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P335H井是西北油田分公司部署在沙雅县境内阿克库勒凸起西南斜坡部位的一口四开制开发水平井,目的层为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该井三开81/2″井眼,钻进至井深6447.80m发生失返性井漏,下光钻杆堵漏替浆过程中发生卡钻事故,经强力活动钻具、测卡点、爆炸松扣、泡解卡剂、套铣打捞事故解除。本次卡钻的根本原因为钻遇失返性漏失和地层出水破坏泥浆性能导致井眼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在钻井施工作业中,井漏严重影响着钻井速度、建井质量和效益,是钻井工程的头号隐患。井漏是最为常见的事故之一,一旦发生井漏会降低钻井速度,增加钻井成本。本文给出有关井漏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并以涪陵地区龙马溪组几口代表井为例给出有关处理措施在该地区的应用。最终得出结论,该地区对于非失返性可采用常规方法控制钻井液密度及随钻封堵进行防漏堵漏,对于失返性漏失采用复配复合桥接浆堵漏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井漏是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井下复杂,及时有效的处理井漏可避免引起井塌、井喷和卡钻等事故,对恢复正常钻进尤为重要。江苏油田主力油区永安区块井漏频繁,主要以辉绿岩裂缝以及断层裂缝性漏失为主,井漏复杂处理时间长、经济损失严重,给安全钻井带来极大地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永安区块井漏特点和裂缝性漏失堵漏机理,探讨裂缝性漏失的处理方法,以求达到快速堵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南海东部地区陆丰13-1油田A井钻井过程中,钻遇灰岩发生裂缝性漏失,漏速大,桥接材料堵漏困难。针对该井灰岩井段地层特点及漏失情况,该井采用了桥接材料堵漏、随钻堵漏并强钻穿灰岩漏失井段、挤水泥堵漏等工艺,最终堵漏成功。陆丰13-1油田A井灰岩裂缝性井漏堵漏工艺技术及现场实践,对于其他类似油气井井漏提供了很好的施工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苏气探井区块跨度大,今年包含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盐池地区。刘家沟组承压能力低,前旗区块存在失返性漏失,防漏、堵漏时间长,后期井控风险较大,刘家沟组井漏复杂是严重影响了苏气探井提速。低密度钻井液无法平衡易塌地层的垮塌,高密度的钻井液体系与刘家沟承压能力低的矛盾特别明显,漏失严重,井漏导致钻井液密度不能达到稳定井壁要求,导致易坍塌地层垮塌加剧,进而造成卡钻事故。苏气探井刘家沟组井漏处理技术以及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是决定苏气探井快速钻井的主要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6.
在河南油田某些老区调整区块钻井过程中,由于常年注水(聚)开发,注水(聚)层位压力高,钻至注水层位极易发生溢流、井涌等井控复杂情况,随着钻井液密度的提高,上部薄弱地层容易发生漏失,下涌上漏难以维持正常钻进。举例介绍了调整井钻井过程的井漏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进行先期承压堵漏的措施,提高薄弱地层的承压能力,通过对区块漏失层位和漏失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承压堵漏配方,通过系列措施,满足了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7.
东胜气田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地层压力低,水平井钻完井过程中失返性漏失严重。通过对成像测井资料分析明确了主要漏失层刘家沟组-石千峰组为高角度裂缝性漏失。在对高角度裂缝漏失、堵漏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优选镶嵌屏蔽堵漏材料、优化堵漏工艺,形成了针对低压高角度裂缝性地层的承压堵漏技术。该技术现场应用4口井,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8.
井漏问题对钻井作业危害性极大,本文针对塔河地区普遍存在的井漏问题,收集了国内外堵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以钻井实例和具体数据为基础,总结与分析了不同地层的漏失原因:上部砂岩地层渗透性强、钻井液渗漏严重,二叠系玄武岩地层裂缝发育、地层破裂压力低、易发生漏失,盐膏层需提高钻井液密度防止盐膏层塑性蠕变,上部裸眼井段承压能力不足从而引起漏失;并通过现场作业情况给出了防漏堵漏技术对策:上部地层调整钻井液配方进行封堵,二叠系采用随钻堵漏并采用新的堵漏剂,根据盐膏层地层岩性情况及时调整封堵材料的加量、对上部砂岩易漏失地层进行预封堵、提高井底承压能力;最后对塔河地区防漏堵漏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承压堵漏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罗镇地区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带,完钻层位沙河街组地层,钻探目的是开采沙一段、沙四段油气层;罗镇地区沙河街组生物灰岩、砂砾岩体发育地层易发生漏失,漏速达40mm^3/h,严重漏失时井口不返钻井液,钻井施工困难;本文针对该区块井漏状况和发生井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依据罗镇地区S生物灰岩地层特性,利用双膜承压处理剂、有机智能可变形堵漏剂配伍,进行罗镇地区S生物灰岩双膜承压防漏堵漏技术研究,提高一次防漏堵漏效果;现场应用表明:双膜承压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预防及堵漏处理方法,成功解决了罗镇地区S生物灰岩地层漏失状况,保证了该区块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工区钻井过程中遇到井漏难题,针对不同的漏失特点采用不同方法堵漏。第四系黄土层漏失采取控时钻进加短程起下钻方法;渗透性砂岩层漏失采用以预防为主,随钻加入单封堵漏方法;纵向裂隙层漏失采用复合堵漏材料方法,恶性漏失采用桥接材料+水泥封堵方法。实践证明,所采用的堵漏技术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1.
龙凤山气田属于典型的裂缝性储层,钻井过程中漏失问题突出。气田地层压力系数低、气层活跃,井壁稳定性差,造成固井过程中水泥浆时常发生漏失失返,导致固井质量较差。为此,在分析该地区固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固井工艺措施,优化承压堵漏技术,优选复合中空微珠低密度水泥浆、堵漏前置液配方和套管扶正器类型,优化套管扶正器安放位置,保证套管居中度,初步形成了适用龙凤山气田易漏地层低密度固井技术。经过十余口井的现场应用,该技术基本解决龙凤山气田固井中存在的漏失问题,达到提高固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枣21断块、官87外围断块馆陶组砾岩、沙河街组生物灰岩玄武岩、孔店组玄武岩、中生界安山岩目的层容易发生漏失,同时井深结构简化表层套管下深浅,导致套管脚处破裂压力小,井口憋堵压力受到限制,达不到地层所需当量密度。为了满足后续固井施工要求,优化了刚性楔入承压堵漏技术配方和施工工艺,并且现场通过提高堵漏泥浆的密度,来降低井口憋堵压力,既能满足地层所需的当量密度,又能防止套管鞋处被压漏。在现场3口井的应用中,均一次承压堵漏成功,节约了堵漏时间,减少堵漏浆消耗量,增强了地层承压能力,满足了后续固井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二叠系井段钻进时普遍存在坍塌与井漏危险,给钻进施工带来极大的井下风险,二叠系井段钻进过程中发生坍塌卡钻及井漏,或钻穿经过专门堵漏后在同开次的后续井段施工中掉块、憋跳钻、复漏,测井后通井下钻过程中遇阻复漏、下套管施工中遇阻复漏、固井过程中水泥浆返高较低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在二叠系裸眼井段及同开次井段卡钻风险极高、油层套管固井质量较差、严重影响后期油气开采等问题的出现。希望通过PB2井钻进过程中各种措施的探索实践对该区块提高防塌防漏施工的效率和效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北210-5F井钻遇登娄库组与营城组界面发生漏失,由于登娄库组与营城组均存在砂泥岩互层,因此易发生泥岩水化膨胀,导致井壁失稳坍塌,进而引发井漏,出现塌漏同层的复杂情况。该井常规堵漏过程发生回吐,故后续采取承压堵漏的方式进行堵漏。使用了一种新型的堵漏材料——聚硅纤维,对其四类纤维进行了优选评价,实验表明该新型堵漏材料对水基钻井液性能影响小,具有良好的堵漏效果及抗温性能,而后应用于该井的堵漏,取得了良好的封堵效果。  相似文献   

15.
LU1112井是陆9区侏罗系西山窑组一次性成功实施的小井斜过煤层侧钻定向井。在侧钻过程中发生了多次井漏,并且成功的实施了堵漏。对西山窑组的煤层坍塌机理做了研究。从钻穿煤层时泥浆性能的调整,钻进参数的有效控制,及多项防止煤层坍塌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此次过煤层侧钻技术及难点进行了思考,并展望了大井斜过煤层侧钻技术的发展趋势。对陆梁陆9井区侏罗系西山窑组的煤层侧钻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浙江油田页岩气钻探过程发生的井漏的基本情况和堵漏施工情况,它基本代表了灰岩地层漏失的特征,漏失地层不定,难以预测;漏失不是一点,基本都是一段;漏失量大(###井漏失泥浆1929ma,清水11992m3);地层压力低等。  相似文献   

17.
受地层压力低、天然裂缝及大孔洞发育、钻遇断层等因素影响,钻井过程中常出现井漏现象,严重时井筒内压力快速下降,导致井壁失稳垮塌,容易发生溢流甚至井喷.本文在对井漏原因分析基础上,明确井漏发生需要基本条件,分析漏失层判断方法,提出井漏预防措施,并针对不同类型漏失制定相应的堵漏方案,并分析现场井漏处理经验,可为同行提供借鉴经...  相似文献   

18.
井漏不仅是钻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且是制约安全、快速钻井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井钻进至5700m在奥陶系蓬莱坝组发生漏失,通过一系列措施钻进至6640m寒武系阿瓦提格组中部漏失结束,漏失井段达940m;漏失地层岩性主要为粉晶白云岩、云质灰岩、灰质云岩、白云岩为主;75%的漏失发生在钻进过程中,最小漏速为1.8m3/h,最大漏速56m3/h,漏速多数在10~20m3/h。自发生井漏开始,该井采取了降密度、降排量、随钻堵漏、边漏边钻、静止堵漏以及桥塞堵漏等方法成功钻进至漏失结束,共采取了8次桥接堵漏和11次随钻堵漏。从这口井的堵漏经过和成果来看,本井漏失为裂缝型漏失,采用桥接堵漏技术堵漏成功与堵漏配方中架桥颗粒大小、堵漏材料浓度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高压油气层钻进过程中,如遇到漏失地层发生漏失造成液面下降,使井筒内的液柱压力低地层压力时,会导致井涌、井漏(下漏上喷);在高压层用高密度钻井液平衡地层压力,又可能造成上部低压地层漏失,最终导致井喷(上漏下喷);当钻至压力敏感的水层,钻井液柱压力的变化会直接造成水层的井漏或井喷(喷漏同层).这样就出现了既要压井又要堵漏...  相似文献   

20.
在钻井领域中经常遇到的井底复杂情况是井漏,井漏的发生随时可能诱发卡钻、井塌等井底事故的发生。针对Y区块所遇到的井漏情况进行了室内一系列防漏失水泥浆体系的研究,研究表明在低伤害防漏水常规密度的水泥浆体系中加入0.3%~0.4%的纤维,具有较好的堵漏效果,值得在Y区块后续钻进中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