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的实施和常见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二十余个大城市的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实施的实践总结,讨论了探测中常见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探讨如何根据探测深度选择不同探测技术方法;深浅组合探测;多方法综合探测应用和由粗及细提高探测精度;以及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可能问题和解决思路。为近阶段将我国较广范围内开展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我国地震台网在过去30年中测定震级方法的引进和发展概况,对于所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一些初步的探讨和改进意见,仅仅为应用这些方法测定震级的实用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了1984年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五篇有关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开展地震预报研究的报告,扼要地介绍了近几年来苏联在水文地球化学观测部署、观测项目、数据处理方法,预报地震的效果,理论解释以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一些新进展。本文指出,系统开展水文地化观测研究,对探讨地震发震时间和深化对地震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的认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相关技术问题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有效预防、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对未来工程设施及其运行环境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的一项主动防灾措施。本文基于近年来在开展此项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整体流程,包括评估依据、技术内容、评审要求及评估工作完成后如何备案等进行了评述,并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经常遇到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防震减灾意识逐渐增强,地震预警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日本、墨西哥、美国南加州地区、希腊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发展了地震预警系统。我国也已开始大力发展地震预警技术,目前正稳步推进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制和建设。作为一项大有前途的防震减灾技术,地震预警技术在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中,不乏成功案例。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的地震预警系统SAS在几次大地震中取得了实际的减  相似文献   

6.
崔秋文 《地震科技情报》1999,(7):38-40,F003
概述了1996年6月16日墨西哥中东部6.7级地震,在地震中,共有17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几百所房屋毁或受损,墨西哥城居民在地震中的表现,表明平时的防震宣传工作卓有成效。同时不介绍了墨西哥的地震构造和发震背景以及防灾机构、地震研究机构和研究工作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译编”序     
地震是没有国界的。我们都认识到,地震夺走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使发生破坏性地震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到极大危害。无论是在深入研究地震过程理论方面,还是在创建地震危险性评定以及地震和地震灾害预测方法科学原理方面的合作,仍然是两国地震学者加强合作的基础。在过去16年期间,中、哈两国地震工作者们实施了大范围的地震科学研究和组织工作,获取的新资料在敬请读者关注的专著中广泛地应用。作者致力于专著工作时,力求找到对下列问题的解答,即破坏性地震何地、何时和为什么发生?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全面…  相似文献   

8.
为执行中、墨两国政府科技合作第四次会议议定的关于墨西哥承担中国对墨地震考察的项目,中国地震考察组一行四人于1979年9月赴墨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地震科学技术考察和友好访问。这次考察较全面地了解了墨西哥地震工作的现状和主要特点,开展了两国地震工作的学术交流,为加强中墨两国人民和科学家之间的友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考察组参观考察了墨主要地震研究机构和大地震的现场,共八个单位和地方,现分几个方面概括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地球卫星技术观测预测地震灾害的评价是近年来国际科联所关注的重要研究项目 ,该项目要求评价这一技术的成熟性和应用效果 ,并提出改进的指导方针。本文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综述了卫星观测和预测地震的一些事例及部分结果 ,讨论了卫星测震技术一些不确定性及影响问题。评价卫星测震技术的目的 ,是为该项技术的科研开发系统和组织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系统架起桥梁 ,回答后者应用该技术所抱有的焦虑心情原因及其具体问题 (如观测到的地震信息到发生地震的时间是几年、几个月 ,几天还是几小时呢 ?当然 ,这是非常难确定的。科研开发决策人可以说的是 ,…  相似文献   

10.
遥感在汶川、玉树地震中的有效应用,突出了重大自然灾害对遥感技术的需求。针对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特殊性,详细分析了地震发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产生不同的地震灾害,地震应急中监测目标的不同,需要采用最佳遥感数据进行灾情判别,从而更好地得到地震灾情的分布情况;对现有遥感数据源和地震应急实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得到遥感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现状及制约因素,制约因素主要有两点:时间分辨率和图像处理技术;最后提出了遥感技术在地震应急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笔者在参与“亚太地区减轻地震和海啸灾害技术开发及其整合(EqTAP)”大型研究项目所做的1976年中国年唐山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淡路地震灾害的比较研究写成,着重论述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风险管理和实施技术。为了使论述更为全面,本文还联系1990年代发生在美国、土耳其、印度、墨西哥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灾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2017年墨西哥普埃布拉发生7.1级破坏性地震,这次地震为评估公众如何感知和使用墨西哥城的地震预警系统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检验机会。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较模糊的问题,以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为依据,结合评估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合理确定评估项目的重要性和科学划分危险性分区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及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震知识应用于社会领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地震科学的影响。从地震预报、工程地震、震害预测、震灾评估、地震宣传和地震速报与应急等方面讨论了地震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科学具有重要手社会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地震震源、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预报等学科的研究,并展望了共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搜集1999年集集M7.6级地震、2008年汶川M8.0级地震震中高烈度区各乡镇生命损失和当年人口等基础数据,得到不同地震烈度下各乡镇死亡率数据。以评估地震减灾能力的宏观模型为基础,对各乡镇的减灾能力进行评估并划分等级,得到不同等级地震减灾能力与相对应的平均死亡率的统计关系。将此对应关系应用到2010年玉树M7.1级地震中,所得到的生命损失结果与官方公布的结果相近。表明宏观地震减灾能力评估体系可应用于单次地震损失快速评估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全球地震早期预警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地震预警技术在国际上得到迅速的发展,并有成功预警且收到减灾实效的先例.本文系统介绍了地震早期预警的方法,包括波前探测、P波应用、现地预警和区域预警;介绍了地震早期预警系统在墨西哥、日本、土耳其、中国台湾和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应用情况.还对地震预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远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已实施3年,进入项目结题阶段,已形成海域地震区划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为即将开展的中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项目组分析和探讨了海域地震区划研究基础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关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介绍和分析了主要研究成果和进展,包括海域断裂活动性探测和地震构造...  相似文献   

18.
会讯     
由黑龙江省地震学会、黑龙江省地震办公室、哈尔滨市地震办公室和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办,于86年2月21日在工程力学研究所举办了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各有关部、委、办、厅(局)领导同志参加的“考察墨西哥地震汇报会”。会议由黑龙江省地办副主任、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任锦章同志主持。会上听取了我国墨西哥地震考察团团长、工力所副所长、省地震学会付理事长谢礼立付研究员对墨西哥地震的考察报告。并播放了墨西哥地震的实况录像。省地震学会付理事长、哈建工学院副  相似文献   

19.
地震应急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姜立新  帅向华  张建福  李志强 《地震》2003,23(2):115-120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是防震减灾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的研究和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地震应急指挥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构成、设计和实现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根据所从事的项目建设过程,对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建设一期工作。  相似文献   

20.
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历次地震灾害调查发现,中小学校舍和乡镇卫生院(所)房屋震害较重,教学设施、设备和医疗防疫器材损失严重。结合地震现场工作实际,在现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的地震灾害调查和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