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能量受限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簇传感器网络密钥预分配管理方案KDNKPD。该方案借助于Blundo二元多项式函数和密钥分发节点建立节点与簇头间的安全通信,能够适应簇首节点的按轮选举并解决了Blundo方案的安全问题。通过安全分析与性能分析比较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减少了传感器节点的存储开销和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2.
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簇的组密钥管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感器网络中无长期可信节点的特点,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簇结构和门限密钥共享机制提出一种新的组密钥管理方案,使得只有组中的合法节点才能存储一个有效的组密钥分量。组密钥更新时,组密钥由节点协同产生并由簇头安全分发。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组密钥更新时存储开销和通信开销较低。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簇式传感器网络,提出一种改进的多项式密钥预分配方案。利用二元四次多项式密钥预分配方案,建立簇头节点之间的通信密钥,以解决阈值安全问题,降低节点开销,采用认证机制保证密钥建立过程的安全性,并支持节点加入与撤销。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案可以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和安全性,节点的存储、通信及计算开销均较小。  相似文献   

4.
李政  魏国珩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4,(11):2132-2136,2221
密钥管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关键安全技术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由于布置位置、计算量有限、存储能力有限,使得设计面临许多挑战。在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问题,运用层簇式网络结构,通过身份加密方式,进行节点合法性认证,完成基站与簇头,簇头与节点之间的密钥,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通信。通过安全性分析和效能分析,该密钥管理方案较好的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需求,降低通信开销,有效地解决密钥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组通信的安全,提出一种分层分簇的组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将组中节点分为管理层和普通层。BS通过构造特殊的组密钥多项式更新普通层组密钥,而管理层则采用二元单向函数进行组密钥的协商。分析表明,该方案很好满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组密钥管理的前向安全性,后向安全性,并且减小了存储开销、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传感器网络多密钥空间分层密钥预分配方案。该方案把部署区域划分为正六边形网格,将节点分成不同的簇,密钥空间划分为与簇相对应的子集;簇头节点之间采用多密钥空间随机预分配方案进行共享密钥发现,簇头节点与普通节点间则采用单项散列计算的方式计算共享密钥。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连通率及抗捕获攻击方面有较好的性能改善,通信和存储开销预算较合理。  相似文献   

7.
魏楚元  郝莹  吕橙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0):4901-4903,4914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协议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簇路由选择协议的集中控制密钥管理协议.将逻辑密钥树协议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降低基站节点和普通传感器节点的存储开销和降低普通传感器节点的密钥计算开销,各个簇内采用逻辑密钥树协议作为密钥管理协议,命令控制节点采用Kerberos方法对基站节点实行安全管理.最后对提出的密钥管理协议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8.
密钥管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安全的核心问题。基于二元对称多项式的随机密钥预分配方案为节点的通信提供了一种安全机制,但这些方案都存在“t-security”问题,很难抵制节点的捕获攻击。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提高网络的安全阈值及节点的抗捕获能力,采用可转化三元多项式代替二元对称多项式来建立节点间通信,并引入密钥分发节点进行分簇网络密钥分发。同时,由于对节点密钥采用单向Hash函数进行处理,提高了密钥破解难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及节点的抗毁性与可扩展性,降低了传感器普通节点的存储与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案的网络可扩展性差、连通率低和存储开销大等问题,在分簇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上,根据单位设计原理,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强网络可扩展性同时具有较高网络连通率的新的密钥预分配方案。方案中,簇头间采用了以基站作为第三方服务节点来完成通信,簇头与簇内节点间通信采用新方案。在相同网络规模的情况下,与现有方案相比,分析和计算结果验证了新方案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同时有较高的连通性。  相似文献   

10.
在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簇内节点经常进行组播,为保证报文和节点信息的安全性,设计一种高效的组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采用改进的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算法,计算初始组密钥与更新节点退出时的组密钥,减少广播报文的长度,降低传输能耗。利用能耗较小的对称加密算法,加入新节点与更新密钥生命期结束时的组密钥。该方案可以抵抗同谋攻击、仿冒攻击。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安全标准下,与EGKAS方案相比,该方案占用存储空间更小,能耗更低,且节点存储及组密钥更新开销与群组大小无关,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从战场到环境监测的许多领域都表现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给出了一类圆分布双跳无线传感器网络,并提出其安全性要求和模型.对于其面临的威胁,在权衡网络资源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包括拓扑发现算法、网络配置协议和网络修复算法(TDNSR).仿真结果表明:和SPIN算法相比,TDNSR能迅速实现网络拓扑发现和配置并修复,能有效减少资源开销.  相似文献   

12.
杨剑  杨铭熙  李腊元 《微机发展》2007,17(12):136-139
IEEE 802.15.4标准因其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高质量,被认为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无线个人域网络的理想实现技术。简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主要特点和问题,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需求。提出了增强安全性的IEEE802.15.4协议SE-IEEE802.15.4研究,其中使用公钥加密算法ECC来实现IEEE802.15.4协议的数字签名。最后采用NS-2平台对其进行仿真,并进行了性能和安全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路由安全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关键因素,而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在设计时都没有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在充分考虑网络路由协议攻击方法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基于ID的认证密钥协商技术以及秘密共享技术,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的安全策略及其设计思想。同时,在路由建立阶段增加安全机制,提出了一种较优的安全路由协议。经过安全性分析,该路由协议可防御虚假路由信息、Sybile、确认欺骗等常见攻击。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包含感知子网和传输骨干网,其感知子网中节点能力受限,往往利用移动的传感器节点跨区域访问来获取信息;而其传输骨干网络需要依托现有Internet的基础设施,并利用其提供的强大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移动节点的漫游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一方面移动节点在感知子网间跨区域漫游,虽和MANET中一样需要保证移动节点漫游时高效安全地加入新的拜访域,但因传感节点资源极端受限而对轻量级有更高数量级的要求;另一方面资源受限的感知子网间移动节点漫游仅能提供轻量级安全,但是在接入骨干传输网时,不可因此降低骨干网络已有的安全性,即轻量级的安全协议和传统骨干网协议综合运用时,需具有组合安全性.本文针对这种基于骨干传输网的移动节点漫游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随机漫游认证协议(RMRAP),兼顾安全性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实现了漫游的轻量级身份认证,保护了漫游节点的隐私,同时实现了具有前向安全性,会话密钥对;并针对衔接骨干网和感知子网的基站进行了组合安全性的认证测试,验证了RMRAP的安全性;最后,从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两个方面,分析了RMRAP协议的性能,并和相近工作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具有组合安全性的RMRAP在计算、通信开销方面,依然具有和同类协议可比较的相近性能.  相似文献   

15.
程宏兵  费国臻 《计算机科学》2007,34(10):116-119
无线传感器络(WSN)是一类由众多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网络。随着在军事、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逐渐成为现实,其有效和安全通信问题由于自身的特性(如能量、计算能力和节点存储资源等的局限性)而显得更加突出。本文首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结构及其面临的问题;其次重点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系统相关的研究现状;然后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身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系统方案及与其它方案的仿真比较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方案较其它密钥系统方案在处理时间和节点存储需求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Sensor network is a notion denoting an interesting subset of self-organising wireless networks. These networks are rather dense as each node have typically more than dozen neighbours, and large – with tens to hundreds thousands of nodes. Applications of such networks assume distributed environmental sensing performed by each sensor in the network, where data from a particular sensor gain value only when combined with data from a relatively high number of other sensors. One of the open security questions in this specific environment is a possibility to lower requirements on key distribution and key management and thus decrease production costs. One of the possible ways is “key infection”. The paper recaps a protocol and already published results. It also elaborates the concept of key infection by introducing a new variant of security amplification protocol, and presents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obtained by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17.
Ke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building block for all security operations in sensor networks. Most existing key management schemes try to establish shared keys for all pairs of neighbor sensors; hence, a large number of keys need to be preloaded on each sensor, which necessitates a large key space for the nodes in the network. The recent trend in research is to mainly consider homogeneous sensor networks, and to a lesser degree heterogeneous sensor networks, for key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key agreement protocol which is based on pairing-based cryptography over an elliptic curve. Using this protocol, any two nodes that need to communicate can independently compute the same secret key by using pairing and identity-based encryption properties. The proposed protocol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key space of a node. Additionally, the security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 shows that it is robust against a number of attacks including wormhole attack, masquerade attacks, reply attacks, and message manipulation attacks.  相似文献   

18.
基于Steiner树的层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组播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于查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组播技术的应用可大幅减少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节点寿命.针对大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协议性能不高,且易遭受攻击等问题,提出了基于Steiner树的层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组播协议.该协议主要运用Steiner树与分簇网络的思想,将Steiner树的高效性与簇的高扩展性相结合,提高了无线传...  相似文献   

19.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间认证及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使它面临着比传统无线网络更大的安全挑战,其安全解决方案必须兼顾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等因素。节点间认证及密钥协商是构建安全网络最基本的协议,是密钥管理协议和安全路由协议等的实现基础。很明显,包括传统Adhoc在内的各种无线网络领域中的安全认证及密钥协商机制都无法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此,在充分考虑无线网络攻击方法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基于ID的公钥密码技术,提出了椭圆曲线双线性对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安全认证及密钥协商协议。分析发现,该协议不仅满足安全性要求,同时,能够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量消耗主要集中在节点之间的通信上,节点计算所消耗的能量远小于通信所消耗的能量。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对多"和"多对一"通信模式,广播是节约能量的主要通信方式。为了保证广播实体和消息的合法性和保密性,必须首先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播密钥安全分发问题。本文在充分考虑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基于Shamir的门限秘密共享方案,提出了椭圆曲线双线性对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播密钥分发协议,并对其进行安全性和性能分析。分析发现,该协议不仅满足安全性要求,同时,能够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