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造林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1年生刺槐和紫穗槐幼苗进行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率分别为100%,80%,60%,40%)和铅胁迫(土壤铅含量分别为0,300,500,1 000,2 000,3 000mg/kg)处理,分析在水分和铅单一及交互胁迫条件下,2种植物叶片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刺槐和紫穗槐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水分和铅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单一水分胁迫下,刺槐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幅度高于单一铅胁迫,当土壤铅含量相同时,土壤相对含水率为40%的处理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分胁迫处理;在铅或水分单一胁迫及二者的交互胁迫中,当土壤铅含量相同时(土壤铅含量为3 000mg/kg处理除外),各水分胁迫处理的刺槐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单一水分或铅胁迫条件下,刺槐、紫穗槐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未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而降低。【结论】水分和铅交互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对提高刺槐和紫穗槐抗旱性的贡献大于抗铅性;刺槐积累脯氨酸提高自身抗逆性的能力强于紫穗槐,而紫穗槐合成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提高自身抗逆性的能力强于刺槐。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红掌离体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聚乙二醇-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对红掌离体叶片进行渗透胁迫,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强,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表现为上升趋势,重度胁迫时,三者含量提高最显著;叶片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均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红掌在轻度、中度干旱胁迫下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重度干旱胁迫下会受到一定伤害。  相似文献   

3.
利用盆栽方法,通过人工调控土壤含水率,设置轻度T1(相对含水率65%~70%)、中度T2(相对含水率55%~60%)和重度T3(相对含水率45%~50%)三个水分胁迫水平,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通过测定与分析,认为冬小麦旗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水分胁迫密切相关,是保障冬小麦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抗性物质。轻度水分胁迫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生长前期,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全生育期可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特别是乳熟期,中度和重度水分处理分别比CK增加78.6%和144.0%,因此可溶性糖可能是对种子成熟有特别作用的抗性物质。水分胁迫加强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说明脯氨酸也是重要的抵抗干旱的活性物质。在冬小麦全生育期中,开花期脯氨酸含量比正常含量高1倍左右,说明脯氨酸可能是保障正常开花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对楸树(Catalpa bungei)无性系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塑料薄膜封盆法,通过土壤含水量与叶水势变化对干旱胁迫程度进行划分,并研究5个楸树无性系在不同干旱程度下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通过土壤含水量与叶水势的变化,将干旱胁迫过程分为正常(CK)、轻度(LD)、中度(MD)和重度(SD)干旱,其区间为正常干旱(土壤含水量97.49%,叶水势-0.54MPa)、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59.96%,叶水势-1.28MPa)、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34.19%,叶水势-2.32 MPa)、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4.52%,叶水势-2.99 MPa);5个楸树无性系土壤含水量与叶水势拟合关系均以指数拟合最佳,平均R2达到0.989 3(P〈0.001);5个楸树无性系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显著上升(P〈0.01),其中无性系015-1和无性系7080在SD下分别达到正常状态的34.39倍和33.41倍,达极显著水平(P〈0.001);无性系1-3则在LD时快速上升,迅速达(855.46±227.52)μg/g Fw;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出不同趋势,无性系7080在各阶段均最低,正常状态仅为(1.644±0.137)mg/g Fw,而无性系1-3在CK时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在LD时迅速下降,体现出不同的响应模式。[结论]5个楸树无性系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均有一定的响应,以游离脯氨酸为最主要渗调物质,可溶性蛋白为辅,未见可溶性糖有显著贡献;其中无性系7080在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上表现出较高的能力,体现出较好的抗旱性,而无性系1-3则对于干旱胁迫响应最迅速。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文冠果的耐旱机制,对文冠果幼苗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分析文冠果叶片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文冠果幼苗体内积累的脯氨酸含量随之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重度干旱处理下最高,表明重度干旱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最大,而中度干旱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较小,表明文冠果幼苗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下施钾水平与烟草叶片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砂培法对不同钾浓度处理下的烤烟NC89(Nicotiana tabacum L. cv. NC89)进行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测定了株高、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和主要渗透调节物质钾离子、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钾与其他渗透调节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下,高钾可使植株生长受胁迫程度得到缓解;重度干旱胁迫下,高钾则加重干旱胁迫对植株造成的损害;轻度干旱胁迫下随钾浓度升高烟草叶片钾含量有下降趋势,胁迫后期下降明显,而重度干旱胁迫下,高钾浓度能够增加烟草叶片钾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推移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持续上升,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相关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钾与可溶性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与游离脯氨酸含量呈负相关性;而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渗透胁迫对不同钾素营养水平下烤烟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各供钾水平处理烟叶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增加,胁迫处理24h达到高峰,之后含量下降。不同胁迫强度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渗透势-0.2Mpa处理烟叶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峰值显著高于渗透势-0.4Mpa处理。渗透胁迫下提高供钾水平可以促进烤烟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烟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低温胁迫对竹子3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8种竹子离体叶片为材料进行低温胁迫试验,研究低温胁迫对竹子3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竹子叶片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有明显变化.-25℃条件下,8个供试竹种可溶性蛋白为2.37~5.18mg/g、可溶性糖为21.22~52.27 mg/g、游离脯氨酸为139.75~1 21...  相似文献   

9.
干旱胁迫对长春花光合特性及可溶性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长春花的生长繁殖、光合特性及可溶性糖的影响,测定不同土壤湿度下的长春花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及叶片数、株高、花数等形态指标。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下(土壤体积相对含水量55%~60%),其生理及形态方面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重度干旱胁迫下(土壤体积相对含水量30%~35%),长春花的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下降的同时,水分利用率明显升高,这表明长春花具有强抗旱性;中度干旱下(土壤体积相对含水量40%~45%)使长春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蔗糖的积累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大量积累提高了植株的渗透势,其中蔗糖和葡萄糖为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新陆早48号棉花叶片生理指标以及生物量的影响,为生产中棉花干旱诊断及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盆栽试验,设置土壤含水量分别达到田间持水量的35;~40;,55;~ 60;,75;~ 80;,90;~ 95;四个水平,研究干旱胁迫对盆栽棉花(Gossypium spp)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在蕾期及初花期棉花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以上三个指标在蕾期及初花期均与土壤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两个时期均表现为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0;时,棉花干物质积累及籽棉产量达到最大值.[结论]棉花在蕾期和初花期对干旱胁迫比较敏感,其中脯氨酸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能较好指示干旱程度,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下刺槐生理适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控制实验,研究了严重土壤干旱胁迫下刺槐的生理适应特性.结果表明刺槐具有很强的渗透调节和活性氧清除能力.在渗透调节上,刺槐在干旱胁迫初期可溶性糖起主要作用,在胁迫后期脯氨酸(Pro)起主要作用.在活性氧清除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整个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过氧化氢酶(CAT)则是胁迫后期的重要保护酶.丙二醛含量(MDA)在整个干旱胁迫过程中没有明显增加,说明刺槐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芝麻品种叶片和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不同基因型芝麻对花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为芝麻抗旱性研究和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法,以抗旱品种金黄麻和干旱敏感品种竹山白为试验材料,在花期进行轻度(T1)、中度(T2)和重度(T3)干旱胁迫处理,以正常浇水为对照(CK),分别测定植株叶片和根系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游离氨基酸(A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还原型抗坏血酸(AsA)等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析干旱胁迫下2个基因型间生理响应机理的差异。【结果】干旱胁迫后,芝麻叶片中MDA、H2O2、Pro、SS、SP、GSH含量和SOD、POD、PAL酶活性以及根系中MDA、SS、SP、AA、GSH、AsA含量和CAT、PAL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不断加剧呈不断上升趋势,叶片中的AA、AsA含量和CAT活性以及根系中H2O2、Pro含量和SOD、POD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呈先升后降趋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叶片中各项指标测定值与根系中指标值均呈正相关,品种抗旱性与膜脂过氧化伤害物质(MDA和H2O2)含量呈负相关,与部分渗透调节物质、防御系统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呈正相关。【结论】在花期干旱胁迫下,对2个不同基因型芝麻测定的12个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响应差异较大,叶片大于根系。抗旱品种较干旱敏感品种表现为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较轻,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较多,保护酶(SOD和CAT)活性较强,抗氧化物质(GSH和AsA)含量较高。芝麻抗旱性生理机理表现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桔梗对干旱胁迫的应答机制及水杨酸对桔梗抗旱性的影响,以桔梗幼苗为材料,研究外源添加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下桔梗幼苗的抗旱性,对桔梗幼苗根和叶片中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同时以actin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叶绿素酸酯a氧化酶基因(CAO)、叶绿素合酶基因(CHLG)...  相似文献   

14.
探究不同干旱胁迫对绣球生长的影响,评价其抗旱性。以6个绣球品种为试材,利用盆栽控水法,分别设置常态(CK)、轻度干旱胁迫(T1)、中度干旱胁迫(T2)、重干旱胁迫(T3)和特重干旱胁迫(T4)处理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其生物量、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等15个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在干旱胁迫下,各绣球品种的生物量和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根冠比、相对电导率、MDA、Pro和SS呈上升趋势,但各品种上升幅度有所差异,SOD、POD和SP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绣球的光合色素变化规律不明显。6种绣球抗旱性由强到弱排序为:万华镜>爱你的吻>头花>白色天使>花手鞠>夏祭。  相似文献   

15.
以东试早柚为试材,通过采用黑地膜覆盖、白地膜覆盖、草覆盖和保水剂添加处理的田间比较试验,以常规管理(不覆盖)为对照,研究4种保水处理对柚子各物候期土壤含水量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白地膜覆盖、草覆盖、保水剂添加处理均提高了土壤含水量(SMC),柚子叶片的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蔗糖(Suc)含量也产生了影响,其变化幅度及趋势不同;而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EC)维持在较低水平,均低于对照,以黑、白地膜覆盖和草覆盖降低最明显;在柚子的不同物候期,除了白地膜和对照叶片的SP以成熟期(9月)最高外,其他处理的SP,SS,Suc,Pro和REC均以现蕾期(1月)最高;各处理的SP,SS,Suc和Pro在近成熟期也相对较高,而在其他物候期表现很低。这表明柚子通过自身调整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启动相应抗逆调节方式来维持代谢平衡。利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的保水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用每种保水处理下各项指标隶属度的平均值作为保水处理优劣的综合鉴定标准,得出各保水处理的效果从高到低依次顺序为黑地膜>草覆盖>白地膜>保水剂>对照。  相似文献   

16.
以2年生裸果木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在土壤干旱过程中,监测叶片荧光参数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揭示裸果木幼苗对水分变化的生理响应机制,以期为裸果木抗旱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NPQ-Lss)系数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持续上升;最大荧光(Fm)、原初光能潜在活性(Fv/Fo)、光化学最大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qP-Lss)系数和稳态光量子效率(QY-Lss)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荧光衰减率(Rfd-Lss)在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23.23%时迅速下降。土壤水分含量减少时,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过程受抑制,但叶片能通过显著提高NPQ-Lss,消耗过剩的光能来减轻干旱对光合机构的伤害。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逐渐加剧,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显著积累,增加幅度却逐渐减小;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先下降,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31.38%时开始显著增加;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含量持续增加。在干旱过程中,裸果木叶片能够通过积累Pro、SS和SP,来降低渗透势,起到一定的抗旱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水分胁迫对杉木造成的伤害及外源物质对杉木抗旱性能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下添加外源Ca^2+和AsA的方法,研究渗透胁迫下不同浓度Ca^2+和AsA对杉木幼苗质膜透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严重影响叶片质膜系统的稳定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造成杉木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再下降后又上升,均与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适宜浓度的外源Ca^2+和AsA可保护质膜系统,抑制质膜透性增加,降低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杉木幼苗的抗逆境能力,有效增强杉木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8.
以1 a生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元宝枫(Acer truncatum)和侧柏 (Platycladus oriˉ entalis)苗木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对3种苗木叶片丙二醛含量、 渗透调节物 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些生理指标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胁迫 强度增大,3 种苗木的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 (MDA) 含量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呈递增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 过氧化氢 酶(CAT)活性随干旱强度增大,开始增加,而在重度胁迫时,酶活性下降,但水分胁迫 时的酶活性 始终高于正常水分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