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沐足结合耳穴压豆对中风后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以中药沐足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以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症候学指标、睡眠效率值评定两组的睡眠质量。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SQI、HAMA、HAMD、中医证候分析及睡眠效率值方面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沐足结合耳穴压豆是治疗中风后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护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脑中风后抑郁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综合护理。观察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积分(Fugl-Meyer)、Barthel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Barthel、HAMD、PSQI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中风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失眠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伴有失眠症状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方剂、辨证食疗护理、中药足浴、按摩、以及心理治疗等全面的中医护理措施。护理前后分别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Hamilton焦虑量表、Hamilton抑郁量表、VAS量表记录和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睡眠质量,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巨阙齐刺法合脐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研究标准选取中风后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齐刺组。常规组针刺采取常规穴位,齐刺组针刺采取巨阙齐刺法配合脐针及常规穴位。每组患者针刺均1次/日,连续针刺6次/周,共针刺4周。分别记录每组患者针刺4周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快速眼球运动期(REM期)评价组间疗效差异。结论:巨阙齐刺法配合脐针结合常规针刺疗法在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评分及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疗法,能显著地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日常活动能力及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失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3例中风后抑郁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失眠护理常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失眠护理常规+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的治疗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评价各组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患者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共有90例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有1例对穴位贴敷过敏退出研究,2例耳豆脱落退出研究,实际完成45例,干预后治疗组比对照组睡眠质量分数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对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的失眠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江燕娜  余幼芬  洪文跃 《新中医》2017,49(11):123-12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情志护理、穴位按摩及饮食调护。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变化。结果:2组干预前的SAS、SDS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的SAS、SDS及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及PSQI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先兆流产患者,可提高睡眠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针刺法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中风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通督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评量表(HAMD)]、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24/35)(P0.05);2组治疗后PSQI量表中睡眠时间、入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睡眠质量评分和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S-QOL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通督针刺法联合艾司唑仑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徐雪伟 《新中医》2015,47(4):305-306
目的:研究中医一体化优质护理方案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一体化优质护理,观察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采用PSQI量表和HAMD量表评估睡眠质量和焦虑状态。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前PSQI评分和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2组护理后PSQI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医一体化优质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脐内环针刺治疗对失眠症的焦虑、抑郁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心理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为评定标准,并以西药安定片治疗为对照组,观察针刺脐内环针刺治疗对失眠症心理量表的影响。结果:1脐内环针与安定片两组有相当的改善原发性失眠HAMILTON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的临床评分疗效;2二者有相当的改善原发性失眠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的作用;3在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总评分比较上,虽然治疗前、治疗后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脐内环针刺组不及安定片组。结论:壮医脐内环针刺有较肯定的改善失眠症患者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评分的作用,但在睡眠质量指数上不及安定片的稳定作用,提示临床上也宜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以脐内环为基础的失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加强扬刺百会穴治疗抑郁性失眠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扬刺百会组30例和常规针刺组30例,疗程为一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HAMD和PSQ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HAMD和PSQ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方法和加强扬刺百会穴治疗抑郁性失眠均有疗效,但加强扬刺百会穴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安神散”穴位贴敷治疗中风病恢复期合并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中风病恢复期合并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安神散”穴位贴敷,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及睡眠效率(SE)。结果:治疗第5天时,2组PSQI、AIS、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比较,治疗组PSQI、AIS评分减少高于对照组,治疗组SE增加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PSQI、AIS、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SQI、AIS低于对照组;与基线比较,治疗组PSQI、AIS评分减少高于对照组,治疗组SE增加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安神散”穴位贴敷神门穴治疗中风恢复期合并失眠患者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应用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172例失眠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分类研究,并以同时间段132例体检正常的人群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失眠组中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3种体质者多于健康对照组(P<0.01)。失眠组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气郁质、阳虚质人群比例均高于男性(P<0.01);男性湿热质、痰湿质人群比例均高于女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各偏颇体质患者的PSQI分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阴虚质最明显(P<0.05)。结论: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是失眠患者的多发体质,掌握中医体质特征,更好地指导系统化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对慢性胃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采用柴胡舒肝散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总积分变化;用中医证候量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并评估比较临床总体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HAMA、HAMD总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后HAMA、HAMD总评分和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HAMA、HAMD和PSQI评分下降值均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总体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柴胡舒肝散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确切,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陈海琴  胡丽英  陈慧琴 《新中医》2019,51(12):268-271
简版:目的:探讨舒眠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将118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9例采用地西洋治疗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9例采用舒眠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比2组干预前后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D、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和HAMD睡眠障碍因子。结果:2组干预前后PSQI、HAMD、SER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巨阙齐刺法合脐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研究标准选取中风后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齐刺组。常规组针刺采取常规穴位,齐刺组针刺采取巨阙齐刺法配合脐针及常规穴位。每组患者针刺均1次/d,连续针刺6次/周,共针刺4周。分别记录每组患者针刺4周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和快速眼球运动期(REM期)评价组间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和快速眼球运动期(REM期)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改善,且齐刺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齐刺组为93.33%(28/3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巨阙齐刺法配合脐针结合常规针刺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药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合并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抑郁(PS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160例分为针灸组、药物组、针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4组均给予卒中单元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训练、语言训练、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等),同时针灸组加用针刺治疗,药物组加用安神合剂治疗,针药组加用针刺及安神合剂治疗。治疗前及治疗第8、24周时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的睡眠状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评定患者的卒中恢复情况,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4组HAMD、PSQI、NIHSS、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4组HAMD、PSQI、NIHSS及Barthel评分治疗后均有变化(P0.05);治疗第8、24周组间比较显示,针灸组、药物组和针药组HAMD、PSQI、NIHSS、Barthel评分均较同时段对照组有差异(P0.05),针药组HAMD、PSQI、NIHSS、Barthel评分均较同时段针灸组和药物组有差异(P0.05)。结论:针药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及睡眠障碍程度,有助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沐足对恶性肿瘤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失眠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耳穴压豆和中药沐足,疗程均为7d.比较2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较干预前PSQI、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沐足对恶性肿瘤患者失眠效果显著,且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8.
李晓婷 《新中医》2020,52(13):70-7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血液病患者激素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使用激素治疗后失眠的10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睡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诊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记录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2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患者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2组睡眠质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及中药敷贴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液病患者激素相关性失眠,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外伤术后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干预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利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对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HAMD、NIHSS、PSQI评分及QL-index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NIHSS、PSQI、QL-index评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从心肝论治针刺治疗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均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2组治疗前后抑郁和睡眠情况,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AMD、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心肝论治针刺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