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光固化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和流动性树脂垫底充填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83例318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光固化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和流动性树脂垫底及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修复后2年采用改良USPHS/Ryge系统评价临床修复效果。结果光固化玻璃离子充填修复脱落率显著高于复合树脂和流动性树脂充填修复组,流动性树脂垫底后复合树脂修复体的边缘着色率显著下降。结论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楔状缺损优于光固化玻璃离子,流动性树脂可以减少修复体的边缘渗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治疗楔状缺损两种材料修复体的质量和寿命。方法:75例509颗楔缺牙分别用光固化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于修复后1、2、4及8年用改良的USPHS系统评价修复体的质量,评为劣的修复体重做修复计算寿命。结果:光固化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体寿命超过4年的仅有28.6%和26.3%,达到8年的只有3.7%和3.5%,两种材料修复体的优良率均随复查时间的加长急剧下降。玻璃离子组脱落率低于复合体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治疗楔状缺损的光固化复合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体超过2年后质量下降快,寿命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用不同材料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两种不同材料对120例患者的320个患牙进行修复。结果:3年后随访,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160个患牙中,修复体完全脱落24个,部分析断11个,牙髓炎7个,根尖周炎3个,成功率72%;玻璃离子修复的160个患牙中,修复体完全脱落13个,部分析断18个,成功率81%。结论:用玻璃离子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戚金岭 《临床医学》2008,28(9):102-102
目的 评价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0个楔状缺损牙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观察1-3年的修复效果.结果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修复(P<0.01).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都是修复楔状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294颗楔形缺损牙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结合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夹层技术和单纯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观察充填2年后的疗效.结果 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修复组成功率92.67%,单纯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组成功率8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形缺损比单纯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疗效更理想.  相似文献   

6.
王秀奇 《临床医学》2012,32(9):100-101
目的探讨治疗牙楔状缺损行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不同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到南阳市口腔医院牙科进行治疗的牙楔状缺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和B组30例(光固化复合树脂组),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牙体修复情况。结果经过平均1年的随防观察,A组共修复患牙38颗,修复成功26颗,成功率达68.4%;B组共修复患牙41颗,修复成功29颗,成功率达70.7%。修复失败者主要表现为充填体松动、脱落、修复体磨损、微渗漏、继发龋齿等。两组间修复成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牙髓活力改变方面两组比较,A组优于B组;在表面磨损方面两组比较,B组却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牙楔状缺损时,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均可以取得较高的修复成功率,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牙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牙的临床效果。方法:101例患者360颗患牙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用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修复1 a后复查,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修复后1 a成功率分别是:玻璃离子组(A组)82.50%,复合树脂组(B组)89.17%,夹层技术(C组)97.50%。结论: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牙的临床效果优于玻璃离子、复合树脂,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光固化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氟化玻璃聚合体三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患者746颗楔状缺损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采用三种不同材料修复充填。A组采用光固化树脂。B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C组采用氟化玻璃聚合体。共修复了746颗有楔状缺损的患牙。随访观察两年,比较三组效果。结果:采用光固化树脂修复262颗牙,成功223颗。成功率85.1%。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225颗牙。成功202颗,成功率88.6%。采用氟化玻璃聚合体256颗牙,成功244颗,成功率95.3%。结论:严格掌握操作方法。氟化玻璃聚合体光固化修复牙体楔状缺损远期效果高于另二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楔状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9.
三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牙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疗效理想的修复楔状缺损牙的材料和方法。方法89例患者360颗患牙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用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和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修复1年后复查,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修复后1年成功率分别是:玻璃离子组(A组)87.50%,复合树脂组(B组)86.67%,夹层技术(C组)97.50%。结论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牙的临床效果优于玻璃离子、复合树脂,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和FX-Ⅱ型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治疗牙缺损临床疗效,为临床筛选治疗牙缺损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牙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光固化符合树脂填充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FX-2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加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患牙修复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牙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X-2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加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修复治疗牙缺损疗效较单纯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疗效更优,具有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以往的观点认为桩可以增强根管治疗牙的抗折裂强度,但近年来这种观念已引起争议,许多学者认为,根管的预备削弱了牙根,桩进一步增加了折裂的危险。目的:评价侧向加载条件下,采用不同纤维桩修复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将50颗正畸拔除的人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A组为正常前磨牙;B-E组40颗牙均制备深达颊舌径1/3深度的重度楔状缺损,B组不做任何处理;C组经根管治疗,保留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LuxaPost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修复缺损牙体组织;D组经根管治疗,保留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LuxaPost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及金属全冠修复缺损牙体组织;E组经根管治疗,去除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 LuxaPost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及金属全冠修复缺损牙体组织。检测各组样本折裂强度。结果与结论:A-E组抗折载荷分别为(1002.69±147.62),(439.28±66.34),(958.30±101.23),(1207.09±143.48),(1056.44±139.30) N。D组抗折载荷最高(P 〈0.01),B组最低(P 〈0.01),A、C、E三组间抗折载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纤维桩能增强重度楔状缺损牙的抗折能力,并且保留牙体组织有助于提高修复体的抗折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银汞合金粘结剂微渗漏及抗力性情况.方法 在新鲜离体牙上制备标准的Ⅰ类洞型并随机分为三组.在洞壁分别涂上牙本质树脂粘结剂、玻璃离子并建立空白对照组,冷热交替试验(4~60℃,循环600次),观察修复体与洞壁间边缘微渗漏的差异及抗压测试银汞合金或牙齿断裂时的压力.结果 玻璃离子和牙本质树脂粘结剂作为银汞合金粘结剂与对照组相比,能更好的减少微渗漏(P<0.05),玻璃离子粘结剂能起到更好的封闭修复体边缘的作用(P<0.01).两者与对照组相比都可以增大牙体承载的压力(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离子和牙本质树脂粘结剂作为银汞粘结剂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边缘封闭作用,并能增大牙体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背景:MTA (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是一种新型的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以往研究表明,它作为根尖倒充材料,相比银汞合金、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具有更好的边缘密合性.目的:实验拟观察金属桩钉以MTA粘固后的抗微渗透作用.设计:对比观察性实验.单位: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材料:搜集本院2004年的正畸治疗拔除牙,筛选出牙体完整、牙根粗壮无弯折、无折裂的下颌第一磨牙32颗:MTA(美国 Dentsply公司).用于对照的粘固剂分别为磷酸锌水门汀(上海齿科材料厂)、玻璃离子水门汀(上海青蒲齿科材料厂)、EB复合树脂(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齿科材料厂).方法:取出保存的已切除牙冠的32颗离体单根恒牙行根管充填后,分别取模制作镍铬合金铸造桩钉.牙根随机分为磷酸锌水门汀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组,EB复合树脂组,MTA组,每组8枚.分别按说明书要求调拌粘固剂,将桩钉粘固于相应的牙根根管内,室温下固化,刮除牙根断面上多余粘固剂.主要观察指标:用染料渗透法检测4种不同粘固剂作为铸造桩钉粘固剂的微渗透情况.结果:用MTA粘固铸造桩定时的微渗透最小,封闭效果最好;用磷酸锌水门汀粘固时的微渗透最大.微渗透深度由浅到深依次为MTA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树脂桩的临床修复技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36例58个牙单位牙冠大部分缺损的患者,采用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树脂桩核加全瓷冠修复。结果 36例58牙均牙冠美观自然,牙龈健康。结论 高强度玻璃纤维桩能够提供较好的固位力,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树脂桩核加全瓷冠能较好修复牙冠大部分缺损的患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自酸蚀黏结剂与全酸蚀黏结剂的临床修复疗效,评价自酸蚀黏结剂的黏结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167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n=85)和对照组(n=82),实验组用自酸蚀黏结剂,对照组用全酸蚀黏结剂,复合树脂充填后光照固化。12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成功82颗牙,成功率96.47%;对照组成功78颗牙,成功率95.12%。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4,P〉0.05)。结论自酸蚀黏结剂在牙体缺损的修复中的黏结效果和全酸蚀黏结剂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流动纳米复合树脂充填Ⅴ类洞的微渗漏程度。方法在96颗离体的磨牙颊侧制备V类洞,随机分为3组,每组32颗牙。分别充填Valux Plus前后牙通用树脂、流动性纳米复合树脂Filtek Z350和Filtek P60复合树脂,样本经冷热循环及加压负载试验后,采用碱性品红染色,颊舌向垂直片切后,每组随机取出2个标本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余的标本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情况。结果 3种材料中流动性纳米复合树脂Z350微渗漏最小,P60复合树脂微渗漏最大。流动性纳米复合树脂Z350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流动性纳米复合树脂Z350是临床上充填V类洞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17.
3种桩核冠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采用铸造桩核冠、螺纹桩 -光固化树脂核冠和螺纹桩 -银粉玻璃离子核冠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恒牙 ,观察并比较 3种桩核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对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期间共 2 0 3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大面积缺损的恒牙 ,80颗用铸造桩核冠 ,6 6颗用螺纹桩 -光固化树脂核冠 ,5 7颗用螺纹桩 -银粉玻璃离子核冠修复 ,随访 2~ 4年。结果 :3种修复方法的成功率依次为 91.3%、90 .9%和 91.2 %。 3组之间互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牙体缺损修复 3种桩核冠法均有较好的效果 ,并且各有优缺点 ,临床医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8.
背景:预防性树脂充填术由于不采用传统的预防性扩展,只去除少量的龋坏组织后即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材料充填龋洞,而未患龋的窝沟使用封闭剂保护。目的:通过应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Filtek Z350流动纳米树脂对窝沟可疑龋、初龋磨除后进行预防性充填,观察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探索预防性充填治疗早期窝沟龋的新方法。方法:对196例6~25岁患者磨牙的面窝沟龋在去除龋坏的牙体组织后,采用Eadper prompt自酸蚀粘结技术,用FiltekZ350流动纳米树脂对整个牙面进行预防性充填术,并采用对侧同名牙或邻牙也有窝沟龋者用同一公司生产的ClinproTM可见光固化变色窝沟封闭剂充填作对照研究。结果与结论:随治4年后发现该方法涂膜保留率高,能有效阻止龋病的进一步发展。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2年时的涂膜保留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第3,4年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龋病发生率在1,2年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在3,4年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FiltekZ350流动纳米树脂预防性窝沟充填是一种有效阻止窝沟早期龋进一步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以往报道的玻璃离子封闭剂耐磨性能差,抗折强度低,合面封闭剂很容易脱落。目的:观察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下高强度玻璃离子应用于幼儿乳牙窝沟封闭的效果。方法:按自身对照的方法,对89名3岁幼儿的左或右半口符合窝沟封闭条件的乳磨牙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下行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对侧半口符合窝沟封闭条件的乳磨牙作空白对照。结果与结论: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下窝沟封闭后6,18个月,玻璃离子完整保留率为94.15%及77.72%。6个月时牙位脱落率:下颌第二乳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18个月时牙位脱落率: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下玻璃离子封闭的乳牙患龋率远低于未作封闭的乳牙,6,18个月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下高强度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在幼儿乳牙中的脱落率低,操作简单,防龋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