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了杂交瘤细胞的体外无血清低蛋白培养。考察了血清浓度、基础培养基和接种密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在含5%血清培养基、1%血清培养基和无血清低蛋白培养基中适应生长的细胞,μ分别为0.68、0.45、0.44d-1,qGlc分别为13.4×10-9、13.1×10-9、19.2×10-9mmol/(cell·分别为39.4×10-9、44.1×10-9、37.7×10-9mg/(cell·d),YMAb/Xv分别为52.6×10-9、d),qMAb57.8×10-9、54.4×10-9mg/cell,YLac/Glc分别为2.0、1.95、2.0mmol/mmol。无血清培养中葡萄糖代谢途径不变,参与细胞维持代谢的葡萄糖比例增大。血清浓度降低,延迟期变长,最大活细胞密度下降。基础培养基影响细胞的最大活细胞密度,不影响生长速率。无血清培养基中细胞的接种密度选择在0.2×106~0.3×106cells/mL。  相似文献   

2.
8种有机溶剂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验中常需要有机溶剂溶解水溶性较差的待筛选样品,笔者为抗肿瘤药物体外筛选时选择适宜体积分数下低毒且溶解性能好的有机溶剂作参考.用改良MTT法测试8种常用溶剂对2种人肿瘤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甲醇、乙酸乙酯、乙醇、乙二醇、二甲基亚砜(DMSO)、氯仿、丙酮和正丁醇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IC50分别为3.50,0.61,2.09×10-2,3.79×10-2,4.07×10-3,2.10×10-2,4.04×10-3,2.62×10-4?μg/mL;甲醇、乙酸乙酯、乙二醇、二甲基亚砜、氯仿、丙酮和正丁醇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IC50分别为0.28,0.89,5.82×10-2,9.67×10-3,5.54×10-2,8.00×10-3,1.61×10-3?μg/mL.结果说明体积分数为0~10%的甲醇和乙酸乙酯细胞毒性甚微,宜选用;乙醇、乙二醇选用低于3%的体积分数;DMSO宜用低于1%的体积分数;丙酮和氯仿宜选择低于0.3%的体积分数;正丁醇的细胞毒性较强,不适合用于筛药中.  相似文献   

3.
苦瓜茎叶总皂甙的提取及抗HSV-Ⅱ型疱疹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苦瓜茎叶提取总皂甙并经体外细胞试验表明:总皂甙在浓度为0.005×10-6~500×10-6g/mL时无细胞毒性;在浓度达62.5×10-6g/mL水平时就表现有一定的抗HSV Ⅱ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4.
鼋的自然繁殖生态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瓯江流域鼋自然繁殖生态考察的结果。鼋在5-6月份交配,6-9月份产卵,每窝多数在40-70枚之间。据对鼋的一个卵窝的挖掘,内共有卵55枚,受精率为9.6%;卵的直径是3.0±0.04cm,重量是18.32±0.30g。报导了鼋产卵的窝内温度、湿度和窝腔的大小以及卵在窝内的分布等。  相似文献   

5.
中华盒形藻对可溶性活性磷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无载体~(32)PO~(3-)_4同位素稀释法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被用于研究了室内培养的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 Sinensis Grevile)对可溶性活性磷(SRP)的吸收动力学,该藻类大、中、小三类细胞最大吸收速率(l_(max))分别为14.970×10~(-7)、16.325×10~(-7)和1.878×10~(-7)μmol/cell·h,1/2 l_(max)的介质浓度常数(K_)分别是2.398、1.595和0.218μmol,V_(max)能较好地说明细胞受磷限制的程度,与细胞磷含量成负相关而与细胞叶绿素a含量成正相关;K_表示细胞对介质磷的利用能力,与藻类细胞大小有关,结果表明中华盒形藻对SRP的吸收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  相似文献   

6.
杂交瘤细胞流加培养中葡萄糖浓度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 Wu T3杂交瘤细胞的流加培养 ,当葡萄糖浓度分别控制在 0 .2、0 .5、1 .0和 1 .5g/L时 ,葡萄糖的平均比消耗速率为 1 .1 4× 1 0 -11、1 .47× 1 0 -11、1 .78× 1 0 -11和 2 .2 4× 1 0 -11g/( cell· h) ,乳酸的平均比生成速率为 6.0× 1 0 -12 、8.3× 1 0 -12 、1 1 .6× 1 0 -12 和 1 6.6× 1 0 -12 g/( cell· h)。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比例为 52 %、57%、64%和 74%。结果表明 ,在 Wu T3细胞的流加培养中 ,当葡萄糖浓度在 0 .2~ 1 .5g/L时 ,葡萄糖浓度越低 ,葡萄糖的比消耗速率和乳酸的比生成速率越低 ,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比例越低 ,从而提高了葡萄糖的有效利用率 ,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福建10种海鱼肠内寄生的吸虫,其中,1.卵形多腺吸虫新属新种(Polylecithus oviformis gen.et sp.nov.),宿主鳄形短体鳗,形态与拟盘肛属(Proctotrematoides)的种类相似。但无眼点,肠支短,卵黄腺滤泡细小呈葡萄状,分布于咽后至睾丸间的两侧等方面与拟盘肛属不同。2.长拟赫利吸虫新种(Hurleytrematoides longus sp.nov.),宿主褐篮子鱼,其形态与C.coronatus, (Manter et Pritehard,1961)相似,但体呈长形无棘,阴茎囊较长,生殖孔位于体中部,卵黄腺分布于腹吸盘与卵巢之间,卵丝甚长,3.鲻膜科特吸虫新种(Hymenocotta mugilis sp.nov.),宿主梭鲻,其形态与H.muili(Manter,1961)相似。但无眼点,口孔周围为6个大小不等的叶瓣,具前咽,受精囊位于卵巢之后。4.大眼鲷离肉吸虫新种(Apocreadium priacanthi sp.nov.),宿主短尾大眼鲷和月腹剌纯,其形态与A. longisinosum (Manter,1937)相似,但虫体细长,8.16~11.84×0.520~0.560毫米,虫卵细小(46~62×36~42微米)。5.东山孔管吸虫新种(Opechona dongshanensis sp.nov.),宿主横带绯鲤,其形态与O.orientalis(Layman,1930)相似。但口吸盘与腹吸盘大小相等,卵黄腺起自腹吸盘之前,分布至体末端,虫卵较大(70~80×40~42微米),此外,鳐耳双口吸虫Otodistomum plunketi(Eyfe,1953),宿主及达犁头鳐,竹英鱼新背门吸虫Neonotoporus trachuri(Yamaguti,1938),宿主鳀,对称前充殖吸虫Prosogonotrema symmetricum(Oshmarin,1965),宿主短吻三剌鲀等三种是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8.
卤虫的饵料价值与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几个产地的卤虫卵孵化质量、去壳卵及其无节幼体和成体的大小;幼体和去壳卵的脂肪酸,特别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组成;成体EPA的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同时简介卤虫的选用及其产地分布.  相似文献   

9.
灭幼脲对桑天牛成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经 5 0 0mg/kg的灭幼脲处理的构树枝条饲养桑天牛成虫后进行交错配对实验 :处理雄虫 (T♂ )×处理雌虫 (T♀ )、对照雄虫 (U♂ )×处理雌虫 (T♀ )、处理雄虫 (T♂ )×对照雌虫(U♀ )、对照雄虫 (U♂ )×对照雌虫 (T♀ ) ,并对各处理组的成虫寿命、产卵量、子代卵孵化率、孵化历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灭幼脲处理桑天牛后成虫寿命比对照成虫缩短 6~ 7d ;处理各组产卵量下降 ,其中T♂×T♀组比对照组降低 2 8.71 % ;T♂×T♀及U♂×T♀两组子代卵的孵化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 61 .0 3%和 61 .5 2 % ;灭幼脲处理后子代卵的孵化历期都比对照组子代卵延长 ,分别为 1 2 .38,1 1 .93及 1 1 .64d ,而对照为 1 1 .1 8d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酵母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融合过程.培养亲株对数生长早期的细胞(浓度为2.5×10~7细胞/ml),在1.5-2%蜗牛酶及0.1%β-巯基乙醇的作用下,45-60分钟后,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可达99-100%,在35%聚乙二醇(分子量为6000)和10mMCaCl_2溶液的作用下进行融合实验,可得融合率为2.6×10~(-6)-2.1×10~(-7),它是自发回复突变率的100-1000倍.  相似文献   

11.
LR—98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在体和离体实验相结合 ,以动物接种肿瘤细胞后的生存时间、瘤重与体重比值、肝癌细胞生存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肝癌细胞凋亡为指标 ,研究了不同剂量榄仁树叶提取物 (LR 98)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性效应及可能机制 .在体实验结果表明 ,5× 10 - 3g/mLLR 98处理组动物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 1) ,不同剂量处理组 (5× 10 - 3g/mL ,2× 10 - 2 g/mL ,5× 10 - 2 g/mL)的瘤重与体重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 (P <0 .0 5) .体外培养的细胞经不同剂量LR 98(1× 10 - 5g/mL ,5× 10 - 5g/mL ,1× 10 - 4 g/mL)作用后 ,生存率及SOD活性均显著下降 (P <0 .0 1) .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 ,不同剂量LR 98作用于肝癌细胞 8h后 ,在G1 期前均出现一亚二倍体峰 ,表明均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凋亡率分别达 2 9.4 4 % ,2 4 .4 5%和 2 5.2 2 % .以上结果说明LR 98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降低SOD活性 ,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可能是LR 98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理之一 .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系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和营养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旧金山湾、大盐湖和越南人工养殖的A.franciscana卤虫品系为参照,研究中国内陆盐湖和渤海湾盐田不同品系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和营养组成.结果表明:各品系卤虫水合卵径为224.9~292.6,μm,脱壳卵径为207.3~270.7,μm,卵壳厚度为2.2~12.2,μm,初孵无节幼体体长为399.7~490.4,μm,脱壳卵径与初孵无节幼体体长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R2=0.694).卤虫卵和无节幼体大小与卤虫种和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两性生殖卤虫品系卵径显著小于孤雌生殖卤虫品系,且沿海盐场卤虫卵卵径小于内陆盐湖的卤虫卵卵径.各品系卤虫卵蛋白质含量占干质量的40.9%~49.1%,粗脂肪含量占干质量的11.8%~21.3%,能量值为20,193~22,192,J/g.不同品系卤虫总脂肪酸含量和EPA含量差别较大,分别为80.68~187.33,mg/g和0.53~9.06,mg/g.与生物学测定值相比,卤虫卵的营养组成与卤虫种和地理分布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1986年快中子辐照白蜡虫种虫促进白蜡增产的试验结果.试验表明用1.2×10~6n/cm~2、3×10~5n/cm~2两个最佳通量进行辐照,分别增产白蜡32.53%及18.25%,用1×10~9n/cm~2辐照不仅不会杀死虫卵而且也增产19.84%.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吸管实验技术,研究了整合素beta1亚单位(CD29)的单克隆抗体(Anti-CD29)处理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细胞,观察Anti-CD29对细胞与IV型胶原裱衬表面的粘附力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HCC细胞表面整合素beta1亚单位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CC细胞与5μg/mLIV型胶原裱衬表面之间的粘附力为932±134(×10-10N,n=60),加入5μg/mLAnti-CD29粘附力减小到449±119(×10-10N,n=60);加入10μg/mLAnti-CD29时粘附力减小到220±78(×10-10N,n=55);加入20μg/mLAnti-CD29时粘附力减小到222±67(×10-10N,n=65)。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所研究细胞整合素beta1亚单位表达率达95.78%。上述结果表明,整合素beta1亚单位是联系HCC细胞与IV型胶原裱衬表面粘附的重要受体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田间几种较严重病毒病害进行了酶联免疫,免疫电镜鉴定。在免疫电镜中,我们分别观察到PVX、PVY、TMV、TEV病毒粒体及其上的套环结构。TMV大小为290-300×20nm,TEV大小为23×700nm,PVX大小为25×200nm,PVY大小为15×400nm。我们未发现CMV病毒粒体。此外我们还发现了未知病源的烟草病毒花叶病。  相似文献   

16.
GABA促进小鼠离体胃胃酸分泌活动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γ-氨基丁酸(GABA)对小鼠离体胃胃酸分泌(GAS)的调节作用和机制,在体外37℃缓冲溶液中培育小鼠全胃标本,测定灌流液的pH值。结果表明:丙谷胺(2、6×10-7mol/L),可显著地抑制胃酸分泌。GABA(2~10×10-7mol/L)则以一种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地促进胃酸分泌,若用丙谷胺(6×10-7mol/L)和不同浓度的GABA共同灌流胃,则显著阻断GABA的促进效应,逻辑斯谛曲线(Logisticcurve)显示这种阻断是不完全的。西咪替丁(Cim,10×10-7mol/L)明显抑制胃酸分泌,并不完全阻断GABA对胃酸分泌的促进效应。若用丙谷胺(6×10-7mol/L)和西米替丁(Cim,10×10-7mol/L)与GABA(4~10×10-7mol/L)共同灌流胃,对GABA促进胃酸分泌的效应仍显示不完全阻断作用。结果提示:GABA可能通过G细胞或/和ECL细胞间接促进壁细胞泌酸;GABA也可能直接激活壁细胞,促进胃酸分泌。  相似文献   

17.
印楝提取物及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桑天牛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用1.0μg/mm2剂量的黄华碱和野靛碱处理的构树枝分别喂饲桑天牛,黄华碱不表现拒食作用,但野靛碱表现出显著的拒食作用。同样剂量条件下,两种生物碱均能使桑天牛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显著下降,但没有引起死亡。用8.0×10-2,4.0×10-2,2.0×10-2,1.0×10-2,5.0×10-3μg/mm2剂量的印楝提取物(含azadirachtin10%)处理的构树枝喂饲桑天牛,前二种剂量引起100%死亡率,2.0×10-2μg/mm2剂量引起80%死亡率并导致雌虫不再产卵,而后两种剂量引起的死亡率为30%和0%,并导致产卵量和卵孵化率较对照急剧地下降。报道了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对昆虫引起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下降作用及天牛科中印楝提取物抑制产卵和卵孵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实物及计算机投影系统对石龙子前背侧室嵴嘴外侧区突触的电镜图像进行放大处理和统计分析,测量结果:突触前膜平均厚度为70.3×10-10m,后膜平均厚度为117.7×10-10m,突触间隙平均宽度为147×10-10m,突触界面曲率为:平均值±标准差=(1.123±0.389)×10-10m,突触活性带长度为:平均值±标准差=(3 514.93±982.75)×10-10m,空心小泡直径为:平均值±标准差=(477.3±38.45)×10-10m(n=58),实心小泡直径为:平均值±标准差=(892±55.83)×10-10m(n=28).  相似文献   

19.
辐球藻是一种罕见的绿藻,它属于绿藻纲、绿球藻目、卵囊藻科、辐球藻属的植物。目前已知辐球藻属有三种植物,即辐球藻、魏特曼辐球藻(R.wildemannii Schmidle)及近柱胞辐球藻(R.subcylindricus Korschi)。辐球藻的细胞直径为8至15微米,色素体较薄。魏特曼辐球藻的细胞直径为3—5微米,色素体较厚。近柱胞辐球藻的细胞为近园柱形,细胞直径约10微米;放射纤维状胶质结构分布在群体外部的较稀疏,分布在群体内部的较稠密。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鸡球虫病的发病规律 ,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 ,将 78只 1 4日龄公雏随机分成 6组 ,第 1组为对照组 ,第 2~ 6组分别按 6× 1 0 4 、1 2× 1 0 4 、1 8× 1 0 4 、2 4× 1 0 4 、30× 1 0 4 个 /只人工感染孢子化混合卵囊 ,观察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并测定O P G值和Hb含量。结果表明 ,感染后第 3天 ,感染组均开始食欲下降 ;第 4天排出血便 ,高峰期在感染后 5~ 6d ;感染后第 4天有卵囊排出 ,O P G值在第 7天达高峰 ;病变出现在十二指肠和盲肠 ;感染后 4~ 6d的Hb含量显著下降。其中以第 5、第 6组临床表现最为严重 ,死亡率均为 2 3 0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