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Hirono  S  Tani  M  Kawai  M  邹一平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12(11):737-737
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hepatopancreatoduodenectomy,HPD)治疗胆道肿瘤的指征目前仍有争议,主要原因是HPD手术创伤大,术后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很高。该文回顾性总结11例HPD治疗进展期胆道恶性肿瘤的经验,探讨HPD的应用指征。1986-2004年日本Wakayama医科大学医院共收治219例胆道恶性肿瘤病人,包括146例胆管癌和73例胆囊癌,其中11例(5%)因弥漫性胆管癌或进展期胆囊癌需广泛清除肿瘤和转移淋巴结而进行了HPD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26例胆囊癌累及肝门部胆管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21例行肿瘤切除,其中8例行HPD(肝部分加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2例行胆囊加肝部分及肝门部胆管切除(11例内引流,1例外引流),1例行胆囊加肝部分切除;另5例因肿瘤广泛转移而仅行外引流。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21例随访2~34个月,仍存活15例,其中2例已存活2年以上,1例术后1周死于MOF,5例于术后生存3~15个月。结论:对累及肝门部胆管的胆囊癌也应积极手术,争取切除肿瘤,重建胆肠引流;HPD和骨骼化清扫是提高此类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用PMOD进行刮吸法解剖,可以对肝内胆管精细分离,这对手术成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hepatopancreatoduodenectomy,HPD)术对胆囊癌(Nevin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9例胆囊癌病人行HPD术,术前酌情行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ic drainage,PTCD)减黄;观察术中、术后有无严重并发症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19例HPD病人未出现术中大出血、死亡等并发症,但1例病人术后出现肺栓塞猝死,1例肝衰竭,1例术后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死亡,其余病人不同程度出现胆瘘及胰瘘等并发症。结论HPD手术对胆囊癌达到R0切除有较大价值,能明显提高病人生存时间,但术后有严重的并发症及较高的病死率,需谨慎实施。  相似文献   

4.
<正>胆囊癌通常表现隐匿,初诊时多为进展期,若未行手术治疗,进展期胆囊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5%[1]。胆囊癌在早期即易发生肝门和胰周淋巴结转移,并有沿胆管神经浸润及侵犯肝脏等邻近脏器的倾向[2]。为争取根治切除,外科医生对局部进展期胆囊癌病人尝试扩大切除范围,实施联合器官切除等手段以期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改善其预后。1976年Kasumi等[3]对1例进展期胆囊癌病人实施了右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加肝外胆管切除的手术,  相似文献   

5.
胆囊癌肝门胆管侵犯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囊癌合并肝门胆管侵犯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手术治疗病人的术前发现,手术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 22例随访2-35个月,仍存活11例。其中2例已存活2年以上。1例术后1周死于DIC,10例于术后生存3-15个月,手术切除加“骨骼化”清扫术后生存时间较长。结论 对胆囊癌合并肝门侵犯者也应积极手术。且将淋巴结清扫扩大至第三站,HPD和“骨骼化”清扫是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用PMOD进行刮吸解剖,对手术成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肛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率在不断提高,效果令人振奋[1]。但仍有多数病人,由于肿瘤侵犯左右肝管、尾叶和门静脉,以致肿瘤无法切除[2,3]。这些病人若不治疗,大多数在3个月内因肝肾功能衰竭和胆管炎而死亡。外科姑息性引流术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这些手术包括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7.
积极开展中晚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 多数外科医生对中晚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持消极悲观态度,作者探讨积极采取外科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32 例中晚期胆囊癌患者进行积极的外科治疗,除胆囊切除外,另行肝段切除术7 例、半肝切除1 例、肝门部胆管切除高位胆肠吻合4 例、肝段切除并肝门部胆管切除高位胆肠吻合6例、肝部分及胰头十二指肠切除14 例。其中26 例行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17 例12 个月前手术者,10 例仍存活,其中2 例已超过30 个月,最长达40 个月;15 例12 个月内手术者14 例存活。结论 对中晚期胆囊癌积极进行根治性手术,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胆囊癌的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5年生存率为5%~40%,其预后与癌肿的分期有关,早期者5年生存率超过70%,而后期已浸润至肝、胆管、十二指肠和结肠者预后恶劣。作者分析1980~1994年Chiba大学医院外科所收治的44例进展期胆囊癌的手  相似文献   

9.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肿瘤,易发生血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外科根治性手术的完成比例不高,是胆囊癌病人生存率较低的原因。对于T1a期胆囊癌病人,目前主要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主。对于T1b期肿瘤需要慎重对待,楔形肝脏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可能尚未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对于T2期胆囊癌病人应重点强调区域淋巴结的清扫彻底和清扫质量。对于T3期以上的病人,更需重视R0切除的完成,在充分术前评估的情况下,半肝切除、右三肝切除及联合器官切除均可在考虑范围之内。借助精准化的胆道外科理念,合理的运用TNM分期,规范化胆囊癌的认识、诊断及治疗,完善胆囊癌根治术的范围策略,有望达到胆囊癌R0切除的目标,努力提高胆囊癌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胆囊癌浸润肝脏决定手术及其方式的选择,并与病人有预后相关。超声、CT扫描和血管造影已用于胆囊癌的诊断,但对其影像学发现与肝内侵犯的组织学结果尚缺乏对比。为此作者进行这方面研究。日本Shinshu大学医院外科自1984~1993年曾治疗了36例胆囊癌,平均年龄63.2岁,男女各18例,采用超声、CT扫描和血管造影进行诊断。超声诊断肝脏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