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输液式灌肠法治疗结肠炎91例,效果良好,本法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及与病变各部位的最佳接触,充分发挥药液的作用,可根据灌肠中患者的反应调节滴速,保持灌注液恒温及输入粉剂或油类药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保留灌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保留灌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应用输液式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灌肠后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药物外溢情况、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结果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药液外溢:对照组高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实验组100%,对照组60%;治愈率:实验组80%,对照组16.7%。结论输液式中药保留灌肠法,能够使中药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临床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或小量药物保留灌肠时,传统的方法是应用灌肠简,肛管进行。而由于灌肠简要进行消毒、清洗、包装、灭菌等烦琐的程序,现虽有一次性肛管,但型号单一,软硬度也欠合适,给护士工作带来许多的不便。  相似文献   

4.
药物保留灌肠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重要措施之一。原因,可能与保留灌肠的药物难以到达右半结肠有关。近年来,然而这种方法对治疗右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不显著,究其我们根据钡剂灌肠的原理,对右半结肠和全结肠的溃疡性结肠炎采用药物加压保留灌肠,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充气加压保留灌肠具体操作方法与钡剂灌肠相同,简述如下:患者取左侧卧位,插入肛管后改为仰卧位,抬高臀部,灌药后用充气囊加压充气,利用直肠内高压气体驱动药液流至乙状结肠,再取胸膝位,此时降结肠内药液在重力作用下流至横结肠,然后改为右侧卧位,药液被驱至升结肠,最后取坐位以期药液流至回盲部,同时放出肠内气体。为了示踪药液在肠腔内部位,在药液中加入了少量稀钡。  相似文献   

5.
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方法。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按传统的方法灌肠,存在药液存留时间短的问题。有时会出现病人刚灌肠完毕.就立即产生便意,药液随排便一同排泄。影响疗效。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用输液瓶连接一次性输液器代替灌肠筒、增加插管深度、控制药液灌注速度等方法。能有效地避免上述缺陷。提高疗效和减轻病人不适。我科自2003年12月~2005年1月,采用一次性输液器保留灌肠对29例溃疡结肠炎患者行灌肠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保留灌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保留灌肠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应用输液式保留灌肠法。结果: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药液外溢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满意度、治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液式保留灌肠法,能够使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7.
5年来对187的保留灌肠病人行注射器缓慢灌注法保留灌肠与静脉输液式滴入法保留灌肠结果对比观察,药液由静脉输波式滴入法进入直肠内保留时间明显高于注射器缓慢灌注法.前者在单位时间内使小剂量灌肠液缓慢弥散到胸腔内,与肠粘膜广泛接触,又降低了流入肛管的速度、压力,患者易于耐受,灌肠液在肠腔内保存时间增加,药物得以充分吸收,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缓慢灌注法与静滴式法保留灌肠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年来对187的保留灌肠病人行注射器缓慢灌注法保留灌肠与静脉输液式滴入法保留灌肠结果对比观察,药液由静脉输波式滴入法进入直肠内保留时间明显高于注射器缓慢灌注法.前在单位时间内使小剂量灌肠液缓慢弥散到胸腔内,与肠粘膜广泛接触,又降低了流入肛管的速度、压力,患易于耐受,灌肠液在肠腔内保存时间增加,药物得以充分吸收,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白瑞平 《包头医学》2009,33(2):111-112
目的:探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最佳灌肠剂量,为临床根据结肠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灌肠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签法将确诊为慢性结肠炎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Ⅱ、Ⅲ、Ⅳ组)各60例,每组均用添加染色剂(靛胭脂)的灌肠液进行保留灌肠,Ⅰ、Ⅱ、Ⅲ、Ⅳ组的灌肠剂量分别为100ml、200ml、300ml、400ml每晚保留灌肠1次,观察各组灌肠后药液的保留时间,治疗2周后行屯子结肠镜检查,灌肠药物到达的肠段及肠黏膜炎症改变情况。结果:各组灌肠后药液的保留时间、灌肠液到达的肠段情况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Ⅱ、Ⅲ组药液的保留时间、药液到达的结肠部位、治疗效果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灌肠剂量为100ml时药液到达的结肠部位较浅,治疗效果欠佳;剂量为400ml时患者耐受性差,肠道急惹现象强烈,药物保留时间较短,疗效不佳。药物保留灌肠最佳剂量为200~300ml,药液到达的部位最理想,患者耐受性好,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0.
郭银娥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935-936
目的探讨慢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灌肠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5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改进后的药物保留灌肠法治疗,并进行护理观察,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药物保留灌肠法,使药物在结肠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有利于肠黏膜吸收药液,有效地发挥药物疗效,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药物保留灌肠法无特殊禁忌证,用物为一次性,取材方便,减少消毒环节,预防交叉感染。灌肠护理整个系统衔接紧密,无药液外溢,患者无便意,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保留灌肠是白肛门灌人药液,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我科白2002年1月以来,改用一次性输液器作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中药保留灌肠,经过临床21例病例实践,病人反映好,乐于接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霞 《中国乡村医生》2010,(20):204-205
目的:进行保留灌肠操作中护理体会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保留灌肠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使用一次性灌肠桶法进行,实验组应用一次性50~100W一次性注射器接保留灌肠管将药液自肛门缓慢推注。结果:药液在体内保存时间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治愈率97%、舒适度满意度100%,对照组为73%、65%,药液外溢对照组高于实验组。结论:改进后保留灌肠法注重患者身心感受,将整体护理贯穿于操作过程始终,取得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提高了治愈率,增强了患者治疗信心,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保留灌肠是将药液灌入直肠或结肠,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药液保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及疗效,但时间保留长短又取决于病人的耐受程度。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灌肠所用肛管的粗细、插入深度以及药液流速与压力等因素影响病人的耐受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延长中药液在肠内的存留时间,减少药液外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需要中药保留灌肠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40例,传统组40例。传统组采用一次性灌肠袋盛装中药液连接12号肛管,按传统要求插入肠内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改良组采用注射器抽取中药液后连接12号吸痰管插入肠内30cm进行保留灌肠。观察记录2组灌肠后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药液外溢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能够使中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减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次性吊桶在小儿直肠滴注法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直肠滴注法灌肠治疗的患儿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一次性吊桶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一次性灌肠袋进行灌肠。观察2组患儿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情况及灌肠结束后药液保留时间。结果采用一次性吊桶进行直肠滴注法,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少,保留时间长。结论在小儿直肠滴注法中使用一次性吊桶可有效减少灌肠过程中药液外溢,增加药液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于每晚灌肠前先用开塞露排便,再用注射器接吸痰管(代肛管)方法,灌肠后不断改变体位,观察其疗效及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灌肠是医疗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用药种类、灌肠目的根据病人病情和医疗需要会有很大不同。临床通常选用开塞露、甘油灌肠剂直接置入病人肛门,或是选用胶皮肛管导入药液,胶皮肛管规格为22号,外径0.6cm。使用时管壁外涂凡士林油,轻柔插入病人肛门中,到达所需深度灌入药液后拔出肛管。操作中病人常主诉肛门刺激性大,灌入药液后即有便意,造成不能保留药液到达理想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治疗组采用双腔球囊乳胶管,用灌肠吊筒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气防止药液外溢,来进行保留灌肠,并进行腹部按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解除肠道平滑肌痉挛,扩张肠壁,加快药物吸附速度,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保留灌肠是自肛门灌入药液,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我院妇产科对于慢性盆腔炎和附件炎病人。常采用保留灌肠法辅助治疗,效果良好。但此类病人,常因为治疗周期较长,需坚持在家中自行采用保留灌肠术,传统的灌肠搪瓷容器和橡胶肛管,家庭中一般不会备用,而且使用中又有许多缺陷。为此,我们用一次性开放式输液器(俗称流筒)和吸痰管指导病人自行保留灌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药灌肠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是中医护理常用技术之一。它具有吸收快、药力大、组方灵活 ,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且收到了较好的疗效。例如 :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尿毒症等配合辨证汤剂 ,加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疗效可观。我们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灌肠的速度和药液保留时间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好。这就更进一步提示我们要做好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 ,必须对传统方法加以改进 ,才能延长药液保留时间 ,提高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 2 0 0 2年来我们通过对 12 0例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