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以改良Hulth法建立的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以探讨其病变机制。方法: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利用"测定双足平衡设备"检测和评价兔膝关节功能变化,肉眼观察兔膝关节大体结构。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结构,应用显微电脑测量软件测量关节软骨厚度。运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关节软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右侧(患侧)膝关节蜷缩、无力,检测显示以左侧后足承重为主。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出现退变的表现,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其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膝关节软骨厚度较正常组有明显减小(P〈0.05)。模型组关节软骨超微结构明显受损,软骨细胞出现核固缩,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软骨基质内胶原纤维断裂溶解,结构模糊。结论:采用改良Hulth法可以成功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模拟临床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步通络熏蒸液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探讨健步通络熏蒸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A正常组、B模型组、C对照组、D治疗组,B、C、D三组按照Hulth造模方法造成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治疗组给予健步通络熏蒸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外涂。给药10天后测定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白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含量。结果:对血清、关节液IL-1β、MMP-3指标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Hulth造模法可以制造出膝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膝骨性关节炎可以导致大鼠血清、关节液中IL-1β、MMP-3含量升高,IL-1β、MMP-3可能是参与0A发病过程的重要介质;健步通络熏蒸液、扶他林均具有降低血清、关节液中IL-1β、MMP-3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对膝骨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强  王一洲 《天津中医》2013,(3):168-170
[目的]探讨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KOA)的实验动物模型及其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用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进行X线摄片、透射电镜观察造模后细胞形态的改变,用双酶解法分离膝骨关节软骨细胞,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法)观察细胞的凋亡。[结果]正常组膝关节面光滑平整,软骨细胞膜完整。造模组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变窄,关节面粗糙有骨赘生成,软骨细胞胞核固缩,细胞膜破损。[结论]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KOA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保持膝关节一定的稳定性,为KOA可靠的造模方法。机械-酶消化法可获得数量多、纯度高的软骨细胞,且软骨的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4.
何帮剑  方针  解光尧  徐守宇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724-1725,172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滑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对60例骨性关节炎(74膝)患者进行补肾活血汤熏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Lysholm’s膝关节评分以及关节滑液中MMP-3和IL-1β变化。结果治疗4周,进行平均28.2个月(24~40月)的随访,结果优40例47膝、良11例15膝、中4例5膝、差5例7膝,总优良率为83.78%,患者Lysholm’s膝关节评分、关节滑液MMP-3、IL-1β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补肾活血汤熏洗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MMP-3、IL-1β的水平,减轻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的破坏,从而发挥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微肿痛贴对兔膝骨性关节炎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4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各10只,即超微肿痛贴组、狗皮膏药组、模型组、正常组。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制备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治疗6周后抽取关节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兔膝关节液中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超微肿痛贴组及狗皮膏药组中TNF-α的表达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微肿痛贴以及狗皮膏药可通过降低膝关节液中TNF-α水平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固筋方对膝骨性关节炎(KOA)IL-1、TNF-α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8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7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19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造模,连续给药8周后,取血清及膝关节前方部分滑膜组织、股骨内髁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ELISA法检测IL-1、TNF-α含量。结果:西药组关节间隙狭窄,介于模型组和中药组之间,骨赘明显;中药组关节间隙稍窄,关节面稍粗糙伴轻微骨赘。IL-1、TNF-α含量在模型组中比空白组升高(P<0.01);两个给药组比模型组降低(P<0.01),两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固筋方有效降低IL-1、TNF-α的分泌水平,延缓软骨退变,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透骨消痛胶囊及其组分配伍影响膝骨性关节炎炎症反应的药效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壮骨关节丸)、实验1组(透骨消痛胶囊)、实验2组(芍药苷)、实验3组(芍药苷∶阿魏酸为10∶1)、实验4组(芍药苷∶阿魏酸∶槲皮素为10∶1∶1),分别干预16周后,测定关节液IL-1、IL-6、TNF-α、MMP-3含量及关节滑膜SOD活性的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矩阵分析综合药效评价。结果透骨消痛胶囊及其组分配伍能有效降低关节液中IL-1、IL-6、TNF-α、MMP-3含量,提高关节滑膜中SOD活性。结论实验2组与壮骨关节丸药效近似,实验1组、3组和4组较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透骨消痛颗粒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透骨消痛颗粒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5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测定关节液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浓度,血清MDA、NO吸光度及关节滑膜SOD活性。结果各实验组8周、16周关节液中IL-1、IL-6、TNF-α、MMP-3,血清NO、MDA均呈高表达,16周时关节滑膜中SOD含量呈低表达状态,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8周后IL-1、TNF-α,MMP-3、NO、MDA含量,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8周后IL-6含量,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1组与实验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6周后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透骨消痛颗粒通过有效抑制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氧自由基的生物效应来延缓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威灵仙对兔膝骨关节炎(OA)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 白兔30只,随机分为OA模型威灵仙治疗组、OA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正常空白对照组.用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每天肌肉注威灵仙水提取液(1:1)1 ml/(kg·d),每周5次,16周后抽取关节滑液进行IL-1β、TNF-α、PGE<,2>检测.结果 OA模型威灵仙治疗组关节滑液IL-1β、TNF-α、PGE<,2>的含量低于OA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关节滑液IL-1β、TNF-α、PGE<,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关节滑液IL-1β、TNF-α、PGE<,2>的含量与正常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威灵仙水提取液可降低兔膝骨关节炎局部IL-1β、TNF-α、PGE<,2>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家兔模型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IL-10、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手法治疗组(c组)、电针治疗组(D组)。除A组外,将B、C、D组家兔左膝关节伸直位石膏固定7周制成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分别观察各组家兔造模后与治疗后关节冲洗液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连续治疗3周,可以明显降低关节冲洗液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降低关节冲洗液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发挥对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蚁龙通痹汤对兔膝骨关节炎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关节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按体重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蚁龙通痹汤组、葡立胶囊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行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建立骨关节炎病变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葡立胶囊0.1 g·kg-1,蚁龙通痹汤生药0.6g·kg -,ig每日1次),连续4周.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及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含量以及软骨下骨生物力学检测,并分析软骨.中基质金属蛋自酶(M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蚁龙通痹汤组动物关节液IL-1β和.TNF-α含量、软骨MMP-1和TIMP-1表达率、关节外在表现和软骨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软骨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均出现明显差异改善.结论:蚁龙通痹汤能够减少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IL-1β和TNF-α的分泌,改善MMP-1和TIMP-1在软骨组织细胞中表达的平衡而达到对软骨组织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痛膜对兔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透明质酸(HA)、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基质组,除正常组外均行右股静脉结扎法造模。造模5周后各组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3周后将动物处死,取血清检测SOD活性、HA及NO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中SOD活性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组SOD活性升高;模型组血清中HA含量明显升高,对照组、治疗组HA含量明显下降;模型组血清中NO含量明显升高,对照组、治疗组NO含量明显下降。结论骨痛膜能提高OA滑膜组织中SOD的活性,减少HA及NO的含量,抑制氧自由基对软骨细胞及基质的损害,改善关节软骨的血液循环,从而对关节软骨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3.
戴政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4483-4484,4493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关节腔内注射对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NO、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取40只采用单侧后肢管型石膏伸直位制动法造模,其余的10只不造模,作为正常组。造模成功后将OA模型兔等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HA组、鹿瓜多肽Ⅰ组、鹿瓜多肽Ⅱ组。各组分别给予对应的药物关节腔内注射治疗。6周后抽取关节液,检测关节液中NO、IL-1β的含量。结果治疗前各组NO、IL-1β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鹿瓜多肽Ⅰ组关节液中NO、IL-1β含量与HA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鹿瓜多肽Ⅱ组关节液中NO、IL-1β含量与其他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可以明显抑制OA模型中关节液NO、IL-1β含量,对治疗膝关节OA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补肾壮骨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观察补肾壮骨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及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按照Hulth造模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造成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壮骨关节丸对照组、补肾壮骨胶囊治疗组,给药8周后拍摄膝关节正位CR片并测定血清、关节液一氧化氮(NO)含量,动物处死后取关节软骨进行电镜观察,并对软骨及滑膜组织的匀浆进行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测定。结果显示补肾壮骨胶囊治疗组关节液NO含量降低的程度与壮骨关节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软骨及滑膜组织中iNOS的含量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胶囊组关节软骨退变较模型组和壮骨关节丸组轻。表明补肾壮骨胶囊通过抑制iNOS的表达,降低NO含量,减少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及抑制其分解,抑制滑膜炎症,延缓关节软骨退变,促进了关节软骨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增液润节汤对家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学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关节液中白介素-1(IL-1)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38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A组)8只、模型组(B组)10只、仙灵骨葆胶囊组(C组)10只、增液润节汤组(D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按照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的方法造模。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SOD和关节液IL-1的含量。并于治疗后行关节腔大体观察及关节软骨组织学的病理检查。结果 1)增液润节汤组SOD水平(92.82±20.35)U/L与模型组(74.24±15.26)U/L比较明显升高(P<0.05),增液润节汤组IL-1水平(125.73±4.27)μg/mL与模型组(180.26±4.59)μg/mL比较明显降低(P<0.05);2)增液润节汤可减轻模型动物关节软骨病理积分。结论增液润节汤可提高血清SOD水平,降低关节液IL-1水平,从而保护关节软骨,减轻炎症对关节软骨的破坏及所产生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抗骨增生胶囊对大鼠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抗骨增生胶囊(KGZSJN)对实验性大鼠骨关节炎(OA)的影响.方法:大鼠膝关节腔注射4%木瓜蛋白酶建立0A模型,50只大鼠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KGZSJN 3个剂量ig给予(0.24,0.48,0.96 g·kg-1).末次注射木瓜蛋白酶1周后,开始给药.6周后处死动物,切取膝关节,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检测关节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NOS),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KGZSJN可以明显改善OA的膝关节病变;KGZSJN提高关节滑膜SOD的活性,降低关节滑膜MDA水平;KGZSJN降低血清NO,NOS,IL-1β,TNF-α的水平.结论:KGZSJN能有效防治大鼠实验性OA,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为提高关节滑膜SOD的活性,降低关节滑膜MDA,抑制血清NO,NOS,IL-1β,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组方补肾通络方萃取物经超导透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其防治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中药组(8只)、治疗组(8只)。右膝关节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左膝为正常对照组。成模后中药组患膝外涂中药组方萃取物,治疗组将中药萃取物经超导透入患膝,8周后镜下观察各组动物模型关节软骨、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硝酸还原酶法测NO浓度。结果:中药组滑膜及软骨组织形态学改变略轻于模型组,治疗组关节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且滑膜组织NO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中药萃取物超导透入较传统外敷用药更能够减轻兔膝骨性关节炎的软骨退行性变和滑膜炎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灌胃凤凰衣水解物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的影响,进而考察凤凰衣用于防治OA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方法:灌胃凤凰衣水解物及奥泰灵胶囊干预膝骨关节炎大鼠,观察软骨形态及软骨中Collagen-Ⅱ、MMP-β及蛋白多糖的指标变化,以及血清和关节液中IL-6,IL—1β,TNF-α的指标变化。结果:1.各用药组对降低膝骨关节炎大鼠血清IL10、IL-6、TNF-a表达,关节液中TNF-a的表达以及软骨中MMP-3表达,升高Collagen-Ⅱ的表达看,两用药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均优于模型组(P〈0.01);2.在提高蛋白多糖含量及降低关节液中IL-6的表达方面,灌胃凤凰衣组优于灌胃奥泰灵组(Pd0.01);3.在降低关节液中IL-1β的表达方面,灌胃奥泰灵组优于灌胃凤凰衣组(P(0.01)。结论:1.灌胃凤凰衣水解物能降低膝骨关节炎大鼠的炎症因子表达,提高关节软骨中蛋白多糖和Collagen-Ⅱ含量;2.凤凰衣中含有丰富的可以合成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的前体物质,是其改善0A指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20,(3):257-264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慢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与可能机制。方法:将156例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52例,药物治疗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针刺治疗组采用穴位针刺治疗,注射治疗组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测量三组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B型超声波测量膝关节滑膜厚度、软骨厚度和积液深度。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治疗后3个月进行中医疗效评价。结果:最终有153名患者完成随访。三组患者WOMAC评分、积液深度及关节液中MDA、IL-1、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和注射治疗组滑膜厚度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针刺治疗组、注射治疗组滑膜厚度小于药物治疗组,注射治疗组积液深度大于药物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注射治疗组WOMAC评分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组、注射治疗组关节液中MDA含量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注射治疗组关节液中IL-1及TNF-α水平高于药物治疗组,注射治疗组关节液中IL-1及TNF-α水平高于针刺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药物治疗组84.00%,针刺治疗组82.35%,注射治疗组82.69%,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可取得与口服双氯芬酸钠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相似的疗效,可能机制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增强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