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患者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渗漏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早期处理方法,以避免因化疗药物渗漏引起患者局部皮下组织坏死。方法:对25例静脉注射化疗药物而导致局部组织损伤患者所采用的局部高流量吹氧干预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局部早期高流量吹氧干预下,全部病例未发生局部皮下组织坏死。结论:局部早期吹氧干预,对化疗药物渗漏致患者局部组织的损伤,能明显改善其局部循环和组织缺氧及缺血,从而避免引起皮下组织坏死的发生,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减少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和组织坏死。方法:从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结果:应用PICC管105例,插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14~210 d,平均置管时间110.5 d。结论: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避免了长期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组织损伤或坏死,消除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化疗性静脉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思爱  刘思梅 《中原医刊》2003,30(3):64-64,F003
抗癌药物静脉输入是治疗癌症最常用的方法。抗癌药物治疗 (简称化疗 )癌症的同时 ,也伤及正常组织 ,特别是静脉用药时 ,对血管刺激很强 ,可引起静脉炎和静脉硬化。在静脉化疗过程中不慎药物渗漏出血管 ,可造成局部肌肉萎缩、组织坏死 ,甚至使肢体功能障碍及残疾。因此在化疗时必须加强责任心 ,加强化疗前中后的静脉护理。1 化疗前的准备1 1 护理人员要了解所用抗癌药的用量、用法、毒性反应及注意事项 ,专人负责化疗时静脉注射。1 2 血管使用要合理化 ,有计划。因癌症患者均需较长时间使用化疗药 ,穿刺应从末梢小血管开始逐步向上移行或…  相似文献   

4.
郭健  曾月妮 《吉林医学》2009,30(6):574-574
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及应用化疗药物出现静脉炎,静脉萎缩、变细、脆性增加、弹性下降等并发症,致使化疗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我科对80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化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上为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常需反复多次静脉注射化疗药物。传统静脉化疗是经外周浅表静脉穿刺注射,易引起浅静脉炎、药液渗漏、局部硬肿、皮肤肌肉坏死等并发症。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为减轻患者痛苦,确保化疗过程顺利进行,我科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对肿瘤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肿瘤患者进行静脉化疗时,药物腐蚀性大,刺激性强,往往选择前臂静脉穿刺化疗。但由于化疗时间长,前臂皮肤暴露在外,尤其在寒冷季节,患者感觉不舒适,且因咳嗽、进餐、排便时易造成穿刺部位渗漏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出于人性化服务,根据人体解剖学及力学原理,为此设计制作静脉化疗稳固保温装置。  相似文献   

7.
化疗患者的静脉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的静脉护理。方法:对287例化疗患者的静脉护理情况进行总结,根据不同年龄、使用不同药物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287例化疗患者,1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组织坏死,5例发生静脉炎。结论:合理选择静脉、制定使用静脉计划、合理应用化疗药物的静脉注射方法,可以降低静脉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化疗是恶性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化疗周期长、反复穿刺和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强烈刺激,很容易引起化学烧伤性静脉炎及局部外渗致组织坏死.尤其是长期或多期化疗病人静脉损伤严重,造成静脉穿刺困难,且容易发生药物渗漏[1].我科用喜疗妥乳膏外涂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癌症患者多需较长时期辅助化疗 ,所用化疗药物剂量大、毒性强 ,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如果渗出或漏出血管外 ,易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因此 ,在化疗过程中 ,合理选择血管 ,正确掌握穿刺技术 ,是确保化疗顺利完成的关键。1 根据化疗药物的剂量、毒性选择血管  在化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性质、给药途径、毒性反应及对局部组织的损伤程度等。如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 ,应选择弹性好的静脉血管给药 ,以前臂静脉为佳。因此处血管暴露相对清晰、固定 ,不易渗出或漏出 ,同时要避开关节处。而对毒性小的药物 ,如 5-氟…  相似文献   

10.
临床应用抗癌及白血病药物引起药物渗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和化学性静脉炎并不少见。而许多化疗药物多为化学性及生物碱制剂,治疗中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高药物浓度和不同药物酸碱度的较强刺激作用,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充血、肿胀、疼痛、血管硬化、机化、阻塞,甚至发生局部组织坏死,从而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1.
长春瑞滨致静脉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先爱 《安徽医学》2006,27(4):339-340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严重的毒性和刺激性,根据化疗药物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分为非发疱型和发疱型。发疱性药物主要有:长春碱类、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及丝裂霉素,这些药物可引起组织的严重损伤。长春瑞滨属长春碱类抗肿瘤药,常用于乳腺癌及肺癌的联合化疗方案中。该药局部刺激性大,主要是通过其脂溶性作用,破坏细胞膜,静脉注射时可引起局部疼痛及血管的非外渗性炎症。根据局部表现将静脉炎分为;轻度:穿刺静脉微红、隐痛或刺痛;中度:静脉红肿,烧灼样痛;重度:静脉呈紫色,剧痛难忍,并沿着穿刺静脉分布大小不等的水疱。我们为57例长春瑞滨静脉化疗的患者实施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化学疗法仍然是肺癌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静脉注射给药一直为化疗的主要途径,但是反复静脉穿刺及药物的刺激,最后引起静脉炎症、硬化,还会引起局部皮肤的红肿、溃疡。临床常通过颈内静脉置管化疗给药。本文报道两院2003年2月~2004年7月对26例晚期肺癌化疗病人实施颈内静  相似文献   

13.
卿晓英 《中外医疗》2011,30(8):133+135-133,135
化疗局部毒副反应占抗癌药物所致各种反应的2%~5%,是给癌症患者痛苦较大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大多数化疗药物均由静脉给药,但是具有刺激性的抗癌药物一般对皮肤组织、血管内膜都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其表现可因化疗药物特性、浓度、外渗剂量等因素而造成不同程度的静脉炎或严重组织坏死等,尤其是对组织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做静脉注射时,常可引起静脉炎或栓塞性静脉炎,表现为从注射部位的静脉开始,延静脉走行,受累静脉发红或色素沉着、疼痛、血管变硬,呈条索状以至血流受阻,如不慎注入皮下,可导致局部皮肤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轻度红斑,局部疼痛、肿胀、局部组织坏死,严重者甚至经久不愈,溃疡可深及肌腱及关节,导致功能改变。因此,必须掌握化疗药物局部毒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方法,以减少肿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党春玲  王丽娜  刘丽 《吉林医学》2009,30(22):2905-2906
化学疗法是治疗恶性肿瘤和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静脉给药是化疗的主要途径。然而反复穿刺及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刺激,对血管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弹性、脆性改变,血管壁变厚、变硬,管壁变细,血管阻塞,最后造成静脉穿刺困难,另外药物渗出及刺激周围皮肤会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生色素沉着,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给患者造成痛苦,也给治疗带来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5.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静脉给药是化疗中的主要途径。由于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再加上患者治疗周期长,抗癌药物的反复应用与长期静脉穿刺,易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静脉炎,重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因此,医护人员要了解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护理,避免静脉给药过程中化疗药物的外渗,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是药物进入机体的重要途径,但有些药物如果外渗到血管周围软组织,轻则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缺血坏死甚至造成关节障碍或被迫截肢,加重了患者的痛苦.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础的基本功之一,如果穿刺不当、处理不妥会造成患者皮下渗液、瘀血.在此,笔者将避免和减少静脉穿刺外渗性损伤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患者常常因正常红细胞、正常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导致抵抗力低下,易发生感染及出血。化疗是白血病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传统的用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由此可导致血肿和感染,以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甚至皮肤坏死、血管的破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下一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良好的静脉通道可减少患者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  相似文献   

18.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年娇  席曙桂 《右江医学》2002,30(3):270-270
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 ,常因长期输液 ,反复静脉穿刺及应用化疗药物 ,使皮肤静脉出现静脉炎 ,静脉萎缩、变细、脆性增加、弹性下降 ,浅静脉受到破坏 ,如操作不慎可使化疗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能有效地避免了外周静脉保留时间短 ,不易固定 ,易损伤血管 ,输液速度慢以及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 ;同时锁骨下静脉血流快 ,化疗时药物迅速被稀释 ,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而且有利于危重病人抢救时能及时用药、抽血检验等 ,减轻了护理工作量。通过对 12 1例肿瘤病人化疗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收到了满意…  相似文献   

19.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化疗药物应用的不断增多 ,化疗药物渗漏的现象也越来越不可避免。现就几年来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  化疗药物具有强烈的局部刺激性 ,一旦外渗可引起周围组织损伤 ,出现水肿、疼痛等副反应 ,严重者还会导致局部坏死和溃疡。1 1 正确选择穿刺静脉。穿刺时应尽量避开肌腱、神经或大血管的表面 ,防止外渗后致肌腱挛缩和神经功能障碍。应选择弹性良好、较粗大的静脉 ,最好选用肘部的前臂静脉 ,不宜在腕部或手背注射。1 2 对长期化疗患者应有计划地交替使用不同的静脉 ,避免同一部位…  相似文献   

20.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但肿瘤病人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常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化疗药物刺激,使外周血管出现静脉炎、静脉萎缩变细、脆性增加、弹性下降,甚至变硬变黑不能再使用,若操作不慎可使化疗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严重者需要外科清创植皮。因此,开展锁骨下静脉穿刺化疗可以将化学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快血流量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