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对21名患者的22颗隐裂牙进行钴铬合金高嵌体保护性修复,5年后进行随访。结果:有15例16颗牙高嵌体稳固完好,5例高嵌体脱落者经及时处理后,现仍在良好的行使功能,1例因“根尖炎”拔除。说明高嵌体保护隐裂牙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是应注意严格嵌体洞型预备,调整好咬合关系,定期观察,防止产生继发龋及嵌体脱落。  相似文献   

2.
沙琳 《吉林医学》2010,31(17):2639-2639
目的:探讨后牙隐裂的综合治疗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83例94颗后牙牙隐裂患牙早期采用调牙合,复合树脂充填。后期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结果:对83例94颗后牙牙隐裂综合治疗2~3年后观察成功53颗,改善28颗,失败11颗,患牙治疗的有效率为86.2%。结论:后牙牙隐裂治疗的关键是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才能保留大部分患牙。  相似文献   

3.
比较二氧化锆全瓷嵌体、钴铬合金高嵌体烤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选择141例累及邻面的后牙牙体缺损牙齿180 颗,随机分成3组,分别制作钴铬合金高嵌体烤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及二氧化锆全瓷嵌体进行修复,在修复后1年复诊,观察修复效果.高嵌体组和全冠组在修复体完整性、有无继发龋方面与嵌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嵌体组在固位稳定性上更优于全冠组(P<0.05).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全冠、高嵌体冠优于嵌体修复,而高嵌体冠更有利于固位稳定,更加适用于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折裂后牙34例保存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4例、37颗折裂后牙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表浅的隐裂牙制备哑铃形洞型作银汞合金充填;累及牙髓的隐裂牙经根管治疗后用全冠修复保护;波及牙髓的斜折牙切除斜折线以上的牙龈,经根管治疗后,以桩钉固位,光固化复合树脂或银汞合金充填配合全冠修复;纵折牙经粘结固定、根管治疗后,用全冠修复。结果:治愈19例,明显好转12例,失败6例,有效率为83.8%。本文对折裂后牙的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了讨论,认为:斜折牙的牙龈切除、灭泰混合液冲洗根管和裂隙、裂隙的严密粘结与固定,大量调整牙尖斜面、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充填根管、金属全冠修复保护等措施对提高折裂牙的保存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牙体缺损的修复中 ,充填物与牙体洞壁之间的密合度是修复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也是评价修复方法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于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2月通过对光固化复合树脂嵌体、钴铬合金铸造嵌体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 ,观察不同材料的嵌体与洞壁间的密合度 ,以及同种材料不同修复方法与洞壁间的密合度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离体牙 选用拔除的新鲜磨牙 2 4颗 ,分成 3组 ,每组 8颗。1.2 材料 Starfil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 (德国产 ) ,钴铬合金(广东产 )。1.3 仪器 光固化机 (上海古莎 ) ,图…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4种不同修复方式对根管治疗后(RCT)乳磨牙不同时期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修复方式对儿童乳牙牙体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3月于天津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183例患儿共计453颗因龋病继发牙髓炎或者根尖炎而需要做RCT术的乳磨牙。随机分为4组进行修复治疗,即:玻璃离子充填组、光固化树脂充填组、钴铬合金高嵌体组、金属预成冠(PMC)组。患牙修复治疗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4种修复方式不同时间段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3个月和6个月时随访结果显示4种修复方式的总体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和2年4种修复方式总体成功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修复后3个月和6个月,乳磨牙RCT后玻璃离子充填组、光固化树脂充填组、钴铬合金高嵌体组、金属预成冠组4种不同修复方式疗效相近。修复后1年和2年,乳磨牙嵌体、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修复方式优于光固化树脂和玻璃离子修复方式,其中乳磨牙金属预成冠修复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早期隐裂牙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颗隐裂牙进行综合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结果 56颗隐裂牙经调合、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填充、高嵌体、全冠修复等一套综合疗法治疗,并经1~2年临床追踪观察,成功52例,成功率达92.86%.失败4例,占7.14%.结论 综合治疗可以保留牙体组织并恢复咬合力,是隐裂牙治疗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方法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28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患牙30颗,抽签法分组,A组10颗(9例患者)行钴铬合金高嵌体烤瓷冠修复,B组10颗(9例患者)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C组10颗(10例患者)行二氧化锆全瓷嵌体修复。结果 A组、B组修复体完整性、有无继发龋对比C组均差异显著(P0.05);A组固位稳定性优于B组,边缘适合度高于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实施钴铬合金高嵌体烤瓷冠修复、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均可获得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隐裂牙的临床效果.方法47例50颗隐裂牙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分别进行树脂充填、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后6个月,早期隐裂牙共26颗,治愈19颗,显效3颗,无效4颗,有效率84.62%.晚期隐裂牙共24颗,治愈20颗,显效3颗,无效1颗,有效率95.83%.治疗后12个月,早期隐裂牙共26颗,治愈18颗,显效3颗,无效5颗,有效率80.77%.晚期隐裂牙共24颗,治愈19颗,显效2颗,无效3颗,有效率87.50%.结论对隐裂牙进行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袁志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1,(9):86-86,89
目的观察牙隐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36例隐裂牙根据临床表现特征,分别进行调合,树脂充填,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的综合治疗,随访两年。结果 136例患牙中,成功107颗(78.68%),好转22颗(16.17%),失败7颗(5.15%),有效率为94.85%。结论对隐裂牙进行综合治疗,特别是行全冠修复,有利于保留患牙,恢复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11.
彭聪  郭奕 《吉林医学》2022,(2):521-522
目的:探究硅酸锂高嵌体和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60颗患牙)需要牙体缺损修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差异分为两组均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研究组实施硅酸锂高嵌体修复,观察两组患者牙齿微渗漏情况、功能改善与美观评分、牙龈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龈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磨牙隐裂的形成原因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对87例临床确诊磨牙隐裂的患牙进行临床病因分析,对早期无牙髓症状的患牙(第1类)进行调()处理,有牙髓及根尖周病变的患牙(第2类)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充填,最终所有患牙均以全冠修复.结果 经12个月术后随访,成功79例(90.8%),其中第1类18例,第2类61例;好转5例(5.8%),失败3例(3.4%),均为第2类患者;总有效率96.6%.结论 磨牙隐裂具有隐匿性、渐进性,为多因素所致,早期确诊、综合治疗后全冠修复、定期复查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陈峥  田菊忠 《吉林医学》2014,(13):2737-2739
目的:观察147例患者153颗隐裂牙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临床选择147例患者的153颗隐裂牙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措施包括调合,充填,临时冠固定,牙髓根管治疗,全冠修复。本研究中有91颗隐裂牙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62个未行根管治疗,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5颗仅作充填治疗,B组37颗充填治疗后行全冠修复。结果:采取综合治疗6个月复查有效率为98.00%,12个月复查有效率为88.03%。其中12个月复查A组有效率为68.00%,B组有效率为94.59%,A,B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5.95,P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2例98颗隐裂牙分别采用调牙合 隐裂修复术;带环粘固 根管治疗 全冠修复治疗。结果98颗隐裂牙成功82颗,好转9颗,失败7颗,总有效率为92.8%。结论隐裂牙及早发现,正确治疗可以有效地维护牙齿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隐裂牙的诊断与治疗的特点。方法:选择135例牙隐裂患者150颗患牙,根据临床检查冷、热测试敏感,尤其是裂纹处、有轻度叩痛,无有牙髓炎症状结合X线片检查进行诊断。14颗治疗采用裂隙封闭,19颗直接充填,26颗盖髓后充填,91颗根管治疗并全冠修复。结果:150颗牙成功113颗(75.3%),改善23颗(15.3%),失败14颗(9.3%);根管治疗并全冠修复患牙仅失败3颗,成功率达96.7%。结论:综合治疗是老年患者隐裂牙较好的治疗方法,根管治疗全冠修复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折裂牙桩冠修复后的疗效。方法:对冠根联合折裂牙62例进行桩冠修复,缺损至龈下较多的部分病例,在根管治疗后行牙冠延长术。全冠修复以黄金烤瓷冠为主,余为镍铬合金烤瓷冠或钴铬合金烤瓷冠。结果:随访5年功能评价:患牙功能为优40例(64.5%),患牙不同程度牙龈充血或探诊出血,但咀嚼功能良好20例(32.2%)。优良率达96.8%。结论:不完全的牙体折裂进行桩冠修复可较好的恢复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7.
陈如婷  张红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13):2186-2189+2170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式和材料对隐裂牙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上颌第一磨牙隐裂牙齿的模型,并在此模型上建立了4种修复体设计:二类洞、嵌体、高嵌体和全冠,应用了4种牙科材料:复合树脂(Filtek Z350)、树脂纳米陶瓷(Lava Ultimate)、二硅酸锂玻璃陶瓷(E.MAX)和二氧化锆全瓷(Duolink)。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7.0)对模型进行垂直加载和斜向加载,分析每个模型上修复体以及剩余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结果:隐裂牙在修复后可大幅降低局部应力集中,其中二类洞、嵌体在修复体边缘应力集中,隐裂表面应力较低;高嵌体、全冠可显著降低修复体周缘应力及隐裂表面的应力,与直接复合树脂和Lava Ultimate材料相比,E.MAX材料修复后裂纹表面的应力值较低。结论: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全冠、高嵌体以及E.MAX材料在缓解隐裂牙的应力集中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研究冠修复和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隐裂牙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41例采用冠修复和根管治疗同步治疗的方式,对照组患者41例,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期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表明冠修复与根管疗法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的治疗有效率为95.6%,传统治疗方法的有效率为67.4%,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的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便、疗程短、效率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寻找一种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治疗磨牙纵裂或隐裂的方法,使之保留正常形态与功能.方法 通过对34例磨牙纵裂与隐裂者先粘结带环外固定,然后进行髓腔与根管治疗控制感染并行自攻螺纹根管桩配合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进行内固定和恢复牙体形态及全冠修复等一系列处置以保留纵裂或隐裂磨牙.结果 34例34颗患牙,成功28颗,占82.35% 失败6颗,占17.65%.结论 只要治疗及时,措施得当,上述的系列治疗方法,可有效保留纵裂或隐裂磨牙,恢复咀嚼功能,维持牙列完整.  相似文献   

20.
蔡洁  茹晖晖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0):144-145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早期诊断,全冠修复及预后。方法对临床检查确诊的74位牙隐裂患者的82颗患牙,根据其牙髓的状态,分为单纯隐裂牙组32颗,直接进行全冠修复;隐裂并发牙髓炎组39颗,隐裂并发牙髓坏死、根尖炎组11颗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结果 32颗直接全冠修复牙中有5颗失败,成功率为84.38%;50颗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牙中失败3颗,成功率为94.00%。结论隐裂的早期诊断和择机进行全冠修复治疗是保存活牙髓、维护牙体功能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