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文杰 《经济师》2010,(3):150-151
我国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对高质量的应用型和技能型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推动了我国高职物流教育的发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成为培养高技能物流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培养紧缺物流人才中发挥了积极的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十分匮乏,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物流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创新不足、办学条件滞后、办学理念落后、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人才需要等。这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完善的综合实训体系等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一般都到物流企业或其它企业从事采购、包装、运输、仓储、分销等物流管理工作,也可在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从事物流管理及教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宽阔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较高的素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能较快地适应和胜任工作。我国高校应该深入分析物流管理人才供求矛盾,根据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整合自身资源优势,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突出自身的特色;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4.
我国物流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巨大的潜力和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已经已经是制约我国物流大规模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构建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加快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秋红  王越  郗蒙浩 《经济师》2010,(7):222-22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物流从业人员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规划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已成为一个比较紧迫的问题。文章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出发,针对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的特点,就高校本科培养物流管理实用性人才进行了探索,对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7,(11)
基于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的物流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朝着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国的物流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基于此,我国的本科院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了物流管理特色专业的设置。文章基于此,着重分析该类型物流管理专业设置的目的,并就专业设置的措施进行论述,确保各项效益的取得。  相似文献   

7.
李刚 《经济视角》2015,(1):74-75
随着物流产业升级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熟悉第三方物流运作、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而辽宁地区物流人才仍存在较大缺口。本文就新形势下地方经济和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就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特色、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对高素质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物流企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物流企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来说,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从事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在企业中从事的都是采购、运输、仓储等工作,或者是在相关的部门从事一些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管理工作.因此要求毕业生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知识,同时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依旧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的实际要求不符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企业都在追寻一种新的课程体系,用以满足当前物流行业迅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文章对当前物流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科学的构建出适当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单证人才匮乏成为阻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重大难题,着力培养更多优秀的物流单证人才,需要更多有资质的配套教材做辅助。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商务领域和国际物流高职教材目前的建设情况,指出我国当前使用的国际商务单证教材其实是来源于企业的,为了满足物流专业高端人才培养的需要,还需要和国际商务单证课程编委相配套。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村物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廷芳 《经济师》2008,(4):274-275
发展农村物流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农村物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服务分散、物流服务需求差异大等特点:发展农村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低、信息体系不健全、物流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一个功能全、覆盖面广的农村物流信息网,发展和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培养农村物流人才,完善农村物流供应链体系是发展农村物流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物流实践教学是物流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践教学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沿海开发和现代物流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介绍了物流专业学生所需的能力,从教学方法的应用角度分析将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引入物流实践教学的可能性,并提出创新利用现有实验条件、构建激励机制、加大经费投入、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以提高该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关于航运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之后,我国的航运志业在拓宽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一严峻的形式下,我国的航运企业必须利用自身优势,以港口为依托,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积极发展综合物流服务,培养先进的物流人才,拓宽企业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物流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人才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物流企业对人才也未予以足够重视,从事物流的人员相应地缺乏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从而不擅管理。我国国际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与物流相关的大学本科教育尚未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国际物流实训课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国际性物流人才,推动企业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提高国家整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卫锦文 《经济师》2007,(3):207-208
目前物流业界普遍存在着企业对人才需求旺盛,但学校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却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这一矛盾。文章从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对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对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细分、解决物流人才的标准化培养问题以及给物流人才预备发展空间等四个方面对如何培养适用型物流人才作了充分探讨,并建设性地提出三种适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国家产业振兴和发展的重点。现代物流的振兴亟需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人才作为支撑。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物流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手段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对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促进现代物流产业振兴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琳卿 《大陆桥视野》2011,(18):12-12,14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业界对物流人才由“量”的需求理性地转向“质”的需求,同时也对大量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提出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紧密结合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本文对用人单位的具体用人需求进行调研并形成分析报告,希望能为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第五方物流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第五方物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第五方物流是指从事物流业务培训,提供现代综合物流的新的理念以及实际运作方式,即物流人才的培养。美国有学者认为专门为物流企业提供软件支持的信息公司为第五方物流。上海社会科学院企业管理中心主任陆道生在其著作《第四方物流:理论探索与实践运作》中提出,第五方物流企业是专门从事物流信息资源管理的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电子商务后起之秀,发展迅猛,潜力巨大。相对而言电商物流发展比较滞后,制约了电商行业的发展。因此,应加快电商物流发展进程,从扩大企业规模、建设信息化平台、培养新型物流人才入手,向全球化的战略高度看齐,全面有效的为提升服务质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物流业被列入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是我国物流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物流企业能不能把握这一重大机遇,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人才是关键.物流企业应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本文从选才、用才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世界知名物流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供我国物流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