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HRC)空间梁柱组合体的抗震性能,对8根足尺的HRC空间梁柱组合体进行了多维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主要设计变化参数为轴压比、并筋根数和加载规则等.研究了空间梁柱组合体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延性和耗能能力等,并基于试验建立了 HRC空间梁柱组合体的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空间梁柱组合体在空间荷载作用下均出现了节点剪切破坏;提高轴压比能够增大梁端的峰值荷载,但同时组合体的延性降低,耗能能力减弱,刚度退化加重;三种加载规则中,加载规则1(主梁端和直交梁端同步加载)下试件的破坏特征与地震作用下节点的破坏特征吻合最好,但其承载能力和延性也最差;相对于单筋布置方式,并筋布置方式的组合体延性显著降低.依据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考虑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捏缩效应的三折线定点指向型恢复力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可为实际工程结构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HRC)空间梁柱组合体的抗震性能,对8根足尺的HRC空间梁柱组合体进行了多维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主要设计变化参数为轴压比、并筋根数和加载规则等.研究了空间梁柱组合体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延性和耗能能力等,并基于试验建立了 HRC空间梁柱组合体的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空间梁柱组合体在空间荷载作用下均出现了节点剪切破坏;提高轴压比能够增大梁端的峰值荷载,但同时组合体的延性降低,耗能能力减弱,刚度退化加重;三种加载规则中,加载规则1(主梁端和直交梁端同步加载)下试件的破坏特征与地震作用下节点的破坏特征吻合最好,但其承载能力和延性也最差;相对于单筋布置方式,并筋布置方式的组合体延性显著降低.依据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考虑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捏缩效应的三折线定点指向型恢复力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可为实际工程结构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足尺模型对比试验方法,对高强混凝土后浇整体式梁柱组合件和高强钢纤维混凝土后浇整体式梁柱组合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开裂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性能、强度与刚度退化特性、耗能能力、节点核心区域的剪切变形、梁端塑性铰与柱端的转动变形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预制高强混凝土结构后浇整体式梁柱组合件与现浇高强混凝土结构梁柱组合件具有相同的抗震能力,采用高强钢纤维混凝土浇筑预制混凝土结构后浇节点,可以减小节点区域箍筋用量,改善节点承载性能。本文还给出了钢纤维混凝土节点开裂强度的简化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装配式梁柱外环板高强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开展了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并对影响节点试件抗震性能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节点试件层间位移角及转动能力;提出节点恢复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节点试件失效模式为外环板与梁翼缘连接螺栓剪断、梁翼缘钢板断裂、外环板与柱连接处焊缝开裂3种形式;4个节点试件的滞回环面积较为饱满并呈"Z"形,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4个节点试件均有显著的刚度退化现象,下降坡度平缓;4个节点试件的层间位移角为0.09~0.12rad超过抗震规范的要求,表明节点具有良好的转动能力和延性性能;外环板的厚度和宽度对节点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提出的节点恢复力计算模型与节点试件的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细晶高强钢筋进行的材性试验表明,细晶高强钢筋有很好的屈服台阶,属于一种强度高延性好的增强筋材。参照现行混凝土结构规范设计了4个不同配筋率的细晶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柱十字型组合体,并对这些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测试试件从开裂到破坏的全过程及最终破坏形态,并给出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开裂荷载、极限荷载等重要数据。对数据分析得到细晶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柱十字型组合体抗震性能的延性指标和耗能指标。研究表明,采用细晶高强钢筋混凝土梁柱十字型组合体,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性能。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框架空间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空间梁柱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深入研究了空间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刚度退化、滞回耗能、位移延性等抗震性能以及变形组成分析和柱主筋应变变化等.试验结果表明,斜向地震作用下试件的破坏模式为柱端出铰机制,承载力、延性等抗震性能退化明显,且结构中存在扭转作用,应加强在斜向地震作用下结构抗...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由耗能螺栓和预应力筋连接的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RC梁节点,对8个十字形梁柱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总结了装配式梁柱节点的破坏特征。给出了装配式梁柱节点屈服和极限状态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建立了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通过分析滞回曲线特征得到了刚度退化规律及滞回规则,进而确定了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RC梁节点恢复力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加载过程中耗能螺栓的钢棒能够通过受拉耗能,装配式梁柱节点最终由预制梁混凝土塑性铰失效导致承载力下降;提出的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模拟该种装配式梁柱连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特征,可用于该类型节点的工程设计和抗震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装配式梁柱外环板高强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开展了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并对影响节点试件抗震性能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节点试件层间位移角及转动能力;提出节点恢复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节点试件失效模式为外环板与梁翼缘连接螺栓剪断、梁翼缘钢板断裂、外环板与柱连接处焊缝开裂3种形式;4个节点试件的滞回环面积较为饱满并呈“Z”形,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4个节点试件均有显著的刚度退化现象,下降坡度平缓;4个节点试件的层间位移角为0.09~0.12rad超过抗震规范的要求,表明节点具有良好的转动能力和延性性能;外环板的厚度和宽度对节点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提出的节点恢复力计算模型与节点试件的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向和双向两种加载方式下空间夹心节点(即核心区采用同梁等强的低强度混凝土浇筑的节点)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了不同加载方式对夹心节点的破坏形式、破坏程度、延性、耗能、刚度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向和双向加载方式下,夹心节点的破坏形式以梁纵筋屈服后节点核心区的破坏为主,但双向加载方式下节点的破坏程度更为严重,且延性有所降低;双向荷载的耦合作用降低了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在设计中仅考虑单方向地震作用是不安全的;两种加载方式对节点耗能性能和刚度退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HRB600级钢筋高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进行9根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的高强混凝土柱在工程实际轴压比条件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主要设计变化参数为钢筋等级、箍筋间距、混凝土强度和轴压比。对比分析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基于试验建立HRB600级钢筋高强混凝土柱的恢复力模型。结果表明:各试件的破坏形态相似,均为延性弯曲破坏,柱底出现塑性铰,纵筋屈曲,混凝土保护层脱落;HRB600级钢筋高强混凝土柱不仅具有较好的滞回性能以及变形与耗能能力,且震后可恢复性能相对较好;高强混凝土柱设计中,HRB600级钢筋与C80混凝土匹配应用效果较优;合理配置箍筋,可使HRB600级钢筋高强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条件下的延性系数大于4.0;文章基于足尺构件试验建立的恢复力模型,以期可为相关工程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影响高强混凝土试件强度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阐述了试件强度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并对构件混凝土强度进行了评定,探讨了构件混凝土强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龄期强度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峥 《混凝土》2011,(10):101-103
通过对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其龄期强度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探讨了高强混凝土龄期强度的发展规律,得到相应的拟合公式,可为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强度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志平 《山西建筑》2009,35(6):90-92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3根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梁进行了受弯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研究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ADINA可以非常准确地模拟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梁的整个受力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高强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验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万朝均 《混凝土》2002,(3):41-43
根据作者长时间积累的大量试验资料和配制经验,提出了高强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经验公式,并举例说明了使用该公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朱慧峰 《山西建筑》2012,(30):138-140
选用超细矿粉(US)、普通矿粉(OS)、硅灰(SF)三种矿物掺合料,通过抗压、抗折强度试验,制备出高强尤其高早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掺入适量的聚乙烯醇纤维(PVA)制备水泥基复合薄板,通过对薄板四点弯曲试验的研究,研制出强度高、韧性好的水泥基薄板。  相似文献   

17.
大流动度超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常规工艺 ,采用上海、广州两地的原材料制备出 90MPa~ 10 0MPa ,初始坍落度为 ( 2 0± 2 )cm ,2小时坍落度为 17cm以上的大流动度高强混凝土。深入研究了掺合料、减水剂、砂率等因素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同时 ,系统研究了大流动度超高强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集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粗集料最大粒径,级配,不同针片状含量以及不同胶凝材料用量和不同水胶比条件下,砂率对高强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设计配合比的情况下,对混凝土强度而言,存在最佳的最大集料粒径,最优针片状含量以及最佳砂率等。  相似文献   

19.
影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很多,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应用,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技术等技术环节出发,初步探讨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高强混凝土和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C80高强混凝土(HBC)和钢纤维高强混凝土(SFHSC)试件断裂性能的测试,分析两类混凝土断裂性能特性,并通过多指标与普通混凝土比较,总结HSC和SFHSC的断裂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