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广东省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特征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规律及特征.方法 利用1991-2014年广东省6次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对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发育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3年间,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别增长4.8,3.8 cm,18岁男、女生分别增长2.7,1.1cm.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体重分别增长5.6,3.6 kg,18岁男、女生分别增长4.4,0.8 kg.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胸围分别增长1.2,0.6 cm,18岁男、女生分别减少1.0,1.5 cm.形态表现为身体纵向、横向维度变化不均衡,不同时期身高、体重均值呈长期正增长趋势,胸围均值呈现前负后正的双向型变化趋势.结论 广东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身高、体重与胸围的发育存在不平衡,胸围发育负增长趋势已逐步扭转.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系统了解1985~2000年间河南省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1985,1995,2000年河南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为样本,选择身高、体重、胸围3项形态指标及体重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2项派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 a间河南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城市学生增长值多数高于乡村学生;而1995~2000年间城乡间发生了逆转,即乡村学生多数指标增长速度超过了城市学生;1995年以来城乡学生青春突增期有提前趋势.结论河南省中小学生多数年龄组具有形态生长速度加快、快速增长期提前和持续增长期延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淄博市城乡中小学生身体形态与机能发育状况。 [方法 ] 2 0 0 1年在淄博市随机抽取城乡各 2所中学、2所小学 ,对 2 83 8名 7~ 18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与血压检测。 [结果 ]城区学生身高、体重、胸围与肺活量总体高于农村学生。 [结论 ]淄博市城区中小学生部分形态与机能指标总体高于农村学生 ,但低于山东省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淄博市城乡中小学生身体形态与机能发育状况。[方法]2001年在淄博市随机抽取城乡各2所中学、2所小学,对2838名7~18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与血压检测。[结果]城区学生身高、体重、胸围与肺活量总体高于农村学生。[结论]淄博市城区中小学生部分形态与机能指标总体高于农村学生,但低于山东省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小学生2010年身体发育现状及近10年的发展趋势,获得动态分析的数据资料,为制定改善学生身体素质的保健规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实施方案》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2000年、2005年、2010年武汉市城区和乡村四所调研点学校6~~18岁的中小学生为对象,调查他们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学发育指标,以此体质调研数据为依据对武汉市青少年学生体格发育现状和10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1)2010年,武汉市城市男性中小学学生的各年龄段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明显高于乡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10年武汉市城乡中小学生大多数年龄段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比2005年和2000年都有显著增长,与2005年相比,身高、体重、胸围的平均增长量分别为1.47 cm、2.06kg、0.22 cm,与2000年相比,身高、体重、胸围的平均增长量分别为2.39 cm、3.31 kg、2.25 cm,三项指标中以青春期的增长幅度最大,儿童期次之,发育提前.结论 2010年武汉市城乡中小学生体格发育状况较好,乡村中小学生的发育状况与城市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自2000年以来武汉市城乡中小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全面增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南昌地区7~17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评价标准。[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04年5~10月在全市4个县(区)对7~17岁74 101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的检测。[结果]采用调整后的5个等级评价法分别计算了男女各年龄段身高、体重及胸围的5个评价等级。[结论]本研究对南昌地区7~17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采用5个评价等级进行了研究,适合南昌地区7~17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德阳市城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7~17岁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进行测定,并与1983年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德阳市城区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呈明显增长(u=4.42~35.62,P﹤0.01),突增高峰提前;形态指标2007年女生高于男生的曲线缩短,尤以体重和胸围为甚;身高胸围指数增幅较小,有的年龄组为负数或零。[结论]德阳市城区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呈现出长期增长趋势,还应加强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的健康教育。因突增高峰提前,应适时调整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的长期变化,为进一步做好儿少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该区内1983、1993、2003年监测点校7~18岁学生体质监测资料,并将其1993年前10年和后10年学生形态指标发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983--2003年大连市沙河口区7~18岁男女学生身高、体重、胸围持续增长。前10年男生平均身高和体重增长大于后10年,而平均胸围增长则为后10年大于前10年;女生平均身高增长为前10年大于后10年,而体重和胸围则为后10年增长大于前10年。7~18岁男女生1983、1993、2003年3个不同年度的年增长率高峰有逐渐提前的趋势,男生年增长率高峰在12~13岁,女生较男生早二三年。结论大连市沙河口区7~18岁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发育呈持续增长趋势,男女生胸围发育后10年大于前10年,其身高、体重、胸围形态3项指标发育正在逐渐摆脱“豆芽”形,而朝着健康的形体方向发展。青春期突增表现逐渐提前,提示我们在学生10岁左右即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生的青春期卫生知识和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4年兰州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情况,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质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4年和2010年兰州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等指标,计算维尔维克指数。结果 2014年兰州市7~18岁汉族学生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均有P<0.05);2014年与2010年城、乡男生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的平均值均高于女生(均有P<0.05),上臂部和肩胛部皮褶厚度的平均值低于女生(均有P<0.05);2014年与2010年相比,男女生的上臂部和肩胛部皮褶厚度以及维尔维克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 兰州市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应采取措施尽快消除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0.
1965至2004年西藏藏族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藏族7~17岁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体质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65年、1985年、1995年和2004年的调查资料,对不同年度藏族7~17岁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和体重指数进行比较,并计算10年增长率.结果 1965至2004年间藏族7~17岁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均有显著增长.1965至1985年间藏族男生的身高和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1.4 cm和5.0 kg,女生分别平均增长9.1 cm和3.9 kg;1985至2004年间藏族男女生的身高增幅明显减小,而体重增长迅速,且快速增长主要出现在1995至2004年,各年龄组男女生的平均10年增长率分别为14.8%和13.4%;1965至1995年男女生的胸围发展趋势与身高相似,1995至2004年胸围的增长重新加速,尤其是女生,平均10年增长率达到4.0%;相应于身高和体重的变化,1965至1985年藏族男女生体重指数呈略下降趋势,1985至2004年则出现快速增长,且主要表现在1995至2004年期间,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10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2.6%和12.4%.结论经济发展对藏族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沈惠芬 《职业与健康》2007,23(6):450-451
目的了解和掌握无锡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按全国学生生长发育体质调研要求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生长发育调查。结果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主要形态指标随年龄上升而增长,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随着年代推移形态发育水平较前都有提高,以体重增长幅度尤为明显。结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仍处于加速时期,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周云英  王芳  杨桂娥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910-1910,1922
目的:了解梧州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的趋势。方法:将梧州市区中小学生5次形态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40年来梧州市学生形态发育的趋势。结果: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都有显著增长,形态发育有显著提高,体型有向粗壮型发展的趋势。结论:该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本地区中小学生在不同时期形态发育的变化情况,我们将1998年学生体检资料选用身高、体重、胸围与1978年学生体检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如下。13项形态指标的变化1998年铁山地区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胸围3项形态指标与1978年比较,绝大部分年龄组均值有明显增长(见表1)。由表1可见7~17岁男生身高、体重、胸围平均增长分别为1.95crn、165kg、1.98crn;女生平均分别增长130rm、1.57kg刀48crn。1998年女生身高均值10~13岁高于男生,第一次交叉年龄10岁,第二次交叉年龄14岁,14岁以后各年龄组男生高于女生,与1978年比较两次交叉…  相似文献   

14.
泉州市中小学生1982年与2002年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泉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现状及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开展儿童青少年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泉州市7~17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进行调查,并与1982年的调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泉州市中小学生的形态指标发育呈上升趋势,2002年男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分别增长了6.52cm,10.64kg和4.86cm,女生分别增长了5.00cm,7.65kg和6.40cm,高于1982年泉州市生长发育水平。结论泉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存在长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锡林浩特市蒙古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及其规律,我们于1998年9~11月份对3737名蒙古族中小学生进行了预防性健康体检。并将结果和1985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蒙古族青少年生长发育调查》作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与方法对象:随机抽取两所小学、两所中学的8~17岁在校蒙古族学生。方法:根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手册》中的检测细则测量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指标。2 结 果2.1 发育水平锡市蒙古族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发育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3项发育指标进行…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掌握新疆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指标的变化特征,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85年和2010年新疆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5年间新疆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基本保持增长,其中,哈萨克族男生平均增长值分别为:6.9 cm、5.4 kg、2.2 cm,女生分别为:6 cm、4.9 kg、2.7 cm;柯尔克孜族男生平均增长值分别为:4.9 cm、3.2 kg、0.1 cm,女生分别为:4.2 cm、3 kg、1 cm;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总体水平: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25年间,新疆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哈萨克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优于柯尔克孜族学生。  相似文献   

17.
李水生 《中国校医》1990,4(4):30-30
<正> 为了解藏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情况,收集了1965年、1975年、1982年、1985年有关调查资料,进行藏族中小学生20年生长发育动态分析。拉萨市中小学生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四项指标均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符合体格发育一般规律。身高、坐高、体重胸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西宁市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变化趋势 ,我们回顾分析了西宁市 196 2、1978、1985和 1997年中小学生体检资料中身高、体重、胸围 3项形态指标各年龄平均水平和增长情况。1 资料来源与方法196 2、1978、1985年西宁市中小学生历史性体检资料〔1〕及1997年中小学生体检资料 ,分析 35年来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变化。2 结果2 .1  1997年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情况 :见表 1。2 .2 身高变化 :196 2~ 1997年 35年间 ,男生身高增长了 14 .19~ 2 2 .17cm ,平均增长 16 .17cm ;女生身高增长了 5 .92~ 2 0 .0 9cm ,平均增长 13.36cm…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通辽市蒙古族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指标的变化特征,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5年和2005年通辽市城乡蒙古族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985年调查5 827人,2005年调查2 990人。2005年与1985年比较,城乡各年龄组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均明显增加。2005年,男生身高7、15、17岁城区高于乡村(P<0.01),体重9、15~16岁、18岁城区高于乡村(P<0.01),胸围11、18岁城区高于乡村(P<0.1);女生身高7~8、16~17岁城区高于乡村(P<0.01),体重8岁城区高于乡村(P<0.01),胸围8、12岁城区高于乡村(P<0.1)。[结论]2005年通辽市蒙古族中小学生身高、体重水平城区高于乡村,与1985年比较均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20.
孙衡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300-2302
目的:比较胶东地区7~18岁城乡男女中小学生2005年与1995年两次体质调研的形态指标变化,探讨胶东地区学生生长发育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方法:运用体质测试法、数据分析法对胶东地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做出详细的分析。结果:城市学生总体发育水平2005年高于1995年,男生优于女生;农村学生发育水平则是2005年低于1995年,男生甚于女生;城市高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差,城乡学生发育水平差距增大,2005年胶东地区城市男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发育水平与1995年比较,有大幅度的提高,而农村男女生3项指标则是2005年较1995年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年增长值和增长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持续到突增期年龄出现高峰,但2005年城市女生的身高、城市男女生的体重及胸围均优于农村学生;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城乡均值呈显著性差异,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农村男、女学生生长发育水平下降,男生身体发育快速增长期后移,城乡学生发育水平差距增大。城市高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差,城市学生青春期提前,农村学生青春期后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