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的关联性:建筑文明是建筑文化的内在价值,建筑文化是建筑文明的外在形式;建筑文明尺度对建筑文化品位的内在制约,建筑文明的价值转换,充实为建筑文化的历史积淀,全球化文明散布引发的建筑文化增熵及抗衡文化增熵的三种“负熵流”。  相似文献   

2.
"海归论坛"     
1989年11月,我去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进修。在此前的十年,我有六年是在读研究生,四年在同济教书,在研究生阶段的初期,我以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Frank Lioyd Wright)为研究对象,加深学习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和实践,后期,我则环绕城市建筑为主题对于196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城市设计,环境心理学,建筑符号学。  相似文献   

3.
“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电视建筑的特殊性、内部功能的多重性、交通流线的复杂性,造型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立面构成的综合性,是个功能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建筑。  相似文献   

4.
三亚“美丽之冠”的设计中采用高强薄膜织物为屋面材料的膜结构体系。该体系除注重结构形态的优化外,更是与建筑本体节能方面息息相关——以人为切入点、通过非能源或低能耗介入的方式,对人体热舒适因素进行控制、调整和完善。注重绿色建筑理念,在节能、环保方面作了些有益的尝试。设计中采用大量的被动式节能的措施,如通过自然通风、遮阳设施、洒水降温等来防止夏季过热,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对建筑热环境的改善。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筑措施和手段可以降低能耗,建议建筑师应充分采用建筑手段创造艮好的建筑室内环境,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5.
在东西方经历了各自的建筑文明之后,人类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建筑时代一钢结构建筑时代。钢结构建筑在国外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已将“钢结构建筑及设计”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6.
2013年我分别在武汉、厦门参加《新建筑》创刊三十年庆典、《建筑师》编委会会议,想不到现在《城市建筑》亦已办刊十周年了。记得写六周年寄语时我还在东北,彼时兼任着《建筑细部》的主编。这四年,在天津大学工作,与《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有了密切交往。比较起来,似乎有这样一种印象《建筑师》强调学术性与理论性;《城市环境设计》追求时尚性与动态性。《建筑细部》则偏重设计与建造;《城市建筑》与《新建筑》属于同一种类型,定位在学术界与实践界之间,跟踪报道当今社会建筑现象与事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天作建筑工作室组织的两次学生设计竞赛,探索如何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考,并为他们提供激发创意的学习空间,同时,分析了两次获奖作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海清 《城市建筑》2005,(10):24-27
关于“绿色建筑”的瑞士经验是在构造设计中对建筑表皮的优化,本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针对南京地区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建筑表皮构造设计思路,并以南京体育学院国术馆为案例,进行了技术操作层面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9.
季广森 《江西建材》2023,(1):381-382
由于人们对建筑质量与功能需求的提升,工程造价成本也在急剧增加,因此研究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与工程造价间的关系就成了当务之急。文中在研究建筑架构设计及其对工程造价影响的作用上,分别从建筑功能设计、建筑抗震设计、建筑高度设计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对平衡结构优化和造价有效措施进行探讨,利用合理行政手段,完善建筑设计管理制度;优化抗震荷载量,做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减少建筑钢材的使用量,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徐正明 《新建筑》1995,(3):28-32
结合哲学意义和建筑美学理论讨论建筑学若干重要特征,从五个方面提出见解:①建筑美学理论及作用;②形式与建筑功能;③形式与象片性;④公共性与“个人意志”;⑤文化与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