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点和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手术、病理及组织学检查方法证实6例PCNSL,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例PCNSL均为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4例行手术加化疗、放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PCNSL是颅内少见的恶性肿瘤,其最佳治疗方案为手术加化疗、放疗的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石家庆 《吉林医学》2012,33(33):731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病灶单发较常见为20例,多发5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灶,病理全部显示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单纯手术7例,手术后行放疗的为6例,行联合化疗与放疗12例,联合化疗与放疗的生存期较长,复查无异常。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应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且联合化疗与放疗是目前最佳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8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结果 单病灶7例,多病灶1例.病理检查为B细胞来源者7例,T细胞来源1例,平均生存时间18.4个月.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为术后病理确诊,孤立病灶可行手术切除,术后化疗加放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命,而弥漫分布型不宜手术切除,可进行化疗及放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年内复发8例。手术联合放疗化疗者平均生存45个月,单纯放疗或手术者平均生存18个月。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预后差,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对21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外放疗、静脉内化疗和腰椎管蛛网膜下腔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迅速好转,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明显改善,在随后复诊的CT或MRI图像上肿瘤完全消失。认为采用手术切除、外放疗、静脉化疗和蛛网膜下腔化疗的综合治疗是提高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周华华  董坚  黄梅芳 《西部医学》2018,30(9):1323-1329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手术近全切除肿瘤,术后给予替尼泊苷、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化疗联合全脑放射治疗;另1例手术未完全切除肿瘤,术后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阿糖胞苷化疗联合全脑放射治疗,分析各例治疗方案及疗效。结果 截止2017年7月30日随访结束,2例患者中1例死于肿瘤进展,1例存活且随访期间未发现迟发性神经毒性。结论 大剂量甲氨蝶呤为主的化疗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标准治疗方案,全脑放疗可作为年轻复发/难治性患者的挽救治疗,但对于复发难治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免疫适任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从1995年8月至2006年10月对125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经病理检验证实。对其中89例进行了随访。对于近12年来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发病总数及其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百分率进行统计。结果在125例患者中,男性82例,女性43例,年龄2~75岁,临床表现以颅压高为主。肿瘤单发96例,多发29例。其中全切69例,近全切除37例,大部切除8例,立体定向取活检11例。术后有81例放疗加化疗;21例单纯放疗;15例单纯化疗;6例未行放化疗;2例不详。随访89例,死亡62例。平均生存期13.62个月。存活27例。结论原发性淋巴瘤在免疫适任者为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临床特点是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单纯手术治疗无助于提高患者生存期,应结合化疗、放疗。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年龄、病人态和肿瘤累及的范围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5年笔者所在医院经手术或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予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5~8周期及阿糖胞苷+地塞米松鞘内注射12~16次,后续放疗.结果 21例患者中位生存期(45.00±2.05)个月.预计5年生存率(29.2%±2.1%).毒副作用以骨髓抑制(100%)及胃肠道反应(78%)多见,其次为肝肾功能损害、口腔炎及脱发等.毒副反应多数可耐受.结论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及阿糖胞苷+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后续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腹痛、便血,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内镜活检确诊率44%,接受手术及化疗等治疗的患者病情均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患者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加放疗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7年9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肿块切除加化放疗2例,乳腺切除加化放疗3例,乳腺改良根治术加化放疗4例,5年生存率77%,10年生存率30%..结论 PBL的预后与病理、分期和治疗方式有关,治疗一般是大多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化疗和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李宁宁  李剑  单渊东 《北京医学》2007,29(9):520-522
目的 探讨睾丸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分析9例睾丸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23~80岁,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B细胞性7例,T细胞性2例.所有患者均行患侧睾丸切除.单纯手术切除2例,手术加化疗5例,手术加放疗2例;5例有随诊资料的患者中位随诊时间为17个月,目前均存活.结论中老年人出现睾丸肿大,要考虑到睾丸淋巴瘤的可能;睾丸淋巴瘤以B细胞NHL为主,手术联合化疗并结合预防性中枢神经系统化疗及对侧睾丸放疗可能改善睾丸淋巴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胃淋巴瘤诊治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与治疗方法。50例中,根治性切除43例,其中胃大部切除38例(D114例,D224例),全胃切除5例;姑息性切除4例,剖腹探查3例。术后46例接受辅助放、化疗。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结果:本组共有46例获得随访,总体5年生存率为78%。原发性胃淋巴瘤误诊率高,对放、化疗较为敏感,治疗上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可提高生存率。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CT检查。早期原发性胃淋巴瘤治疗上采取以手术为主,加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晚期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采取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间质内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于1980年5月-2001年3月间收治的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病人,比较立体定向192Ir问质内放疗与传统的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不同疗效。结果 ①在1993年前手术切除的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中,2例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术后死亡1例,随访5例,分别于术后3.5-32个月内死亡。②在1993年后对14例颅内恶性淋巴瘤病人进行立体定向192Ir间质内放疗中,无手术死亡。随访12例,失访2例。目前共存活3例,至今最长生存时间为6年零3个月。生存时间2年内7例,2-5年4例,超过5年以上1例。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均完全消失,无脑内复发征象。结论 对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病人的治疗,立体定向192Ir间质内放疗的疗效要明显地优于传统的手术切除配合化疗和放疗的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该院肿瘤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均接受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小剂量组观察对象治疗有效率为80%,大剂量组观察对象治疗有效率为90%,两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肿瘤组织的缩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孙恒 《海南医学》2012,23(14):60-61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2)在手术的基础上联合放疗或化疗治疗,观察组(n=54)在手术的基础上联合放疗和化疗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39例(72.22%),对照组完全缓解18例(42.8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6年,观察组在1、3、5年及以上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应用于PCNSL治疗,疗效显著,安全稳定,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15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对疑似病例应尽快争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采用手术加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预后较胃肠道癌肿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结果:13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其中11例经手术治疗,全部患者经放射治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检查病灶缩小或消失,7例已死亡,平均生存期20.1月,其他病例随访中。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较罕见的恶性肿瘤,尽管CT和MRI对诊断有一定价值,但确诊需靠病理检查。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呼吸系统原发性淋巴瘤(PLR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10例呼吸系统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治疗情况、病理类型、影像学改变以及临床表现。结果:10例患者中有,有8例患者为NHL(占80%),其中有6例低度恶性NHL(占75.00%)、有2例中度恶性NHL(占25.00%);有2例患者为HD(20%)。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胸闷等,影像学表现为片状影音或肿块。9例手术患者,在术后有7例行化疗,有2例行放疗。2例HD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为62个月,8例NHL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为34~39个月。结论:呼吸系统原发性淋巴瘤需要通过手术病理确诊,其影像学和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其主要的病理类型为NHL,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加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总结我科3例PCNSL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疗效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为经手术病理确诊为DLBCL。采用全身系统性化疗联合鞘内化疗加或不加全颅脑放疗。3例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PCNSL多为B细胞来源的NHL。鞘内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PCNSL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提示此种方案可作为PCNSL有效治疗选择之一。其他一些新药及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林尤恩  王继宇  李立文 《吉林医学》2009,30(13):1306-1307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方法:52例确诊为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单纯放疗治疗,治疗组接受放-化疗联合治疗。化疗加放疗1~2个疗程后,在放疗过程中,加用静脉注射左旋门冬酰胺酶每次20mg/m^2。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转,完全缓解率为73.1%,高于对照组(42.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治疗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