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卡马西平、 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96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和丙戊酸钠组,对比3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以及丙戊酸钠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4%,93.7%,90.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以及丙戊酸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3%,6.3%,25.0%,组间相比,托吡酯组显著低于卡马西平组和丙戊酸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托吡酯及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托吡酯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颞叶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所收治的92名颞叶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卡马西平治疗。两组均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例数相差不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颞叶癫痫能够明显地提高疗效,并且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此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SEV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鄢陵县中心医院治疗的SEVE患者69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托吡酯组(予以托吡酯治疗)、卡马西平组(予以卡马西平治疗)和丙戊酸钠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各23例。3组均治疗1 a,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托吡酯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丙戊酸钠组为73.91%、卡马西平组为69.57%,3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吡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低于丙戊酸钠组(30.43%)和卡马西平组(34.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治疗SEVE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托吡酯不良反应较轻微,安全性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4.
丙戊酸钠治疗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者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方法:测定43例单一丙戊酸钠治疗和39例单一卡马西平治疗2年以上癫痫患者的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两组的体重指数(BMI)和稳态模式评估(HOMA)指数.结果:丙戊酸钠组的BMI(23.47±1.45)、胰岛素(6.64±0.79)mU/L、HOMA指数(1.33±0.21)均明显高于卡马西平治疗组[分别为(22.27±2.10),P<0.05;(5.52±0.52)mU/L, P<0.01;(1.15±0.12),P<0.01],而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BMI与丙戊酸钠剂量、血药浓度均无相关性(分别r=0.16、0.02).结论:丙戊酸钠能引起体重增加和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胰岛素抵抗, 影响机体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9年9月~2011年4月期间我科收治的额叶癫痫患者53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包括患者27例,我们给予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包括患者26例,我们给予单药卡马西平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后均随访半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药卡马西平相比,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增加等优点,因此该联合方案可以作为额叶癫痫的常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托吡酯、 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分别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6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托吡酯组、卡马西平组及丙戊酸钠组,分别接受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卡马西平组有效率为70%,托吡酯组有效率为85%,丙戊酸钠组有效率为75%,3组比较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脑炎继发癫痫接受托吡酯治疗的有效率相对更高,但与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相比无明显差异,三种药物均可用于脑炎继发癫痫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癫痫患者卡马西平、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方法 对262例常规服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老年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卡马西平组有13.75%低于有效血药浓度,5%高于有效血药浓度,81.25%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丙戊酸组有51.96%低于有效血药浓度,3.92%高于有效血药浓度,44.12%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丙戊酸组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1),而两组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比率基本相似(P>0.05)。结论 患者在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初次使用剂量后达到有效浓度的比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师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时应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丙戊酸钠联合卡马西平在治疗额叶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额叶癫痫患者9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额叶癫痫的临床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对脑炎后癫癇的治疗作用。方法 90例脑炎后癫癇患者依据随机化原则分为3组,分别给予上述3种药物口服治疗;比较3种药物临床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丙戊酸钠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卡马西平组治疗总有效率最低,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10.0%,23.3%,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总数进行统计学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77,P=0.012<0.05),托吡酯组和卡马西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癫癇的临床疗效相当,卡马西平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本院的6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用药方式将其分为卡马西平组、托吡酯组和丙戊酸钠组,每组20例。卡马西平组给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托吡酯组给予托吡酯口服治疗,丙戊酸钠组给予丙戊酸钠口服治疗,记录比较三组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托吡酯的有效率最高,卡马西平的有效率最低,丙戊酸钠组的有效率居中,但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丙戊酸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居中,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治疗中,卡马西平、托吡酯和丙戊酸钠治疗的疗效相近,托吡酯的安全性最高,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更多,可考虑于临床中合理筛选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戊酸镁组、丙戊酸钠组及碳酸锂组,在治疗前,治疗2、4、6周末分别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段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2、4、6周后BRM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治疗2、4、6周末TESS评分,丙戊酸镁组分别显著低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组,差异有显著性,丙戊酸钠组显著低于碳酸锂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丙戊酸镁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碳酸锂与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副反应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碳酸锂与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副反应的异同。方法:采用随机法将50例躁狂症分成碳酸锂治疗组25例,丙戊酸钠治疗组25例,分别在治疗初期及第8周,用CGI-SI、TESS及Young躁狂量表测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两种药物治疗躁狂症疗效相当(P>0.05),但丙戊酸钠组副反应明显少于碳酸锂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副作用及疗效两方面考虑,丙戊酸钠在治疗躁狂症方面优于碳酸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丙戊酸钠治疗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丙戊酸钠是否有增效作用。方法把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氟西汀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独用氟西汀治疗,共12周,对比患者HAMA、HAMD的减分隋况,并通过TESS量表、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评估药物副作用。结果两组治疗后HAMA、HAMD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副反应相当,治疗后实验组无转躁病例,对照组有2例转躁。结论丙戊酸钠对焦虑抑郁共病有辅助治疗作用,且可以预防抑郁相转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戊酸钠联合喹硫平)和观察组(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根据躁狂量表(BRMS),评估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依据副作用量表(TESS),评价患者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BMRS评分变化均不明显,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可在保持较好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患者危害行为的特点及其责任能力评定。方法对1999年1月~2004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司法鉴定的28例躁狂发作和26例抑郁发作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抑郁发作组凶杀案件(46.2%)高于躁狂发作组凶杀案件(14.3%)的比例;在责任能力量表中,两组作案动机、与受害人关系等条目差异有显著性,2值分别为8.486、10.312;两组责任能力评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有各自不同的危害行为特点,这可能与两者的症状、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辨认和控制能力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卡马西平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对符合 CCMD- 2 - R情感性障碍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 172例患者随机分成卡马西平组 (10 2例 )和碳酸锂组 (70例 ) ,治疗 4周 ,使用Bech- Rafaelsen躁狂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疗效 ,用副反应量表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副反应。结果 :两组疗后 4周 BRMS总分减分率显著低于疗前 (P<0 .0 1) ,说明卡马西平能有效治疗躁狂发作 ,疗效与碳酸锂相近。卡马西平主要的副反应以消化系统为多 ,表现为恶心、呕吐 ,次之发晕、困倦、共济失调等 ,与碳酸锂相似 ,但持续时间短 ,病人易耐受。结论 :卡马西平可作为情感性障碍躁狂发作的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夹心ELISA法检测30例患者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并以30例健康体检和自愿献血者为正常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血清可溶性血清瘦素受体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重症和中轻症组血清瘦素水平均升高(P<0.001或P<0.05)、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均降低(P均<0.005);且重症组与中轻症组相比,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将患者按性别分组:与各自正常对照组相比,男性和女性病例组血清瘦素均明显升高(P均<0.05)、可溶性瘦素受体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和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天疱疮患者瘦素与可溶性瘦素受体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存在异常,这种异常可能在起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兆庆  祝英禄  孙梦月 《海南医学》2006,17(9):22-22,14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治疗癔症的疗效、副反应.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别用卡马西平、氯丙嗪治疗,疗程8周,用BPRS及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后2、4、6、8周末,BPRS量表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ESS量表分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BPRS、TESS比较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卡马西平治疗癔症疗效好、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患者均为轻、中度慢乙肝,研究组42例,两对照组为服用核苷(酸)类药物的患者(26例)、健康者(20例)。各组性别、年龄、身高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结果 慢乙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比健康人群高;研究组患者血清瘦素在治疗12、24周时显著低于基线水平,停药后渐回升;患者基线血清瘦素水平越低SVR率越高(P<0.01);研究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质量变化明显相关(r=0.996、P=0.004)。结论 慢乙肝患者基线血清瘦素水平与抗病毒治疗的SVR相关,是SVR的预测因子之一。α-干扰素治疗过程中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质量变化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振江  徐月清  陈威 《医学争鸣》2003,24(23):2165-216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方法 :84例CRF患者分为 3组 :非血液透析组 2 8例 (I组 ) ,常规血液透析组 31例 (II组 ) ,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组 2 5例 (III组 ) .2 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 ,ELISA法测定其血清瘦素水平 .同时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结果 :3组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I ,II组分别较III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 ) .3组CRF患者的体脂百分比均与其血清瘦素水平显著正相关 (r=0 .341 5 ,0 .2 0 31和 0 .2 1 6 3,P <0 .0 1 ,<0 .0 5和 <0 .0 5 ) .3组客观营养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 ,II组和III组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与其血清白蛋白显著负相关 (r =- 0 .2 1 6 9和 - 0 .1 986 ,P <0 .0 5 ) .SGA评估表明CRF患者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 ,其营养状况越差 ,血清瘦素水平越高 (P <0 .0 1 ) .III组SGA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和P <0 .0 5 ) .结论 :CRF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 ,其增高与CRF患者的营养不良有关 .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有助于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清除 ,从而进一步改善CRF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