于80~84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女性乳腺癌、肝癌、胃癌和结直肠癌。城市地区发病率为287.55/10万,中标率为210.59/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58.41/10万,中标率为188.49/10万。死亡粗率为166.83/10万(男性218.63/10万,女性113.22/10万),中标率为115.21/10万,世标率为113.59/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3.26%。恶性肿瘤死亡率在45岁以后快速上升,80~84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死亡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城市地区死亡率为237.63/10万,中标率为171.91/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158.97/10万,中标率为109.67/10万。[结论]消化道肿瘤仍是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主要恶性肿瘤,应当结合城乡现状差异,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癌症综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