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脑出血术后再出血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院1995~2002年间行脑出血手术清除术460例,术后再出血4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清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规范的护理,21例患者痊愈10例,好转8例,死亡3例,存活病例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清除术成功的关键,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CT定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与同期入院的40例未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患者比较病死率和再出血发生率,以观察该手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2007年10月,我们对21例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加尿激酶治疗,并加强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血肿清除达95%以上9例,占11%;血肿清除85%~95% 42例,占49%;血肿清除50%~85% 32例,占37%;小于50% 3例,占3%.出院81例,死亡5例.认为微创手术加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安全、简便、疗效显著的特点,且术后精心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时机、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行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16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8例,女70例;年龄35~84岁,平均65.2岁。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30 min~48 h,平均7.1 h。入院时患者意识状态分级:Ⅰ级32例,Ⅱ级46例,Ⅲ级41例,Ⅳ级28例,Ⅴ级21例。入院头部CT检查示外侧型51例,内侧型71例,混合型46例。血肿量25~50 mL 76例,50~80 mL 53例,>80 mL 39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27例,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41例。结果 168例患者中,死亡16例(9.52%)。术后4~28 h再出血8例,立即再次手术清除血肿6例,非手术治疗2例,致死亡4例;死于血肿量过大或脑疝6例,肺部、尿路感染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出院时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恢复良好82例,中残46例,重残16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6例。术后随访3~6个月,按日常工作能力分级,Ⅰ级33例,Ⅱ级49例,Ⅲ级54例,Ⅳ级8例,Ⅴ级8例。结论超早期或早期在直视下手术,彻底清除血肿,术中对出血的责任血管可靠电凝止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术期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42~77岁,平均54岁.就诊时清醒15例,嗜睡6例,浅昏迷19例,中度昏迷12例,偏瘫31例,失语29例,脑疝11例,中线移位3例.CT表现为基底节出血29例,脑叶出血21例,原发脑室出血2例,合并脑室出血15例.出血量30~70 ml.发病后1 h~3 d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经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外伤后积留血胸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3年来经VATS治疗外伤后积留血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积留血胸患者,术前有19例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且9例行第2次胸腔闲式引流术.有21例行经VATS胸腔积液清除术.5例因胸腔粘连明显,行VATS辅助小切口胸腔积液清除术.经VATS手术胸腔积液清除术患者伤后至手术平均时间为16.5 d,平均清除积液730mL,术后平均2.8 d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VATS对胸部创伤后积留血胸患者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提高继发性脑室出血治愈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继发性脑室出血治愈率的临床相关措施。方法 98例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其中36例对原发出血灶行小骨瓣血肿清除术后,行脑室外引流;62例只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均行相关综合治疗。结果 98例患者死亡21例,死亡率21.4%,其中13例为GCS评分3-5分患者,术后再出血8例,其中6例发生在发病后3h之内手术者。结论 力争在发病后3-7h进行手术,清除血肿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术后辅助尿激酶应用或腰大池引流等综合治疗,对提高本组治愈率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对可疑早期胆囊癌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在2005年3月~2008年12月入院患者共计25例,术前CT诊断≤T2胆囊肿瘤肝脏未受侵犯,拟行腹腔镜手术.常规术前内镜超声、术中腹腔镜超声检查进一步排除肝脏受侵的可能性.术中常规送冷冻切片,如发现癌细胞,行腹腔镜淋巴清除术.结果 内镜超声检出肝脏受侵的2例患者行开腹手术.术中腹腔镜发现肝脏受侵的3例患者中转开腹.剩余20例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通过CT、内镜超声、腹腔镜超声的联合应用,肝脏未受侵犯的确诊率为100%.根据冷冻切片,9例良性患者手术就此结束;剩余11例胆囊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淋巴结清除术.11例患者淋巴结清除过程中,1例由于出血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时间185rain,中位出血量6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5 d,随访中位时间25个月,11例腹腔镜淋巴结清除的患者均存活,未发现复发或转移明显证据.结论 腹腔镜下早期胆囊癌切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小脑血肿的急诊外科处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21例经过手术的自发性小脑出血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此病的手术治疗水平。方法 21例病例,行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3例,行后颅窝开颅清除血肿14例,开颅清除血肿后又行侧脑室前角穿刺引流术4例,结果 术后死亡6例,饮水呛咳2例,发音障碍4例,交通性脑积水1例,无后遗症7例。结论 对小脑出血病人尽早实施手术治疗是阻断继发性病理改变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郭玉华 《临床医学》2011,31(9):68-6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TURP术,术中止血完善,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2~5 d,5~7 d拔除导尿管。结果 150例手术病例中12例术后1~21 d出现继发性大出血、膀胱内血凝块填塞,二次镜检清除膀胱内血凝块并经尿道电凝止血治愈,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TURP手术中认真仔细止血,术后保持冲洗通畅,避免腹压增高,常规抗生素治疗,预防和控制感染.可减少术后发生大出血。若发生继发性大出血、膀胱内血凝块填塞,应果断二次镜检清除血凝块,同时经尿道二次电凝止血,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对26例严重坏死性胰腺炎进行了手术治疗。年龄最小17岁,最大84岁。于起病3天以内手术者10例,3~8天者11例,8天以上者5例。病理类型以坏死型最多,18例,出血坏死型5例,脓肿型2例,出血型1例。手术方法:胰腺床引流2例,坏死组织清除术21例,规则性胰腺切除加坏死组织清除3例。附加措施中,减压性胃造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经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术后再出血因素,并探讨防治办法.结果:21例再出血患者中,有17例患者行第二次手术,其中5例患者行三次手术,保守治疗3例,放弃治疗1例.所有患者预后效果按ADL分级分别为Ⅱ级2例、Ⅲ级6例、Ⅳ级5例、V级4例、死亡4例.结论:术中操作技巧不到位、手术时间把握不准确、抗凝药物的应用、血压失控等原因都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术后再出血,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减少患者再出血,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北京万特福生产的YZ-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手术治疗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至有正常生活工作能力者93例,生活能部分自理者21例,14例死亡。结论此项技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9.0%(4/21),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81.0%(17/21)。十二指肠降部损伤多见,约占61.9%(13/21)。手术方式以损伤情况而定:Ⅰ型病人行肠壁血肿清除;Ⅱ型病人行损伤修补术加胃或空肠造瘘术;Ⅲ型行简化的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为主;Ⅳ型病人病情危重,处理困难,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本组术后并发症38.1%(8/21),死亡率23.8%(5/21)。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为腹部严重伤,应早期诊断,及时剖腹探查,据伤情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方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张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9):4571-457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内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10-01在农四师医院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治疗输卵管妊娠189例,其中48例异位妊娠伴内出血休克为观察组,其余141例无休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48例手术除1例因术后滋养细胞残留而再次行腹腔镜病灶清除术。其余47例均一次手成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内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是完全可行的,出现滋养细胞残留可再次行腹腔镜清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价值.[方法]对28例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在B超监测下进行宫腔镜或辅以腹腔镜病灶清除术,术后B超复查盆腔包块大小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变化情况,并随访1年.[结果]28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一次手术成功23例,一次成功率为82.1%.2例行第二次手术成功,3例改腹腔镜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21例随访2~12个月,随访率为75%.21例患者中,20例术后2~3个月复查B超,盆腔包块变小或消失,血HCG明显下降或转阴,6个月后复查B超,盆腔包块消失,HCG转阴;1例HCG下降、包块变小1个月后HCG又直线上升,行腹腔镜手术治愈.[结论]B超监测下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不失为其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蝶骨嵴脑膜瘤临床治疗中的分型,术前评估及手术技巧。方法:我院2003~2008年临床治疗蝶骨嵴脑膜瘤39例,男性18例,女性21例。蝶骨嵴内侧型18例,中1/3型12例,外1/3型9例。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显微镜下翼点开颅。结果:术后达Simpson1Ⅰ级切除17例,Simpson1Ⅱ级切除14例。术后8例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5例脑梗塞,1例永久性面瘫,1例尿崩,电解质紊乱,1例二次开颅血肿清除。13例随访1~2年,无复发,无新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完善严谨的术前评估,熟练的颅底解剖和显微操作技术,临床实践的积累和学习的不断更新是做好蝶骨嵴脑膜瘤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34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全弓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经验.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共为34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全弓置换手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6例;年龄34.0~ 60.0岁.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为4~18h.术前超声检查发现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结果 全组术后死亡3例,病死率8.8%.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肾功能损伤13例,呼吸功能不全12例,截瘫l例,精神障碍10例,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止血2例.结论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全弓置换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且严重.对行全弓置换手术的患者,应加强围术期的监护,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做出早期诊断和及早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