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护脉膏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脉膏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32例外周静脉给药化疗中发生的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的组织损伤患者分为护脉膏治疗组和对照组 (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加硫酸镁湿敷 ) ,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护脉膏组治愈率 87.5 % ,总有效率 10 0 % ;对照组治愈率 2 5 .0 % ,总有效率 6 2 .5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护脉膏治疗化疗药物外渗所致局部组织损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 方法 :观察18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局部用药加口服中药。对照组采用西医局部用药。 结果 :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8%,对照组为8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22%,对照组为61.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院内自制中药制剂菊兰清明片或谷龙清明片+西药。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共连续治疗3周。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76.7%,有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61.7%,有效率为21.6%,总有效率为8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病例均随访1年,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0例,占对照组治愈病人的27%。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疗程短,见效快,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对比传统西医方法,通过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疗效。 方法: 选择16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单纯西医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通过测定入选人群血浆脑钠肽水平,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 两组人群血浆脑钠肽水平组内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血浆脑钠肽值明显低于单纯西医组(P< 0.05),两组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单纯西医组(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局部封闭配合疏肘膏外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局部肌筋膜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封闭)治疗;治疗组40例在局部封闭的基础上外贴疏肘膏治疗,观察其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2.5%,复发率为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治愈率为72.5%,复发率为7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的基础上加用疏肘膏外用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紫草膏涂擦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用紫草膏治疗,对照组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4、21天,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膏涂擦治疗深Ⅱ度烧伤有较好疗效,能提高创面愈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鸡蛋清调制紫草膏治疗PICC术后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对PICC术后出现静脉炎的80例肿瘤患者采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鸡蛋清调和紫草膏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方法,观察两组治疗静脉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结论:鸡蛋清调和紫草膏外敷能有效治疗PICC术后静脉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化积膏治疗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支持疗法(能量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自拟化积膏外敷治疗,疗程1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B超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4.1%;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9.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化积膏外敷联合西医常规支持疗法治疗肝硬化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9.
紫草膏对化疗性静脉炎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紫草膏外涂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择24只健康新西兰白兔,所有动物均采用自身对照,右耳实验组, 左耳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给予多柔比星5 mg(2 g ·L-1)耳缘静脉注射, 建立白兔耳缘静脉损伤模型。实验组按规定时间外涂紫草膏,对照组不处理。 结果 : 白兔耳缘静脉局部大体表现及病理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 采用紫草膏外涂能明显减轻对血管的损伤,从而保护血管,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局部理疗;治疗组采用活血通络汤配合局部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通络汤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足跟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95例中药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临床表现、相关的药品及剂型、发生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诱发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较多,主要为注射剂;年龄分布以老年人居多。结论: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张少华  秦林 《山东中医杂志》2010,(9):589-590,592
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分析利水消肿中药的不同性能特点。认为利水消肿药物具有淡渗升降、通利三焦,苦寒趋下、降泄利尿,以及毒烈凶猛、峻下逐水等作用特点,可分为淡渗、苦寒、峻毒三类,应用于寒热虚实不同的水肿病证,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分析抗结核板式药物治疗肺结核的应用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汉寿县人民医院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肺结核患者,经随机抽样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5 例。观察组应用抗结核 板式组合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治疗总有效率为 97.14 %,高于对照组的 85.71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57 %, 低于对照组的 14.29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 97.14 %,高于对照组的 74.29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抗结核板式药物的应用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癫痫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查询相关资料,并收集中医治疗癫痫的280个首方,对其中的用药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在中医治疗癫痫280首方中,共涉及212味,药物类型39种,其中单味药物使用频率排在前五位的有:天南星,使用次数145次,使用频率51.79%;石菖蒲,使用次数128次,使用频率45.71%;全蝎,使用次数115次,使用频率41.07%;半夏,使用次数113次,使用频率40.36%;天麻,使用次数108次,使用频率38.57%。在药物类别使用方面,使用频率排在前五位的有:平肝熄风类,使用次数220次,使用频率78.57%;化痰平喘类,使用次数205次,使用频率73.21%;安神类,使用次数193次,使用频率68.93%;补虚类,使用次数185次,使用频率66.07%;活血化瘀类,使用次数177次,使用频率63.21%。结论:平肝熄风、化痰平喘、安神以及补虚等药物在治疗癫痫病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养阴药与活血药配伍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养阴药与活血药配伍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药物血清,以大肠杆菌内毒素造成HUVEC的凋亡模型,观察药物血清保护HUVEC以抗凋亡的作用。结果:养阴药与活血药同用可促进HUVEC在损伤条件下的增殖,能明显降低细胞液中LDH及MDA含量、提高SOD水平,并且能显著降低HUVEC的凋亡率。结论:养阴药与活血药配伍对血管内皮细胞(EC)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是该法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疑难病的概念在中医领域多用,比较笼统,范围较广,临床各科均有不少疑难病。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将疑难病的发病特点概括为:病因交错,病情多变,病机相反,数病相合。故疑难病诊断不易,治疗更难。张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大多数疑难病的主要病机常为肝郁气滞,痰瘀交结,故在治疗用药时具有善用化瘀药、喜用祛痰药、巧用虫类药、妙用理气药等用药特点。常能达到药到病除、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药味产生的依据。方法 :对 13 3味药物水煎液 p H值进行测定。结果 :单酸药 p H值较对照药 p H值明显降低 ,二者经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0 .0 1) ;单味药 p H值较对照药 p H值明显增高 ,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结论 :药味产生的基础是药物疗效及其功能 ,同时也证明了药味起源于口尝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目前中药新药在研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药技术审评要求需进一步调整及技术审评队伍建制的设想;从中药新药管理政策方面引申出新药概念重新界定、中药第五类新药的开发、国家应建立中药新药药理学的重复实验评价部门方面的观点与建议;并就目前中药新药研制现状剖析了在技术审评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证实药品中细菌L型的存在。方法 采用微生物法定量和定性试验。结果 药品中存在细菌L型。结论 证实了L型细菌在药品中的存在,对其研究将有利于药品质量监督与控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目前中药新药在研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药技术审评要求需进一步调整及技术审评队伍建制的设想;从中药新药管理政策方面引申出新药概念重新界定、中药第五类新药的开发、国家应建立中药新药药理学的重复实验评价部门方面的观点与建议;并就目前中药新药研制现状剖析了在技术审评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