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有限的文献和章节讲述口腔修复的数字化技术,且未强调数字化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性,使我们有理由聚焦于口腔修复领域的数字化的实际应用.我们将发表一系列文章,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临床病例详尽地讨论和评价数字化技术是如何交融于口腔修复的临床医疗中.口腔修复领域可能正在经历着一场与数字化技术交融的剧烈变革.当前口腔临床的常规操作不仅正在实现数字化的放射学改变,而且虚拟的诊疗计划、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技术(CAD/CAM)也正在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的潮流.数字化印模、数字化义齿加工以及虚拟患者已不再是科学的幻想,而且并正在成为现实.我们衷心希望读者能从数字化的口腔修复学领域的临床实践中获得裨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以智能、高效、精确、远程等为特点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应运而生,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应用到口腔各领域,并且有望实现口腔修复领域的完全数字化制造.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总结其在口腔固定和活动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相较传统修复方法, 口腔数字化修复技术大大简化了缺牙患者的修复治疗过程, 同时提高了修复的准确性。口腔固定修复的全数字化流程, 不仅能有效提高修复治疗的效率、准确性与可预期性, 而且有助于多学科间合作, 保证治疗的系统性, 由此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就口腔固定修复全数字化流程的概念、关键技术、材料进展与应用以及尚存的问题进行论述,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领域的广泛应用解决了传统无牙颌种植修复中的诸多问题。由于缺乏系统化临床诊疗流程,种类繁多的数字化设备及技术尚待整合。本文将传统无牙颌种植修复流程结合新兴数字化技术,并对其特点进行系统阐述,提出无牙颌种植修复的数字化临床诊疗流程,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口腔修复领域,构建虚拟患者进行数字化仿生修复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虚拟患者由包含口颌面部信息的数字化素材构成,能准确地反映出口颌面结构的形态和空间关系。然而,在数字化素材的获取、精确配准过程和动态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中,均存在诸多挑战。本文将围绕虚拟患者的构建流程,阐述目前构建虚拟患者的关键点和难点,推动虚拟患者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种植三维修复设计软件、数字化种植外科手术导板加工技术在口腔种植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很快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种植手术导板在临床中已有较多临床病例报道。本文就种植手术导板的数字化加工的技术发展、数字化手术导板的分类、临床实际操作流程、适应证选择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面部扫描、口内扫描、虚拟面弓、下颌运动轨迹记录等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动态虚拟患者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口腔修复的术前分析、美学诊断、治疗设计及修复体制作, 并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口腔动静态数据获取、动态口腔虚拟患者的构建、动态口腔虚拟患者的应用优势等方面对动态虚拟患者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展开综述, 以期为相关数字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口腔种植领域。数字化技术辅助下的无牙颌患者种植修复治疗,不仅可提高种植体植入的精度,还能减小手术创伤并可实现即刻修复。本文将对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数字化导板设计流程、数字化导板优势、技术局限及缺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无牙颌患者的种植修复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口腔修复领域的不同流程正在逐步跨入高效精准治疗阶段。颌位关系的正确转移是制作高质量修复体的先决条件,其中下颌运动分析系统能够记录下颌运动在动态和静态条件下的运动轨迹而显著优于传统机械面弓。当前下颌运动分析系统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主要包括前牙美学修复,牙体缺损修复、牙列缺损修复、颞下颌关节病变及咬合重建等。基于此,本文对下颌运动分析系统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迅速发展,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作为数字化流程中的重要部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印模技术相比,口内数字化印模在临床操作效率、患者就诊体验、模型储存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数据拼接处理精度不足、软组织还原度低等问题。该文针对口腔种植修复中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的发展、特点及其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指导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