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豫金银花指标成分的HPLC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豫金银花指标成分,分析密银花与封银花的差异及封银花不同部位的成分差异。结果表明,绿原酸含量:封丘红银花3.10%(对照)>封丘大毛花2.87%(p<0.05)>密县大毛花2.22%(p<0.01),木犀草苷含量:封丘红银花0.181%(对照)>封丘大毛花0.095%(p<0.05)>密县大毛花0.075%(p<0.05);封丘大毛花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花蕾2.87%(对照)>叶0.84%(p<0.01)>芽尖0.67%(p<0.01)>枝0.61%(p<0.01),木犀草苷含量:芽尖0.488%(对照)>叶0.397%(p<0.01)>花蕾0.095%(p<0.01)>枝0.066%(p<0.01);封丘红银花不同部位绿原酸含量:花蕾3.10%(对照)>叶1.34%(p<0.01)>芽尖1.29%(p<0.01)>枝0.92%(p<0.01),木犀草苷含量:芽尖0.329%(对照)>叶0.299%(p<0.01)>花蕾0.181%(p<0.01)>枝0.063%(p<0.01)。豫金银花花蕾的指标性成分含量均高于药典规定的最低标准且质量较好,相较而言封银花的品质优于密银花,叶和芽尖可为金银花综合开发提供新原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选出山绿茶的最佳炮制工艺,建立山绿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山绿茶不同炮制品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结果表明,HPLC法能较好地测定山绿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绿原酸进样量在0.01032~0.619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98.86%,RSD为2.54%.芦丁进样量在0.02004~1.2024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2.31%,RSD为2.17%.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检测山绿茶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3个国家良种金银花为研究材料,分别在其三青期、二白期、大白期、银花期、金花期取样,研究良种金银花不同发育程度花蕾内部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良种金银花花蕾百针鲜重以大白期最高,亚特、亚特红、亚特立本分别为9.68 g、6.69 g和9.86 g;三个品种折干率在三青期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在大白期最大;亚特和亚特立本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随着花蕾的发育逐渐降低,以三青期最高,而亚特红木犀草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绿原酸到银花期达到最大值。各品种间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以亚特红最低,在三青期分别为4.22%和0.16%,亚特和亚特立本差异不明显;挥发油的含量则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变化相反,随着花蕾的发育进程而逐渐升高,到金花期达到最高。三个品种之间以亚特红挥发油含量最高,在金花期达到1.40%,亚特和亚特立本之间差异不明显。综合比较产量、活性成分以及产后初加工,确定亚特良种金银花的最佳采收时期为二白期。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 DAD),对8批西藏产区的“亚特一号”良种金银花花蕾和叶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其中的8种主要化合物绿原酸、木犀草苷、马钱酸、隐绿原酸、马钱苷、断氧化马钱苷、芦丁、异绿原酸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花蕾:3.85%、0.15%、0.18%、0.15%、0.11%、0.11%、0.17%和0.11%;叶:3.58%、0.79%、0.40%、0.08%、0.07%、0.24%、0.18%和0.05%。该研究为快速探明西藏产区良种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绿原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碱性介质中,绿原酸对luminol-KIO4化学发光反应有强烈抑制作用,且其抑制的程度与绿原酸的浓度的对数呈线性相关.据此,建立了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绿原酸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200.0 ng mL-1,检出限为0.67 ng mL-1(3σ),RSD小于5%(n=5).采用标准加入法,成功的测定了人体血清和金银花茶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4.0-105.0%.在流速为2.0 mL.min-1时,完成一次绿原酸的测定只需1分钟.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木犀草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待开的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目前做针剂使用的提取方法主要为水提法,含量测定主要控制金银花中绿原酸,但是金银花中还含有另一有效成分为木犀草苷.  相似文献   

7.
研究忍冬不同器官绿原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对进一步了解忍冬药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忍冬花和花蕾中绿原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忍冬藤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利用忍冬藤,建立对其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运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忍冬藤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HPCE检测忍冬藤中的绿原酸含量为0.0091%,HPLC的检测结果为0.0089%.两种检测方法的测定结果相互印证,数据准确可靠,都可用于药用植物组织中绿原酸含量的精确测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的方法对狭叶松果菊组培苗不同部位、愈伤组织以及不同株系毛状根中的松果菊苷和绿原酸进行了含量测定,建立同时测定狭叶松果菊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实验采用Kromasil ODS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10∶15∶75);检测波长为330nm。结果表明松果菊苷和绿原酸在0~25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方面松果菊苷为97.6%(RSD=0.83%),绿原酸为98.5%(RSD=0.91%)。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狭叶松果菊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绿原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体积分数50%的甲醇溶液为溶剂,用超声提取法从开口箭药材中提取绿原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提取液中绿原酸含量。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240 W,超声频率40 kHz,提取温度60℃,超声提取30 min。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C18(4.6 mm×150 mm,5μm)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体积比9∶9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绿原酸在0.2553.0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31 388x+152.43(R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9.4%,RSD为2.12%(n=3)。检测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开口箭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其变化范围在32.843.0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31 388x+152.43(R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9.4%,RSD为2.12%(n=3)。检测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开口箭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其变化范围在32.846.62μg/g。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开口箭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用正交试验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分离的醇提工艺进行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利用薄层色谱,对不同的展开剂进行了比较筛选,找出了一种能较好的分离出绿原酸的展开剂.从正交试验中得出醇提的最佳工艺:乙醇浓度75%,溶剂量为10倍,提取时间为2小时,提取次数为2次.利用薄层色谱法,用硅胶H,0.7%的CMC板,乙酸丁脂:甲酸:水:乙醇(1∶1∶1∶0.2)上层液为展开剂能较好的分离出金银花提取物中的绿原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河南道地金银花药材HPLC标准指纹图谱.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检测波长265nm,进样量10μL,流动相A为乙腈和流动相B为1%的醋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结果: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分离河南道地金银花的各类成分;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建立了含有15个特征指纹峰的豫道地金银花标准指纹图谱;同时标定了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位置;HPLC标准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特征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金银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对河南道地金银花药材的综合评价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丁醇、水、酸乙醇、酸水、三氯甲烷作溶剂,采用回流法、微波法、超声波法、渗漉法、煎煮法、浸提法等6种提取方法,对湖南省特有栽培品种金银花-湘宁1号绿原酸提取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是丙酮超声,最佳提取条件是超声提取,绿原酸的得率和提取率均最高,分别为8.46%,86.5%.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单,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葵花粕中的绿原酸,探讨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对绿原酸提取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葵花粕绿原酸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12(g.mL-1)、pH值6、提取1次。  相似文献   

15.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DesignExpert7.0.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方法,建立以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微波辅助提取葵花籽粕中绿原酸的二次回归模型.以绿原酸得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液料比(mL:g)31,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功率495W,微波时间30S,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得率为14.47mg/g.  相似文献   

16.
为找出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下降过快的原因,通过改进工艺达到改善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稳定性的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各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考察金银花提取、精制等环节的处理方法;通过拆分处方考察处方中其他药味及添加的各种辅料,如缓冲液、抗氧剂、增溶剂、络合剂对绿原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银花混提、单提和提取温度对绿原酸的提取效率无显著影响;pH值是影响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调节口服液pH值的方法,改进了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口服液中绿原酸的稳定性增强。考察了黄芩苷、缓冲液、抗氧化剂、增溶剂和络合剂5个影响绿原酸含量的因素,明确了缓冲液的影响最大,黄芩苷、抗氧化剂、增溶剂和络合剂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杜仲叶与皮中绿原酸的正交提取对比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道地中药材杜仲叶与皮中所含有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绿原酸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采用乙醇—水溶液体系作浸提剂,以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溶剂pH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杜仲叶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2C3D1,杜仲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为A3B1,在此条件下,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率为3.324%;杜仲皮中绿原酸提取率为0.647%.  相似文献   

18.
超声助提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溶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条件下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溶剂效应.分别采用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等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提取,考察了溶剂配比、溶剂pH值等因素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甲醇提取时,绿原酸提取率最高,超声助提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溶剂条件是pH值为4.5的70%的甲醇水溶液.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法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技术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选择超声功率、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为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优选出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即以85%的乙醇,料液比1:20,功率为150W,超声波处理30min。本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温度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从杜仲提取物中分离纯化绿原酸的工艺,确定其分离纯化参数.采用料液比1∶20水超声提取,上聚酰胺柱分离,4BV15%乙醇洗脱,洗脱浓缩液调pH为1-2静置结晶,可得85%以上的绿原酸粗晶,再甲醇重结晶,可得97%绿原酸白色针状晶体.采用此工艺可以将杜仲提取物中绿原酸由20%分离纯化至97%,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