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对于武汉某250m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方案阶段,设计了混凝土结构和混合结构2种结构方案,对2种方案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对结构材料造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2种结构方案均可行,采用混凝土结构方案可大幅降低结构造价,采用混合结构,施工速度快,可缩短项目施工周期,但结构材料造价相对较高。论文分析结果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在类似结构方案选型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天山海世界米立方项目为工程背景,重点研究树状结构分杈级数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树状结构的二级分杈方案、一级分杈方案和普通柱方案,比较了三种方案在用钢量、支座反力、杆件内力、节点位移和自振频率方面的结构性能,得出结论:相比采用一级分杈方案而言,采用二级分杈方案可有效地减小杆件内力和节点最大竖向位移,有分杈方案结构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柱方案,说明树状结构的应用有利于结构的整体受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巨浪牧场文体活动中心局部楼盖结构的设计,给出了井字梁楼盖结构、预应力主梁楼盖结构和预应力梁板楼盖结构三种方案和设计过程,对比分析了三种方案的施工工艺和材料费用,结果可知,方案1和方案2费用基本持平,方案3费用最高,最终选择了施工简单的井字梁楼盖结构体系,为同类工程的方案选取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口融创观光塔高耸钢结构项目,考虑到高耸钢结构自重轻、刚度小的特点,提出并分析了实现该仿生塔的两种结构方案.方案一的主体结构由钢管柱、环形桁架和钢梁组成;方案二的主体结构采用交叉网格结构组成.详细介绍了两种结构设计方案的设计思路、计算分析过程和具体的计算结果,并对两种方案的利弊进行了对比分析.经过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方案一性价比更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2019北京世园会酒店的结构概况,针对酒店类型建筑的结构设计特点,重点研究了宴会厅大跨预应力结构设计。介绍了各种类型的设备夹层结构方案,包括常规混凝土楼盖方案、架空层设置方案、轻质楼盖方案。介绍了管井及走道区域结构方案,包括梁变截面高度、变平面形状、增设异形边角柱等处理方式。介绍了建筑造型的结构实现,包括复杂建筑立面造型的结构实现方式。介绍了高大隔墙处理以及特色楼梯设计等问题,为酒店类型建筑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通常设置伸臂桁架以提高结构刚度并满足层间位移角等规范控制指标.采用PERFORM-3D软件建立了带有普通伸臂的刚性方案模型和带有黏滞阻尼伸臂的阻尼方案模型,对比了两种方案在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及结构受力情况,比较了罕遇地震作用下两种方案的残余变形及结构的损伤情况,最后结合构件的耗能对结构损伤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阻尼方案改善了刚性方案结构刚度突变的问题,结构的抗侧刚度分布更为均匀,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结构内力;与刚性方案相比,阻尼方案结构顶部残余变形显著减小,核心筒以及外框架的损伤情况得到改善.在地震作用下,黏滞阻尼伸臂充当结构第一道抗震防线,提高了结构的抗震韧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进的自回归模型模拟了某带突出物高层建筑结构的脉动风荷载时程,针对其自身特点,提出了突出物玻璃幕墙开洞(方案A)、设置粘滞阻尼器(方案B)、玻璃幕墙开洞与设置粘滞阻尼器相结合(方案C)的3种减振方案。在10年和50年一遇2种风振作用下,对该工程进行了不同减振方案下的风振动力分析,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对类似结构体系风振控制的分析与设计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方案B和方案C具有大量耗散风振输入能量、有效衰减结构动力响应和降低结构风振作用的能力,可减小主体结构顶点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的最大幅度分别为34.6%、36.8%,提出的减振方案对于抑制结构风致振动、提高结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即将建造的上海之星摩天轮的两个结构方案,即双塔车轮型方案和指环型方案,通过对建筑、结构、重量、人体舒适度、结构制作和施工安装等几个方面的综合比较,为确定最终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任迁 《山西建筑》2013,(36):40-41
在结构设计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从学习规范、结构方案选型、优化设计方案、结构选材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安全的、经济的结构方案,促使结构工程师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满足市场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薛素铎  刘青  李雄彦  鲁建  赵彦国  张振 《建筑结构》2021,51(20):60-67,109
无内环空间索桁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索桁张拉结构,具有跨度大、自重轻、抗连续性倒塌性能优越等特点.通过CFD技术模拟了结构的表面风压系数;利用线性滤波器法中的AR法,模拟了结构上表面所有节点的脉动风速时程;采用时域分析法,与原结构相比,研究了三种跳格布置方案的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位移、内力以及风振系数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风荷载作用下,跳格布置方案主要增大了结构在跳格处的竖向位移,对于非跳格处影响有限.分别采用三种方案,即方案1:内环1所有压杆跳格;方案2:内环2所有压杆跳格;方案3:内环3所有压杆跳格.其中,采用方案3的结构竖向位移不满足《索结构技术规程》(JGJ 257-2012)中的相关要求;除采用方案2的结构压杆内力外,采用方案1,2的结构与原结构在最大内力和位移两方面基本一致.跳格布置仅对结构在跳格处的节点位移风振系数有影响,而对内力风振系数以及非跳格处节点位移风振系数无显著影响.建议原方案、方案1和方案2的结构位移风振系数分别取1.55,1.68,1.52.3种方案的上弦索、下弦索、压杆内力风振系数分别取1.07,1.11,1.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