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拓扑异构酶Ⅰ缺失的大肠杆菌突变株中,抑制转录和翻译可以消除高度负超螺旋.为了检测起作用的拓扑异构酶,在拓扑异构酶Ⅰ缺陷的菌株中,以萘啶酮酸抑制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活性,结果表明并未影响高度负超螺旋的消除.进一步作了拓扑异构酶Ⅰ,旋转酶,拓扑异构酶Ⅱ和拓扑异构酶Ⅳ的体外松弛实验,结果表明,拓扑异构酶Ⅱ可以松弛高度负超螺旋到正常的超螺旋水平.可以认为拓扑异构酶Ⅱ负责松弛高度负超螺旋并受到某种信号机制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精确导航和通信,提出了高空平台应用的一种设想。这种高空平台的高度在一般的飞机飞行高度之上,在卫星的高度之下,高度大约为15~75 km。它们可以是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也可以处于飞行状态。对平台的工作范围、平台之间的时间统一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高空平台可作为伪卫星的两个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整枝高度与不同栽培密度对红秋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秋葵进行5个不同整枝高度与两个栽培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整枝高度不同栽培密度对于红秋葵产量影响不显著;而同一栽培密度不同整枝高度对于红秋葵产量有显著影响,并且整枝高度在110cm以上才可以增产。  相似文献   

4.
两带高度是指煤层开采引起的覆岩的破坏高度,包括冒落带高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为了探明济宁二号煤矿3煤层覆岩两带高度,根据济宁二号煤矿11307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并通过井下钻孔并行网络电法监测系统对其进行高度探测,可以适时探测到两带的发展过程,较准确地探测到其发展的最大高度,为济宁二号煤矿3煤层回采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急行跳高这项运动是通过助跑和踏跳.使身体垂直向上跳起.在到达最大高度时越过横杆的一种竞技运动。急行跳高的姿势很多,从剪式发展到滚式和俯卧式,直到后来的背越式.动作结构的不断发展,都是为了用最大的跳跃力越过最大的高度。运动员在跳高中所越过的高度,可以看做是腾起瞬间的总重心高度、腾空中总重心升起的高度和总重心达到的最大高度与横杆高度之差,这三个高度之和。  相似文献   

6.
由信息熵到统计熵的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信息熵的表达式通过演算可以导出统计热力学的正则系综的体系熵函数的表达式,说明用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是可以来研究热力学体系的有关信息的。熵函数的物理意义将扩大到信息论的范畴,熵与信息论中的“不确定性”相对应。同时,可以说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结合,而以综合性、整体性为主的发展总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双横臂油气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根据机液伺服机构原理提出了高度调节机构的技术途径和结构要求。对悬架机构和高度调节机构进行了运动关系求解,调节高度计算误差可以满足工程应用。该技术可通过不同的高度设定,可实现各种不同的行驶高度及运输要求;通过固定的高度设定,可快速校正车辆因温升和空、满载转换引起的高度偏离;  相似文献   

8.
在半潜平台初步设计中,甲板的高度位置对于满足平台的重量估算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而甲板的高度取决于立柱高度,立柱的高度以静水面为界分为水下和水上两部分:水下部分高度通过对平台运动性能的分析可以确定。因此,要确定立柱的总高度,就需要估算立柱水上部分高度(即静水气隙),从而确定甲板的高度位置。在初步设计阶段,由于后续的设计还没有完善,利用软件计算,模型试验等方法存在较多的问题,实施不方便。因此,寻求一种静水气隙的估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月形沙丘表面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商用CFD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新月形沙丘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沙丘表面气流结构;分析了迎风坡气流加速、背风坡回流区长度与沙丘高度、来流风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沙丘高度是影响迎风坡气流加速的主要因素,沙丘高度越高,迎风坡气流加速越大,而来流风速对迎风坡气流加速的影响与沙丘高度比较,是小量可以忽略不计;回流区长度与沙丘高度的比值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流动旋压工艺有利于实现带筋构件整体成形,但是所能成形的内筋高度受限.将超声辅助方法引入流动旋压工艺,可以提高内筋高度.开展了超声辅助单拉和压缩试验,建立了考虑声软化效应的2219-O铝合金硬化方程,并分析超声加载后的减摩擦效应,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建立了超声辅助铝合金带筋构件旋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超声振动辅助可以降低材料的变形抗力,改善筋部不同方向的材料流动,引导内筋附近材料流入筋槽,从而提高内筋高度,当振幅达到12μm时,内筋高度可以提高1/3.  相似文献   

11.
基于蜜罐的企业网络安全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Honeypot的理论知识,并对现有Honeypot的应用提出一种新的设想。即由原来只能作为黑客攻击手段的研究系统,改进为可以应用于企业网络的防御计划,作为企业网络防御黑客攻击的一部分。以期对现时期的企业网络防御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介绍利用栈这一特殊的数据结构来计算屏幕上某一区域面积的方法.通过判断某一像素点是否在该区域中,若在则将其压栈,然后判断该像素点的相邻点是否也在该区域中,若某一像素点的相邻点均已处理过,则将其出栈,由累计压栈次数便可统计出该区域的面积.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交错连接三绕组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中,首先每个耦合电感的第二绕组分别与一个电容相串联构成准倍压单元,再与其原边绕组和主开关管S共同形成一相升压电路;其次每个耦合电感的第三绕组与该相开关管的钳位电容一起为另一相的准倍压单元进行充电,从而将两相电路进行交叉耦合;然后将耦合电感的原边进行交错并联。上述结构有以下优点:该变换器可以工作在较宽的占空比变化范围(0D1);每相电压和电流具有自动均分的功能;既能提高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又能降低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同时具有灵活的高增益调整能力。笔者详细分析了所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前馈神经网络中BP算法的一种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传统的BP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P学习算法,先加入描述网络复杂性的量,使算法能够考虑到网络的连接复杂性,进而有可能删除掉冗余的连接甚至节点;接着提出对网络的学习步长的动态调整,以此来尽量避免传统学习中的学习速度过慢和反复震荡;然后给出新的算法是高阶非线性收敛的证明;最后通过实验说明的新的BP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网络的复杂性,有着比传统算法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的贫困与出路(Ⅱ)--地理学发展的分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分形研究是未来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是差异性,差异性暗示了地理学的空间信息科学性质,而Shannon熵与Hausdorf维数等价,这表明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地理系统信息分析的定量判据,故可借助分形几何学实现地理学的数量化;另外,运用分形模型进行地理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可以弥补地理研究不可实验性的不足。地理学可望建立比较严格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作流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项目调度模型难以事先建立,或者所建立的模型不能反映项目中过程动态变化的问题,在基于有向图的工作流模型基础上,利用工作流时间管理和资源管理方法,研究了从工作流系统运行时所管理的多个过程实例中动态获取项目调度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基于规则的调度策略对所得到的项目模型进行调度,调度时充分考虑了模型的全局性和算法的时间可行性。研究成果在所开发的工作流管理原型系统Cimflow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Agent方法应用于应急系统等新领域,在对该类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它们的公共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设计出一种MAS系统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定义了相应的任务可调度问题.利用网络流模型对可调度问题进行了建模,证明了最大流算法可以求解该可调度问题,由此说明该问题是可多项式时间求解的.并且对于给定该问题的一个可调度实例,利用最大流算法还可在系统中找到一组Agent完成所有任务.通过对该网络流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并且证明了任务可调度判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利用这个结论可以快速判断当前任务是否可调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平均换乘的城市公交线网性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公交线网性能的指标有多种,其中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指标是交通系统能否优质、高效完成运输任务的一项综合性评价指标,而平均换乘次数则能很好地反映这一指标.通过依次计算“公交n次换乘矩阵”的方法求出网络平均换乘次数,并根据平均换乘次数对公交线网的结构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利用现有的用户线路,采用回波抵消和均衡技术,在一普通的2线用户线上实现全双工传输2B十D数字信号,即数字用户环路(0+4)的具体方法。此方案易于实现,可在1对用户线上传输4路用户信号,能节省投资,且信号传输质量高,是当前缓解用户线路紧张状态的一种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20.
It i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determine the state of a quantum system and to measure properties of its evolution. State determination can be achieved using tomography, in which the system is subjected to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hereas spectroscopy can be used to probe the energy spectrum associated with the system's evolution. Here we show that, for a quantum system whose state or evolution can be modelled on a quantum computer, tomography and spectroscopy can be interpreted as dual forms of quantum computation. Specifically, we find that the phase estimation algorithm (which underlies a quantum computer's ability to perform efficient simulations and to factorize large numbers) can be adapted for tomography or spectroscopy. This is analogous to the situation encountered in scattering experiments, in which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information about both the state of the scatterer and its interactions. We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the tomographic application by performing a measurement of the Wigner function (a phase space distribution) of a quantum system. For this purpose, we use three qubits formed from spin-1/2 nuclei in a quantum computation involving liquid-st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