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对已施行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536例中存在肝胆管变异的2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肝胆管变异大体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术前诊断主要靠B超、PTC、ERCP、CT等;术中靠“视诊”、“胆道双合诊”及术中穿刺、B超、造影等;术后用自制的胆道气囊导管作梗阻性胆道造影。对肝胆管变异的处理原则是矫正变异,解除狭窄,有效支撑和通畅引流。  相似文献   

2.
胃肠减压管置管长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黄金莲 《护理与康复》2003,2(4):199-200
目的:研究胃肠减压管置管长度,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普外科胃肠减压 病人240例分二组,实验组120例置管55~70 cm,对照组120例置管45~55 cm。比较二组临床效果。结果:二组的引流效果、术后 腹胀及肠蠕动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胃肠减压管的留置长度应以55-70 cm为妥。  相似文献   

3.
钟顺红 《全科护理》2012,(16):1475-1475
神经外科危重气管切开的病人做检查时很多,且大多数需要吸氧。外出时用氧气袋给氧,前端连接鼻塞式一次性给氧管时,需用无菌剪刀剪下鼻塞式接头,一端给予夹闭,另一端放在气管切开4cm~5cm处。这种方法不仅给使用者带来麻烦,也增加了成本。现介绍一种经济、适应、方便的替代物:一次性吸痰管巧用给氧管。1方法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科昏迷病人,因长期不能进食,一般通过鼻饲供给营养、药物和水分,须留置胃管并每周更换,但这类病人经常伴有舌根后坠,坠向后方的舌根堵塞了口咽部通道,且痰多,插入胃管难度较大.易使胃管盘在口腔或折在口咽部.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对于病情危重存在消化道功能、吞咽功能障碍而影响进食的病人常采用鼻饲法提供病人必需的食物、药物、水分及营养液,以保证其营养素的摄取.常规的鼻饲方法是操作者位于病人近侧鼻腔实施置管.经笔者观察发现,在置管过程中常发生因插管时阻力过大而导致鼻饲管扭曲折叠,增加病人痛苦.鉴此,我科采用改进后的鼻饲管置管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科昏迷病人,因长期不能进食,一般通过鼻饲供给营养、药物和水分,须留置胃管并每周更换,但这类病人经常伴有舌根后坠,坠向后方的舌根堵塞了口咽部通道,且痰多,插入胃管难度较大,易使胃管盘在口腔或折在口咽部。在实践中找到了一种简单且插管成功率高的方法,在临床使用中通常能一次插管成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导尿术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留置尿管过程中,常会遇到尿管注水管故障导致尿管无法拔出的现象。为此,我科经过反复尝试,总结出两种解决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较高位的胆管损伤及损伤性胆管狭窄临床上处理颇为棘手 ,而且并发再次狭窄的可能性很大 ,自 199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胆管汇合部以上的胆管损伤及损伤性胆管狭窄 8例 ,采用肝门空肠 Roux- y吻合左右肝管 U形管引流的方法治疗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18~ 6 2岁。择期手术 6例 ;急诊手术 2例 ,其中 4例为胆囊切除手术时并发的胆管损伤 ,2例为 L C,2例为 OC,1例为胃癌根治手术。 1例为胆肠吻合术后并发胆汁瘘 ,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 ,1a后出现反复胆道感染症状 ,经 PTC及 MRI检查…  相似文献   

10.
双J管置管异位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以来因肾输尿管手术使用双J管165例,其中发生置管异位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例1:男,29岁。因右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行右肾输尿管成形术,术中置6F双J管顺利,术后切口漏尿、发热,考虑双J管异位,摄KUB平片证实,予输尿管镜取J管,因输尿管开口水肿无法插入,最后因败血症而行右肾切除术,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弯曲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对160个有弯曲根管的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分析。结果 160个充填根管中,成功151个牙,成功率94.37%。结论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改良根管预备是完善根管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踝管综合征     
山本晴康 《疼痛》2000,8(4):170-171
  相似文献   

13.
肘管综合征     
<正> Osborne 第一个报导了本病,称为:“迟发性尺神经炎”,系尺神经受压,而不是牵扯或摩擦所致。他描述了这一纤维组织带,称为“弓形韧带”,跨过尺侧腕届肌起点的冠部,与腕管综合症中压迫正中神经的腕横肌韧带情况相类似。Feindel 等叙述了肘部尺神经易受压迫的解剖学,提出了“肘管”及“肘管综合征”,以描述尺神经在这一平面局部受压的临床表现.作者总结了118例病人(男59,女59;年龄12~70岁),135次在肘部行尺神经减压术,其中6例男性和11例女性病人均做过双侧尺神经减压术。  相似文献   

14.
2007年9月,我们收治 1 例老年脑血管病伴有严重的鼻息肉患者,对其实行鼻饲管置管喂养.现将鼻饲管置管操作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克荣  ) 《全科护理》2014,(11):1024-1024
鼻饲管置管是一项临床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胃管可以给予病人肠内营养,注入药物和水分,又可行胃肠减压。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大多采用硅胶胃管,其前端及侧面均开孔,柔韧有余而硬度不足,置管时至会厌处易打折,尤其是吞咽障碍或不配合的病人极易导致置管不顺利甚至置管困难,从而反复插管引起病人鼻咽部黏膜损伤出血,增加病人痛苦。我科自2010年3月以来采用内置导丝协助鼻饲管置管,成功率为98%,明显提高了置管成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减轻了病人痛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鼻饲管插管作为常见的治疗手段解决了患者许多临床症状,正确测定置管长度,可有效避免发生误吸、呛咳等并发症,降低患者不适感,避免多次插管。然而,已有证据证明,经典的鼻-耳-剑突(NEX)测量法估计的鼻饲管长度偏短,可导致患者被伤害的概率升高,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纷纷提出改良体外测量方法或基于NEX的校正公式进行测量,本文综述了现有的鼻饲管体外测量方法,以期为临床鼻饲管的插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而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是常用的有效手段.在处理三腔气囊管开口处管端时,传统方法是将开口处管端反折用止血钳夹住.如此一来在牵引过程中,止血钳悬在半空,只要患者轻微翻身.都会摇晃.给患者造成不便、痛苦、不安全感.为此,我们对其三腔气囊管开口处管端进行巧妙处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改进鼻饲管     
我们自1978年以来,采用聚氯乙稀细塑料管和硅胶管代替鼻饲管,感到不仅插管方便,病人痛苦少,而且又利于长期保留。临床应用46例,置管时间最短者7天,最长达64天,均取得满意效果,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一、导管制作 1.塑料管:取外径2mm,内径1.6 mm,长120cm之聚氯乙烯塑料管,在距其前端3 cm处用刀片开一  相似文献   

19.
留置胃管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临床上固定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固定方法为不同材质胶布固定,但因鼻黏膜薄,无脂肪组织,局部受压加之分泌物的存在造成局部潮湿环境,使用胶布固定容易发生鼻压疮。为保证留置胃肠管的安全固定,患者的舒适度,本科室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和小线绳,制作一次性胃肠管固定器,用于留置胃肠管患者的固定,经过1年多的临床应用,护士及患者均反映该固定方法经济实用、简单方便、舒适度得到提高。现介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肠内营养自 1858 年Busch首次报道后 ,已经历了 100 多年的历史,逐渐发展成一种标准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价格低廉.近年来,国内同行对置管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优化操作步骤,使其更具有人性化、科学性,对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治疗均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将管饲肠内营养置管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