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诊治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琼 《黑龙江医药》2011,24(5):843-84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OPD病程中,患者常因感染、心衰等因素诱发出现COPD急性加重(AECOPD)。AECOPD能显著加快疾病的进程,也是COPD主要致死原因。  相似文献   

2.
论点     
国外老年COPD慢病管理的现状及启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不可逆性为重要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我国,COPD造成的疾病负担远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主要与COPD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及我国卫生经济负担分布不均、COPD防控措施不到位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高患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之—,位居死因的第4位[1]。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临床诊断COPD主要依据肺功能检查(PFT)及临床症状,但二者有不足之处,本文利用CT技术对COPD患者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医师对COPD患者的诊断、分级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由于吸烟、吸入职业粉尘、化学物质、空气污染及人口老龄化增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反复的急性加重是造成疾病进展加快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识别COPD的严重程度进行干预,有利于提高COPD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疾病的异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会导致机体相关生物学指标、生理学指标、症状性指标发生变化。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不良效应,是一种以肺部疾病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通过全面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开拓对此疾病的处理,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论点     
《健康管理》2013,(6):12
国外老年COPD慢病管理的现状及启示王瑶、潘旭东等(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不可逆性为重要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我国,COPD造成的疾病负担远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主要与COPD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及我国卫生经济负担分布不均、COPD防控措施不到位有关。COPD的慢病管理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阶段,而国外在该领域已积累许多经验,值得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6.
抗胆碱药治疗COPD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不完全可逆的慢性气道阻塞为特征的疾病。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为迷走神经控制的高分泌和胆碱能机制透发的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药物治疗仍是目前COPD的主要治疗方法。而作为支气管舒张剂的抗胆碱药。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机理,已成为COPD的一线治疗药物,在COPD的治疗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伴有进行性肺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COPD发病率逐年上升,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控制COPD患者症状是目前主要治疗措施[1]。2006年全球COPD防治创仪(GOLD)推荐使用β2-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骨质疏松为COP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证实,COPD是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1]),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COPD患者骨密度(BMD)、肿瘤坏死因子(TNF)、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等指标,探讨COPD继发骨质疏松可能的机制,为临床预防和诊治COPD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肺功能下降等~([1])。COPD管理的目的主要为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发作次数、降低致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因此,对COPD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院在COPD治疗中,使用中医护理管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支气管扩张剂是COPD的主要治疗药物,近年来国外针对新型支气管扩张剂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支气管扩张剂用于COPD治疗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称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长期慢性的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患病率及致死率均高,单纯的西药治疗很难阻断其病程进展。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中医药治疗COPD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现代文献,系统地总结了中医药治疗COPD的优势所在,为COPD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1].目前认为,吸烟是导致COP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约80%~90%的COPD患者是吸烟者,COPD的主要病变特征目前普遍认为是气道的慢性炎症,而细胞因子在COPD气道炎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为探讨吸烟与COPD患者气道炎症的关系,本研究对不同吸烟指数的COP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阻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累及肺部[1]。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本研究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COPD,以验证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成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且进行性发展.COPD主要累及肺脏,也可引起全身不良反应[1].COPD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目前认为气道多种炎症反应介质介导的非特性炎症反应是其主要病理基础[2].其中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前白蛋白(PA)可能参与COPD病理过程.本文就CRP、PA联合检测在诊断COPD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气环境的污染,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发病率逐年递增,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经过研究证实COPD的发病率和环境污染有密切的关系。空气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其中PM2.5对人健康危害最大。研究表明PM2.5可引发诸如哮喘、COPD肺部不适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对慢性肺疾病患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有严重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PM2.5对COPD致病机理以及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期望为将来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庆泼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111-21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本研究对我院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COPD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及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据预测到2020年,COPD将成为第6位的主要致残原因及第3位的最常见死因。COPD急性加重(AECOPD)的发生是造成疾病有关花费、发病率及病死率的主要原因。COPD的急性加重传统意义上是指呼吸困难加重及痰量增多,有或没有脓性痰,但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现亚临床心肌损伤越来越明显,它以预测病死率的肌钙蛋白及其他心脏生化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病.吸烟是引起COPD的主要病因之一.戒烟可预防COPD和减缓疾病进展,是减少COPD危险因素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戒烟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及戒烟药物的相关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两者导致的气道阻塞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发病率逐年攀升。COPD是目前尚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患者全身不良反应重,活动能力受限,生活质量下降,且患者多合并营养不良,尤以COPD急性期合并呼衰的患者为甚。疾病导致了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而营养不良状态又可加重疾病,造成恶性循环。故采用合理的方式及时纠正营养不良对患者病情转归和预后非常重要。本文将从COPD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COPD患者营养状况分析评定方法以及营养支持疗法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改善COPD合并呼衰患者营养状况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