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产税是否对房价有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题缘起近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再次掀起了各界对房地产调控的热议。其实,房产税并非一个新的税种,我国从1986年就开始征收房产税,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各方面情况的变化,有关房产税改革的议论一直不绝于耳,尤其是近年房价高企,在最近国家对房地产进行史上最严厉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被市场视为房价调控利器的房产税自然最引人注目。那么,房产税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应该怎样改?房产税对房价会造成多大影响、能否抑制高房价?让我们来听一下有关专家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价格的调控必须以税收调控为基点,本文从国家税收调控房价的主要税种———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入手,分析了其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进而得出土地增值税改革相比目前渐进推行的"房产税"改革试点具有更大的优势,土地增值税改革将为遏制房价的失衡局面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目前社会各界对房产税的改革寄于厚望,希望能成为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灵丹妙药,而笔者认为房产税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抑制房价,也不可能抑制房价。开征房产税会加大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负担,降低投资者和投机者的收入预期,但这仅仅是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一个因素。同时针对现行的房产税,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即扩大范围,统一税基,规范减免。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28日上海、重庆出台住宅房产税的试点。这是继去年4月始,政府相继推出多项房地产新政调控房价,房地产过热市场得到初步控制后的又一重要新政管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宏观调控的艰难性,政府在房地产调控金融杠杆都屡已使用的前提下,于今年推出争议颇多,但调控力度较大的财政杠杆。强化房产税是保证市场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浅析房产税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步陷入了"越调越涨"的怪圈,房价不断上涨,地方财政收入对出售土地的依赖比重越来越大,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房产税的改革已经剑在弦上,但开征房产税从一开始就存在较大的争议,立法推进和具体实施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我国部分城市开征个人房产税的效果,同时比较其他国家房地产税征收现状,分析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积极因素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贾康 《决策探索》2011,(3):68-70
话题缘起近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再次掀起了各界对房地产调控的热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房价涨势明显,部分地区涨势过快,甚至影响到社会公平与和谐。如何通过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的调控,有效抑制房地产的涨势,已成为民众普遍关心的焦点。人们对此众说纷纭。物业税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会对老百姓购房产生什么影响?对中国房地产业的效应如何?这些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在我国开征物业税,最早是在2003年的中央文件中提出来的,国家税务总局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也明确指出,要在条件具备时,研究合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等税种,建立统一的物业税,以调控房地产市场,稳定房价。笔者认为,所有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与世界接轨、政府转变职能应时之举,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面对高涨的房价,行政手段无法有效施展的前提下,修订或升级现行房产税已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现行房产税存在的老问题、重庆和上海试点城市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以及对房产税本身正当性的反思,供未来房地产税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建设扩大,城市间房屋供需矛盾越发突出。自2010年开展、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也拉开了"房产税"改革的序幕。房产税做为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手段,意在缩小城镇居民在购房问题上由于收入差距所造成的住房条件差距。在房产税大力推行以来,在深化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上有所成效。本文旨在厘清"房价"与"房产税"间的关系,试分析房产税对城市房屋价格的短期、中期、长期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王炜 《决策探索》2010,(22):19-20
在房地产调控愈加严厉的敏感期,每一次关于房产税的消息都会引起楼市波动,即便消息并不一定准确。唯一确定的,是推进房产税的改革方向。9月29日,有关部门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时明确提出,"加快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并推广到全国"。10月底,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几乎同时,深圳、重庆和上海传出准备推出房产税的消息,有的甚至已确定了税率,言之凿凿。尽管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房产税的条件还不成熟,但经过近7年的"空转",个别城市试点准备工作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1.
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房价进几年上涨速度过快,80后普遍感觉买房困难。本文将从美国房产税对美国房价抑制的角度,就我国房产税对房地产价格乏力现象做了研究。本文主要部分,围绕当前房产税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对比分析了美国房产税和我国不同房产税对房产价格产生不同影响,并指出了不同影响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为抑制我国房产高速上升,房产税改革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房地产行业也随着经济的增长及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投机性购房、投资购房的不断发展,导致我国的房价不断的攀升,国家为了控制房价的上升,逐渐加强了对房产税改革的重视。文章以房产税改革试点为依据,深入的对房产税改革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现阶段我国房产税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 "楼市新政"动真格 话题背景:楼市在金融危机中经历短暂低迷后再度火爆,房价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飙升,到2010年初几乎到了失控的地步.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发布,拉开了2010年楼市第一轮调控的大幕.  相似文献   

14.
政府调控房价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政府如何调控房价才合理的争论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2003年我国实行房地产宏观调控后,就有观点认为,是政府"收紧银根、收紧地根"抑制了住房供给,是土地"招拍挂"改革导致了地价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15.
田建 《经营管理者》2013,(27):26-26
2010年,我国首先在上海、重庆进行房产税改革的试点。近两年的试点工作为房产税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积累了经验。本文主要从试点对财政收入、房价、调节收入分配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对房产税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政府为落实国务院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在2010年4月30日发布了十二条具体调控措施,北京房地产交易市场因此受到严重的打击.本文基于TEI@I方法论,使用集成了文本挖掘、经济计量模型和神经网络的分析框架,对本次北京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强度及持续时间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国家调控政策对其他一线城市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本次"京十二条"调控政策对北京市期房和现房交易额的影响显著,而国家统一的调控政策对上海、深圳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房价的过快、过猛上涨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土地供应、税费、房地产交易制度和交易方式以及房地产供应结构等多个关键环节采取调控措施,“增加供给、抑制需求”,从而实现对房地产价格过快、过猛上涨的调控,是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消费者三方面的最佳抉择。同时,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房价的调控,不是促使房价大幅度地下跌,而是把房价控制在一个温和价区,控制在工薪阶层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控制在一个合理的上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经济学家、政治家、财政专家和评估师国际团体对房地产税的兴趣与日俱增。正如很多学者所言,"房地产税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最为重要的地方税种"。20世纪80年代住房制度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地产投资不断增长,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然而,我国房地产税制建设并不完善,税制结构不尽合理。本文以房地产税的内涵为起点,通过对地产税和房产税的理论分析,拟对房产税地产税合并征收房地产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科学咨询》2005,(9):16-17
核心提示 4月17日,新华社全文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人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从<意见>列出10大任务,到国家发改委明确9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幅清晰的2005经济社会改革路线图展现在我们面前.各部门各地区现在要做的,就是按照<意见>的要求和国家发改委的部署,认清改革形势,把握改革重点,将改革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时段,全力打好改革攻坚战.  相似文献   

20.
住房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增长,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目前,一些城市的房价终于有所降温。那么,宏观调控如何刺激或抑制地产投资,政府应该怎样把握好房地产调控的力度?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手段,即土地调控政策、金融调控政策、房地产产业政策、税收调控政策等四个方面论述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