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镜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镜像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母体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超声检查、产后大体检查、胎盘病理及母儿围产结局。结果 镜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母体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稀释性贫血、低蛋白血症、胎儿水肿及胎盘水肿为特征。严重者出现胸水、腹水、肺水肿和心衰。此类患者产后出血、输血、转重症监护病房比例高。本组8例分娩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白蛋白(ALB)均降低,分别为(77.38±9.10)g/L、0.246±0.029及(24.86±3.10)g/L;终止妊娠后HB、HCT及ALB明显改善,分别为(99.27±15.27)g/L、0.308±0.046及(29.59±3.13)g/L,分娩后与分娩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患者终止妊娠后母体症状迅速改善并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镜像综合征与子痫前期诊断易混淆,其中稀释性贫血是鉴别诊断要点。确诊镜像综合征后,可予纠正低蛋白血症和合理使用利尿剂,严格限制液体入量,尽早终止妊娠,预防产后出血等处理。终止妊娠是治疗镜像综合征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镜像综合征又称巴兰坦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胎儿、胎盘水肿和继发性母体不同程度的水肿及血液稀释的临床特点。镜像综合征发病率极低,病情进展快,国内外报道例数较少,目前其病因大多与诱发胎儿水肿的因素相关,其中双胎输血综合征是胎儿非免疫性水肿病因之一。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2月收治的双胎输血综合征合并镜像综合征的病例,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并予以合理治疗干预,分析预后情况。该患者在入院保守治疗的情况下病情加重,最终选择终止妊娠,妊娠终止后病情较前明显好转,予以出院门诊随访。现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镜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收治的6例镜像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和超声检查、胎盘大体检查和病理、母婴结局)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均出现母体水肿-胎儿水肿-胎盘水肿三联征,6例均出现贫血和血液稀释[表现为血红蛋白(86.00±10.88) g/L和红细胞压积0.267 7±0.026 7]、低蛋白血症[白蛋白(21.53±3.12) g/L]、尿蛋白阳性和血尿酸[UA(551.50±63.02) μmol/L]增高。另有4例血压升高。结论:伴随胎儿水肿或胎盘水肿出现母体水肿,即可确诊镜像综合征,有些病例可出现类似子痫前期的症状。血液稀释是该病最重要的特点,能将其与子痫前期鉴别开来。确诊镜像综合征后,应纠正水肿的原因或尽早终止妊娠,可使用利尿剂并限制液体的入量。 相似文献
4.
妊娠并发腕管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山东省菏泽地区人民医院马玲东阿县人民医院于桂荣腕管综合征是上肢神经受压综合征中最多见者,多发于中年妇女,女男之比可高达6:1[1,2]。由于主要症状在手部,患者多去骨科门诊就医。1992年8月至1995年8月我们诊治妊... 相似文献
5.
崔风云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6(5):354-355,387
目的 探讨产科并发症HELLP综合征的母儿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14例HELLP综合征的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结果 14例中12例发生在产前,2例发生在产后,平均孕龄为32.5周,孕妇的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肾衰、DIC、肺水肿、严重腹水和胎盘早剥等。其中8例需要输血或血液制品,12例采用剖宫产结束分娩。围产儿死亡5例,主要与胎盘早剥有关,另外胎儿宫内窘迫及早产也是重要原因。结论 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其高的母婴并发症和病死率要求我们对有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进行密切随访和治疗,一旦确诊为HELLP综合征应转入中心级以上医院进行治疗,尽快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6.
HELLP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9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时9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HELLP综合征发病孕周为28~39周,终止妊娠孕周为33.09±3.70周,均采用剖宫产;完全性HELLP 4例,部分性HELLP 5例.完全性HELLP组血小板计数值明显低于部分性HELLP组(P<0.05);孕产妇严重并发症有:多脏器衰竭、DIC和感染性休克1例,胎盘早剥3例,产后出血3例;新生儿早产9例,重度窒息4例,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尤其是完全性HELLP综合征的患者,一旦诊断,终止妊娠是治疗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妊娠肾病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妊娠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dromeinpregancy,NSP)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一种特殊类型,也称为妊高征Ⅲ型[1]。临床除具有妊高征特征外,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量>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7.77mmol/L)、伴有水肿为特征。我们对1998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1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NSP与重度妊高征的共性与其特性,以便寻求更好的诊治方法。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自我院1998年1月~12月住院分娩的3004例孕妇中的重度妊高征患者61… 相似文献
8.
9.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型肾病综合征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妊高征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广州市 5所医院 4年 79例妊高征型肾病综合征 (肾病组 )和 160例重度妊高征 (对照组 )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高征型肾病综合征占分娩总数的 0 .19% ,占重度妊高征的14.0 1% ,肾病组发病孕周早。 2 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腹水、肾功能受损、早产、小于胎龄儿、新生儿并发症 2组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2组之间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病程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肾病组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妊高征型肾病综合征发病孕周早 ,母婴预后差 ,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型肾病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 ( nephrotic syn-drome of pregnancy,NSP)较少见 ,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为 0 .0 1 2 %~0 .0 4 % [1,2 ] 。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国内文献报道 1 991年~ 1 992年发生率为0 .3 1 % [3 ] 。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则是导致 NSP最常见的原因 [4] ,称为 相似文献
11.
HELLP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分析30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母儿结局,探讨该病目前的诊治和预后. 方法对30例HELLP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完全性HELLP 19例,部分性HELLP 11例,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指标、临床表现、母儿并发症和分娩结局. 结果完全性HELLP组的乳酸脱氢酶值为(622±481)U/L,显著高于部分性组(369±101)U/L(P<0.05);而其他各实验室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完全性HELLP组中、重度妊高征占84%(16/19),有特殊表现病例占63%(12/19),部分性HELLP组中、重度占36%(4/11),有特殊表现病例占18%(2/1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围产儿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完全性组20.0%,部分性组9.1%,P>0.05).完全性HELLP组的分娩孕周为(32±4)周,新生儿体重(1617±603) g;部分性组的分娩孕周为(36±3)周,新生儿体重(2381±786) 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剖宫产率为95%(完全性组)和73%(部分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后HELLP综合征者2例,均为完全性.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和肝功能均于产后24 h开始恢复,产后72 h血小板恢复正常,产后第5天肝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完全性HELLP综合征的临床病情较部分性更加严重.但如能及时诊治,二者的预后(包括实验室指标的恢复和围产儿死亡率)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方法、处理原则、追踪方法和病情变化,初步了解此类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妊娠合并CIN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完整进行"三阶梯"诊断.妊娠合并CIN检出率为0.16%.18例均行保守观察处理,孕期每3个月复查1次官颈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孕期无疾病进展.妊娠期病理诊断CIN14例、CIN24例、CIN310例.10例CIN3患者中4例产后复查仍示CIN3,1例产后复查为CIN2,此5例患者均于产后6~8周确诊后行宫颈电刀切除手术,且术后6~11个月细胞学检查恢复正常,另1例产后细胞学为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SIL),后失访,其余患者病理活检降级或细胞学正常;8例CIN1及CIN2产后病理活检诊断均降级或细胞学正常.18例患者中14例于孕期检测HPV,其中12例(85.7%)阳性,此12例中7例产后复查HPV,6例仍阳性.18例中剖宫产14例(77.8%),胎膜早破4例(22.2%),新生儿低出生体重1例,无新生儿窒息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结论 宫颈"三阶梯"诊断方式对于诊断妊娠合并CIN是安全的.妊娠期未见CIN病情进展.妊娠期CIN保守观察处理未见妊娠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马方综合征(MFS)患者孕产期及产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4年至2006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就诊的30例MFS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MFS妊娠妇女中,3例产前检查中发现主动脉根部直径分别为50、53和58mm;2例分别在孕24周和27周时发生主动脉根部瘤或夹层合并重度主动脉瓣反流、重度心力衰竭;产时和产后出现心血管并发症2例。1例足月分娩中发生急性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另1例在产后第2天发现主动脉根部瘤、急性DeBakeyⅢ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二尖瓣脱垂合并重度反流和左心功能不全;1例患者在接受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23岁)后10年妊娠,剖宫产前3d停用华法林,改用低分子肝素(其他名称:克赛)2000U,抗凝治疗,每日2次皮下注射,母婴安全,未发生产后大出血、瓣膜血栓和细菌性心内膜炎,产后1年因主动脉根部瘤和主动脉瓣反流再次接受带瓣管道主动脉根部移植术;其余均为妊娠后4~28年接受心血管手术。(2)30例MFS妇女共有52例次妊娠,其中自然流产1例次、人工流产3例次;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而终止妊娠者2例次,经阴道足月分娩41例次(85%,41/48),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剖宫产分娩5例次(10%,5/48)。产时和产后出现心血管系统并发症2例。(3)1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安全妊娠和分娩,但1年后再次发生主动脉瘤变。(4)分娩至接受心血管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5±9)年,其后代MFS的遗传发生率为26%。结论MFS妇女妊娠后,如果不合并或合并轻度心血管系统病变,经阴道分娩是安全的;当合并重度心血管系统病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时,则以剖宫产分娩为宜。 相似文献
1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目的 探讨与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并发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综合征)的发病率,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7年来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ELLP综合征在重度妊高征患者中的发病率为8%,参考美国Tennessee大学制定的诊断标准,完全性HELLP综合征8例,部分性HELLP综合征6例。治疗方法对严密监护母儿情况下积极治疗妊高征,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尽快终止妊娠。主要并发症为DIC,肝被膜下血肿,胎盘早剥,肺水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14例患者中死亡1例,围产儿死亡4例,死亡率分别为7%及29%。结论 HELLP综合征是重度妊高征的一种严重威胁母儿安全的并发症,及早发现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降低母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16.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妊娠结局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第1例患者孕34^ 4周临产入院,阴道分娩后即刻出现烦躁、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而死亡,临床考虑为肺栓塞。第2例患者因发现胎儿生长受限入院,口唇及甲床紫绀加重,于孕35^ 4周剖宫产,产后2周平安出院。结论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母儿的结局不良,该患者不宜妊娠,婚后应采取避孕措施。一旦妊娠应在早期终止。如果患者拒绝终止妊娠,应加强监护,尽最大努力保护母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132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对患者妊娠结局有无影响。方法对于2004年至2005年在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而发生中、重度OHSS的132例患者(妊娠患者7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未发生中、重度OHSS的妊娠患者861例就妊娠结局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1)132例中、重度OHSS患者,其中87例移植,临床妊娠率为82.8%(72/87),妊娠结局为:单胎分娩53.5%,双胎分娩25.4%,流产16.9%,胎死宫内1.4%,宫外孕1.4%,因胎儿畸形引产1.4%,其中出生缺陷共1.4%。同期非OHSS患者上述比率分别为:55.0%、19.5%、18.7%、0.6%、6.1%、0.1%,其中出生缺陷共2.4%。(2)OHSS患者与未发生OHSS的患者在单胎与双胎分娩比率,妊娠丢失(流产+死胎)与分娩(早产+足月产)比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但OHSS患者早期流产率(7.0%)低于晚期流产率(9.9%),而非OHSS患者早期流产率(13.3%)高于晚期流产率(5.4%)(P=0.075)。(3)OHSS患者与未发生OHSS的患者在早产与低体重儿比率,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与前置胎盘等)比率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OHSS的发生对妊娠结局未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患者的妊娠结局,探讨其围产期处理方法,降低此类孕产妇的病死率.方法 对2001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分娩的23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孕周、心脏原发病、肺动脉高压、氧饱和度和心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1)孕周在15~38周之间的23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孕妇,孕中期11例,孕晚期12例,不同发病孕周者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心功能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2)在4种心脏原发病中,室间隔缺损的患者最多(65.2%,15/23),妊娠后出现心功能下降程度最重,其中心功能Ⅳ级的比例占73.3%(11/15),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比例占20.0%(3/15).不同原发病患者妊娠后心功能下降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动脉高压孕妇中,轻度7例(30.4%),中度12例(52.2%),重度4例(17.4%).不同肺动脉高压程度者产后心衰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妊娠结局最差,4例均死亡,病死率4/4.(4)不同程度氧饱和度患者的围产儿病死率、早产率、自然流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饱和度下降到重度时,围产儿病死率最高,为5.3%(1/19),早产率为84.2%(16/19),自然流产率为10.5%(2/19).结论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妊娠后应严密监测,积极降低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及时终止妊娠,是提高艾森曼格综合征孕产妇围产期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1241例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病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241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系统分析。结果1241例ICP患者中,多胎妊娠44例(3.5%),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101例(8.1%);。126例经产妇中,38例(30.2%)为ICP复发;有发病时间记录的1230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孕周为32.6周,孕晚期发病有1100例(88.6%);1201例(96.8%)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也有以黄疸(8例,占0.6%)、肝功能异常(28例,占2.3%)等为起始表现者;生化指标中主要以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为主,但大多为轻、中度升高;也有患者TBA、ALT或AST正常(分别占17.7%、15.6%、17.1%),少数患者(35例,3.2%)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结论 (1)ICP具有复发性,多胎妊娠孕妇更易发病,瘙痒常是ICP显著而且首发的症状,TBA和肝脏转氨酶升高有助于该病的诊断。(2)少数患者发病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不典型,对此要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