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许多钓鱼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你的鱼窝里,当一条鱼脱钩逃跑后,半天都没有鱼来咬钩。这是什么原因呢? 鱼类学家童裳亮先生在其编著的《鱼类生理学》中介绍说:鱼类的警戒反应是1938年由弗里希发现的。把受伤的鱥鱼投入水池中会引起整群鱥鱼的恐惧反应。这是因为鱼体受伤后释放某种化学物质——警戒素的原因。 美国鱼类学家C.E.  相似文献   

2.
邢乐仁 《垂钓》2006,6(8):54-57
1994年2月,《中国钓鱼》杂志发表了笔者撰写的文章《鱼咬石头》。十三年过去了,诱鱼剂的命运如何?它又有了什么新的进展?应《垂钓》编辑部要求,笔者写下此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王勇 《中国钓鱼》2012,(10):51-51
我是一位上海的钓鱼爱好者,也是《中国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在2012年第五期《中国钓鱼》杂志上我看到湖北十堰钓友季容求问《这是一条什么鱼?》的文章和图片。这种鱼我曾见到并钓获过,这是欧洲裸鲤。它最大的特征就是鳞片分布于身体的上部两侧,只有1~2排,下腹部和尾部也会有少量鳞片分布。  相似文献   

4.
2006年第十二期“鱼的知识”刊登了我的一个问题《“黄瓜香”学名叫什么?》。经专家解答,特别是拜读了万伯翱先生的文章《香鱼,香鱼……》后,我特别想把我冰钓香鱼的事详细告诉大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最爱绵羊音     
张洪波 《垂钓》2012,(12):68-69
忽然,我们听到小羊的叫声,甚感奇怪,这个地方多是秃坡陡岸的地形地貌,大旱天,几乎寸草不生,大中午哪来羊叫?就在大家疑惑之时,渔船上的渔人喊道:“北边那个姑娘钓到大鱼了……”钓到大鱼了?难道鱼也好这口?  相似文献   

6.
金丁鱥     
《中国钓鱼》2006,(7):37-37
金丁鱥在丁鱥中相当罕见,是私人池塘及公园湖泊中用来装饰的保育种类,身体为橘色或黄色,带有分散的斑点,淡粉红色的鳍不像一般丁鱥那么圆。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诠释:[鱼巤]鱼,体长四寸左右,侧扁,背部灰暗,两侧银白色,雄鱼带红色,有黑色斑纹,生殖季节色泽鲜艳。生活在淡水中。也叫桃花鱼。2005年五期《中国钓鱼》杂志何川先生撰文《刘永海钓的是宽鳍[鱼巤]》文章说得很详细,  相似文献   

8.
杜林 《新体育》2007,(12):14-14
换个封面,《新体育》就成了《红旗》杂志。这是《新体育》当年的尴尬.然而在60年代这又有什么可奇怪的?相比于其他报刊.这本体育杂志的面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已经算非常独特.在全国上下一片红的天地里,除了转载《人民曰报》、《解放军日报》、《红旗》上的内容.终归它还是有一些别的东西可读。  相似文献   

9.
马广志 《收藏》2009,(5):126-127
清末叶德辉所著《古泉杂咏》中有一首“布泉径寸字针悬,鼓铸难忘居摄年,传语深闺消息好,佩来个个是男钱”的诗,读后很是奇怪,钱币难道也有男、女之分?  相似文献   

10.
梭鱼非鲻鱼     
任志新 《钓鱼》2004,(20):15-15
《钓鱼》杂志今年16、17两期发表了有关垂钓梭鱼的文章,有读者来电询问,这个梭鱼是不是就是鲻鱼,梭鱼和鲻鱼是不是同一种鱼类,二者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11.
财富专线     
《钓鱼》2007,(8X):69-69
上海市贾先生:在2007年4月上半期的《钓鱼》杂志56页介绍了“美国诱鱼器”,请问何处有购?如何购买?请赐教,谢谢!  相似文献   

12.
陈中春 《钓鱼》2005,(7):28-28
读过《“8”字遛鱼法可行》文章后,我觉得“8”字遛鱼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傅常奇 《钓鱼》2005,(7):29-29
读了2005年《钓鱼》杂志第4期“8”字遛鱼法的文章,很受启发。这种“8”字遛鱼法,在我多年的垂钓中曾多次使用,实践证明此遛鱼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余政 《中国钓鱼》2006,(5):38-38
一天逛街遇见几住钓友,翻看他们的鱼获,发现一条奇怪的鱼是我从未见过的。于是拿回家养着,晚上叫朋友们到家里来辨认,都说不认识。我又把鱼拿到一位70多岁的钓友家让他辨认。他说他钓了几十年的鱼也没见过这样的鱼。于是我想到《中国钓鱼》杂志,希望专家能告诉我。  相似文献   

15.
李震宇 《垂钓》2008,(10):69-70
这个问题好像问得有点奇怪:每次你出发钓鱼的时候,最希望钓到什么鱼?湖北人回答说当然是喜头,江西人说是鲫壳,江浙人说是鲫鱼,上海人说是老板鲫鱼,现在叫做大板子。看来鲫鱼确实是钓友心国中最有人气的鱼种。有人反过来问我,那么你又希望钓什么鱼昵?我说我是韦小宝的打法,根本没有章法,上去乱打,有什么钓什么。说起来我们那个年代能钓到的鱼种确实比现在多得多,如果你有兴趣,不妨来看看我们那个年代除了大板子之外,还能钓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读了去年《中国钓鱼》第十二期季宇同志的文章,似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其文在观念上似是以偏概全,只见一斑而未窥全豹。 一件新鲜事物刚刚出现,就有人不理解,有人反对,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季宇同志在自己的文章里既承认又否定,比如说“台钓的灵敏度高,诱鱼快,上鱼多”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台钓是一种较先进的于传统的而言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中国钓鱼》的一名忠实读者,每期“鱼的知识”的文章总是细心拜读,于是想到有一种鱼至今我也不知道它的学名,而且这30年来再也未钓到过这种鱼,心中非常遗憾。我想通过“鱼的知识”专栏请教一下专家。  相似文献   

18.
钓语别解     
之晔 《钓鱼》2006,(10):19-19
接口 我们奇怪,浮子怎么沉不下去了?一般的解释是钩还没有沉到底的时候被鱼咬住了。如果我们坚持简单,就像曹操要口渴的士兵不停下脚步,说前面有梅林一样,而不是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去解释“望梅止渴”,相信浮标是翻不出那么多花样的,也不会有200元一支的价格。  相似文献   

19.
邢乐仁 《垂钓》2006,6(12):43-47
一、公开什么? 2001年1-5月,《中国钓鱼》杂志连续发表了《对鲫、鲤诱食剂的研究》一文。该文约1.8万字,分五次刊登,文中主要介绍了本人十多年来对鱼类诱食剂研究的心得体会。文章公开了四个配方和配方的来源——淡水生态系统中营养物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诱鱼活性物质和鱼儿对其识别的原理。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钓鱼》2002年第七期《正在我国锐减的鱼》的系列文章中,介绍了一种名为“双孔鱼”的鱼种。文中介绍此鱼是生活在我国云南澜沧江水系的,但我曾在本地水库钓到过此鱼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