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醛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以及鞘内注射氯胺酮对甲醛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PKC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NS组)、氯胺酮50μg组(K1组)和氯胺酮100μg组(K2组)。NS、K1、K2组于置管5 d后,复制甲醛炎性疼痛模型。采用疼痛加权评分法(PIS)评估大鼠甲醛致痛后1 h内的疼痛行为,24 h后测量致痛足厚度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腰5节段水平脊髓背角PKC的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K1组和K2组在甲醛炎性痛第二时相的PIS值明显降低(P<0.01);致痛24 h后,NS组大鼠致痛足厚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而K1、K2组致痛足厚度与NS组比较则明显减少(P<0.05);NS组大鼠脊髓背角PKC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及免疫组化评分均较C组明显增加(P<0.01),而K1、K2组则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氯胺酮对甲醛炎性痛大鼠具有明显的抗伤害作用;鞘内注射氯胺酮可明显抑制甲醛炎性痛引起的脊髓背角PKC表达的增加,PKC在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醛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以及鞘内注射氯胺酮对甲醛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NS组)、氯胺酮50μg组(K1组)和氯胺酮100μg组(K2组)。NS,K1和K2组于置管5d后,复制甲醛炎性疼痛模型。采用疼痛加权评分法(PIS)评估大鼠甲醛致痛后1h内的疼痛行为,24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腰5节段水平脊髓背角nNOS的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K1组和K2组在甲醛炎性痛第2时相(15~60min)的PIS值明显降低(P〈0.01);NS组大鼠脊髓背角nN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及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均较C组明显增加(P〈0.01),而K1和K2组则明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鞘内注射氯胺酮对甲醛炎性痛大鼠具有明显的抗伤害作用;鞘内注射氯胺酮可明显抑制甲醛炎性痛引起的脊髓背角nNOS表达的增加,表明nNOS在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人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并从mRNA表达量上研究DNMT1、DNMT3A和
DNMT3B在自然流产绒毛DNA甲基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5例核型正常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及其中33例母亲外周血和44例
核型正常人工流产绒毛组织及其中34例母亲外周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并用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其中33例人工流产绒毛和30例自然流产绒毛DNMT mRNA的表达。结果(1)自然流产绒毛组DNA甲基化水平
低于人工流产绒毛组(P<0.01);(2)自然流产母亲组和人工流产母亲组间DNA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自
然流产绒毛组DNMT1和DNMT3A mRNA的表达低于人工流产绒毛组(P<0.05);(4)自然流产绒毛组DNMT3B mRNA的表达
与人工流产绒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人类早期自然流产中确实存在着绒毛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的不
足;(2)自然流产绒毛中DNA甲基化的不足可能与DNMT1和DNMT3A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张海涛  张继猛  王德广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666-1668,F0003
目的探讨鞘内给予5-HT3受体阻滞剂昂丹司琼对慢性脊神经炎性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6组(n=8):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和昂丹司琼10μg/kg组(D1组)、25μg/kg组(D2组)、50μg/kg组(D3组)。制作大鼠脊神经炎性痛模型后14 d行鞘内注射,并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变化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大鼠脊髓c-Fos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D2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明显增高、脊髓背角中c-Fos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D1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D2与D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给予昂丹司琼25μg/kg可以减轻大鼠慢性脊神经炎性痛导致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5.
杜冬萍  徐永明  江伟 《上海医学》2007,30(7):500-503
目的研究急性疼痛时脊髓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γ-氨基丁酸B受体(GABA_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baclofen)的镇痛作用及其与脊髓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SD大鼠鞘内置管后行左后爪足底切口建立急性切口痛大鼠模型,随即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组、1μg巴氯芬组(鞘内注射巴氯芬1μg)和5μg巴氯芬组(鞘内注射巴氯芬5μg),每组25只。观察大鼠左后爪机械痛阈,并于术后1、2、6、12、24h分离大鼠腰膨大部脊髓节段,检测其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所有手术组的痛阈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脊髓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P值均<0.05)。鞘内注射巴氯芬后3h内可以部分提高大鼠的痛阈(P值均<0.05),且鞘内注射5μg巴氯芬较1μg后3h内大鼠的痛阈明显提高(P值均<0.05)。鞘内注射1或5μg巴氯芬大鼠脊髓兴奋性氨基酸含量较使用0.9%氯化钠溶液大鼠明显下降(P值均<0.05)。结论大鼠脚爪切口痛模型可以引起大鼠局部痛阈降低,脊髓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提高。鞘内注射巴氯芬可以提高切口痛大鼠的局部痛阈,并且抑制脊髓兴奋性氨基酸的升高。  相似文献   

6.
背景 布比卡因是临床中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物,但其具有心脏毒性,目前尚没有安全有效的解毒方法。本课题组前期实验结果显示穴位处理用于治疗布比卡因所引起的心脏毒性有一定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葛根素对布比卡因中毒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 方法 实验时间为2019年1—12月,选取6月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0只,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C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T组)、预防组(P组),每组10只。P组: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入0.1 ml的葛根素注射液。5 min后,开始建立布比卡因中毒模型(C组除外),建模具体方法为经股静脉2 min内静脉滴注0.5%布比卡因10 mg/kg。C组不建模,于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入0.1 ml 0.9%氯化钠溶液。B组:建模成功后即刻取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入0.1 ml 0.9%氯化钠溶液。T组:建模成功后即刻取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入0.1 ml葛根素注射液。C组在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的第8分钟,B组、T组、P组分别在静脉滴注利多卡因的第8分钟处死大鼠,提取所有大鼠左室心肌,分离心肌细胞线粒体。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Flameng评分法评价线粒体半定量结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心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合成酶(ATPase)活性,比色法测定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荧光比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tTFA)蛋白水平。 结果 B组、T组、P组大鼠Flameng评分法得分高于C组,P组大鼠Flameng评分法得分低于B组、T组(P<0.05)。B组、T组大鼠ATPase活性低于C组,P组大鼠ATPase活性高于B组、T组(P<0.05)。B组、T组、P组大鼠ATP含量、MMP及PGC-1α、NRF1、mtTFA蛋白水平低于C组(P<0.05)。T组、P组大鼠ATP含量、MMP、PGC-1蛋白水平高于B组(P<0.05)。P组大鼠NRF1蛋白水平高于B组、T组(P<0.05)。T组、P组大鼠mtTFA蛋白水平高于B组,P组大鼠mtTFA蛋白水平高于T组(P<0.05)。 结论 穴位注射葛根素可减轻布比卡因致心肌线粒体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调节线粒体内ATP合成相关蛋白PGC-1α、NRF1、mtTFA含量来保护线粒体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鞘内注射自由基清除剂后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自由基水平和凋亡情况的变化.方法 2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苯亚甲基叔丁基氮氧化物(PBN)处理组和0.9%氯化钠溶液(NS)对照组,大鼠进行鞘内置管和脊神经结扎,术后每隔24 h分别注射PBN和0.9%氯化钠溶液.另选5只大鼠作脊神经结扎的假手术,不进行鞘内置管,不给药.所有大鼠每天测量机械性痛阈,至术后第12天结束.结果 NS对照组大鼠脊神经结扎后机械性痛阈迅速下降,PBN处理组大鼠脊神经结扎后机械性痛阈下降缓慢,整个测定期间PBN处理组的机械性痛阈均显著高于NS对照组(P值均<0.01).假手术组大鼠的L4~L5脊髓背角细胞内8-羟基-鸟嘌呤(8-OH-G)的水平较低;NS对照组大鼠的L4~L5脊髓患侧背角细胞内8-OH-G的水平明显升高;PBN处理组大鼠的L4~L5脊髓患侧背角细胞内8-OH-G水平升高,但显著低于NS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大鼠的L4~L5脊髓背角细胞内浓染的Hoechest的水平低;NS对照组大鼠的L4~L5脊髓患侧背角细胞内浓染的Hoechest的水平明显升高;PBN处理组大鼠的L4~L5脊髓患侧背角细胞内浓染的Hoechest的水平升高,但显著低于NS处理组(P<0.05).结论 脊神经结扎后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增加,凋亡的神经元数目增多,用PBN鞘内注射可以减少神经元凋亡的数量,并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ROS促进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的过程,介导了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硬脊膜外注射地塞米松对剖宫产术后急性腰背部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2-7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地塞米松组(A组,30例)和0.9%氯化钠溶液组(B组,30例)。A组硬脊膜外注射地塞米松,B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急性腰背部疼痛情况及术后第2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B组1例患者因手术时间过长剔除。A组患者术后急性腰背部疼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脊膜外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急性腰背部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胍丁胺鞘内注射对骨癌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骨癌痛组(B组)、骨癌痛+胍丁胺组(C组),各20只。B、C组采用大鼠胫骨上端骨髓腔内注入Walker 256癌细胞的方法建立骨癌痛模型,A组胫骨髓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B、C两组鞘内置管。造模成功后,C组鞘内注射胍丁胺160 mg/kg,连续6天;B组鞘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6天;A组不作处理。于造模后第12天用von Frey丝测定3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痛阈测定结束后,麻醉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XCL13在神经元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CXCL13蛋白表达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XCLl3 mRNA的表达。结果 建模后12天,与A组比较,B、C组大鼠MWT明显低于A组,与B组比较,C组MWT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12天,与A组比较,B、C组大鼠CXCL13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表达增加,CXCL13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CXCL13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表达降低,CXCL13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鞘内注射胍丁胺可有效改善大鼠骨癌痛痛觉过敏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脊髓CXCL1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赵仲柏  薛庆生  于布为 《上海医学》2012,35(10):859-863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B型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抑制剂K252a对糖尿病大鼠机械性痛阈、脊髓背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钾氯共转运体2(KCC2)表达的影响,以了解BDNF-TrkB-KCC2信号通路在糖尿病神经痛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第一部分:22只Sprague-Dawley (SD)雄性大鼠,10只分别于链脲霉素(STZ)注射前及注射后1、2、4周检测其机械性痛阈;上述时间点各取3只大鼠腰膨大处脊髓背角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BDNF、KCC2的表达.第二部分:取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TZ+0.9%氯化钠溶液组、STZ+K252a组、STZ+K252a溶剂组,每组10只.STZ注射4周后,STZ 3组分别予鞘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10 μL、K252a 10 μg/10 μL、K252a的溶剂(0.01%二甲亚砜)10 μL,每天1次,连续4d.分别于给药前30 min及末次给药后30 min,检测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值.行为学检测结束后,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腰膨大脊髓背角BDNF、KCC2的表达.结果 第一部分:STZ注射后2周,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值较注射前及注射后1周显著降低(P值均<0.05);STZ注射后4周,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值较注射后2周显著降低(P<0.05).STZ注射后2周,大鼠脊髓背角BDNF表达水平较注射前及注射后1周显著升高(P值均<0.05);STZ注射后4周,大鼠脊髓背角BDNF表达水平较注射后2周显著升高(P<0.05).STZ注射后2周,大鼠KCC2表达水平较注射前及注射后1周显著降低(P值均<0.05);STZ注射后4周,大鼠KCC2表达水平较注射后2周显著降低(P<0.05).第二部分:鞘内给药后,STZ+K252a组机械性痛阈值较给药前显著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Z+0.9%氯化钠溶液组及STZ+ K252a溶剂组与给药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TZ+ K252a组BDNF表达水平较STZ+0.9%氯化钠溶液组及STZ+K252a溶剂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Z+K252a组KCC2表达水平较STZ+0.9%氯化钠溶液组及STZ+ K252a溶剂组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鞘内注射K252a后,糖尿病神经痛大鼠机械性痛阈值及脊髓背角BDNF、KCC2表达水平均可恢复正常,BDNF-TrkB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节其下游KCC2蛋白的表达参与糖尿病神经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背景 慢性疼痛是最为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而各种镇痛策略及相关机制的探索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催产素是一种可由自身产生的神经递质,其除了具有使妊娠末期子宫收缩和促进哺乳期排乳的作用外,其在镇痛方面的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的 探究外源性催产素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1月,将40只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8只)后进行造模。对照组(NOR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INF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安慰治疗组(NS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随后即刻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催产素治疗组(OT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随后即刻腹腔注射催产素;阳性对照组(ASP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随后即刻腹腔注射阿司匹林。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造模成功,无死亡及特殊损伤情况。5组大鼠在造模4 h后进行相关检测。采用热板实验、压板试验检测热板潜伏时间(HPL)、后足缩足潜伏期(HWL)。测量造模前、造模4 h后后足周长,并计算后足肿胀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催产素、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炎性组织PGE2水平。结果 造模4 h后,INF组、NS组、OT组、ASP组大鼠HPL、HWL均短于NOR组(P<0.05);OT组、ASP组大鼠HPL、HWL长于INF组、NS组(P<0.05)。INF组、NS组、OT组、ASP组大鼠造模4 h后HPL、HWL均短于本组造模前(P<0.05)。造模4 h后,INF组、NS组、OT组、ASP组大鼠后足周长长于NOR组(P<0.05);OT组、ASP组大鼠后足周长短于INF组、NS组(P<0.05)。OT组、ASP组大鼠后足肿胀程度小于INF组、NS组(P<0.05)。INF组、NS组大鼠外周血血清催产素、PGE2水平及炎性组织PGE2水平高于NOR组(P<0.05)。结论 外源性催产素镇痛作用明显,其能降低外周血和炎性组织中PGE2水平,缓解炎性部位的肿胀程度,说明其可能通过抗炎和减少致痛因子而在周围神经系统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 雾化吸入器依据装置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压力射流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网雾化器。振动筛网雾化器近年在国内逐渐发展,但目前对振动筛网雾化器研究较少。目的 比较振动筛网雾化器与压力射流雾化器雾化时间和雾化后残余量的差异。方法 2019-05-19至2019-06-19,分别选择三种品牌压力射流雾化器与对应的振动筛网雾化器(分别记为A、B、C),采用平行队列分析法,比较三种品牌压力射流雾化器与相对应的振动筛网雾化器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时所需的雾化时间及雾化后残余量;并比较三种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时所需的雾化时间和雾化后残余量。结果 A、B、C品牌压力射流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所需的雾化时间长于振动筛网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后残余量多于振动筛网雾化器(P<0.05);三种品牌压力射流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所需的平均雾化时间〔(21.35±2.26)min〕长于振动筛网雾化器〔(13.55 ±2.92)min〕(Z=-6.42,P<0.05)。三种品牌压力射流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后平均残余量〔(0.47 ±0.05)ml〕多于振动筛网雾化器〔(0.03±0.02)ml〕(Z=-6.67,P<0.05)。B、C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所需的雾化时间均短于A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P<0.05);B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后的残余量多于A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C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后的残余量少于A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P<0.05)。结论 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时,振动筛网雾化器雾化所需的雾化时间及雾化后残余量均少于压力射流雾化器,值得在临床和家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 例,年龄60~75 岁,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C 组、实验组D1 组和D2 组),每组20 例,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C 组的PCIA 泵的镇痛配方为酒石酸布托啡诺0.15 mg·kg-1;D1 组的镇痛配方为酒石酸布托啡诺0.15 mg·kg-1+ 右美托咪定1.5 μg·kg-1;D2 组的镇痛配方为酒石酸布托啡诺0.15 mg·kg-1+ 右美托咪定2.0 μg·kg-1,三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于手术结束后连接至患者,观察记录患者术后 4、8、24、36、48 h 的 VAS 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血压、心率、48 h 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PCIA 有效按压次数。结果:与C 组相比,D1 组及D2 组各个时点的VAS 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均优于C 组(P<0.05),D1 组、D2 组患者各个时点的VAS 评分、Ramsay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C 组相比,D1 组及D2 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程度均小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高于D1 组和D2 组(P<0.05),D2 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 组和D1 组(P<0.05);D1、D2 组的PCIA 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C 组(P<0.05)。结论:1.5 μg·kg-1 右美托咪定复合0.15 mg·kg-1 酒石酸布托啡诺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 能产生可靠的镇痛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电解质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择期行TURP术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和羟乙基淀粉组,每组30例。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患者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羟乙基淀粉组患者于电切开始后30 min按4 mL.kg-1体质量静脉滴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随后均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维持容量。于输液前、电切开始后30 min和术毕取静脉血检测血电解质K+、Na+、Cl-浓度;统计术中冲洗液用量、手术时间、静脉输液总量;手术前、后秤体质量,计算体质量差。结果 2组冲洗液量、术中输液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血浆K+浓度电切开始后30 min及术毕时低于输液前(P<0.01),羟乙基淀粉组血浆K+浓度术毕时低于输液前(P<0.05),2组间血浆K+浓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血浆Na+浓度电切开始后30 min及术毕时低于输液前(P<0.05),羟乙基淀粉组血浆Na+浓度电切开始后30 min时低于输液前(P<0.01),术毕时则高于输液前(P<0.01);术毕时血浆Na+浓度羟乙基淀粉组明显高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P<0.01)。2组电切开始30 min时Cl-浓度均低于输液前(P<0.05);术毕时羟乙基淀粉组Cl-浓度高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P<0.05)。羟乙基淀粉组患者术后体质量增加明显高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维持行TURP术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浆Na+浓度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减少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两种封管液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雪萍 《河北医学》2010,16(7):861-863
目的:比较两种封管液对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0.9%生理盐水作封管液,对照组用肝素钠盐水(含肝素钠10U/mL)作封管液。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留置管的阻塞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及渗透压,符合生理要求,可代替肝素盐水封管。  相似文献   

16.
背景 骨痹通方对骨关节炎(OA)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OA模型大鼠软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基于Wnt/β-catenin通路探究骨痹通方对软骨基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本研究于2020年6-9月完成。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S)法检测SW1353软骨肉瘤细胞活力。通过白介素1β(IL-1β)介导的SW1353软骨肉瘤细胞建立OA细胞模型,设置A组、B组、C组、D组、E组,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B组为阳性对照(加入10 μg/L的IL-1β),C组、D组、E组加入10 μg/L的IL-1β后分别加入低剂量(625 mg/L)、中剂量(1 250 mg/L)、高剂量(2 500 mg/L)骨痹通方溶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MMP-1、MMP-3、MMP-13、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MP-1、MMP-3、MMP-13分泌情况。结果 浓度为3 000 mg/L的骨痹通方溶液对SW1353软骨肉瘤细胞活力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B组、C组、D组、E组细胞MMP-1、MMP-3、MMP-1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但C组细胞MMP-1、MMP-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B组,D组、E组细胞MMP-1、MMP-3、MMP-1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B组、C组,E组细胞MMP-1、MMP-3、MMP-1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D组(P<0.05)。B组、C组、D组、E组细胞MMP-1、MMP-3、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但C组细胞MMP-1、MMP-3蛋白相对表达量及D组、E组细胞MMP-1、MMP-3、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B组,D组细胞MMP-1、MMP-13及E组细胞MMP-1、MMP-3、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C组,E组细胞MMP-1、MMP-3、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D组(P<0.05)。B组、C组、D组、E组细胞上清液MMP-1、MMP-3、MMP-13含量高于A组,但C组、D组、E组细胞上清液MMP-1、MMP-3、MMP-13含量低于B组,D组、E组细胞上清液MMP-1、MMP-3、MMP-13含量低于C组,E组细胞上清液MMP-1、MMP-3、MMP-13含量低于D组(P<0.05)。分别在B组基础上加入5 μmol/L 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WAY-262611溶液(F组)、10 μmol/L地塞米松溶液(G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细胞MMP-13、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F组细胞MMP-13、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B组、C组、D组、E组、G组,但D组、E组、G组细胞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及E组、G组细胞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B组、C组,G组细胞MMP-13蛋白相对表达量及E组、G组细胞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D组,G组细胞MMP-13、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E组(P<0.05)。结论 骨痹通方对软骨基质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存在一定剂量依赖效应,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过度表达及Wnt/β-catenin通路异常激活可能是其发挥软骨基质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背景 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临床常见雾化吸入装置有射流压力雾化泵、超声雾化泵以及振动筛孔雾化泵,其中射流压力雾化泵使用率最高。射流压力雾化泵品牌较多,缺乏统一使用标准,国内外报道较少。目的 比较不同射流压力雾化泵及其喷雾器雾化时间和雾化后残余药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呼吸与危重病学科示教室为实验室,于2019-03-15至2019-03-21进行试验。本研究在相同的密闭环境进行,所有射流压力雾化泵及喷雾器经检测符合各自品牌说明书标准,每组雾化10次。分别选用三种射流压力雾化泵a、b、c及其对应的喷雾器a1、b1、c1进行配对组合,分为aa1组、bb1组、cc1组、ab1组、ac1组、ba1组、bc1组、ca1组、cb1组。比较九组10 ml 0.9%氯化钠溶液的雾化时间、雾化后残余药量、平均雾化率。比较aa1、bb1、cc1组4 ml 0.9%氯化钠溶液的雾化时间、雾化后残余药量、平均雾化率。比较aa1、bb1、cc1组10 ml和4 ml 0.9%氯化钠溶液的雾化后残余药量。结果 ab1组10 ml 0.9%氯化钠溶液雾化时间长于aa1、ac1、ba1、bb1、bc1、ca1、cb1、cc1组(P<0.05);aa1组10 ml 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后残余药量多于ab1、ac1、ba1、bb1、bc1、ca1、cb1、cc1组(P<0.05);bb1组10 ml 0.9%氯化钠溶液平均雾化率高于aa1、ab1、ac1、ba1、bc1、ca1、cb1、cc1组(P<0.05)。aa1组4 ml 0.9%氯化钠溶液雾化时间长于bb1组和cc1组(P<0.05)。aa1组4 ml 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后残余药量多于bb1组和cc1组(P<0.05)。bb1组4 ml 0.9%氯化钠溶液平均雾化率高于aa1组和cc1组(P<0.05)。bb1组4 ml 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后残余药量少于10 ml 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后残余药量(P<0.05)。结论 不同的射流压力雾化泵和喷雾器雾化时间、雾化后残余药量差异较大,临床上为患者雾化治疗应选择合适的射流压力雾化泵及其配套喷雾器;合理安排每次雾化量和雾化次数,以获得最大治疗效果;各厂家应在说明书中标注射流压力雾化泵和喷雾器的输出压力、输出流量、雾化后残余药量及雾化率等参数,便于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术前不同时间应用氟比洛酚酯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选择ASA-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60例,随机分4组,每组15例,随机均分为术前30min应用氟比洛酚酯组(A组)、术前15min应用氟比洛酚酯组(B组)、术前5min应用氟比洛酚酯组(C组)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D组)。4组患者术后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于术后4h,8h,16,24h,48h随访病人,观察病人疼痛情况并进行相应的VSA评分,记录首次应用PCEA时间、镇痛药累积用量。结果:A,B,C三组患者术后各观察点的VAS评分均低于D组(P〈0.05),A,B,C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中B组患者的VAS评分曲线较为平稳。A,B,C三组患者术后首次要求PCEA时间均晚于D组(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三组术后镇痛药用量均小于D组(P〈0.05),其中B组患者患者用量最少(P〈0.05)。结论:术前15min应用氟比洛芬醋静脉注射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有最佳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胃肠手术后自控镇痛(PCIA)的可行性及适宜剂量。方法择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使用4种药物配伍镇痛。A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0.5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D组: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5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观察48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6h、12h、24h、48h)C组与D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与B组,镇痛效果更加明显(P均〈0.05),AB组之间、CD组之间VAS评分无差异(P均〉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P=0.01),B组和C组明显低于A组和D组。结论氟比洛芬酯100mg+瑞芬太尼1.0mg配伍应用于PCIA,镇痛效果和安全性优于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以及其他浓度瑞芬太尼组,是胃肠手术后理想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20.
马力  程桥 《中国医疗前沿》2011,(16):15-16,4
目的观察炎性疼痛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老年SD大鼠(〉18月龄)30只,体重450g-650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空白对照组,B:致痛组,C:镇痛组。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采用大鼠上唇注射体积分数为5%(50g/L甲醛)福尔马林200μl致痛。C组在B组基础上腹腔注射帕瑞昔布钠(5mg/Kg)镇痛。每组大鼠在造模完成24h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连续4d。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给药后第1、2、3、4d找到平台时间明显延长(P〈0.05),说明产生了学习记忆障碍;C组大鼠与B组大鼠相比,4d找到平台时间明显缩短(P〈0.05),表明C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恢复。C组大鼠与A组大鼠相比,第2d找到平台时间明显延长(P〈0.05),其余3d测试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炎性疼痛可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非甾体类抗炎药特耐可改善炎性痛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