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介绍患儿,男,4岁,于1998年10月3日在玩耍时不慎从约3米高的二楼跌下,伤及头部,有短暂昏迷,醒后感头痛、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4小时后出现再昏迷,右侧瞳孔0.4cm,左侧瞳孔0.25cm,对光反应迟钝,经都江堰市二人民医院作头颅CT示:“左领,顶骨粉碎性骨折,右额、颞、顶硬膜下血肿.病病”。急诊全麻下行“右额,顶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经降颅压,抗感染,止血等治疗,病情稍稳定后转入我院继续治疗。经神经外科治疗6天后病人神志清楚、精神好转,食欲增加,但其父母发现病人双目失明。检查:生命体征平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相似文献   

2.
上矢状窦破裂单侧硬膜外血肿漏诊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矢状窦破裂单侧硬膜外血肿漏诊2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男,38岁。因头部撞击伤后短暂昏迷伴头痛6h入院。入院时患者呈昏睡状态,头部未见伤口。伤后0.5h头CT示:右颞部少量硬膜外血肿,右颞顶骨骨折。入院复查头CT:右颞顶部大量硬膜外血肿,量约150ml,中线左移。急诊在全麻下为患者行右颞顶部骨瓣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术中取下游离骨瓣后,见硬膜外血肿块被大量暗红色血液冲出,硬膜悬吊未能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3.
患者,徐某,男,45岁,瑞昌市花园乡人,因脑外伤术后右侧搏动性突眼伴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3月余就诊。患者缘于2004年2月,因车祸致神志不清2h入住我院脑外科,入院后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继之出现右侧创伤性脑疝。头颅CT扫描示:右颞叶脑内血肿(量约45mL),即急诊在全麻下行右侧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但病人右眼球结膜充血明显,且逐步出现右侧眼球外突,呈搏动性,考虑为外伤性海绵窦动静脉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头颅CT定位,徒手定向方法,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68例,大部清除血肿,直视下止血,术后置管引流,根据CT复查是否尿激酶冲洗及拔管。结果6h内手术116例,死亡8例,6h~3d手术140例,死亡28例,3d后手术12例,死亡4例,其中64例浅昏迷及无昏迷者6h内手术,次日恢复意识。结论头颅CT定位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8岁,因左侧额部被机器砸伤1h,于2010年6月9日15:59入院.查体:昏迷,颜面部肿胀,左侧额部可见一长约8 cm伤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口鼻腔活动性出血,颈稍硬,四肢肌张力正常,肌腱反射正常,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头颅CT示:左侧额颞硬膜外血肿,中线右偏,侧脑室额角受压,多发颅骨骨折.直送手术室,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实施开颅探查左额部硬膜外血肿清除+额部粉碎性骨折眶上部分重建术+颅内压探头置入术.术后复查头颅CT示:右侧枕部迟发性硬膜外血肿.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例1】女,29岁。因车祸伤后昏迷1h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90/min,呼吸18/min,血压119/65mmHg。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眶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鼻腔有血迹,四肢刺激有活动。CT扫描示左颞骨骨折,相应颅内板下方梭状高密度,右额颞脑实质混杂密度。诊断为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7.
我院近期收治发生于脑膜的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结合有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29岁。因头痛20d,双眼视物模糊半月收入我院神经外科。体检一般情况良好,颅神经检查正常,视力左眼1.0、右眼1.2,肌张力正常,无共济失调,病理反射未引出。血液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示:右额叶团块状高密度灶,大小8cm×8cm×5cm,边界清楚。MRI平扫+增强提示:右额部占位性病变,考虑脑膜瘤可能,不排除其他性质肿瘤。行冠状切口右额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与脑膜轻度粘连,肿瘤内侧侵及矢状窦前1/3,并部分侵及大脑镰内侧,形状不规则,大小约8cm×8cm×5cm,侵及至对侧约1.0cm×1.0cm×1.5cm,血供一般,质硬,且瘤内有较多钙化组织。  相似文献   

8.
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少见,我科曾遇到3例报告如下。 例1,男性,19岁。于1994年5月因癫痫发作做头颅CT。诊断“右额顶叶占位性病变”,5月31日行右额后开颅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额顶部)恶性淋巴瘤(中等度恶性,细胞类型待定)。给予全脑放射治疗1疗程,于1995年10月复查头颅CT,回报右额叶基底贴颅板处有一1.5×2.3cm的高密度强化影,周围伴大片星芒状低密度区,边界清。提示颅内肿瘤术后复发,以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术后复发收住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9岁.外伤致右颞部硬膜下血肿及右颞叶血肿,在外院行血肿清除术后8个月,因头痛就诊.CT平扫:右颞叶见一稍高密度肿块,密度欠均匀,边界清楚,直径约1.5cm×1.8cm,周围脑组织密度减低,右颞骨部分缺如.CT增强扫描:右颞叶肿块呈环形强化,中心强化不明显,周围脑组织仍呈低密度.肿块上方见一强化明显的异常血管影与之相连.CT诊断:血管畸形伴出血可能(图1~3).手术所见:切开右颞下回皮层约1cm达肿物,肿物壁软并与脑组织粘连较紧,分离时壁破裂,有约5ml黄白色脓液流出,夹杂少许棉片,彻底清除脓壁并反复冲洗.术后患者痊愈出院.术后诊断:医源性脑脓肿.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0岁。于6岁时被石头砸伤右额部,当时诊断右额骨线形骨折,从15岁开始右额骨受伤处隆起一包块,逐渐增大,无明显不适。查体:右额见一约3cm×4cm×3cm肿物,质地硬,与颅骨相连,无压痛(图1)。头颅CT提示右额骨骨瘤(图2)。完善术前准备后全麻下行右额骨骨瘤切除,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术。术中见右额骨隆起肿物,约3cm×4cm×3cm,基底与额骨相连续,内板完整,与硬脑膜无黏连。用铣刀在距肿瘤边缘约1cm的正常颅骨处绕骨瘤一圈整块将骨瘤切除,用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图3)。术后病理报告:骨瘤(图4)。术后手术切口愈合好,颅骨修补外形满意,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年肿瘤无复发。  相似文献   

11.
现将硬膜下脓肿误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9岁。外伤后头痛、头晕4个月入院。入院前4个月自2m高处摔下,伤及头部,伤后意识不清,30min后清醒,自觉头痛、头晕,未曾治疗,症状有所加重,出现恶心。头颅CT示(图1):左额顶部颅骨内板下可见梭形混杂密度影,内侧缘可见钙化,相邻脑实质受压,考虑硬膜下血肿机化。查体:T36.7℃,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入院第2天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拟行开骨瓣硬膜下血肿及钙化层清除术。术中行颅骨钻孔,切开硬脑膜探查见乳白色脓液溢出,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患者,男,35岁,因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左侧肢体乏力,1h,于2000年10月16日入院。入院时,深昏迷,Glasgow昏迷量表(GCS)5分,左侧瞳孔d=0.45cm,右侧瞳孔d=0.4cm,对光反应消失,颈稍抵抗,左侧肢体刺激无反应,肌张力高,右侧肢体刺激有反应,肌张力不高,头颅CT示:(1)右基底节区脑出血。(2)蛛网膜下腔出血。(3)脑疝。入院后即完善术前准备,急症去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血管畸形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给吸氧,脱水消炎,激素支持对症治疗。患者左侧肢体偏瘫。方法:(1)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8岁,高处摔伤致意识障碍4h入院.4h前在大货车上搬卸货物时不慎跌伤,枕部着地,致昏迷.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无头痛及癫痫史.查体:中度昏迷,GCSE1 V1 M3.枕部肿胀.双瞳孔圆形,散大,直径约4 mm,直、间接光反射均消失.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下肢巴彬斯基征阳性.头颅CT示:右枕后侧脑室后方出血并破入脑室,中线左移大于1 cm.环池显影不良.诊断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1)脑疝形成;(2)右枕叶脑挫裂伤并血肿形成破入脑室.急给术前准备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呼吸衰弱行气管插管,血液检查示:A型,RH(一).急诊在全麻下行右额颞顶枕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硬脑膜张力很高,快速放射状剪开,见自颅底处汹涌出血,急性脑膨出,给予颞极切除行内减压但右枕叶肿胀迸裂自深部再次汹涌出血,2根吸引管进入出血部位探查见相互纠结的蚯蚓状血管团大量出血,证实为脑动静脉畸形(AVM).止血十分困难,术野难以显露,血压显著下降,未备得配型的“熊猫血”,患者病情危急已不可耐受继续手术操作.去除骨瓣关颅结束手术,救治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7岁。因头痛,左侧肢体活动不便,意识不清,瞳孔大小不等,1 h入院。脑部CT检查示:右基底节区出血,量约75 ml。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诊断: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即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气管切开术。术后给予脱水止血,抗菌素等治疗,瞳孔恢  相似文献   

15.
对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5岁。患者1个月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在我科住院治疗,当时CT检查示左额叶约0.6cm×0.6cm略高密度片状影,住院3d后出院,出院后一般情况尚好。因头痛进行性加重伴失语、右侧肢体无力,意识模糊2d再次入院,查体:嗜睡状,不全运动性失语,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存在,右上、下肢肌力Ⅲ级,头颅CT示:左额叶5cm×5cm×6cm高密度类圆形阴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出血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病例资料,并经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为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清除血肿及切除畸形血管团,术后复查头颅CT、CTA、MRA或DSA等。结果 60例均一期行颅内血肿清除术+AVM切除术,其中11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25例行头颅CTA复查,16例行MRA复查,19例行DSA检查,结果显示仅5例患者有少量残余,于后期行伽马刀治疗。随访6~4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58例,中度残疾1例,死亡1例。无再次出血患者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对于治疗出血型AVM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孟林  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13-1313
颅脑损伤术后远隔部位出血的发生较少 ,我科自 2 0 0 2年连续收治 3例病人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女性 ,3 5岁 ,车祸后头部摔伤 ,浅昏迷 ,GCS评分 10分 ,左瞳 3 0mm ,右瞳3 0mm ,对光反射灵敏 ,四肢活动可 ,双侧Babinskis( -) ,颅脑CT示 :左额颞硬膜下血肿 ,左侧裂池密度增高 ,中线右偏约 1 0cm。急诊行左额颞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清除血肿约 3 5mL ,术中脑组织压力渐增高 ,高出骨窗约 2 0cm ,扩大骨窗弃去骨瓣 ,头皮分层缝合。术毕查看瞳孔 ,右瞳散大 ,直径约 6 0mm ,对光反射消失 ,急诊复查CT :右颞顶硬膜外血肿 ,量约 80mL ,…  相似文献   

18.
【病例】 男 ,2 5岁。因车祸伤及头部致意识不清 2小时入院。查体 :浅昏迷状态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检查示 :小脑挫裂伤 ,右枕部硬膜外血肿 ,血肿量约 5 0ml;右枕骨骨折 ,占位效应明显 ,脑干移位变形。入院后即刻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右后枕部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术中清除硬膜外积血约 5 0ml ,见右后枕颅骨粉碎性骨折致右侧小脑半球挫伤 ,右侧小脑半球皮层出血。行血肿清除 ,电凝小脑皮层表面挫伤部位之出血微血管 ,悬吊硬膜 ,手术顺利。术后病人清醒 ,给予脱水、止血、抗感染治疗 ,住院 9天复查头颅CT未见异常 ,拆线出院。颅后窝…  相似文献   

19.
来稿摘登     
患者,男,21岁。因车祸头破出血、头痛4小时入院。入院前无昏迷、无呕吐,门诊拍头颅正侧位片,报告“头颅骨未见骨折”。入院时体检:双侧瞳孔等大,左颞部见—6cm长弧形头皮裂伤痕。其它未见异常。住院后行头皮清创缝合,抗炎,观察生命体征。患者感持续头痛。次日下午开始渐进性意识障碍,6时许发现瞳孔左>右,光反应左侧消失,右侧可见。考虑左大脑半球硬膜外血肿,立即于全麻下行开颅探查术。术中先后作左颞、额、额颞、顶、枕叶钻孔探查,硬膜外及硬膜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引起张力性气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男 ,2 0岁。因头部撞伤后感头晕、头痛 ,伴口鼻出血入院。查体 :意识清 ,前额及鼻根部青紫肿胀 ,鼻道及咽后壁有血迹。头颅CT扫描示右额叶挫裂伤 ,右额硬膜外血肿 ,积血 4 0ml,同侧脑室前角受压 ,中线结构移位 ,额骨粉碎性骨折 ,筛窦、蝶窦积血。即行右额开颅血肿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