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LPC美尔倒谱特征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的噪声环境是语音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识别预处理中的带噪端点检测作为关键技术,其性能的优劣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识别率的高低。笔者提出了基于LPC美尔倒谱特征的带噪端点检测方法,对语音信号分高低频段分别提取IPC美尔倒谱特征分析,根据Mel倒谱距离判决,采用自适应噪声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低信噪比下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低信噪比环境下语音端点检测算法性能不高的问题,提出将MFCC倒谱距离与对数能量结合进行端点检测.首先,对语音计算对数能量,然后计算改进的倒谱距离,将MFCC倒谱距离与对数能量融合,获得了一种新的语音参数,该参数能有效地提高低信噪比情况下语音与噪声的区别,对参数进行顺利滤波用于语音端点检测,采用自动更新的双阈值进行语音端判别.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适用不同噪声,在低信噪比下依然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端点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强背景噪声的情况下,针对传统倒谱距离法端点检测难以判断语音段起止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窗谱估计的谱减法与改进的倒谱距离语音端点检测新方法.首先对每一帧带噪信号进行多窗谱估计得到平滑功率谱,提取前导无话段平均功率谱,再利用谱减法对带噪语音信号进行减噪处理,对语音的减噪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端点检测,然后对传统的倒谱距离门限阈值进行改进,得到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阈值,并结合倒谱距离法进行端点检测.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倒谱距离端点检测算法相比,本文方法提高了低信噪比语音端点检测的精度,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4.
蒋学仕 《电讯技术》2021,61(8):1026-1033
针对传统能量熵的短时能量与子带谱熵容易受噪声环境影响,低信噪比下端点检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噪声估计的改进能量熵语音端点检测算法.首先对语音进行噪声估计并以此计算语音存在概率;然后利用估计的噪声能量修正短时能量,用语音存在概率作为加权系数优化子带谱熵,并将两者结合生成改进的能量熵;最后给出基于噪声估计的动态门限以及实时的端点检测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噪比5 dB、0 dB的多种噪声环境中,基于噪声估计的改进能量熵端点检测算法相比传统能量熵算法与改进子带能谱比算法,检测正确率平均提升7%.  相似文献   

5.
针对短时TEO能量算法抗噪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强噪声下的端点检测新算法.该算法在短时TEO能量端点检测的基础上,增加Mel倒谱距离判断环节,采用先粗判后精判的互补性两级判决机制.首先利用强抗噪性Mel倒谱距离进行端点粗判,然后再利用体现语音信号时域特征与语音共振峰特性的短时TEO能量进行端点精判.实验表明,在信噪比相对较低的环境下,该改进算法与传统的双门限法和短时TEO能量相比,在没有增加运算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噪声环境是语音识别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端点检测作为其关键技术,其性能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识别率的高低。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倒谱特征的带噪端点检测方法。在传统基于倒谱距离的算法上综合利用短时过零率和短时能量多特征作为最终判决的门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低信噪比下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7.
一种改进的基于倒谱特征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红丽  曾毓敏  王鹏 《通信技术》2009,42(2):156-158
环境噪声是语音识别和说话人识别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端点检测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性能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识别率的高低。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倒谱特征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方法。在传统基于倒谱距离的算法基础上,该算法进一步综合利用短时过零率和短时能量作为最终判决的门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低信噪比下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倒谱特征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博  郭英  段艳丽  陈琪 《信号处理》2005,21(Z1):212-215
本文在讨论基于倒谱距离语音端点检测算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通过对三种典型噪声环境下信噪比(SNR)从-5dB到20dB的带噪语音信号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两种改进方案能更为准确地检测到语音的端点.  相似文献   

9.
语音端点检测的检测结果好坏对后续的语音处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解决语音端点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检测率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去噪的语音增强方法与传统的端点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由大量的语音数据训练深度置信网络模型,使其能够很好地映射带噪与无噪语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而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降噪滤波器,再对比带噪与去噪后语音对端点检测准确率的影响,以及不同信噪比的端点检测的正确率。从该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该方法在平稳噪声和非平稳噪声的低信噪比情况下都可以提高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一种带噪语音信号端点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端点检测是语音识别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信噪比较低时,传统的端点检测方法不能有效的工作,影响了系统的识别率.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端点检测算法--基于LPC美尔倒谱特征的端点检测方法,它是基于LPC距离方法的一种改进.实验证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能够准确的检测出语音信号.通过对三种不同的端点检测算法的比较,证明了基于LPC美尔倒谱特征算法的检测正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冯国友  戴扬  沈海斌  时晓东 《电子器件》2007,30(3):1098-1101
传统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以信号的短时能量、过零率等简单特征作为判决特征参数.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尤其当信号信噪比比较低时,无法满足系统的需要.文中利用零能积差作为判决采样信号帧是否为语音信号的依据,并通过了硬件来实现.结果表明,该模块较传统方法在保证高识别率的同时,提高了模块的速率,减小了面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语音端点检测中能零比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基于语音信号短时能量与短时过零率之比的单参数双门限端点检测方法对高信噪比的语音信号能实现较好的检测,而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检测正确率却很低。本文在研究了语音信号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端点检测方法。首先,对分帧加窗后的每一帧带噪语音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求其短时Teager能量;然后,求每一帧的短时过零率,平滑处理之后进行归一化;最后,求出短时Teager能量与归一化短时过零率之比用于端点检测。经过仿真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的带噪环境下实现比传统能零比方法更好的端点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许超  曹志刚 《信号处理》2003,19(3):262-265
噪声情况下的语音识别是个挑战性的问题。目前的处理方法普遍需要估计噪声或者信噪比,从而其性能依赖于噪声估计的好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音信号局部能量的可靠性加权方法,该方法着眼于语音本身的结构,避免了对噪声的估计。另外,带噪语音识别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很好的提高识别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带谱相减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圆  赵振东  杨超 《通信技术》2007,40(11):353-355
为了提高噪声环境下语音端点检测的鲁棒性,介绍了一种基于多带谱相减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短时能量,过零率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相比,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该算法仍可以有效的检测出起止端点.  相似文献   

15.
张志华  王炳锡  彭煊 《电声技术》2005,(5):52-54,69
给出一种新的话音检测方法,即在SNR算法的基础上,应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对语音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在大噪声环境下,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稳健性。同时将这种新的方法与基于信噪比(SNR)和基于噪声/语音统计量(N&S STAT)的算法做了比较,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短时能量比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噪声环境下,利用短时高低频能量比进行语音端点检测的问题。在高信噪比的情况下利用传统的双门限判决算法,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采用短时高低频能量比并辅以过零率为特征参数的算法,保证了在高、低信噪比环境下的端点检测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能量阈值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是一个简单、高效和稳健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7.
申涛  冯刚 《电声技术》2014,(1):69-72
端点检测是语音识别系统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它对整个语音系统识别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端点检测算法在强背景噪声下存在的不足,通过引入HHT,提出了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端点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EMD分解出有限个IMF,然后对IMF进行Hilbert变换,将得到的IMF能量谱作为特征参数来进行语音信号的端点检测,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在强背景噪声下的有效性与稳健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噪声抵消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语音降噪就是从带噪语音信号中提取尽可能纯净的原始语音。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噪声抵消法,采用归一化最小均方误差算法,采集实际噪声环境下各种不同信噪比的带噪语音样本进行降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信号的信噪比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大大改善了听音效果,具有很高的可懂度,且语音自然度好,没有失真;并与谱减法进行了比较,自适应噪声抵消法的降噪幅度比谱减法有一定提高,在听音效果上,用自适应噪声抵消法处理后的语音在清晰度、自然度方面优于谱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