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DSP的广泛应用及DSP产品复杂度的提高,传统的DSP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方案面临许多困难。文章介绍了新的设计方案,以TI的DSP为例,研究了基于MATLAB R2009B版本的DSP嵌入式应用程序综合开发平台、设计流程以及相关技术。研究表明,新的设计方案具有难度更小、开发周期更短、开发成本低、可移植性好等优点,且便于多人协作完成任务,完全能够满足当前DSP系统的性能要求,是解决传统设计方案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化产品的普及,人机接口电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基于TI公司的定点DSP芯片TMS320VC5402的最小系统及其相关电源、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的设计,数据存储器与程序存储器的扩展,以及DSP与RS232C的电路连接方式。重点研究了DSP直接和3×5矩阵式键盘以及TCM-A0902型液晶显示器的人机接口技术,并给出了相应模块的汇编程序,实现了DSP处理系统的人机接口电路设计,可以直接扩展成DSP的各种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3.
多通道CCD图像数据实时记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通道CCD图像数据实时记录、预处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并行处理技术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多通道CCD图像数据的实时记录.用四片DSP以及一个通用CPU实现一个最小系统,用于实时记录六路CCD图像数据,同时实现图像数据和辅助数据的分离,处理结果可以记录在本地的磁盘,也可以通过网线完成数据的传输.最小系统安装在标准的CPCI机箱中,当输入通道数大于六路时,可以通过最小系统并行的方式,实现系统的扩展.该方案已经应用于18路CCD图像数据的实时记录系统中,最小系统实现了最高63.2MB/s的数据记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产品测试方法标准进行研究。分析了现行的GJB 7705-2012《DSP测试方法》,提出了DSP内核工作频率测试方法、综合性能测试方法等新方法。为开展DSP芯片性能测试或者集成了DSP IP核的系统级芯片(SoC)中DSP性能测试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引和支撑,为DSP相关的产品研发、产品测试验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以太网技术和DSP技术嵌入式视觉系统。系统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直接获得数字图像,经DSP处理后通过以太网传至PC机或视觉网络。系统中还扩展了带触摸屏的TFT液晶屏,可以自成系统的完成图像的采集处理任务。本文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以及CMOS图像传感器的控制和图像的采集传输的软件流程,并以圆尺寸检测为例介绍系统的实现效果。  相似文献   

6.
生物芯片扫描分析系统是生物芯片能否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仪器。针对传统生物芯片扫描分析系统结构复杂、处理速度慢、体积庞大等弱点,引入DSP处理器完成扫描控制和全自动数据分析处理。DSP/BIOS的运用使得系统DSP软件设计简单化。概述了整个系统的结构,详细介绍了生物芯片扫描分析系统DSP软件结构和设计,包括DSP/BIOS的运用模块、BOOT的过程、扫描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HPI模块。目前该系统已进入了稳定工作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实际应用要求,设计一种新的制动系统气压传感器测试平台。该平台以DSP系统为核心,包括气压传感器、制动系统气压模拟装置、汽车气压仪表以及上位机。DSP接受上位机的实验指令后,气压传感器通过调理电路送给DSP系统板以实时测量当前实际气压值,并传递给上位机进行同步显示。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可应用于气压仪表及气压传感器的参数测试、标定及相关的培训教育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时性、高速性和结构小型化要求,设计完成了基于FPGA+DSP+USB控制器架构的嵌入式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利用FPGA实现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利用DSP完成对已采集数据的处理.系统采用高速USB2.0控制器完成对数据的高速传输.实验表明,该系统采样速率最高可达10 MSPS,并具有较高的实时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测试》2017,(10):69-73
为适应实际工程应用中导航系统小型化、低成本和高性能的要求,设计一种基于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微惯性导航解算系统。综合考虑系统成本、计算速度、体积功耗等各方面的因素,该系统以FPGA作为核心控制,用DSP完成导航解算,通过串口将解算结果回传上位机进行姿态、速度、位置实时显示,并进行实地跑车试验。根据实际测试要求,完成系统在自检、对准、导航3种不同状态下DSP程序的编写。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FPGA的微惯导系统能够满足应用的要求,行车实验中车辆行驶100 s,最终位置误差绝对值小于25 m,实现实时位置解算系统的功能并缩小体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USB2.0与DSP的双通道数据采集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TMS320C6713B作为核心处理芯片,CY7C68013A作为USB接口芯片。通过DSP内部的控制模块控制A/D、D/A的数据转换和USB的数据传输,并在DSP内部完成数据处理。在上位机平台Labwindows(CVI)上实现系统复位、DSP程序HPI引导以及数据处理结果的显示、存储和处理。  相似文献   

11.
杜璧秀 《硅谷》2015,(1):56-57
本文根据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特性,从看门狗设计、手动复位电路设计、电磁兼容设计和防瞬时高电压电路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基于DSP硬件设计的抗干扰防护措施,保证了基于DSP硬件设计的伺服控制系统能够安全、有效的完成相应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朱海宽 《硅谷》2008,(23):30-30
针对智能机器人的视觉感知系统,设计基于DSP的视觉系统,完成该视觉系统初步设计.在硬件设计上:采用彩色cM0s图像传感器获取外界图像,通过图像传感器、FIFO存储器和CPLD时序逻辑控制,构建了图像采集系统的前端:采用DSP芯片作为图像处理和中央控制芯片,通过DSP、外扩SDRAM和上电加载FLASH芯片,构建图像处理和中央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BPSK解调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自适应滤波算法的解调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信号的方法。以常用的最小均方误差自适应算法(LMS)为例,讨论了新型的BPSK自适应解调的过程及其性能。该解调算法不需要自适应滤波器完成收敛,从而降低了采样频率。给出的理论性能与仿真结果表明,BPSK自适应解调的误码率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吻合非常好;而且该方法具有抗干扰性能强、输出响应快、便于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实现等特点,在相同的采样频率下其误码率优于相关解调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DSP的实时图像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TMS320C6205为处理器,设计一种实时图像识别系统。用SAA7111和FPGA完成无 DSP干预的图像采集与存储,通过DMA实现图像传输与DSP识别的并行执行。系统将触发、采集、存储、识别等功能集成在一块PCI卡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与基于采集卡和PC机的图像识别系统相比,该系统在保持相同的图像识别准确率的前提下,可以将识别速度提高约28.7%。  相似文献   

15.
翟宇鹏  张志杰  张浩 《包装工程》2019,40(7):148-155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物流行业机器人避障系统中存在的测距精度低、抗干扰性差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DSP的温补与小波阈值滤噪的高精度超声测距系统,包括DSP最小系统、超声波传感器、LCD显示模块、温度补偿电路和报警电路等。超声波测距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来修正声速值,采用小波阈值变换算法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以提升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和起始点锐度。结果应用CCS4.2软件与DSP芯片进行调试、实验,实验表明在距离0~1200 mm内,系统的测量误差为±4 mm。结论采用小波阈值变换算法和温补电路,提高了传统物流机器人避障系统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图形式LCD视频控制芯片的设计方案,详细分析了该控制芯片的系统设计和各模块的功能实现,讨论并分析了模拟电路部分的设计,使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完成了芯片数字部分的设计工作。LCD显示控制模块应用于示波表系统,为基于DSP、FPGA、LCD显示器协同工作的系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伪随机噪声产生算法及DSP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系统仿真中常常用到随机数,而随机数的产生往往由高级语言完成,较少涉及具体硬件层次(如DSP)的实现问题。本文讨论了几种伪随机数的产生方法,给出了用TMS3203x系列浮点DSP实现其中一种算法的程序。  相似文献   

18.
根据伺服冲床的功能要求与技术指标,以基于DSP的最小系统为开发平台,对伺服冲床冲压材料成型控制规律的一般方法进行研究.依据不同材料的冲压特性,借助于Matlab中Simulink工具及Target for TI C2000工具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包括算法模型的设计、DSP控制器的模型设计以及被控对象的模型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以此来设计具有精度高、响应迅速、运转稳定及满足特定加工要求的控制系统.该种方法可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使整个开发过程明晰化.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了基于DSP的机电设备远程数据监控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DSP高速数据处理功能,辅以外围电路,开发了以DSP为主处理器的数据采集处理前端模块的软硬件实现.硬件部分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以TMS20F2812为处理器,完成了包括电源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频率量输入模块、数字量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及液晶显示模块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DSP在旋转机械振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A D转换器、C3X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及计算机组成 ,模拟信号经过采样后 ,由DSP完成数字滤波、FFT谱分析等工作 ;计算机作为主机 ,负责控制管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图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