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例1】女,23岁。因左耳堵塞感、耳鸣及听力下降5年余入院。专科检查:左侧额面部饱满,左乳突较右侧大,外耳道正常,鼓膜呈萎缩性瘢痕。纯音测听检查示:左耳重度感音性神经性聋,鼓室压曲线为A型曲线。中耳内耳CT检查示:左侧颅骨穹隆骨及颅底骨板增厚,板障结构呈“毛玻璃”样改变,可见囊状低密度区,外耳道正常,中耳腔密度增高,内听道变窄,周围骨质硬化。诊断为左颧骨岩部、乳突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相似文献   

2.
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对手术证实28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术前进行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胆脂瘤型8例,表现为中耳腔、上鼓室以及鼓窦内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鼓室、鼓窦壁骨质硬化或破坏,听小骨破坏、移位、消失.肉芽肿型12例,表现鼓室、鼓窦内片状、条索状软组织密度影,听小骨破坏不明显。单纯型8例,表现为乳突气房模糊。结论CT是慢性中耳乳突炎较为可靠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35岁,因"反复鼻阻10 年、头痛1 年"于2004年3月15日入院.患者10年前即出现双侧鼻塞,偶伴脓涕,无涕中带血,反复间断发作,感冒时加重,偶伴头痛.1年来头痛加重,且呈持续性,疼痛呈钝性,多位于枕部,晨轻午后重.患者否认发作时眩晕、耳闷胀感及听力下降.入院查体:全身无异常.专科情况:双侧下鼻甲稍大,余(-).鼻窦CT提示:①右侧上颌窦内大片高密度影.②左侧上颌窦内少量积液.入院时诊断为"双侧上颌窦炎",以右侧为主.行双侧上颌窦穿刺术.术中抽吸右侧上颌窦血性液体约3 mL,左侧上颌窦冲洗液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7岁。因左侧鼻塞间歇性鼻衄伴头痛进行性加重3年,于1983年10月6日入院。检查:外鼻无畸形,左侧鼻腔可见鸽蛋大小之半球形肿物充塞,表面粘膜充血糜烂有少许出血,触之质硬无活动,鼻中隔被推向右侧,鼻咽部未见异常,鼻窦瓦氏位X线片显示:双侧上颌窦密度增高,左侧上颌窦外侧壁骨质呈轻度吸收,左侧鼻腔有  相似文献   

5.
张红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8):1033-1033
患者男,73岁,反复血尿两个多月,排尿困难,有阻塞感一个多月于2002年10月8日来院就诊。B超所见:下腹探查见膀胱区一较大囊性暗区被一纤细条索分隔呈左、右两个囊腔,两囊腔间未见明显沟通,于左侧囊腔后壁处见数个大小不等强光团伴声影,堆积范围2.0cm×0.8cm,可随体位改变移动。患者排尿后右侧囊腔可明显缩小,左侧囊腔缩小不明显。前列腺左右径  相似文献   

6.
1病史摘要男性,17岁,左下颌肿块逐渐增大伴疼痛1月余。CT检查左侧颞下窝、下颌骨升支周围见一团块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尚清楚,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图1,2),增强后病灶呈环形及多房样强化(图3,4),邻近翼板、左侧下颌骨升支及左侧上颌窦外侧壁骨质吸收破坏,可见轻度骨膜反应(图5,6)。鼻咽顶后壁软组织稍增厚,右侧上颌窦内见软组织密度影,窦壁骨质完整,两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7岁。因近1年双侧颌下区无痛性渐进性肿胀,声音嘶哑,言语不清,口干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消瘦乏力,于1997年5月 20日住院。查体:双侧颌下区明显肿胀,颌下腺增大右侧5cm×4cm,左侧4 cm×3 cm,质硬韧,边界清,无压痛,挤压未见唾液溢出。舌体增厚,最厚处2cm,舌活动稍受限,无偏斜,舌体内可触及数个硬性结节,表面粘膜颜色无异常。额部、双前臂内侧及左大腿内侧有数枚散在皮下小结节。颈部、双侧腋下及腹股沟可触及数个散在的肿大淋巴结,直径均小于1cm,质地柔软,无压痛。双手指呈屈指状不能伸直。B超示双侧颌下区各一实性偏低回声结节,右侧3.…  相似文献   

8.
[例1]女,23岁.因左耳堵塞感、耳鸣及听力下降5年余入院.专科检查:左侧颧面部饱满,左乳突较右侧大,外耳道正常,鼓膜呈萎缩性瘢痕.纯音测听检查示:左耳重度感音性神经性聋,鼓室压曲线为A型曲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贝尔面瘫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对16例临床诊断为贝尔面瘫的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进行面神经各节段信号强度的双侧对比及增强前后对比,分别测量增强后患侧面神经内耳道底段、迷路段、膝状神经节、鼓室段及乳突段信号强度。结果 16例患者增强扫描示患侧面神经各节段信号强度值高于健侧面神经各节段,患侧面神经呈节段性异常强化,92%患者面神经内耳道底段强化,89%迷路段强化,96%膝状神经节强化,64%鼓室段强化,82%乳突段强化。结论 对于贝尔面瘫单侧病变的患者来说,只有当患侧面神经节段性强化程度高于健侧面神经相应节段时才有诊断意义,增强MRI可以客观地显示面神经的病变节段,有助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于临床诊断贝尔面瘫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6岁,患者因出现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3年于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术前检查B超:左肾集合系统分离,范围约11.3 cm×5.7 cm×4.8 cm,左侧输尿管上段内径约3.07 cm,其内距肾门约4.7 cm处可见团块样低回声,大小约3.07 cm×2.99 cm,右侧输尿管未见显示。CTU平扫+增强:左肾体积变小,肾盂肾盏扩张积液,皮质受压变薄,增强扫描强化程度低,左侧肾盂输尿管移行部,左侧输尿管下段,右侧输尿管中上段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左侧输尿管排泄期未见对比剂通过(图1~3)。膀胱镜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9岁,偶感胸前不适,胸透检查发现右心膈角变钝,摄胸片及局部病灶断层未见明显肿块影,否认外伤史,体检未见明显异常。一个月后,CT 检查发现前下纵隔右侧偏内缘有一软组织密度块影.大小约2.1×2.0×2.0cm~3,轮廓光整,边缘清楚,密度均匀,CT 值10Hu(心肌CT 值为42Hu),内缘与心包  相似文献   

12.
患男性.29岁.因右侧头痛3个月于1993年2月9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肺、腹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头颅CT检查示右侧颅中窝底有一向内上隆起的半圆形块影.周边密度高.中心密度低.右蝶骨骨质受累.占位效应明显。诊断右侧颅中窝脑膜瘤并囊性变。脑血管造影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向内、向上移位.未见肿瘤染色.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2 2岁。出生后即发现右耳呈招风耳状 ,渐加重 ,至 6岁时因右耳痛 ,在当地医院行耳后“疖肿”切开引流术 ,术后耳痛消失 ,但耳廓仍呈招风耳状。因右耳痛 3 d于2 0 0 1年 5月 18日来我院就诊 ,无耳溢及听力下降。查体 :右侧耳颅角 90°,耳后皮肤红肿、压痛 ,触诊坚韧有张力 ,呈囊性感 ,与皮肤有粘连。耳后沟近乳突尖处有一长约 5 m m的纵行疤痕 ,与肿物粘连。耳廓有牵拉痛。右侧外耳道峡部后壁可见局部隆起 ,触痛重 ,有波动感 ,粗针穿刺有脓液。用电耳镜检查鼓膜无穿孔。双侧乳突 X线片示 :双侧乳突呈气化型 ,腔内未见骨质破坏 ,乳…  相似文献   

14.
颅内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后大多数存活数月至1-2年,生存10年以上者罕有报道。我科1987年收治1例现仍健在,实属罕见,特报告于下。患者女性,38岁。因头痛2月余,加重1周于1987年4月四日住院治疗。入院前2个月始感前额持续性胀痛,入院前1周加重,伴喷射性呕吐及左眼视力减退。入院时查体神志尚清,颈有抗力;双侧肢体胜反射活跃,右侧更甚,右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左眼视力0.1,右眼0.6,双侧视乳突水肿。头颅CT扫描见左侧领顶有一混杂密度块影,边界不清,范围约35.3mm×32.9mm,周边水肿,中线移向右侧,左侧脑室受压,CT值为40…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6 a,主诉因间断吸食粗制海洛因1 a零8个月,自愿脱毒于2008年10月16日第9次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哮鸣音,心脏、腹部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尿、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尿吗啡试验(+).既往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16.
文勇 《成都医药》2005,31(1):63-63
患,女性,35岁,因“反复鼻阻10^ 年、头痛1^ 年”于2004年3月15日入院。患10年前即出现双侧鼻塞,偶伴脓涕,无涕中带血,反复间断发作,感冒时加重,偶伴头痛。1年来头痛加重,且呈持续性,疼痛呈钝性,多位于枕部,晨轻午后重。患否认发作时眩晕、耳闷胀感及听力下降。人院查体:全身无异常。专科情况:双侧下鼻甲稍大,余(-)。鼻窦CT提示:①右侧上颌窦内大片高密度影。②左侧上颌窦内少量积液。人院时诊断为“双侧上颌窦炎”,以右侧为主。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5岁,未婚,有性生活史8年,主因下腹痛2h入院。患者2h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下腹痛,呈持续性,逐渐加重,伴肛门坠胀感,无阴道出血。既往2010年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2012年11月因异位妊娠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查体:下腹肌紧张,有压痛,无反跳痛。专科情况:未产型外阴,阴道畅,分泌物不多,宫颈光滑,有举痛、摇摆痛,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中,压痛,左侧附件区压痛,右侧未触及异常。  相似文献   

18.
拾景强 《黑龙江医药》2012,25(5):738-739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耳鼻咽喉科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一期乳突鼓室成形术治疗,比较切除外耳道后壁的乳突鼓室成形术(CWD32例)与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鼓室成形术(CWU36例)两种常用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CWU组干耳时间明显短于CWD组;CWU组语频区听力提高幅度及气骨导差缩小程度明显优于CWD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行乳突鼓室成形术治疗,最大限度地保留或恢复听力功能为本病外科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鼓室成形术,病变清除彻底同期听力重建术后疗效满意,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9岁。自觉左肩部剧烈疼痛三月余。肩痛时放射至颈背部及上肢,呈刀割样痛。白天略轻,夜间加重,不能入眠。剧痛时,出汗较多,自觉左侧额部无汗。在外院多次以肩周炎治疗,症状未见改善。病史中无明显呼吸道症状。摄胸片发现左肺尖部块影,于1990年10月12日入院。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16岁。因月经不调6年,闭经8个月于2003年2月17日入院。患者于1986年5月20日足月顺产,母亲妊娠期间无其他疾病及服药史。出生时体重4kg,头颅较大,右侧较左侧明显隆起,皮肤颜色无异常。8岁就诊南京五官医院,诊断为面部淋巴管瘤,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无好转。1996年月经初潮,量中等,经期7天,月经周期2~3个月,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