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BASF公司称,它将永久性地关闭其位于韩国蔚山的1,4-丁二醇(BDO)和四氢呋喃(THF)生产装置。该装置自2008年8月被临时关闭,该公司在蔚山的下游聚四氢呋喃(PTHF)装置将继续运作,原料由BASF公司的全球网络供应。被关闭的BDO—THF装置有员工27人,占BASF公司在韩国总员工数的3%。一些THF原料将从BASAF在中国漕泾的装置供应,漕泾装置使用了BASF公司的一种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BASF公司称,它将永久性地关闭其位于韩国蔚山的1,4-丁二醇(BDO)和四氢呋喃(THF)生产装置。该装置自2008年8月被临时关闭,该公司在蔚山的下游聚四氢呋喃(PTHF)装置将继续运作,原料由BASF公司的全球网络供应。被关闭的BDO—THF装置有员工27人,占BASF公司在韩国总员工数的3%。一些THF原料将从BASF在中国漕泾的装置供应,漕泾装置使用了BASF公司的一种新工艺。除漕泾外,BASF公司还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美国的Geismar和马来西亚的Kuantan生产THF。除在上述4个地方生产BDO外,BASF公司在日本的干叶也有BDO生产装置。据悉,BASF公司全球BDO总产能为53.5万t/a。  相似文献   

3.
<正> 己二腈是尼龙66和尼龙610的中间体,目前国内外大多用己二酸路线来合成己二腈。虽然这种方法较成熟稳定,但由于单耗较高,所用起始原料为苯等芳烃,原料供应较紧张,产品质量也不够理想,因此必须寻找新的方法来制取己二腈。自六十年代起,美国、日本先后建立了丙烯腈电解制己二腈的万吨级工业化装置,新路线的原料立足于量大而价廉的丙烯,因此近年来有较大发展,美国孟山都化学公司已建起了10万吨/年己二腈的世界最大的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4.
BASF公司称,它已收到来自中国政府的有关早先宣布的在中国西部重庆市建造亚甲基对二亚苯基异氰酸酯(MDI)装置项目的批文。该装置将有40万t/a的MDI产能,总投资80亿元人民币(约合12.2亿美元)。该装置将由BASF独资运作,其建设工作由BASF聚氨酯f重庆1有限公司承担,计划于2014年完成。MDI是制造聚氨酯的一种关键的异氰酸酯原料。  相似文献   

5.
目前用于实际生产的尼龙66盐前体制造工艺中,只有杜邦公司的丁二烯直接氰化工艺(产品为己二腈,加氢后制成己二胺)是用C_4为原料的。该公司于1972年将此工艺于Oran-ge实现了工业化,1979年时其生产能力为21.5万吨/年。1977年,它与隆布朗公司合资在法国夏朗贝建成了一个10万吨/年的同类装置,  相似文献   

6.
2022年4月14日,中化国际对外宣布,该公司投资9.78亿元打造的年产4万t尼龙66及2.5万t中间体己二胺项目已全面完成装置中交.该项目采用的创新生产工艺经两步反应直接制备己二胺,绕过了跨国公司对尼龙66关键原料己二腈技术与供应的长期垄断.  相似文献   

7.
己二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作为生产尼龙66的原料之一,其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丁二烯氰化法作为世界最先进的己二腈生产工艺,需要以高纯氢氰酸为原料,而氢氰酸是一种剧毒化学品,不能进行储运,因此研究高纯氢氰酸的就地生产是十分重要的。自主开发的甲醇氨氧化制取氢氰酸项目已完成实验室阶段开发,但遇到吸收效率低、氢氰酸易聚合的问题。巧妙运用了TRIZ理论提出整改方案,对甲醇氨氧化生产氢氰酸工艺进行改进,成功地解决了两大难题,为后续工业化开发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BASF公司使其聚醚胺类产能加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F公司已完成了其在Geismar装置的解瓶颈工作,从而使其聚醚胺在北美地区的产能增加了1倍。BASF公司没有给出该装置的细节或项目的投资成本。伴随着BASF公司在聚脲及环氧市场份额的扩大,其整体市场规模也随着增大。BASF公司说:“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的产品在这些市场的强劲增长,以及这些市场自身的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Invista公司在上海化工区的215 kt/a己二酸(HMD)新装置开始投产。该装置采用Invista公司最新技术。据该公司称,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尼龙66(PA 66)需求还有较大的市场前景,新的HMD工厂将向顾客提供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Technip Coflexip公司称它已从BASF公司获得此前宣布的有关在中国上海漕泾建造四氢呋喃 (THF)和聚四氢呋喃(PTHF)络合物的合同。该装置具有 8万t/aTHF和 6万t/aPTHF的生产能力 ,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PTHF装置。该项目计划于 2 0 0 4年完工 ,装置将采用BASF公司近年开发的从丁烷直接转化为THF的技术 ,生产的PTHF将供应中国的Span dex纤维制造商。Technip-Coflexip公司从BASF公司获得THF合同@于剑昆  相似文献   

11.
屠庆华 《化学工业》2020,38(1):44-51
分析了国内外己二腈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世界己二腈生产集中度高,短期内行业垄断较难改变。我国是尼龙66消费大国,不掌握主要原料己二腈生产技术,已严重威胁国内尼龙66产业链发展安全。己二腈技术国产化亟需解决,但新上项目需谨慎。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国内己二腈及下游尼龙66产品产能及市场现状,提出突破国外垄断开发自主己二腈工业化生产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比了现有己二酸氨化法、丙烯腈电解法、丁二烯氰化法3种工艺技术的优缺点及工业化装置建设情况,认为丁二烯氰化法是较先进的工艺路线;同时,应结合原料市场供需情况,灵活布局3种工艺技术装置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1,3-丁二烯直接氰化法制己二腈工艺的基础上,用Aspen Plus软件对己二腈的分离与提纯过程进行模拟,同时考察塔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和塔压等因素对己二腈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操作参数,在此条件下获得质量分数为99.90%的己二腈和99.50%的2-甲基戊二腈,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可为该工艺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BASF首次成功地在工业规模的装置上,以己二腈(ADN)为原料生产纤维原料己内酰胺,ADN可采用一种以丁二烯为原料、由BASF开发并获得专利权的方法制造。采用新方法操作的路德维希港氨实验室的大型示范装置,其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为1000t/a,用于制尼龙6的原料;六亚甲基二胺(HMD)的生产能力约为1000t/a,用于制尼龙66的原料。与以环己烷/苯为原料的传统方法相比,新己内酰胺合成方法具有如下优点:降低原料成本,提高收率,节省投资,并删除了硫酸铵副产物。BASF准备将此新方法首次应用于建在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己二腈是尼龙66的重要中间原料,国内己二腈生产采用的是己二酸路线,由于该路线成本高,产量一直只有千吨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对尼龙66的需要。改变尼龙66的原料结构,采用新工艺,研究新路线成了迫切的需要。具有现实意义。己二腈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己二酸氨化失水。 2.丁二烯氯化制二氯丁烯,再经氰化制二氰丁烯,二氰丁烯选择加氢制己二腈。 3.丙烯腈电解偶联法。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己二腈仍以己二酸制得,上述第二种方法为美国杜邦公司投产,  相似文献   

16.
正据外媒2020年2月18日报道,美国福陆工程公司宣布,福陆公司将为英威达在中国上海新建的40万t/a己二腈装置提供工程、采购和施工(EPC)服务。项目预计2022年投入运营,该己二腈(ADN)工厂将整合己二胺和聚合物装置,在中国为客户提供尼龙66(PA66)和其它产品。2019年2月20日,英威达和上海化学工业区(SCIP)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启动40万t ADN生产基地的设计规划,预计投资超过10亿美元,计划于2020年开始建设,2022年投产。详细工程正在进行中,采购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7.
BASF公司采用苯制环己烷新工艺的首套生产装置于2005年12月投产。该装置以苯为原料,环己烷产能为13万t/a。该新工艺的关键是应用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在比传统工艺低的温度和压力下操作。苯的加氢放热反应释放的能量用于精馏塔提纯产品,烃类副产物自用或者作为BASF蒸汽裂解装置原料。据BASF称采用新工艺生产1t环己烷产品仅产生0.5kg废物。  相似文献   

18.
己二腈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主要用于加氢合成己二胺,进而用于生产尼龙66的单体。目前己二腈的合成技术主要被巴斯夫、英威达、旭化成、首诺等国外公司垄断。己二腈的工业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丁二烯氢氰化法、丙烯腈电解二聚法、己二酸氨化脱水法等。本文对合成己二腈的已工业化的工艺和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的工艺进行了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英威达与合资方宣布,决定在其法国的Butachimie合资公司启用最先进的己二腈技术。Butachimie是英威达和索尔维的合资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己二腈生产厂。英威达的最新技术将通过现有设备改造完成,计划2019年第二季度正式启用。英威达最新的己二腈技术已经在得克萨斯州的Orange工厂成功启用,同现有技术相比,新技术在提高产量,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工艺稳定性及资本有效利用率等方面再次证明了其  相似文献   

20.
BASF公司和Dow化学公司将联合发展用H2 O2 来制备环氧丙烷的技术 ,该技术消除了当前工艺中副产苯乙烯的问题。Dow化学公司在 2 0 0 1年从EniChem公司获得聚氨酯业务的同时 ,还获得了H2 O2 技术。而BASF公司称它早在 1995年就已开发了这种技术 ,并于今年 5月份宣布了一项关于由Solvay公司为其一新环氧丙烷装置供应H2 O2 的合作协议。BASF和Dow化学公司称 ,它们将于 2 0 0 6年起动 1套世界规模的环氧丙烷装置。BASF和Dow化学公司联合生产环氧丙烷@于剑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