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提高临床护士对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认识及综合护理干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因外伤致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的重点。结果15例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时间为伤后4~13 d,经补钠、综合治疗、饮食干预均全部治愈。颈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精神和意识变化、营养状况及生化指标是护理评估的重点;护理干预方面应早期进行预防用药、合理补钠、饮食干预,正确掌握低血钠患者的治疗方案及补钠的浓度和速度,监测血和尿生化指标,加强心理护理等。结论提高临床护士对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认识,加强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可预防病情的恶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并制订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3月67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67例患者血钠情况、脊髓损伤程度、年龄、性别、是否发热、是否合并颅脑损伤、是否行激素冲击治疗、是否有饮食障碍,是否有低钾血症。结果 67例患者中低钠血症49例,血钠正常18例。低钠血症患者中有3例需要持续静脉补充钠,其余46例治疗后血钠恢复正常。急性颈髓损伤发生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为严重脊髓损伤、高热、合并颅脑损伤、未行激素冲击治疗及饮食障碍。结论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容易并发低钠血症,护理人员应该对严重颈髓损伤、高热、合并颅脑损伤、未行激素冲击治疗及有饮食障碍的患者制订相应的低钠血症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71例外伤致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中的36例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评估和干预要点.认为及早发现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并发的低钠血症,有效进行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是防止病情恶化的重要前提;观察重点是颈髓损伤的程度、意识和精神变化、尿量及生化指标;护理干预的要点是饮食干预、静脉补钠、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等.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71例外伤致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中的36例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评估和干预要点。认为及早发现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并发的低钠血症,有效进行护理评估和护理干预是防止病情恶化的重要前提;观察重点是颈髓损伤的程度、意识和精神变化、尿量及生化指标;护理干预的要点是饮食干预、静脉补钠、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等。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41例急性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治及护理特点.包括早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脱水症状等临床表现;严密监测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尿比重及24 h尿量、抗利尿激素(ADH)、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等生化指标;及时准确地评估及诊断;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正确的治疗干预.认为早期发现及正确诊治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十分重要,应当提高护理人员对低钠血症的认识,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及正确的治疗对于纠正低钠血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继发低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报告了21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继发低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重点为观察低钠血症时出现的精神异常和意识状态改变,监测血浆电解质和血浆渗量的变化、尿量和尿钠的改变,探讨补液、补钠正确方法及早期饮食、饮水干预对低钠血症的预防作用.本组有16例未经早期干预全部发生了低钠血症,除6例自动出院外,10例经过限水补钠治疗后全部治愈;另有5例经早期饮食、饮水干预,有4例未发生低钠血症.认为应当提高临床护士对此并发症的认识,早期增加钠的摄入可以有效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出现低钠血症后正确补钠,可以及时纠正低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总结急性颈髓外伤后脑盐耗综合征致低钠血症患者的护理.认为重点是严密监测血钠、尿量和尿钠的改变,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早期饮食、饮水的干预,重视高热护理、心理护理,实施正确补液、补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并发顽固性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31例颈髓损伤并发低血钠症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40.79%(31/76),发现低钠血症的时间为受伤后(5.6±3.4)天,血钠平均(131.41±36.73)mmol/L,24小时尿钠平均(339.92±125.13)mmol/L.经补液、补钠等治疗,死亡3例,痊愈28例,平均住院时间(31±12.6)天.结论:低钠血症是急性颈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颈髓损伤抑制体内交感神经系统有关.低钠血症的治疗原则是积极补充血容量和丢失的钠盐,血钠多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影响。方法 60例颈髓损伤伴低血钠患者分成对照组(n=30)和护理干预组(n=30)。对照组未给予相关低钠血症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由责任护士给予相关低钠血症的护理干预。对1个月后两组的血清钠值及病程进行分析。结果 1个月后护理干预组血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护理干预组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病情反复病例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颈髓损伤患者的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后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30例颈髓损伤患者(完全性损伤15例,不完全性损伤15例)血压、心率、血清钠、血清钾、血浆渗透压、尿量及24h尿钠排出量等资料。结果:23例患者于伤后2~8d出现低钠血症,其中完全性损伤15例全部出现,发生率100%,1例患者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根据血钠水平,经采用控制每日水量、补钠治疗10~21d后,23例均治愈,血钠平均恢复至138(135~142)mmol/L,血浆渗透压、尿钠均正常。结论: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但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十分少见;机体内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导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可能是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之一。严格控制入液量及补钠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课题组考虑到新鲜冰冻血浆在临床上有综合治疗的价值,如抗休克、免疫、止血和解毒等,并能纠正胶体渗透压.如果在限水、补钠的同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能提高脊髓损伤患者血钠水平,将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找到一个新的突破点. 目的:建立家兔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动物模型,观察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治疗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疗效. 方法:健康成年家兔60只,采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制作家兔颈脊髓损伤模型,将幸存且合并低钠血症的4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只,实验组20只,再按取标本时间不同依次分为1,3,6,10,15 d组,共10组,每组4只.实验组家兔出现低钠血症后每24 h静脉输入20 mL新鲜冰冻血浆(即1 d组输入1次,3 d组输入3次,6 d组输入6次,10 d组输入10次,15 d组输入15次).对照组家兔每24 h静脉输入20 mL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前及输入血浆后24 h采取标本分别进行血清钠离子及脊髓组织钠离子测定. 结果与结论:①术后3 d和术后6 d时实验组及对照组家兔的平均血钠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0,15 d时实验组血钠浓度升高,而对照组血钠水平持续下降,与实验组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后3,6 d时实验组及对照组家兔脊髓组织钠浓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输入血浆10 d后脊髓组织钠浓度逐渐恢复,而对照组脊髓组织钠浓度持续升高,与实验组脊髓组织钠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可见颈脊髓损伤后易并发低钠血症,输入新鲜冰冻血浆对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纠正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观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病例,通过正确合理补液和口服或鼻饲盐水,动态监测血钠的变化。结果患者血清钠均小于130mmol/L,尿钠大于20mmol/L。经正确的补钠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均在2周左右得到纠正。结论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监测血清钠,有助于低钠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强调低钠血症患者的全面护理,可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患者的预见性护理要点.方法 在1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预见性护理中,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同时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同时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加强康复训练.结果 通过各项预见性护理,1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中,有1例术后发生颈部血肿及时清除恢复顺利,1例肺部感染经综合治疗痊愈,1例低钠血症积极治疗后恢复正常.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良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能提高病人及家属的依从性及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及残障率,提高治愈率,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创伤骨科2006年4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0例SIADH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20例SIADH患者血钠浓度为115~130mmol/L,症状持续时间为2~8d。经治疗,18例患者的低血钠症获得及时纠正,血钠水平恢复正常,临床有效率为90%。结论颈髓损伤患者护理中应重视观察血清电解质、尿钠等,对已发生的SIADH首先要明确诊断,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在短期内都可以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脊髓损伤后并发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并发重度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10月至2005年12月间我科共收治358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其中121例(33.8%)发生低钠血症(血清钠<135mmol/L),对其中8例重度低钠血症(血清钠<120mmol/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25~51岁,平均36岁,均因车祸或高处坠落致伤,7例为颈脊髓损伤,1例为胸髓损伤,均为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A级),2例合并有轻度闭合型颅脑损伤。平均出现低钠血症时间为伤后(5.7±1.8)d,最低血清钠浓度为(111.6±4.0)mmol/L,出现低钠高峰时间为伤后(8.1±2.0)d,低钠持续时间(20.9±5.9)d。8例均给予深静脉插管,行中心静脉压监测。6例经限水、补钠等治疗后低钠血症纠正,2例低钠血症进行性加重,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合并有肺部感染。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易并发低钠血症,由于其症状隐匿,常不被重视,一旦出现重度低钠血症,治疗非常棘手,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血钠在120-130 mmol/L的32例经补盐和限制水摄入量治疗2-3周后低钠症状改善;血钠<120 mmol/L的5例,治疗6-8周后恢复正常2例,死亡3例.结论: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发生率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及早发现并补充钠盐和控制液体量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量支持及维持胶体渗透压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颈髓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颈髓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05例颈髓损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颈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多,除压疮、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并发症外,还有低钠血症、循环系统异常、消化系统并发症、高热、深静脉血栓等,且有些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除便秘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外,并发症的发生与颈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髓损伤后电解质紊乱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30例颈髓损伤患者(完全性损伤15例,不完全性损伤15例)血压、心率,血清钠、钾、血浆渗透压、尿量及24h尿钠排出量等资料:23例患者于伤后2-8天出现低钠血症,其中完全性损伤15例全部出现,发生率100%,1例患者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结果 根据血钠水平,经采用控制每日水量、补钠治疗5-14天后,23例均治愈,血钠平均恢复至138(135-142)mmol/l,血浆渗透压、尿钠均正常.结论 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但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十分少见;机体内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导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可能是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之一。严格控制入液量及补钠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9例老年患者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做好药物治疗的护理、生活指导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切口护理及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注意并发症的预防,指导其功能锻炼。结果:有3例全瘫患者死于呼吸衰竭,其余病例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风险大,而老年患者常同时伴有内科疾病,通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颈髓损伤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