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邹莹  彭端  肖启峰 《微机发展》2011,(10):164-167
分布式波束成形是协作通信的一种形式,其中两个或多个信源节点同时传输同一个信息并控制其相位,目的端重组接收信号。载波偏移使得终端的信号重组产生偏差,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分析了载波同步对分布式波束成形的重要性,介绍了现有的分布式波束成形中的载波同步策略。频率同步的方法是主一辅结构同步,相位同步有开环相位同步和闭环相位同步两个方法。分布式载波同步后传输信号在目标节点有效地重组整合,增加了分布式波束成形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3.
针对频率选择性信道下放大转发模式的多中继协同系统的波束成形因子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化接收端总误比特率(BER)为目标,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设计的难度和复杂度,并且可以使接收端的总BER最小。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本算法可以显著降低接收端的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复杂度,本文基于最小化差错概率准则,提出一种波束成形的天线选择算法。该算法不仅可以减少收发两端DFT/IDFT的个数,而且有效减少射频模块的个数,从而大大降低系统的复杂度。为降低天线选择算法本身的复杂度,文中提出一种简化的天线选择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时频联合波束成形算法相比.相同性能要求下,其需要的射频模块的个数可减少37.5%以上。  相似文献   

5.
MIMO系统是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趋势.随机波束成形利用包含信道质量的反馈信息,可以开发多用户分集增益,进一步提高MIMO系统的容量.然而繁重的反馈信息会占据大量的无线资源,降低系统的实际效率.主要研究降低随机波束成形MIMO系统反馈开销的方法,提出了两种部分信道反馈算法:门限反馈和最优反馈.理论推导表明了系统平均容量与反馈率之间的权衡关系,仿真结果证明了只要恰当地选取反馈参数,这两种反馈算法可以在几乎不牺牲系统容量的前提下,极大节省反馈开销.其中,门限反馈在系统容量方面表现要好于最优反馈,而最优反馈在实现简便性方面要强于门限反馈,因此实际设计时要折中考虑.  相似文献   

6.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Hadamard载波干扰矩阵估计方法估计效果差,提出了基于判决反馈的载波干扰矩阵估计方法.该方法根据载波干扰矩阵可用傅里叶变换矩阵对角化的特性,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的输出来估计载波干扰系数,再根据符号判决结果更新载波干扰矩阵,可较快地跟踪信道的快速衰落.实验仿真表明,该方法与Hadamard载波干扰矩阵估计方法相比,结合比特交织编码调制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载波干扰消除能力.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两级码本结构的有限反馈自适应MIMO波束成形技术,对该两级码本进行一定的组合,得到一个码本集并从中选择用来量化的码本.在反馈码字索引的同时包含了码本选择的信息,从而实现码本的自适应切换.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误码率情况下,该方法能够降低反馈速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OFDM技术中的载波频率同步问题,分析了载波频率偏差对OFDM系统造成的影响,总结了基于IEEE802.11标准的三种常见的频偏估计算法:基于循环前缀的最大似然算法、基于训练序列的时域相关算法和基于导频的频域相关算法,提出一种基于训练序列和导频的联合载波频偏估计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估计算法在估计范围和估计精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适合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
解思瑞  黄开枝  吉江 《计算机应用》2012,32(6):1519-1521
由于信道及接收机噪声的影响,传统的导频干扰方案会存在相位偏差,导致干扰效果下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检测的导频干扰改进方案。首先,在干扰范围内分布多个检测终端,实时检测并反馈干扰信号的相位偏差;然后,干扰信号发射机实时调整干扰符号的相位,使之与目标信号导频的相位相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较好地减少干扰信号相位偏差对导频干扰性能的影响,提高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0.
摘要:现代无线通信环境下多种干扰同时存在造成通信过程受到多种干扰的影响。高速运动环境中,收发两端相对运动产生较大的多普勒频移进而产生时间选择性衰落,同时,由于多径的影响,会造成多条路径之间到达接收端的延迟不同进而产生频率选择行衰落。时频双选信道中,多径干扰产生的ISI和多普勒效应产生的ICI往往同时存在,传统的通信系统设计中,往往只针对一个方面进行考虑,不能满足现代复杂通信环境中通信的需求。针对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这种时频抗干扰的需求,研究了基于四项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的混合载波系统,同时,考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有限,提出了混合载波系统中的部分FFT-WFRFT的高效MMSE波束成形算法,通过特殊的导频结构设计,在多径时延长度小于信号长度一半时,即使多径时延的长度小于循环前缀的长度仍能够满足通信需求,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通过仿真本算法信号的传输效率提高了2.7%,在多径时延更严重的情况下传输效率甚至可以提高5%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丁金忠  黄焱  王润亮  李浩 《电子技术应用》2012,38(9):114-117,121
利用正交频分信号自身的结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的载波盲同步方法:利用OFDM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进行小数倍频偏估计;对小数倍频偏进行补偿后,根据整数倍频偏会引起信号自相关矩阵对角线上的非零元素在子载波间平移的特点进行整数倍频偏估计.给出了理论分析过程和仿真实验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大的频偏估计范围以及良好的估计精度,算法性能几乎不受信道条件及系统子载波调制方式影响,且该算法只需要较小的数据量就能获得稳定的频偏估计性能.另外,该文还对仿真中存在的实验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同步在任何一个通信系统中都是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OFDM通信系统中更是如此。可以说没有准确的同步算法,就不可能进行准确的数据传输。该文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OFDM通信系统的载波频率同步方案,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丁晨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24(12):148-151
针对采用OFDM技术的通信系统对载波同步敏感;普通算法不适合突发分组传输模式下数据传输的问题,设计基于训练序列的载波同步改进算法和度量函数.该算法利用训练序列在时域的重复性,在时域完成载波同步.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在信噪比较高时,可保持10-6数量级的均方误差,且无需频域反馈,同步时间短,适合突发分组传输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对系统的载波同步和信道估计进行了分析。通过训练符号结构和频偏判决函数来完成频偏估计,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并基于所建模型,给出了系统的星座图和短训练和长训练相关值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很好地验证理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MIMO雷达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是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技术引入到雷达领域,并和数字阵列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体制雷达。由于采用了波形分集技术,MIMO雷达拥有许多传统相控阵雷达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本文对MIMO雷达进行了评述。首先对MIMO雷达的概念和原理进行了说明,并指出其同相控阵雷达的关系;然后对MIMO雷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据此给出MIMO雷达相对传统相控阵雷达存在的优势和缺点;最后结合MIMO雷达的特点和优势,给出MIMO雷达的几种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多天线波束成形系统与发送分集系统在下行蜂窝系统中是两种互补的技术。波束成形系统能够提供阵列增益,但是没有分集增益;相反,发送分集系统能够提供分集增益而没有阵列增益。通过计算在有无切换、相关衰落时系统的中断容量、CDF、传输功率等来比较两种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用户在各种不同场景下采用不同的MIMO模式可以达到不同的传输效果,为了使用户达到平均吞吐量和频谱效率的最佳要求,提高系统传输率,研究了TDD LTE系统下行MIMO模式切换技术。搭建TDD LTE下行业务控制信道PDSCH仿真平台,对MIMO传输模式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模式下的误码率和吞吐量的仿真结果,确定切换门限,提出MIMO模式自适应切换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这种算法自适应地配置适合的MIMO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此方法优于单独采用一种MIMO技术达到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