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低碳”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但“低碳”是怎么提出的?“低碳”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我们并不一定都很了解;“碳足迹”又是什么概念?“碳足迹”又是谁走出来了?我们是否也要沿着这样的足迹走下去?我们更加陌生。  相似文献   

2.
2.3 “三级控制”每一级都必须认真做好本级的安全控制工作2.3.1 班组一级的安全控制责任和目标:控制未遂和异常,不发生轻伤和障碍 做好这一级的控制工作,主要包括: (1) 弄清楚什么是异常 为落实班组的“控制责任”和各岗位的“安全职责”,班组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弄清楚并熟悉所管的设备、设施、系统及所使用的安全工器具等,什么状况是正常,什么情况是异常,做到“异常”人人心中有数。 因为异常就是隐患、就是危险点。按事故发展规律,异常之后就是障碍和事故。从这个客观规律出发,每个作业人员要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3.
当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响起时,我们没有想到每天喝的都是"毒药",当整个奶粉行业沦陷时,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到放心.  相似文献   

4.
“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互联网的革命,是零售渠道的革命,是媒体传播的革命,是消费者行为模式的革命。处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是我们的不车与幸运。”奥马电器副总裁姚友军在解释奥马为什么要在国内营销“不走寻常路”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相似文献   

5.
安全工作是企业永恒的基础工作,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一定要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做。笔者认为要搞好安全工作,必须克服十忌: (1)忌“事故难免”论。有人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们供电企业是一个特殊企业,面宽、点多、人散,哪有不出一点问题的。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6.
行业信息     
机械局领导谈发电设备近景机械局副局长吴晓华最近在一次会议上披露了我国发电设备发展近景:发电设备情况大家都知道,三年不开工。这意思是什么,就是我们讲的需求里的投资部分,基本不投。但是经过研究后,开了几个口子,七条。七条我就不背了,在座的老总都知道,这七条开了以后能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这七条加起来远远赶不上“七五”、“八五”、“九五”每年的数。“常规”情况下,每年大中型机组产量6000~8000MW,有的年份到10000MW(指单机容量100MW以上机组)。所以投资这一块,电工行业龙头这…  相似文献   

7.
问:什么叫安全第一?为什么我们要提安全第一的方针? 答:文革开始时批判“安全第一”,说是那将把政治放到什么地位去了?实际上安全和政治是两个范畴的东西,对生产来讲就必须是“安全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不是一个任意的方针,它是电业生产特点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谁违犯这条客观规律,谁就要受到惩罚。十年浩劫时期背离了这个方针,结果设备受到损坏,人身事故上升,  相似文献   

8.
插座,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虽然它们几乎无处不在,虽然电视、电脑、电冰箱……凡是“电”字当头的家什都要与之“心手相连”,但似乎人们早已对其熟视无睹,也从未想过,一个小小的插座会折腾出什么大动静来。但近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对插头插座产品的一次质量监督检查,却让人从此绷紧了安全使用插座这根弦。  相似文献   

9.
某供电局一位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局长在一次月度安全例会上强调:安全工作不仅仅是安监部门的事,技术人员也要管管安全这个“闲事”,要求每位技术员将下现场查出的不安全情况每月上报安监部门,并作为对其考核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这位领导所言甚是。安全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与所有电力职工最休戚相关的大事,需要大家热情关心。因此我们的技术员就有必要在生产现场花那么一点时间“吹毛求疵”一下,这无论对我们的阶级兄弟还是对我们的企业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千万不能只重视生产进度,而对一些非常显而易见的违章现象观而不见,…  相似文献   

10.
《家用电器》2004,(8):60-61
“数字电器”一词实在是时髦,似乎当今只有它在引领着电器的时尚。DV摄像机,不是被叫做“数字摄像机”么。看到名称,就会让普通消费者眼睛一亮。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其实,管它是什么方式,管它采用什么手段,这都是设计者和生产者更应关心的事情,我们仅是这些新生技术的最终用户,我们觉得是否有用,是否好用,我们买不买,这才是衡量其销售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和研究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时,都一致强调要全方位,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可事实上许多供电企业的领导又切实感到,违章违纪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不能真正一声喊到底;从上到下、从管理到现场出现安全生产的断层现象。这个断层到底断在什么地  相似文献   

12.
刘宇峰 《电力设备》2005,6(7):91-91
前不久有一本叫做《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畅销书,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细节管理”的热潮。“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其实我们的先人早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提倡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道理似乎很简单,但正如那本书上写到的;我们缺少的不是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也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在我们的身边,“大概”“差不多”“马马虎虎”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讲原则、不遵守规范的事情便屡禁不止,就在这一疏忽之间,残次品出来了,故障,事故也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一、决战老山界 陆定一在《老山界》中写到: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土名叫老山界…… 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我们抢修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要面对这座大山,  相似文献   

14.
卢涛 《家用电器》2004,(4):76-77
记得小时侯和小伙伴在放学路上一起高唱:“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死”,这是很早的时候播放的一则杀虫剂的广告词,相信很多人能回忆起来。那时候只要不管喝什么都要做非常陶醉状的来一句“味道好极了”;一打扫卫生就拿扫把当做吉它站讲台上高喊“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想表扬哪个小朋友很了不起,我们就会拍着他的肩膀说“威力、威力、够威够力”,这就是广告的魅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一句经典的广告语是人类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5.
提起人的“腐败”,人们已经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然而,对于电子元件身上发生的“腐败”现象,还没有引起家电维修人员的足够重视。其实,这才是某些家电产品屡修不愈的根本所在。什么是电子元件的“腐败”现象?我们知道,大部分的电子元件都是能够通过仪器、仪表判别出好坏的,即  相似文献   

16.
安全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安全生产工作任何时候都是一项基础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重要作用如同多米诺骨牌中起首的第一张牌,如果倒下去将带来连锁反应。毋庸置疑,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是摆在第一位的。在电力企业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八字方针为众多员工熟记于心。居安恩危正说明了要保证安全就要将预防放在首位。那么,如何做好“预防”这篇文章甲’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是电力行业各个单位永恒的主题。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但是,许多生产现场的安全事故仍在一次次地发生,这就要求各电力单位认真分析记安全管理中存的4个"不等于",弄清楚安全工作该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电力生产中,生产者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观念转变,并非易事,是安全生产执行力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一次质的飞跃。但是,要确保电力生产安全,还必须实现“我会安全”,才能从事故源头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电力生产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电  相似文献   

19.
班组安全工作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前沿,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石,笔者认为,班组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坚持、有放弃。第一,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放弃“亡羊补牢,未为迟也”的思想。自《安全生产法》颁布以来,企业的安全工作已经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管理者,法律都赋予了他们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出了事故谁都跑不掉。第二,要坚持学习不放松,放弃“一本”用终身的观念。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科技飞速发展,高科技产品和信息技术大量使用,如果不坚持学习将被迅速淘汰。那种“一本”用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而终身学习、终身教…  相似文献   

20.
电力企业在探索实施适合自身产品特征的营销战略时,正面临着诸多来自方方面面的“问题”困扰。因此,我们谈论比较多的问题是:电力市场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呢?然而,从目前电力市场营销状况来看,电力市场新的增长点无疑被几个方面的“瓶颈效应”压抑了。我们要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制止电力市场新的增长点“陨落”。一、增长点下的“瓶颈效应”1-“机制”瓶颈,这是一个首要问题。过去有关电力生产与用电管理孰重孰轻(重发轻供不管用)的争议,今天我们仍要旧话重提,因为它涉及到建立健全电力市场营销机制的问题。我们的电力企业已经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