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围绕成都“世界软件名城”的发展目标和城市型大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准职业化”人才培养理念和路径,将工作重心从就业能力转变到职业发展能力上来,聚焦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业成就与终身发展,以一种系统动态的观念引领学校打破各种既有的边界,整合优质和潜在的资源,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入市场化链条,有效贯通大学生专业实训与职业发展的一体化路径,切实培养出一批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需求的应用型产业化先锋人才。  相似文献   

2.
城市型大学属于地方大学,应该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其重要目标。在培养过程中,系统关注学生的“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层面,是保证其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方面和前提条件。城市、大学和人,应该相知、相互尊重和互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拔尖创新人才是推动国家进步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探讨创新人才和专业拔尖人才相关概念基础上提出,根据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类,设定相应英语能力提升目标,并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在培养策略上,注重顶层设计,针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需求,建立并完善以课程、师资、管理为主的配套机制,以“创新”的机制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错位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着眼长远,深入开展以创新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面向全体,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成都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定位于建设城市型综合大学,紧密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依托大专业平台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研究生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在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面向市场、面向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革新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文章针对当前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创新和完善“需求导向型”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通过改革和创新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创新精神为核心、适应市场多样化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立校之本。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素质创新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保障。广东工业大学化工专业严格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目标,开展高素质化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职业大学的特色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人才的激烈竞争需要职业大学构建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艺型人才,办出职业大学特色,必须切实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整合专业课程设置,加快教材体系的改革,推行学生“双证书”制度,把实践教学落实到职业大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点。以某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例,结合近几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分析科技竞赛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实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完善我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教学是职业大学的特色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人才的激烈竞争需要职业大学构建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艺型人才,办出职业大学特色,必须切实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整合专业课程设置,加快教材体系的改革,推行学生“双证书”制度,把实践教学落实到职业大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城市型综合性大学外语应用人才2+1+1>4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宜宾学院学报》2007,7(11):111-114
城市型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城市区域经济中长期发展目标,具有较强思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协作交往能力、适应市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城市型综合性大学外语应用人才2 1 1>4培养模式通过建立两个课程中心,一个自主学习网络支撑环境和一个实习链条,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习实践网络,培养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发展能力的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强调跨文化语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引导学生设计个人专业学习路径和职业发展规划,最终成为合格的为城市区域经济文化国际交流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外语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双创背景下,加强对城市型、应用型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艺术类相关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原因,并结合在工作实际中搭建的艺术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对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进行再设计。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大学英语的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当今社会用人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以及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改革地方大学的教学方式是培养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前提世纪之交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创新教育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创新教育的深化是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而 ,如何培养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地方大学教育改革的核心。1.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要把“以课本、教师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但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引导 ,更要服务。引导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学习兴趣 ,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 ,创造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学教育背景下,专业竞争的核心就是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课程体系架构创新、特色专业创新四大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涵盖应用型和学术型专业人才。文章重点阐述了会计学专业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需要做到“理实合一”,既需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又需要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课程整合与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在工程教育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整合主要是把握全局,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做好“四个对接”、“三个打通”,从而满足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6.
江南大学是一所工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一直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我校于199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开始实施全国“九五”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研究课题。经过多年的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加强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关键。近年来,里仁学院准确定位,紧紧围绕高素质人才培养这个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声誉不断提高。借鉴其经验,要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和各种配套改革,使独立学院成为高等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当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的问题,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的地方本科院校汽车类专业“引领层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设计“引导型”和“潜能激发型”两种类型的项目,把广博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工程项目中,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求新求变的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汽车类及其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水平教学型大学是以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播、应用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以知识、技术、理论、思想创新为支点,以本科应用型学科建设为载体,以特色、品牌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主流的地方性大学.其特质(高水平)集中表现为:教学中心地位突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高;应用研究成果显著,应用型本科学科建设水平高;服务地方亲和力强,应用型专业服务社会效益高.  相似文献   

20.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阈下课程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关键,课程体系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文章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探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阈下的课程体系建构内容与实施措施,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