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金属镉棒和铂丝作为参比电极,对铅酸蓄电池在–18℃低温放电性能测试过程中的正、负极电极电位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得出,铅酸蓄电池低温放电性能受负极控制。并且,充分验证了在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酸性条件下和低温环境中,金属镉棒和铂丝参比电极的可实用性。通过低温放电过程中电极电位变化数据,从电解液、添加剂、板栅和极板等角度,提出改善铅酸蓄电池低温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蓄电池》2017,(1)
本文研究了负极添加剂木素、腐殖酸、硫酸钡、炭黑对铅酸蓄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腐殖酸和硫酸钡的添加量,能够提高铅酸蓄电池的低温容量及低温大电流放电性能,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3.
木质素是铅酸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的有机添加剂之一。通过测量木质素在铅酸蓄电池中的含量变化,有助于预判铅酸蓄电池低温下的放电性能变化趋势。笔者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系统测试了铅酸蓄电池化成过程中和性能测试后负极板与电解液中木质素的变化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气相二氧化硅作为硫酸电解液添加剂,研究了其对阀控铅酸蓄电池2小时率充放电容量、大电流充放电性能、搁置性能及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相二氧化硅提高了铅酸蓄电池在上述各种情况的充放电容量及功率,其中在电解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气相二氧化硅的铅酸电池,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气相二氧化硅减少了铅酸蓄电池欧姆极化与电化学极化,从而改善了电解液性能,提高了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木质素等有机添加剂是铅酸蓄电池负极板中重要的膨胀剂组分。不同种类、不同添加量的有机添加剂对铅酸蓄电池负极低温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充电接受性能的影响不同。但是,目前行业内有机添加剂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而且铅酸蓄电池生产厂家对膨胀剂的选择尚无可靠指导,因此笔者对行业主流的13种有机添加剂(含木质素和人工合成膨胀剂)进行电池性能研究,筛选出针对充电接受和低温高倍率放电性能较为有利的膨胀剂种类。  相似文献   

6.
《蓄电池》2021,(2)
将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通过串并联组成复合电池,以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工况测试放电和充电性能,发现复合电池兼备铅酸蓄电池的低温放电性能优势,以及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和充电接受能力优势。  相似文献   

7.
《蓄电池》2017,(1)
本文中,采用操作性测试、基本物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应用性测试四大类测试方法对PA-777B、PA-777D两种牌号耐热级ABS材料与一种PA-717C牌号普通ABS材料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测试验证,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耐热级材料是否适合铅酸蓄电池的耐热性能要求及生产用料要求。实验数据表明,PA-777D牌号耐热材料最适合于铅酸蓄电池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热封机结构及原理与铅酸蓄电池槽、盖的材料 ,提出了合理的热封工艺参数及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铅酸蓄电池正极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柴树松 《蓄电池》2002,39(4):161-162
为了提高铅酸蓄电池的初期性能和寿命 ,对几种正极添加剂进行了研究。在正极合膏时加入聚四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TiO2 、聚乙烯醇、稀土氧化物 ,制成蓄电池 ,容量和低温性能没有提高 ;添加TiO2 的蓄电池的寿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邵双喜 《蓄电池》2013,(5):213-216,221
本文通过垂直法对阀控铅酸蓄电池阻燃壳体进行燃烧性能实验,制定了阻燃壳体阻燃性能的实验标准。研究了酒精浓度、温度及干燥和酒精擦拭顺序等对阻燃壳体的耐化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电池壳体不易经高温和高浓度酒精处理,同时电池壳体应具有一定的时效时间,这样电池壳体不易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重法对高温下普通ABS电池槽材料和VRLA蓄电池槽用耐热阻燃ABS材料在热降解过程中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通过Flynn-Wall-Ozawa数学方法计算得到其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与普通ABS电池槽材料相比,耐热阻燃ABS初始热降解温度有所下降,热降解的速度下降,同时其炭化残重增加。耐热阻燃ABS的活化能(Ea)随失重率(α)的变化而呈不规则变化,当α=0.2时,耐热阻燃ABS的Ea仅为158.6 kJ/mol,低于纯ABS约46 kJ/mol,当α0.3时,耐热阻燃ABS的Ea约为245.7 kJ/mol,高于纯ABS约54 kJ/mol。  相似文献   

12.
张超  徐国顺  肖翼洋 《电源技术》2011,35(9):1095-1097
铅酸蓄电池的内阻是反映铅酸蓄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准确测量铅酸蓄电池的内阻对于分析铅酸蓄电池组的性能非常重要.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的内阻非常小,单块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的内阻约为几十微欧,常规方法难以准确测量.分析对比了几种蓄电池内阻测量方法,提出适合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组内阻的测量方法——瞬间直流放电法,并设计了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组...  相似文献   

13.
铅酸蓄电池充电初始时刻欧姆内阻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峰  孙磊  杨亚丽 《蓄电池》2012,(4):171-175,179
及时、准确地掌握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参数,对于铅酸蓄电池的维护保养具有重要作用。蓄电池内阻是反映蓄电池性能状态的重要参数,但无法根据蓄电池全内阻对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和寿命进行可靠的估测。曾有文献通过实验证明,铅酸蓄电池欧姆内阻与蓄电池荷电状态的对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基于此,本文对铅酸蓄电池在充电初始时刻欧姆内阻进行检测,从而为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和性能状态的实时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用阻燃添加剂对电解液的阻燃机理;综述了有机磷、有机氟化合物阻燃剂及复合阻燃剂的性能、特点及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阻燃剂重要性能的测试方法;提出了锂离子电池阻燃剂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占孝云  石桥  毛玉华  王希敏 《电池》2011,41(5):283-286
概述了高沸点、高闪点的有机溶剂构成的安全型电解液,以及磷系阻燃剂、卤系阻燃剂、复合阻燃剂和其他阻燃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高沸点、高闪点的有机溶剂取代低沸点、低闪点的有机溶剂,可在保持电化学性能的同时提高电解液的安全性;某些阻燃添加剂的加入基本不会影响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阀控式铅酸(VRLA)电池内阻的测试方法,介绍了采用交流比例法在线测量电池内阻装置的原理.介绍了采用锁相放大技术实现内阻测量的实际电路.该装置通过采用平衡调制解调芯片AD630,既简化了设计,抑制了干扰和噪声,又可以精确测量VRLA电池的内阻.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了铅酸蓄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前景.着重阐述了铅酸蓄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若干关键问题,包括车型与电池的匹配、蓄电池寿命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及蓄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力.简要介绍了温度对蓄电池的影响、电动汽车的运行模式以及动力铅酸电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刘端  姜其斌  李钦  陈红梅  李颜 《绝缘材料》2005,38(5):19-21,26
采用加入自制烯基阻燃树脂组份的新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 H级阻燃无溶剂浸渍漆.研究了烯基阻燃树脂用量对绝缘漆综合性能,特别是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了不同合成方法对产品粘温、耐热、电气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新型 H级阻燃无溶剂浸渍漆具有阻燃性能好、电气绝缘性能佳、低温快固化的特点;当阻燃组份用量为不饱和聚酯量 45%时综合性能最佳(氧指数为 38).  相似文献   

19.
党志敏  刘桃松 《蓄电池》2014,(5):211-214
通过对新引进的四种端子密封胶进行一系列分析和测试,包括固化性能、对ABS和铅的粘接强度、高温耐酸性、对铅的防腐保护性能以及电池气密性、高温浮充、高低温试验等电池测试等,论述和评价了新引进的胶粘剂在ABS电池的极柱端子密封方面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DZ1防腐保护性能最差,DZ2经高温浮充后开裂,DZ3经高低温试验后变脆,DZ4综合性能最佳,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