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姜三七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对姜三七的块根、根茎横切面及粉末进行显微观察,并描绘组织详图及粉末图.结果:姜三七块根及根茎横切面有明显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块根及根茎横切面组织特征可作为其生药学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透骨香不同部位的显微构造进行研究,为其药材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药显微鉴定技术观察、描述各部位的显微特征。结果进一步详细阐明了透骨香不同部位根、茎、叶、花、果实的组织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透骨香不同部位的显微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闭鞘姜类药材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闭鞘姜类药材的鉴定和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闭鞘姜、莴笋花和光叶闭鞘姜根茎进行生药性状、组织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对3种植物的叶表皮显微特征进行比较。结果:根茎横切面中柱鞘内侧维管束环导管的排列情况、导管中草酸钙结晶的存在、皮层和木栓细胞中草酸钙结晶的类型、薯蓣皂苷元的薄层色谱定性等是主要的鉴别特征。结论:3种药材可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4.
陈毓婷  王琪  李鹏 《中药材》2013,(1):50-52
目的:为制定西藏堇菜质量标准和利用该生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方法。结果:西藏堇菜根、根茎和叶横切面中均含草酸钙簇晶,根及根茎均有内皮层及全草粉末中花粉囊内壁细胞增厚等。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西藏堇菜药材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大车前草进行初步的生药学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传统方法对药材性状进行鉴别;徒手切片法对其根茎、叶片进行切片并观察;粉末显微特征观察;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大车前草的生药性状、根、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并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建立了薄层鉴别方法。结论:试验结果可为大车前草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药用盐生植物沙滩黄芩药材形态组织学和薄层色谱特征。方法观察药材性状,利用常规生药制片技术制片并鉴别组织构造特征,薄层色谱观察。结果药材外观性状为全草类药材特点,主要包含根茎、茎及叶。首次报道的显微组织研究表明,根茎、叶横切面及药材粉末特征明显且具有鉴定意义。根茎横切面在内皮层外侧可见厚壁组织石细胞。叶为异面叶,叶横切面多见非腺毛、腺磷。沙滩黄芩薄层色谱可得到9个分离度较好的斑点,在与对照品黄芩苷相对应位置有暗斑。结论上述沙滩黄芩的形态组织特征和薄层色谱特征,可以很好地鉴别该药,可为沙滩黄芩的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生药学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香加皮原植物杠柳的不同药用部位进行显微鉴定,为其药材鉴别提供科学依据,不断丰富其生药学研究内容。方法:采用生药显微鉴定技术观察、描述、绘制各部位的显微特征。结果:阐明了杠柳不同部位根、茎、茎皮、叶、果实的组织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并描绘出相应的显微墨线图。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杠柳不同部位的生药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5,(4)
目的:对海金沙科植物曲轴海金沙的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石蜡切片、表皮制片、解离组织片、粉末制片对药材的茎、叶、根茎横切面组织结构及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茎横切面可见中柱周韧型,木质部呈三角状凸起,内皮层凯氏点明显。叶主脉维管束周韧型,周围被厚壁纤维围绕。根茎横切面与茎相似。粉末中可见气孔直轴式或不定式、非腺毛、孢子、纤维等。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曲轴海金沙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羊耳菊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羊耳菊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首次详细地描述了羊耳菊的生药性状,根、茎及叶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及粉末特征。结论:本实验结果为羊耳菊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6,(4)
目的:对大蓟、小蓟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采用冰冻切片、粉末制片对大蓟、小蓟的茎、叶横切面组织显微结构及粉末显微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大蓟、小蓟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可从茎及叶维管束排列紧密程度来进行区分;粉末的显微特征可从多细胞非腺毛的细胞个数来进行区分。结论:上述显微特征可作为大蓟、小蓟的显微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背牛尾菜的显微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显微鉴定技术,对白背牛尾菜的根、茎、叶组织结构及粉末特征进行观察拍摄。结果:在根横切面构造、茎横切面构造、叶主脉横切面构造、叶表面组织及粉末组织等方面有明显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实验结果为白背牛尾菜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品种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九节木进行系统的生药组织学研究,为其生药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通过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较为系统的描述了九节木的形状特征及显微特征。结论:九节木茎、叶的横切面构造及粉末特征可作为其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珠子参生药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珠子参西北主产区的陕西和西南产区的贵州所产的珠子参药材进行生药鉴定研究,为该药材及其同属药用植物的鉴别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对珠子参药材进行鉴定研究.其中显微鉴别分别对根茎的节和节间横切面、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 对两个不同产区珠子参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相应的组织、粉末的显微彩色图谱.结论 不同产区珠子参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植物药丝瓜藤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高效液相色谱鉴定。结果:详细描述了丝瓜藤的生药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研究结果。结论:所得结果可为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和进一步开发利用丝瓜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0,(8)
目的:为桂林唇柱苣苔的开发利用提供生药鉴别资料。方法:采用显微鉴定的方法对桂林唇柱苣苔的根状茎和叶进行生药鉴别。结果:桂林唇柱苣苔根状茎横切面上木质部呈不连续环状;根迹维管束可见。叶横切面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界限不明显。根状茎粉末中纤维长条形;网纹导管成群;淀粉粒和方晶较多。叶粉末中导管多为网纹导管;非腺毛和方晶多见。结论:本实验研究的组织特征及粉末鉴别特征可作为该种药用植物质量标准的主要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狗肝菜的显微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显微鉴定技术,分别做了狗肝菜的茎、叶横切面及粉末鉴别.结果:在茎横切面构造、叶主脉横切面构造、叶表面组织及全草茎、叶解离组织及粉末组织等方面有明显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本实验为确定狗肝菜品种提供了鉴别依据,为扩大新药源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条叶唇柱苣苔进行生药鉴别研究.方法:采用形态鉴定和显微鉴定的方法对条叶唇柱苣苔的根状茎和叶进行鉴别.结果:条叶唇柱苣苔根状茎横切面上木质部呈连续环状;根迹维管束和方晶可见.叶横切面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界限不明显.根状茎粉末中纤维长条形;网纹导管成群;油细胞和方晶较多.叶粉末中导管多为网纹导管;油细胞多见.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该种药用植物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药麻黄根进行生药鉴定研究.方法:对麻黄根进行性状、显微以及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麻黄根的生药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粉末特征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结论:所得结果可以为麻黄根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戟叶鼠尾草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戟叶鼠尾草(Salvia bulleyana Diela)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戟叶鼠尾草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及理化鉴别的特征。结论:所得结果可以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戟叶鼠尾草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跌打草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滑走切片、粉末制片对药材的茎、叶横切面组织结构及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跌打草茎横切面表皮下有厚角组织,凹陷处则为薄壁细胞;嫩茎中维管束6个,在老茎中成环状.叶上表皮钟乳体众多,气孔直轴式,副卫细胞大小悬殊;叶中脉上下表皮内具厚角组织,栅栏组织过中脉.粉末可见腺鳞、非腺毛、钟乳体等特征结构.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跌打草的显微鉴定依据,并为该药材生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