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CD59是一种以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 inositol,GPI)锚着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广泛分布于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及多种组织细胞表面,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补体活化,通过与补体攻膜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装配过程中的C8和/或C9结合从而抑制补体的活化[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针对补体激活物的特异靶向补体抑制物, 并对其进行体外活性鉴定.方法: 将补体受体(CR2)与补体抑制物(促衰变因子, DAF)以融合表达方式(顺反结构)克隆到表达载体PBM中, 然后将重组体转移到CHO细胞中进行蛋白表达, 用SDS-PAGE、 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FCM)检测、 SPR检测及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实验对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结果: 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出现预期大小的目标片段.FCM与SPR检测结果显示, 重组蛋白CR2-DAF与DAF-CR2能特异地与C3包被的CHO细胞、 C3dg配基相结合.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实验结果显示, 靶向补体抑制物比相应的非靶向补体抑制物的抑制效果明显(CR2-DAF的抑制效率高达20倍).结论: 成功构建了CR2-DAF和DAF-CR2靶向补体抑制物, 为下一步进行动物体内补体抑制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细胞高表达的CD59分子活性位点的封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噬菌体肽库筛选的短肽(SP22)对前列腺癌细胞高表达的正常或突变CD59分子活性位点的封闭效果.方法 将正常和突变CD59基因、pIRES空质粒分别转染PC-3细胞;流式细胞术榆测细胞表面CD59分子的表达;RT-PCR检测CD59基因的mRNA表达;补体溶解试验观察SP22埘补体介导的PC-3细胞溶解的影响.结果 CD59基因成功转染并表达;wPC-3细胞(转染正常CD59基因)和mPC-3细胞(转染突变CD59基因)内CD59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PC-3细胞(转染空质粒)(P<0.01);SP22使3种细胞的溶解率明显提高(P<0.01),但升高的模式和幅度显著不同.结论 SP22不能封闭突变CD59分子的补体结合位点,但可与PC-3细胞表面的正常CD59分子高效结合并中和其补体抑制活性,进而显著增强补体对PC-3细胞的溶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前列腺癌PC-3细胞转录因子Sp1的表达,观察其对CD59的表达影响。方法构建靶向人Spl基因的干扰载体(pSUPER-siSp1),脂质体介导转染PC-3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RT-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其对Sp1及CD59蛋白质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CD59的表达,MTT法检测CD59抗补体活性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针对Spl的干扰载体,转染后能够有效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中Sp1与CD59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实验显示,下调Spl表达可显著抑制CD59抗补体活性。结论 Spl基因沉默能够抑制人前列腺癌CD59的表达,为前列腺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CD59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D59是一种GPI锚型的补体调节蛋白,它是一个多功能的分子,其主要作用是与新生补体攻膜复合物中的C8和/或C9结合从而抑制补体的活化。了解CD59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可为提高抗肿瘤抗体的治疗效果、治疗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及抑制器官移植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奠定基础。本文就近年来CD59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化人突变(HM)CD59作为补体攻膜复合体(MAC)抑制物在糖尿病血管病病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构建2种HMCD59重组质粒, 转染CHO细胞;FCM、 Western blot筛选高表达细胞.糖化, BCECF释放试验测定糖化HM CD59和糖化HN CD59抗补体活性.ELISA测定30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和30例Ⅱ型糖尿病血管病组血清PDGF-BB、 VEGF含量.结果:筛选细胞株表达率分别为59.8%、 53.7%、 54.5%;BCECF释放试验显示糖化前转染突变CD59细胞比较糖化后细胞染料释放率低(P<0.01);而正常CD59细胞比较糖化后细胞染料释放率无统计学意义. Ⅱ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与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相比, 血清PDGF-BB、 VEGF明显增高(P<0.01).结论:证实HMCD59易糖化抗补体活性下降加速糖尿病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内动物实验研究CD59-siRNA对卵巢癌细胞CD59的沉默效应及抑瘤作用,探讨CD59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方法:将转染CD59干扰质粒的A2780细胞(T组)、转染空质粒的A2780细胞(V组)及未转染的A2780细胞(C组)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通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裸鼠移植瘤组织切片CD59 mRNA原位杂交及CD59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其抑瘤效应及对CD59的沉默效应.结果:肿瘤生长曲线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D59干扰质粒转染组肿瘤生长明显受抑制(P<0.05).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干扰组的CD59 mRNA及CD59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裸鼠体内实验表明,特异性沉默CD59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可以明显抑制CD59的表达,增加了卵巢癌细胞对补体攻击的敏感性,从而抑制卵巢癌在体内的生长,进一步说明了CD59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跨膜衔接蛋白——富含鞘磷脂的脂膜微区结合酪氨酸磷酸化蛋白(phosphoprotein associated with glycosphing-olipid-enriched microdomains 1,PAG1)棕榈酰化位点突变对CD59介导的Jurkat细胞活化、增殖等生物学效应的影响,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建立PAG1棕榈酰化位点突变的Jurkat细胞株,用CD59单克隆抗体刺激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用免疫荧光检测PAG1、CD59在细胞上的表达及定位关系;CCK-8法及FACS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Jurkat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信号蛋白的变化。结果显示,PAG1、CD59分子均定位于细胞膜上且表达位置重叠。棕榈酰化位点突变后,PAG1与CD59分子虽出现点簇状聚集现象,但二者并不重叠。位点突变不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P>0.05),但CD59单克隆抗体刺激后,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TCR活化通路下游分子非受体酪氨酸激酶Fyn、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ymphocyte-specific protein tyrosine kinase,Lck)、磷脂酶Cγ1(phospholipase Cγ1,PLC-γ1)表达均下降。该研究提示,PAG1棕榈酰化位点突变后不能抑制CD59介导的Jurka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siRNA介导的RNAi降低了CD59对补体溶破的抵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构建针对人CD59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并筛选稳定细胞系,观察CD59基因改变后对补体溶破的抵抗作用的变化,探讨CD59在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iRNA表达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构建含特异性CD59基因的重组载体,脂质体法转染A2780细胞,G418筛选建立稳定抑制的细胞克隆,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CD59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染料释放试验判断CD59基因抑制后对补体溶破的抵抗作用的影响。结果:重组载体经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初步成功后送测序,结果表明序列正确;重组载体转染A2780细胞,可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经G418筛选,得到抗性细胞克隆,RT-PCR和Western blot表明,稳定转染后CD59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染料释放试验表明CD59基因受抑制后对补体溶破的抵抗作用降低。结论:特异性沉默CD59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以及稳定抑制的细胞系构建和筛选成功,CD59基因抑制后对补体溶破的抵抗作用降低,为后续进行肿瘤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针对Sp1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前列腺癌细胞PC-3,研究反式作用因子Sp1对CD59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siRNA表达载体介导的RNAi技术,构建含特异性Sp1基因的重组载体pSUPER-siSp1,脂质体法转染前列腺癌细胞,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转染基因的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Sp1和CD59基因的表达,染料释放试验判断CD59基因抑制后对补体溶破的抵抗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Sp1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PC-3细胞可表达荧光蛋白,稳定转染的PC-3细胞CD59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染料释放实验表明CD59基因受抑制后对补体溶破的抵抗作用降低.结论:siRNA-Sp1重组载体有效地抑制了CD59的表达,降低CD59的抗补体活性,结果证明反式作用因子Sp1是CD59表达调控中重要的转录因子,为探讨CD59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Maturitas》2008,59(3):II
  相似文献   

13.
《Avian pathology》2015,44(4):330-331
  相似文献   

14.
15.
16.
Multinuclear MR wa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experimental acute pancreatitis. A continuous increase, up to 700%, of total, NMR visible, sodium content was detect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through the edematous stage to necrosis. The effect of the elevation of sodium content is amplified by an increased 23Na NMR visibility during the disease. Interstitial and total water volume of pancreases were estimated us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o(CN)3-(6) and D2O, by 59Co and 2H NMR, respectively. In healthy pancreases the interstitial compartment was found to comprise 35% of the tissue volume. In the diseased pancreases the penetration volume of Co(CN)3-(6) reached 90% of the total tissue volume, indicating extensive membrane injury. The time dependence of the 23Na NMR in the presence of the shift reagent Na7Dy(tripolyphosphate)2.3NaCl provided additional evidence of the increased permeability of the membranes in the diseased organs.  相似文献   

17.
18.
19.
高美华  钟丹丹  张蓓 《免疫学杂志》2011,(9):773-776,780
目的将构建的CD59-linker-CD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Jurkat细胞中稳定表达,研究CD59与CD2分子在T细胞信号转导中的相互作用,探讨CD59向T细胞内传递信号的相关机制。方法酶切鉴定构建的pIRES-CD59-linker-CD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Jurkat细胞,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免疫酶法检测转染细胞表面CD59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CD59蛋白的表达;用CD59单克隆抗体作用于各组Jurkat细胞,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浆内的Ca2+,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白介素2(IL-2)的变化,比较各组差异。结果经酶切鉴定证实携带CD59-linker-CD2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扩增成功;免疫酶法和Western blot证实CD59在转染细胞中稳定表达,且转染组L-Jurkat细胞比正常组Ju-rkat细胞CD59表达量增加,二者比较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细胞相比,胞浆内Ca2+和IL-2在转染细胞中均高表达,两组细胞比较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RES-CD59-linker-CD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在Jurkat细胞中稳定表达,CD59mAb交联刺激后,CD59可通过CD2向细胞内传递信号,引起细胞内信号分子的一系列变化,为研究CD59与CD2在T细胞信号转导中的协同作用及进一步探讨CD59向T细胞内传递信号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