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疫情下"汽车拆装实习"课程无法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结合现有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建设,提出了"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线上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采用学生自主预习、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案,通过学生出勤率、上课互动情况以及线上作业提交情况作为课程成绩考核依据。实践表明,线上课程教学能有效地在疫情下完成教学工作,也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数字逻辑实验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针对当前数字逻辑实验课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提出从积极参与校外实习、实验操作平台更新、学生成绩考核的改革、实验课程的本科生导师制、依托竞赛平台和多层次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及建立实验室开放运行环境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实践探索,最后对数字逻辑动态演示系统项目进行了介绍。以期激发学生对数字逻辑实验课程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数字逻辑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为有关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文章研究了"机械工程实验"课程的定位、教学内容体系以及教学组织模式,对提高"机械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规范其实验教学方法和组织模式具有指导作用。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表明,"机械工程实验"是培养机械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能够为学生今后从事工程设计和科研活动奠定良好的实验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我院在"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采取的措施。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有力地支撑了理论教学,有效地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会贯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数字逻辑课程实践教学中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培养,分析了数字逻辑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中的定位以及实践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学时少的教育环境下数字逻辑课程综合设计的教学,设计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综合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典型综合设计题目的设计目的和设计要求。教学实践表明,综合设计遵循了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教学体系的创新,即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学科逻辑体系为辅,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互相促进的课程体系。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在向学生传授较为高深、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包括学习、实践和创新机会。加强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途径主要有: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课程综合实验与高年级专业综合实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校企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机械类创新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机械系统仿真与测试创新实验"的实践,该实验课程是与"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同步进行的创新性实验课程,拟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融合多种知识与分析方法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本文简述该创新实验课程教学实践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子学科知识膨胀与学时有限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梳理"电路原理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这3门课程的教学框架和内容,整合核心知识并突出核心概念应用,建立了新的电子电路实验课程——"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实验",替代了上述3门课程。新课程打破"模拟"与"数字"的界限,结合"原理"与"应用",主要从实验内容、教学方式及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增强了实验内容的紧凑性和知识概念的整体性。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培养了学生基本电路设计的能力、处理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为培养"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校当前实验设备综合管理改革和《数字逻辑》课程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对建构主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数字逻辑》实验教学与EDA技术相结合,对基于任务驱动的《数字逻辑》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实践教学模式既可以弥补实验经费不足的缺点,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基本逻辑门实验为例,介绍仿真实验设计步骤及仿真过程。将Proteus 仿真软件应用到数字与逻辑课程实验教学中,可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课后实验,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研究性实验,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为例,构建了包括选题确定、方案构建、方案实施和方案实施评价在内的实验教学模式,并且详细阐述了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验教学。实践表明,研究性"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性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该模式可为土木工程专业其他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结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特点,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总结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实施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改革,引导学生基于新的数字实验教学理念,在软、硬件平台上实践已学到的数字技术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就业竞争力意识。为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以期为当下高校数电实验课程的教学,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因实验实践类课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单纯的线上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其课程需求。文章以“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为例,探索实验实践类课程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实现“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文章提出了在原有实验项目的基础上,采用线上实验、线下仿真实验以及远程实验等多种实验方式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及阶梯性考核的教学理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平台,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在各个学校的专业教学中受到相当的重视。本文总结近几年学生学习该课程实际情况的经验以及教训,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在理论教学方面,强调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在实践教学方面,开展课内实验和课外实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汽车类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该模式下的教学课程,以求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加快学生融入就业单位为主旨。本文结合我院自身特点,从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企业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用以指导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程教育模式和理念,针对数字逻辑课程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在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针对课程构建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评价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结果作为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依据。教学团队对关键性的学生能力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制订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能力、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提出并实践了“线上课程+课堂教学+项目实践+竞赛”的教学实施过程,形成了贯穿“教、学、评、测、练、管”等教学全链条监控过程。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类课程内容的紧密关系,为充分发挥课程群结构整体功能效益,提出并建立了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的树状交织模块化信号处理课程群体系,强调了融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理念、优化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依托我校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了三平台、五层面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详细描述了该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想和实现过程。实践表明,构建的课程群教学、实验体系取得显著成效,加强了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对整个专业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以VR与多学科融合创新为思路,构建了基于"VR+"的新工科创新实践虚拟演练实验室。利用"VR数字媒体协同创新教学平台"和"智能制造VR实验平台"以及"VR+课程""VR+教育"和"VR+创造"三大模块搭建虚拟仿真实训体系,形成多领域、多层次、多模块、开放型的创新实践训练模式。实践证明,该虚拟演练实验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多学科交融和科研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CDIO理念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将“合作学习+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入“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课程教学中,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实践能力弱化"问题,依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线学习与评测系统,构建了一种"课内外贯穿,竞赛教学融合"的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课内基本实验、课外自主实验,到训练与竞赛逐步提升程序设计能力。实践表明,该模式有效地拓展了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此外,实施"全面机试,面向过程"的考核和评价方式,以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并促进学生通过大量实践提高自己的程序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