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冒小栋 《统计教育》2006,(2):29-30,26
本文通过对我国统计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目前存在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及师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所述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教育部于1998年将计量经济学列为经济类八门核心课程之一。但是计量经济学一直是个教学难点,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首先分析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性,指出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计量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本科专业的8门核心课程之一。本文指出了当前教材 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计量经济学》本科教材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真 《统计与决策》2007,(21):171-173
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对我国经济学的定量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中国经济学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门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相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与数学、数理经济学、数理统计学以及经济统计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存在本质区别。为了消除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很有必要强调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基于分析和认识其经济学的特性,本文认为:计量经济学是数理统计方法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与创新,计量经济学运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推动了经济学的实用化。而对计量经济学有关计量模型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6.
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庞皓 《统计教育》2004,(3):9-11
对经济问题作定量分析越来越受人们重视,《计量经济学》已成为我国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最受关注,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本文针对当前《计量经济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艳梅 《统计教育》2007,(11):58-59
本文认为普通高等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掌握理解的程度,对课程加以适当的调整,在讲解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思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软件扩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理解,强化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洪永淼 《统计研究》2016,33(5):3-12
本文从统计学和经济学统一的视角,分析与阐述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概率论、数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以及经济理论(包括数理经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前景。作为从样本信息推断母体特征的一般方法论,数理统计学由于符合人类科学研究的过程与需要,因而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实证研究的推断方法论。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一起,构成经济实证研究完整的方法论,其中,作为经济测度方法论,经济统计学不仅提供定量描述经济实际运行的理论、方法与工具,它也是经济实证研究的先决条件与基础,是计量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经济统计学面临不少挑战,但有深厚的学科根基与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作用是任何相关学科均不能替代的。统计学各个分支的交叉融合,将推动经济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共同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水平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几类基础统计检验功能的基础上,文章讨论并研究了这些检验方法用于诊断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偏误的机理及可行性,并进一步结合实际经济问题的研究过程,展示在模型构建过程中统计检验方法关于模型设定偏误诊断的作用与功能。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均显示,这些统计检验方法可以有效用于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偏误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在计量经济学设计模型、收集资料、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过程中,Eviews软件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WinBUGS软件是贝叶斯计量经济学计算的常用软件.文章以时间序列AR(1)模型为例,运用Gibbs抽样的MCMC方法,介绍了贝叶斯统计方法在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应用,分析了在实证中贝叶斯估计与经典计量估计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贝叶斯方法在计量经济学及其他学科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类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如何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加重视数量分析的应用,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空间计量模型中空间矩阵的误用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洋 《统计研究》2009,26(6):85-91
 本文通过研究指出,基于常用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嵌套检验方法,我们经常会遇到空间结构关系误用的情况。通过设计一个Monte Carlo实验,本文讨论了空间矩阵误用的概率、影响空间矩阵误用的因素以及空间矩阵误用对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造成的影响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属性、构建方法及意义等方面,分析研究线性回归模型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两学科视角下的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进一步提出回归模型的基本设定思路。研究表明:识别这种差异是完成模型设定工作的基础性和必要性举措,有助于实现线性回归模型的正确设定。以经典例证对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回归模型在应用中的区别以及模型设定问题进行进一步展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林少宫 《统计研究》2007,24(2):84-86
 摘  要:本文论述了实验设计思想在微观计量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从实验设计三大原理局部控制、随机化和重复出发,重新诠释微观计量经济学(特别是“因果链”分析)中有关方法论的问题,预期实验经济学和微观计量经济学将通过实验设计的思想方法而互相促进,并期望“计量经济(学)设计与分析”一类读物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在排除模型误用以后,将经济学研究中针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不同计量模型的结果各不相同,甚至结论截然相反问题称为"计量模型多样性悖论"。分析此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关键变量的多样性、方程形式设定的多样性和计量模型的多样性,提出采用元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出在元分析应用过程中应力求单个模型的精确,尽可能多地采用合适的模型,注意同类性质的结果才能进行元分析。同时,讨论元分析带来的新问题,比如对研究团队的计量经济学水平要求较高,增加了成本,延长了研究的时间,也加大了论文的篇幅等,但这是计量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不涉及采用元分析解决"计量模型多样性悖论"问题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文对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在多媒体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课程论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所面临的形式和存在的问题1998年7月,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必修的8门共同核心  相似文献   

18.
以“案例教学”施教《计量经济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对计量经济学有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提出了案例教学的必备条件及组织实施问题,同时强调必须一如既往地强化传统的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院《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取得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行完善《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针对本科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实验教学的必要性、教学目标、考核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