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目前在嵌入式系统应用中非常流行的实时操作系统uC/OS-II和ARM微处理器,详细论述了uC/OS-II在基于ARM体系结构的Motorola 32-bit嵌入式微控制器MC9328MX1上移植的实现过程,指出了在uC/OS-II的移植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得出了uC/OS-II在ARM上的移植的一般性方法。  相似文献   

2.
实时操作系统uC/OS-Ⅱ在ARM7上移植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静  张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4):100-102,153
论文研究了源代码开放的实时操作系统uC/OS—Ⅱ在目前流行的嵌入式微控制器ARM7(AT91M40800)上移植的方法解决了ARM7启动代码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在uC/OS—Ⅱ的移植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该移植在MiceTeck EV40ARM评估板上实现,经该环境的多任务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经测试,其多项实时性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论文对ARM应用的操作系统移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该文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移植了uC/OS-II的ARM嵌入式系统的执行效率和实时性的问题,结合uC/OS-II和ARM体系分析了影响系统这一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执行效率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基于ARM和uC/OS-II操作系统的火灾探测单元设计研究,ARM的处理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uC/OS-II的移植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与扩展能力。ARM的丰富的片内外设和强大的处理能力及其低廉的价格,成为代替8位与16位处理器的极佳选择。并以一片具体的LPC2214为例,详细说明了这一系统中的关键模块的实现方案,对类似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嵌入式在工业应用中的实时性问题,本文结合实时性操作系统uC/OS-II和当前应用最广泛的ARM微处理器,设计一个测控系统。在处理器上移植该实时操作系统,编写多任务程序对实时操作系统在系统中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的实时性能够满足测控领域需求。  相似文献   

6.
当前,数字音频技术快速发展,高速性和高性能成为数字音频处理技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ARM处理器和uC/OS-II操作系统能够全方面的提高其处理速度和性能。以32位的STM32处理器作为数字音频播放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单元,控制文件的读取,芯片的解码以及LCD显示。通过ARM7处理器上移植uC/OS-II操作系统来实现统一的任务调度和外围设备管理,能更加优化控制处理器的处理机制,且任务的优先级的设定,解决了各个任务之间的冲突问题,有效的提高处理速度和性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源代码开放的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在目前流行的嵌入式微控制器ARM7TDMI上移植的方法,指出了在μC/OS-II移植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目标处理器平台上的移植是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基础和前提。论文实现了源码公开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在ARM7微控制器LPC2210上的成功移植,并研究了在移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构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嵌入式开发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基于uC/OS-II和SPCE061A的应用系统的设计,硬件上采用SPCE061A的最小系统硬件结构为基础,在软件体系上移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并通过对凌阳公司SPCE061A的体系结构的分析,分析了移植过程中的涉及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语音识别实例介绍了的应用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基于uC/OS-II和SPCE061A的应用系统的设计,硬件上采用SPCE061A的最小系统硬件结构为基础,在软件体系上移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并通过对凌阳公司SPCE061A的体系结构的分析,分析了移植过程中的涉及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语音识别实例介绍了的应用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由于ARM处理器本身的硬件结构特点,使得其对操作系统在其上的移植得到了极大的硬件支持.本文就uC/OS-Ⅱ操作系统是如何在ARM处理器上移植的,及其移植上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实时操作系统——uC/OS-II的内核结构,分析了它的移植技术;讨论了将其移植到80C51系列单片机硬件平台上的关键技术,并详细描述了此移植的实现过程,分析了移植测试实验情况;针对keil Cx51编译器环境下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说明,并总结了移植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深入分析了μC/IP协议栈,阐述了其移植原理和实现方案,并给出了在具体软硬件平台上的移植实例。首先,通过分析μC/IP协议栈,结合实时内核μC/OS-II与32位ARM7Core的软硬件平台,论述了μC/IP协议栈的移植原理。然后,根据TCP/IP各层协议的具体实现提出了μC/IP协议栈移植与裁减的一种可行方案。最后,在基于μC/OS-II与ARM7Core的软硬件平台上实现了μC/IP协议栈的移植。实验结果表明:移植后的协议栈实现了网络的基本功能,且运行稳定。开源μC/IP协议栈的移植实现,为基于μC/OS-II的Internet嵌入式系统应用提供一个小型可裁减的TCP/IP协议中间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Ⅱ移植到S3C44B0X的方法,针对通用ARM启动代码提出了适合S3C44B0X的启动解决方案并进行了详尽分析,指出了移植过程中牵涉的关键技术。该移植过程在Hm701Esp评估板上成功实现,通过经典同步与互斥机制测试,结果表明移植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μC/OS-Ⅱ内核超时等待机制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μC/OS-Ⅱ内核的超时等待机制,证实在一定情况下超时时间间隔不准确,在时间间隔到期的情况下,内核仍有可能返回成功,不符合一般的操作系统原理,且超时等待机制在有附加的挂起操作时,处理效率低下。指出μC/OS-Ⅱ内核的超时等待机制不完善的原因,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