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管理 ,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我科 1 989年 2月收治了一位高位截瘫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 ,未发生因伤口感染及呼吸道阻塞等原因导致的并发症 ,生活至今。有关护理方面的经验 ,现总结如下。1 呼吸机附件的消毒处理气管切开的患者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因此 ,呼吸机附件及吸痰器贮液罐的消毒处理非常重要。呼吸机管道及接头每 1 0d更换 1次 ,使用过的管道及接头用 2 %戊二醛溶液浸泡 3 0min ,干燥后用消毒巾包好备用。由于贮液罐潮湿 ,污物较多 ,容易繁殖细菌 ,增加感染机会 ,因此要特别注意对患者用…  相似文献   

2.
王俊  陈渝  李宁 《重庆医学》2005,34(5):668-669
医用高压氧舱的供氧可分为集中供氧和独立供氧.集中供氧是利用医院的中心供氧给氧舱供氧,使用方便,但气路长,有压损,且气压不受调控.独立供氧分为贮槽液态氧源供氧和由多个氧气瓶组成的氧气汇流排供氧,它们使用都很方便,气压可调,无压损,但氧气汇流排成本较高,因此贮槽液态氧源使用较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灌注液中通气的具体意义以及使用空气取代氧气为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供氧.方法:采用HW-400E/S型平滑肌槽及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灌注液内通入氧气、空气、氮气及无通气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反应的影响.结果:与灌注液内通入氧气相比,通入空气和氮气以及不通气均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产生不同的结果.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在氧气组与空气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完全可以通入空气供氧,即满足了供氧,同时也可促进灌注液流动,使离体子宫充分与灌注液接触.  相似文献   

4.
祁建强 《中外医疗》2009,28(26):179-179
随着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系统的应用,医院就医环境和医疗条件有了明星改善。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和维护患者健康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手段。本文将就氧气来源.氧气管道设计、氧气终端规范及日常维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院老年病一、二科从1995年开始使用液态氧中心供氧,使用结果优于钢瓶氧气,医务人员、伤病员比较满意。 液态氧的工作原理:液态氧储存在一个大的真空、保温的储罐中,经过汽化器汽化后,经管道送入病房的每个病人床头,病人需要吸氧时,扭一下开关即可使用了。它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插孔消毒的必要性。方法:分别对急诊科观察室、呼吸科、心内科、神经科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插孔采集样本150份,分为消毒前、消毒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消毒前被采样的50份终端氧气插孔的细菌污染率为100%,消毒后细菌污染率分别为32%和8%。结论:安装氧气表前,应先对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插孔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7.
我科2000年研制的"氧气反馈控制式"供氧装置,获国家专利.并于2002年2月开始在我院高压氧舱投入使用至今.该装置保留了传统供氧器的优点,氧气的供给与吸氧同步,呼气时供氧通道自行关闭,氧气不泄漏.另外,该装置改变了有高压氧以来,供氧器"吸气控制式"的工作原理为"氧气反馈控制式",吸氧阻力远远优于国家标准≥-400Pa,可达到目前国内≥-70Pa的最好水平,提高了高压氧的治疗效果和氧舱的安全性能.获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呼吸同步供氧仪是一种新型、节能又经济实用的呼吸同步供氧装置.它是采用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和单片机处理与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同步呼吸系统,既能为需要吸氧的病人提供足够的氧气,又能有效地节约氧气,更重要的是克服全程吸氧给病人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9.
静舒氧的临床应用及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舒氧又称高氧液静脉液体给氧。它是用医用自动输氧器代替原静脉输液器的进管,使氧气能够部分溶解在静脉输液所要输入体内的液体中,提高了液体中物理溶解氧的含量,将该液体制成了高氧液,从而达到快速向组织供氧的目的。同时以无菌的医用氧气代替空气助推完成输液,使输液速度可  相似文献   

10.
氨(Ammonia,NH_3)是一种无色有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重0.597,极易溶于水而形成氢氧化铰,呈强硷性.液氨在120个大气压下压缩而成,贮盛于钢瓶中.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中毒,故有关急性浓氨中毒的报告较少.当盛装液态氨的钢瓶或管道发生破裂等意外事故时,氨气大量外逸,即易发生急性中毒.按青岛医学院1976年分类标准,氨中毒可分为轻度中毒和重度中毒.  相似文献   

11.
我院使用液态氧中心供氧一年多来,与原钢瓶氧供氧相比较,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由于通过管路到使用终端,用截止阀门控制使用,所以安全、快捷、方便,提供的液化气态氧,因减少了压缩、充灌以及换瓶等环节,其纯度可达99.9%;液态氧的利用率可达90%以上,高于钢瓶氧(10~15)%;同时便于管理,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经济实惠,大大节约了开支,经统计可节约开支四分之三.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实验教学仪器改革中,我们改进了离体蛙心脏恒压灌流实验装置,由长沙市四无线电厂试产,经用于生理实验教学,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A为贮液瓶,容积500毫升,内盛任氏液。B为灌流瓶,刻度0~25厘米,灌流瓶液面高低决定灌流压大小,反映前负荷。灌流瓶通过橡皮管与贮液瓶相连,贮液瓶可在支柱上升降以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制药行业压空缓冲罐和真空缓冲罐容积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对储气罐、稳压罐的容积计算方法、组合方式进行了讨论,同时对缓冲罐的气液分离效果及设备直径的确定给出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桉叶配剂: 桉树叶煎液80毫升石炭酸0.5毫升混合贮于瓶内备用。肥皂液2.5%20毫升配法:采新鲜桉树叶适量放入锅内或陶缽内,清  相似文献   

15.
氧疗一直是医学上备受关注的问题,从200多年以前Priestley发现氧气后,氧气在临床上的应用已逐渐被接受,经鼻给氧、高压氧舱和机械通气给氧治疗的方法已被医学界广泛接受和应用。近年来国内开展的静脉高氧液治疗是内科急救中呼吸道不能充分供氧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6.
供氧湿化液污染状况及消毒方法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人们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认识的逐渐提高,对供氧湿化瓶及湿化液的污染状况引起了重视。在供氧系统与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相关性、供氧系统污染状况及消毒方法与效果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将就以上问题概述如下:1 污染概况11 污染发生率1986年以来,随着我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1]有关供氧湿化瓶各个部位污染状况的文献报道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文献检索获知供氧湿化装置污染状况严重。氧气湿化装置中通气管接口及连接输氧管的送氧管接口等固定部位的污染率达65%;[2]正在使用的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医院供氧氧气源氧气含量变化时,几种呼吸机随之发生氧浓度显示报警后,工程师对重新将呼吸机氧气浓度定标的过程进行了较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8.
所谓非侵入性医疗护理用具,是指不接触病人或仅接触病人完整皮肤的一类用具,如止血带、血压计、听诊器、氧气湿化瓶及其外导管、吸引器、贮液瓶及胶管。雾化吸入器的螺旋管与雾化罐、指甲刀、备皮用具、热水袋、冰袋、气圈、叩诊锤、治疗盘、手电筒、水壶、痰杯、便器等。这一类器具在医院内使用广泛,使用频率也高。但是,目前对这类医护用具缺乏严密的消毒管理制度,由此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亦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谢海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42-143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集中式消毒与本科自行消毒处理后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科使用后的60个氧气湿化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护士自行清洗消毒的处理流程,氧气湿化瓶自然晾干备用;观察组采用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消毒-干燥-包装-发放,到病房后进行细菌学采样检测,对两组氧气湿化瓶清洗消毒合格率及清洗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合格率达100%,护士节约了大量时间及人力资源。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经集中回收-清洗-消毒的氧气湿化瓶清洗的质量明显提高,缩短消毒时间,减少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苏琰 《华夏医学》2001,14(5):752-753
危重患者常因治疗需要而插入各种作用不同的管道 ,最常见的是输氧管、吸痰管、胃管、尿管 ,在操作中发现 ,这四种管道的置入 ,常会给患者带来粘膜水肿、疼痛、破损、出血等损伤。为了减少患者痛苦 ,提高护理质量 ,笔者分析了引起损伤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1 典型病例例 1:患儿 ,女 ,7岁 ,中毒性菌痢。采用双头式氧管供氧 ,由于患儿抽搐 ,氧管磨损鼻粘膜 ,持续流血 5 min,后经用去甲肾上腺素棉签点压止血。例 2 :患者 ,女 ,6 0岁 ,支气管扩张。痰液粘稠 ,采用 16号平头吸痰管吸痰 ,因吸附面积大 ,吸痰压力掌握不好 ,致使口腔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